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4-10-08 09:04: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选)童年读后感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童年读后感3篇

童年读后感1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都不一样。现在,生活在这个繁华美丽的城市里,我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你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你怎么克西姆和高尔基的童年那样痛苦呢?

  你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我在寒假读了他写的《童年》的答案。书中,高尔基用自己的真实场景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他的父母从小就去世了。他的祖父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他的两个叔叔恨他,只有他的祖母爱他。在这种残酷的沙皇统治和恶劣的家庭环境下,小阿廖沙走了出来。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现在有多幸福!我们像温室里的花一样美丽地绽放,在父母的怀抱下长大。我不禁想到了那些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同龄,却有不同的童年:早上天一亮,他们就早起,自己做饭,帮家人做些农活。自己上学,走崎岖的山路,学校只是一些宽敞的房子,在这么简陋的学校,但他们仍然非常认真地学习。的确,俗话说穷孩子早当家。看看他们,然后想想我们自己。也许我们的父母在早上叫我们慢慢起床慢慢起床。我们吃的早餐也是我们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地催促我们吃完的'。我们坐车去学校吧。在学校里,我们有高端的设备,整洁的桌椅,但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相比之下,我们是否应该仔细考虑: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环境,优秀的小学设备,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习独立,让父母放心!而不是享受成功,用父母赚来的钱随意挥霍,最后榨干父母的钱,知道父母的钱也是靠自己的劳动。

童年读后感2

  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画卷上画着美丽的世界,童年充满梦想,充满幸福。

  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与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幸福的;没有烦恼和痛苦;更无忧无虑。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如高尔基穷,甚至不到他的百万分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爷爷是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几乎濒临破产。而两个叔叔也是同样粗暴自私的庸俗,甚至他们的孩子也遵循这种氛围。阿廖沙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受到虐待:祖父经常殴打祖母和孩子,有一次他失去了意识,病得很重。

  在这样一个丑陋的.社会里,我们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是否会被玷污?但幸运的是,世界并不完全是丑陋的一面,周围会有善良和诚实的人,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让他看到光明和希望,相信黑暗最终会过去,未来属于光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他的祖母,她把蜂蜜送到阿廖沙的心里。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难历程。

  让我们跟上高尔基,一起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努力学习的人;学会生存的人;无论环境如何,面对什么挫折,我们都应该坚持知识,不怕困难,前进,坚持,积极对待学习和生活!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应该为长辈着想,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满足我们的幸福生活。为未来,为未来,为我们到世界的那一天,一起工作!

童年读后感3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在童年的基础上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示了俄罗斯沙皇时期的黑暗、残酷和非人生活。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遭受着巨大的'精神和身体痛苦。但高尔基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原名,小名阿廖沙。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祖母一起来到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角阿廖沙艰难命运的开始。祖父家,不如说是家,不如说是地狱。爷爷负责家里的一切。他脾气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经常因为犯错而被打;两个叔叔经常为分居而争吵和打架;家里的女人没有地位,让丈夫打骂和生气。这一切都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祖父家,独自踏上了社会。他曾经在很多地方打过杂,在此期间阿廖沙被欺负,但他还是活了下来。因为他一直被自己坚强、不屈服和困难的精神和信念所支撑。现在,我们真的不知道福气,不愁吃穿。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得挨打,被欺负。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禁想:如果我们住在俄罗斯沙皇,会发生什么?你认为这根本不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吗?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来越懦弱,遇到困难就想退缩、逃避或离开。屠格涅夫说: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童年》读后感08-28

【精选】童年读后感01-10

《童年》的读后感07-03

童年读后感09-09

童年读后感【经典】01-10

童年的读后感10-22

[经典]童年读后感08-30

童年读后感08-27

童年读后感【荐】01-02

【荐】童年读后感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