三毛读后感

时间:2025-09-22 09:38: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毛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毛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毛读后感

三毛读后感1

  如果三毛生活在今天,他会不会像我一样有美味的饭吃,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好玩的玩具玩,还会来北师大株洲附校小学读二年级吗?

  哦,不。三毛活到现在,可能比我爷爷还老。

  十年后,三毛老爷爷的`生活一定更幸福——如果他要从乡村去上海,他可“百度”飞机(像现在“滴滴出行”一样)坐飞机去;如果他在北京旅游,遇暴雨、发洪水,他可以用智能手机叫到小小潜水艇送他去花园城市新加坡;如果他要让世界更美好,他可以把所有“坏人”的脑袋装个开关,打开开关取出他们脑子里的坏东西,再关好就行。

三毛读后感2

  今天,我重温了《三毛流浪记》。书中生动的画面和栩栩如生的表情再次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一个头上有三根头发,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似乎看到了三毛流浪记。他正在帮人擦鞋。一位凶猛的警察过来责骂他,拿走了他的工具和金钱。但他并不气馁,又去卖报纸了

  第一次,因为他跑得太慢,当他到达人群时,他发现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报纸,所以他把旧报纸当作废纸卖给了小贩。第二次,三毛一拿到报纸,就跑到人多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所有的报纸都卖了。看到三毛永不放弃的精神和生存的勇气,我想到了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们珍惜过吗?我们聚集了所有人的爱和身体,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工作吗?

  回头看看三毛,可怜的三毛,在寒冷的天气里他仍然是一件短衣服,我想给他父母送我的羽绒服取暖;在倾盆大雨中,他不断移动他瘦小的身体来避免风雨,我想把我漂亮的小伞给他遮雨;在黑心印刷店,他忍受欺凌和饥饿,我想给他妈妈买零食。哦,还有昨天的生日蛋糕,他会喜欢的……可怜的三毛,你从来没有幸福地生活过一天。

  伙计们,当你的闲菜不好吃的时候,请想想三毛;当你的闲衣旧了,请想想三毛;当你闲着的时候,请想想三毛。……

三毛读后感3

  我看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就觉得三毛挺可怜的,三毛没有家可住,没有学上,还连爸爸妈妈都没有,真是太可怜了。但在一个故事当中,有一个爷爷收养了他,但那个爷爷也很穷,他教三毛功夫,就是想让他表演挣钱。在最后一集当中,三毛干了一件特别特别坏的事,还被路过的警察看见了,就立马追捕三毛,把三毛扔进了监狱里。

  但三毛从监狱里出来后,就找收养他的爷爷的家,但太迟了,那个爷爷已经把他的'房子搬走了,三毛的流浪生活又开始了。在第43集当中,三毛这个孩子,一个人都不收养它,他很生气,他在旁边拿了个木盘子,上面写着“自杀”两个字,有一个叔叔看见了,就让三毛跟他走,三毛以为有饭吃了,没想到那个叔叔买了个药,还对三毛说:“你只要吃下这个药,我保证你会死。”

  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三毛很勇敢、很善良,天刮风下雨他都走,他进黑山洞还走,他被人拿木棍打都不哭。这些勇敢我一定要像三毛学习。大雪天的,他把衣服给了孤儿,自己却冷得浑身发抖。这些善良我也要像三毛学习。

三毛读后感4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日阅读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最近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感受颇深。

  因为残酷的战争,三毛变成了孤儿。小羊有母羊疼爱,小鸡有母鸡照顾,小狗有母狗喂养,就连小鸟都有大鸟护着,只有可怜的三毛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孤苦伶仃。三毛为了活下去,他做了很多事情:卖报、捡垃圾、帮别人推车,受尽苦难,但他一直坚强乐观地生活着、奋斗着。

  三毛是一个富有正义感、见义勇为的孩子。有一次,一个孩子在河边摘花,不小心掉进河里了,三毛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把那个孩子救了上来。

  三毛不仅正义感十足,而且还乐于助人呢!他看见一个老人饿着肚子,就把自己藏起来舍不得吃的'一块烧饼拿出来分了一半给老人,后来看到老人没有吃饱,就把另一半也分给了他,自己却饿得肚子咕咕叫。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酸酸的,非常同情三毛,同时我也庆幸自己生在新中国,没有战争,有吃有穿,还能在明亮的教室学习,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同时,在三毛身上,我也学到了沉着冷静、聪明、善良、坚强、助人为乐的精神。读了《三毛流浪记》也让我体验了一回三毛的人生!

  读书使人明智,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满,让我们都爱上阅读吧!

三毛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三毛流浪记》。三毛是个孤儿,他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好不容易渔夫老爷爷收留了他,可是好景不长,渔夫老爷爷又被大兵打死了。三毛又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有点难过,跟三毛的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避风挡雨的`家,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没有学可上,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幸福,可是我却常常因为学习不够自觉而让爸爸妈妈生气、操心。从现在开始我决心做懂事的孩子。

三毛读后感6

  前几天,爸爸送我一个书《三毛流浪记》。我接过书,我兴奋不已地读了起来,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三毛流浪记》主要讲的是在旧社会有个叫三毛的孩子,从小就父母双亡,他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避风挡雨的地方。三毛在街头到处流浪,为了生存,他卖过垃圾,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总是受别人欺侮,过着苦酸的生活。解放后,他结束了流浪生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我们的年龄一样,过的生活却相差那么远呢?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个个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服还没穿两次就扔掉了,饭不可口就吐掉……

  记得有一次,我嫌妈妈做的`菜不好吃,端起盘子就倒掉了,非要让妈妈带我到饭店吃,妈妈拗不过我,只好带我去了。想想三毛,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三毛生活的旧社会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生活在新社会里,感到骄傲。我想,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做一个像三毛那样意志坚强并且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三毛读后感7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读者,我只是在你的字里行间寻找精神慰藉。你的赤子之心,你的洒脱,你的随心随性,你的`爱,对我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突然的不说话,突然的放弃周边的一切,心里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半点瑕疵,可自己何尝不是这么一个虚假之人,自己的心都骗过的人,如何能坦诚去面对别人。

  是否,每个人,一生之中,内心之内,都会有这样一段感情,一个人存在?你对他的感情由来无因,不能用理智去解释?解不开,放不下,丢不开,忘不了。不同的是,有些,被光阴稀释了,束缚解开。有些人,在岁月中失散了,渐行渐远,对他的想念,只剩,梦醒时分隐约的惆怅。光阴荏苒,暗哑无言。

  总在夜深人静之时读你,感动,心疼之外更多的是敬爱.荷西走之前你们坚定追求生活的真善美,在你前世故乡撒哈拉翱翔,在加纳利群岛书写人间温暖,就像你说的做一只不死鸟。荷西走了,你的大胡子走了,你对你父母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不死鸟,在大胡子走了之后还有不死的理由吗……灵魂早已随其而去,剩下的只是在偿还躯体该尽之责,疼痛

  我承认我也痴人一个……

三毛读后感8

  在我的书架上,放着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漫画书——《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是由中国儿童连环漫画的开创者张乐平爷爷写的,他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这本书记载了三毛的流浪生活。

  主人公三毛是个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小男孩,他没有亲人也没有家,是个四处流浪的孤儿。他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避风雨的藏身之处,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我常常随着画中人三毛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我为三毛的痛苦而悲伤,也为三毛的'快乐而雀跃。

  虽然三毛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但在他身上却有许多可贵的闪光点值得我好好学习。

  三毛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孩子。一天,三毛在河边见到一个小朋友趴在岸边摘花,还没来得及阻止,那个小男孩就跌入了水中,三毛奋不顾身地跳下河,把小朋友救了上来。

  三毛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他看到一位老人饿着肚子,就掏出自己仅有的一块烧饼,分给老人一半,他才咬了一口,见老人已经把半个烧饼吃下去了,他想老人一定是饿坏了,便把自己的一半也给了老人。

  三毛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好孩子。他看到一个男孩在欺负另一个男孩时,把打人的拉开,比了比两个孩子的个头,然后拔出拳头对准那个欺小的大孩子就是一拳。

  和三毛的生活比起来,我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太幸福了。可我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今后,我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学习三毛的优秀品质,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耐心教导和父母的殷切希望!

三毛读后感9

  我想大家都认识三毛吧,是不是都认为他只是一个流浪儿,那你们都错了有一部电影《三毛从军记》,那里面的三毛可不一般哦!他可是杀了好多鬼子为国争光的呢!让我说一说吧!

  开始,他正在被警察追杀,突然看到了一个地方正在招兵,他心血来潮不怕被人笑话,当上了兵,不过他这兵当得可搞笑了,衣服太大穿不下、吃饭被人挤进饭桶里、学习扔手榴弹时一不小心用真的手榴弹把教官炸成煤炭、打仗时掩护坑挖的太高他看不见敌人,突然一发子弹在他的头盔上打了一个窟漏。不过别看他什么都不行。在日本人的追杀下他和大叔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干掉了日本鬼子一个小队的敌人。

  我觉得三毛是个爱国、爱人民的人,他和小兵张嘎不一样,因为他是没有亲人的`鼓励的,但是他还是不怕其他兵的嘲笑被授予了锦旗,我觉得这种精神很伟大应该向他学习。

  三毛真伟大啊!

三毛读后感10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乐平先生,他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漫画家。《三毛流浪记》这本漫画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头上长着三根毛,大鼻子、大眼睛,身上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小男孩,他是个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的流浪儿,所以大家都叫他“三毛”。

  三毛生活在旧社会的上海,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保护,没有一个温暖的家,街边、桥洞成了他睡觉的地方,他看见小羊、小鸡、小狗都有父母的疼爱,而自己没有,泪水不禁哗哗地往下掉,但他为了生存,吃尽了各种苦头。他送过报纸、当过服务员、擦过靴子,还被骗去做过小偷……虽然他没有温暖的衣服穿,也经常吃不饱,但他还是坚强的生活着,他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关爱的老人和小动物,有时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拯救落水的小朋友,三毛真是个心地善良、正直的孤儿。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为我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家,没有让我变成孤儿,还让我上了一个最好的学校,为了报答我的家人、感恩老师,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也要学习三毛的坚韧不拔、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长大后为祖国争光。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8

  今天中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安静的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三毛流浪记》。

  当我第一次看到书名字的时候,立刻联想到,三毛应该是一个小孩子吧!我又看了看后面“流浪”这两个字,心里想:“这个孩子在流浪的时候一定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吧!”。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的第一页认真的阅读了起来。我从第一页一口气看到了第十几页,心里就为他担心,担心什么呢?因为三毛想到上海去,可是他必须要渡过一条河,还没走到河中心呢,河水已经淹没了他的`胸口,三毛吓得直喊救命!一位老爷爷开着船立刻赶来把三毛救上了船,并且收养了他。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河的两岸同时来了两队兵,他们都要老爷爷送他们过河对岸去。老爷爷还在犹豫,这时候急性子的他们立刻用枪打死了比亲人还要亲的老爷爷。

  后来书中还讲述了三毛遇到的种种伤心事情,还两次差点丢掉了性命。每当我看到书中描写三毛遇到危险的时候,我都在心里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不知不觉一节阅读课很快就结束了,我一共阅读了这本书的40页内容,三毛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没有饭吃还受到别人的欺负,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像三毛一样的孩子,我一定会伸出我的援手去帮助他们。

  想想三毛生活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而我们现在的小朋友是多么的幸福,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的照顾和关心,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幸福的一切,同时我们也要懂得感恩和如何帮助、关爱别人。

三毛读后感11

  今天,我读完了《三毛流浪记》,三毛的故事很感人。三毛是一个流浪儿,很可怜。一天三毛梦见了妈妈,妈妈看见了三毛的伤疤很心疼,三毛好幸福,但三毛醒来,原来是一个梦。我真希望他能找到爸爸妈妈。父爱和母爱都是强大的,缺哪样都不行。三毛失去了父爱和母爱,当他被抛弃时没有人去爱护他,他肯定经过许多儿童节,当他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给孩子买礼物时,心里肯定很难过。如果我是三毛我也会很伤心。如果三毛爸爸妈妈还在,我是三毛就满足了,我不会跟爸爸妈妈要礼物,我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很辛苦,我会好好珍惜爸爸妈妈的爱。

  读了《三毛流浪记》,我觉得我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我的爸爸妈妈。

三毛读后感12

  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去了。然后她和荷西在沙漠结婚了,从此写出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从台港横扫整个华人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接着,安定的归属却突然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的死别,让她差点要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游,才终于重新提笔写作。接着她尝试写剧本、填歌词,每次出手必定撼动人心。最终,她又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远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三毛全集的第一本,《雨季不再来》,那是我在高中时期,在朋友的推荐下阅读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在那些天一直在思考,思考过去的生活以及过去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选择。 三毛通过这本书讲述了自己17~22岁之间的经历,其中多数讲的是求学经历,以及个人的喜好。三毛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有个性,活的有压力却很是潇洒的。对于自己的喜好勇敢去追求,去拼搏;对于强压更是敢于反抗。虽然三毛在书中多次说到自己痛哭,但是在我心里她是很坚强的一个女子,在她身上可以读出柔弱伤感多情的女子之风,亦可以品出刚强独立洒脱的男子之态。

  三毛是多情的且重情的。小学时代对于“大朋友”——哑巴炊兵她一直怀着愧疚之心,从文字之中可以读出她内心的自责,自责自己的软弱,自责自己的不反抗,愧疚老兵的友情。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想老兵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三毛以后的写作生涯影响很大的就是书中提到的三毛的国文老师何宗周,对于他三毛此生也是无法忘却的。他们不仅仅是师生关系,何老师更是三毛的读者,很是欣赏她的,也是他对三毛说的那句话:你这支笔从此不要放下。可见老师对她的欣赏和喜爱。三毛特别在此书提到,希望寻到老师的墓,去拜祭他,由此可见三毛对于何老师的牵挂至深。

  三毛是热爱艺术的,所以终其一生也没有离开艺术。三毛在十多岁的时候被认定是智商不够的,为此三毛就没有再去学校上学,一直在家看书,几年间她几乎没有出门,终日与书为伴,我想她是不孤独的。三毛很喜欢画画,改变三毛的也是与画分不开的。三毛在家几年第一次出去求学她详细的讲述了当时的心情,不过很庆幸的是自己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所以三毛也就遇见了她的三位恩师之一的画家——顾福生。三毛的素描是不好的,一直苦练,顾老师一直鼓励她,但是从未强迫过她,这使得她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成就了一个几乎完美的三毛。但是还是被迫放弃了,选择画油画了。三毛的油画从书中看出还是不错的,在画展展出过,还得了一个三等奖。对于这个三等奖三毛的父亲当然是十分高兴,所以当天与三毛在外面吃的饭,以示庆祝。这时这位父亲的心可能才放下了一些,一个被认为智商低,神经衰弱的孩子,父母无不担心的,但是此时我相信他是慰藉的。绘画,三毛一生都在追求,所到之处的名画三毛总是要看的,所以三毛与博物馆的管理员也是熟识的.。画给三毛的生活也增加了不少乐趣。

  三毛对于书的喜爱是无与伦比的。就藏书而言,三毛20岁时就已经藏书3000册之多,这是多么庞大的阅读量,此生我也只能望尘莫及了。书是她忠实的朋友,伴她度过了漫长的

  光阴。对于读书多数人只是浏览的,但是三毛是用心真实的在感受,与书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想之所想,感之所感。这是我们做不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理解三毛和珍妮之间的关系,为珍妮的痴,为珍妮的狂。读书无数也为三毛之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毛是喜欢旅行的,她不安于现状,她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在她那个年代有勇气出去,有勇气背井离乡,是很让人钦佩的。她的求学经历是坎坷的,但是生活确实精彩丰富的。那个年代中华民国是不被认可的,所以出国求学以及游玩总是出各种状况的。但是三毛不卑不亢,不仅没有丢掉中国人的美德,而且展现了国人该有的那份自信与自尊。这也是三毛为什么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并且结识了很多朋友,这也是三毛求学的精彩所在。三毛不止一次的为此进过拘留所,对此她丝毫不避讳的在书中提起,因为她认为依心而活很重要,这让我钦佩不已。对于求学三毛是刻苦的,所以成绩也是很优异的,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亲睐。 三毛虽然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流浪者,但是对于故乡,对于亲人朋友还是牵挂不已,念念不舍,时时的写信给家人朋友,分享着自己的快乐。一丝丝的乡愁陪伴着这一位流浪者,留在所经过的每一个角落。

  在我的印象中三毛好像不管走到哪都有朋友,朋友形形色色,生活也都是洒脱的很,顺便说一下,这种生活也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是无法与她比拟的,不及其万分之一......

  读完了《雨季不再来》,认识了这样一位女子,我想,同是20多岁,而生活经历与态度却是千差万别。

  相比之下,我的生活一直是无聊乏味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我是我众多朋友中生活的很洒脱的一个人了,也是敢于为自己生活奋斗的人。但是现在我怀疑了,进而我开始否定了自己过去认为的那些还算不坏的生活。

  对于生活,很多人都是习惯逆来顺受,而三毛却不甘心被约束,她时时刻刻为自己不喜欢的事进行抗争,去争取自由的人生,这是我们所做不到的。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无法坚持。而三毛做到了,并且做得还是那么的好。如果早些时间看到这本书,我想我会去追求我想要的人生,即便现在我也想像她学习,学习她的勇敢,她的坚强,哪怕付出十万分的努力。

  三毛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品味她生活中的那些美好,那种孤注一掷后成功的喜悦。用拼搏来获得生活的满足。对于现在的我们她是一个指路明灯,但是我们却不能按照其路前行。三毛是生活,而我们只能说我们被活着,在种种压力之下活着,我们的一切都被规划的规规矩矩,我们也就顺着走下去,没有反抗,没有努力,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等到迟暮回忆时什么也没留下,我们的一切已经被定格,所以我们生活的不快乐,我们抱怨着世界种种不公。

  我爱三毛,爱她的生活。三毛让我再次陷入生活的思考,我不知道我活着追求什么,我想要的我真正努力过多少,我又是如何散漫地渡过了这么久,我是何等的麻木。

  三毛,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无所畏惧,这是我心里的三毛,她离我如此之近,我能读懂她的坚持,原来真实的做自己并不难,只要你想,只要你敢......

三毛读后感13

  今日,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这本书里的主子公是三毛,三毛没有爸爸和妈妈,他只好自己去流浪,他没有钱,只好自己去给别人干活。三毛每次回来,都只能拿回一点儿钱来,根本不够他吃饭。写到这儿,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有一个华蜜的家,有敬爱的.爸爸和妈妈,可是我却不努力,不好好学习,三毛还没有爸爸和妈妈呢,可是他已经会照料自己了!我肯定要努力学习,才能考好成果,给爸爸和妈妈争光!

三毛读后感14

  这一本书是一本快乐,单纯,有趣的书,可是在那快乐的背后也拥有着一颗痛苦的心。

  从前有一个流浪人,他的名字叫三毛,三毛丛小就没有家,更没有家人。有一天三毛看见有一张纸上面写着当兵参赛报名,包吃包住,三毛看着就流口水就去报名了。

  三毛到那里面大声叫道“我要报名!我要报名!”“要身高一米八。”报名处有人回答道。三毛就想了个办法,混了进去。

  三毛和他的伙伴去观看敌军的基地,没想到被他们发现了,敌军就拿大炮打他们,结果,三毛的伙伴不幸身亡。三毛心里暗暗想:“我会报仇的'。”于是,有一次,三毛就拿起火炮放在水牛身上,水牛就跑过去把敌人给吓跑了。最后敌人投降了,三毛就成为真正的军人了。

  我感受到了三毛的机智和勇敢,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勇往直前,不退缩,坚持自己的决定。我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精神。

三毛读后感15

  最近不知何的喜欢上看非课本外的书籍,三毛的散文。徐志摩的传记等等,喜欢里面的故事言语,主人翁的遇事之心态与处事之态度。三毛的散文集已看完,忽的就想写写心中感悟,就随意写写吧,好歹也是份心得。感悟。

  (一)撒哈拉之心

  撒哈拉之心,是三毛与丈夫荷西之间的代称。在相遇之时,我心在你身,也愿你心在我身。

  撒哈拉的故事,温暖异常,简单平凡的生活中洋溢着爱与关心。爱的小巢,由两人费劲心思铸成。爱的永久,有两人费心营造。

  三毛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子在我看来,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她随性而活,足迹便天下。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对她来说,她能随心而活,主要是有一个深爱她的丈夫理解支持她。婚后六年的生活,丝毫没有因油盐酱醋而归于平淡,他们的日子似乎一直如新婚燕尔一般,连工友也会忍不住调笑。看着书,有时会看的看的笑起来,会为他们感动开心与难过。当看到三毛对荷西说:我爱你!荷西像孩子般哭了,说:我等你这句话等了六年,终于听到了。我也哭了,是份感动,也是份惋惜,因为字里横间我知道荷西即经去世。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依旧缠绕耳边,却知道故事中的恋人经要天人永隔,对于看惯了喜剧的我似乎是份打击。一直知道荷西比三毛早死,却不想如此年轻。

  荷西走后,她游历了好几个国家,虽有同伴,但她一直是寂寞的,一直把那份悲哀压在心中,她哭着对奥帝说:我已没有了心,心在荷西那,他的心在我这,我要带着他的心一起回我们的家。为了父母朋友她如行尸般的生活,虽有一篇写着她很开心,可是,却知道,那份开心无心享受,快乐会是掩藏悲伤最好的方法。回到那个面朝大海的别墅里,看着荷西的墓,他们的心完整了。我知道,三毛最终依旧选择了死亡,不是不孝,只是无法独活,无法无心的面对爱她的人。也许只有选择了死亡,撒哈拉之心才算完整,完整的他们才能回归自由的大沙漠。她的'心是自由的,他给她的亦是自由。只有沙漠才是这份自由最好的归宿。

  吾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吾愿:撒哈拉之心永在!

  (二)倾城

  倾城之中写的是三毛孩提的回忆:儿童时代的趣事苦恼压迫。有她对不住的朋友—吹兵,有她害怕的人—小学老师,亦有她自己的爱好—绘画以及她为这份爱好许下的心愿—我要快快长大做毕加索的一个女人。看着故事,有时会哑然失笑,有时会紧张不安,有时会痛惜会为她小学的作业烦躁。呵呵,置身其中,也会有份难言的愉悦。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代是最美好最单纯的时光,可往往,儿时的我们却总是向往着长大,总觉得长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穿的衣服想扮的妆容。却不知长大后的我们才是最可怜的自己,是一只被蚕丝包裹的蛹,向往着自由自我却被死死的束缚。儿时的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早已不属于我们,现在的我们都只是带着微笑的面具偷偷的哭泣......  看着她的回忆着自己孩提的乐事,仿佛回到自己幼时父母膝下撒娇邀宠。z想念躺在老爸腿上数着天上的星星,笑着看不远处小胖墩捉鸡的岁月......

  (三)万水千山走天下

  一条牛仔裤,一件大布衣,背包行李,穿梭与千山万水之间,寻找心得归宿,寻找前世今生。寂寞的旅途寂寞的人,带着他的心一同奔走,于千山万水中寻心中那份感悟,寻前世那份感觉。

  人这一生能得一个知自己懂自己的人实属不易,最不易的是曾经得到然后失去。我还在憧憬我们的未来,却忽的发现往后的日子再也看不到你,看着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一起看过的风景,你躺过的床,你喜欢的东西,时时想着你只是出门了而不是再也找不到了。可这个世间,我找遍万水千山还是不见你的踪影......

  书的结尾是迷航,梦里梦外,不飞的天使,似曾相识燕归来,梦里花落知多少。如血泣般让人不忍相看,又不忍不看。心,随着书的结尾在感慨在怜惜,可,无奈!

【三毛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毛》读后感09-09

三毛读后感11-26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09-22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10-21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11-13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11-09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10-19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04-18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