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精选]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人与海》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老人与海》读后感1
《老人与海》故事十分简单,写了一个老人在连续八十四天没钓到鱼,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被鱼拖了三天,最后老人把它给杀了,但是回去的时候,那鱼被鲨鱼吃的所剩无几。我感到老人是勇敢的,他不但杀死大鱼,并赶走鲨鱼。
文中曾提到老人曾与一个最强壮的人比扳手腕,经过一天一夜的较量,老人获胜了,这说明老人不仅勇敢,更有坚强的.意志、毅力。所以老人他应该收到我们的尊重、敬仰,更应该使得我们的鼓励。老人与海的读后感老人与海读后感800字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人人乐了,我看到了《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心里想一位身体虚弱的老人咋怎么能和各种各样的怪鱼在一起呢?我很好奇于是我就让妈妈给我买了这本书,我回家看了看这本书,这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只要他活着他就要看到所有的鱼,不管他自己会不会死在海里,他都会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告诉世界上的人。
《老人与海》读后感3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它主要讲了一个老人84次出海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在第85天出海时,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这条鱼太大了,带他向东航行了三天三夜,最终筋疲力尽,被老人用鱼叉刺进心脏,绑在船的一边,不幸回航中被鲨鱼袭击,吃掉了所有的'肉,最后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幅骨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我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放弃,要勇敢的面对,直到成功。
《老人与海》读后感4
这些天我读了很多书,让我记的最深的是《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有一次他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反回的路上却遇上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的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全吃完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这就是《老人与海》。老人没有被人何困难压服,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我们每个人每颗心。
《老人与海》读后感5
我知道这场叫做“生活”的旅途有多么艰辛,我看到大量大量跟我一起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面临像老渔夫遭受的那些打击后各不相同的'态度。有的选择怨声载道、忿忿不平;有的失魂落魄、茫然停滞;有的唉声叹气无奈地继续走下去;有的咬咬牙又发把力向前奔去……
我看着他们也看到了自身,我有时是第一种,有时是第二种,时而第三种很少第四种。我想知道为何有人跌倒后还能带着满头泥土微笑,想知道为何有人衣衫单薄却感到跟穿毛皮大衣一样的温暖。读完《老人与海》,我想我知道了那是小小的、点滴的乐观而已。
乐观而已,却又无穷的力量。
《老人与海》读后感6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书中通过对老人与鲨鱼斗智斗勇的场面,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作者从多个角度描绘了鲨鱼的凶狠狡猾。老人拼尽全力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捕到的一条大马林鱼。充分体现出老人无畏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7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老渔夫,一个人出海打鱼,在 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马林鱼。这种鱼老人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条鱼很大而且力气也非常大,老渔夫和它搏斗了两天终于把大鱼刺死了,挂在船头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鲨鱼,老人又与鲨鱼进行了搏斗,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被被鲨鱼吃光了,老渔夫历经一番艰辛,最后把吃的只有的鱼骨架带回了家,人民还是佩服他这种顽强的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8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著作。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海边捕鱼。但是在头八十四天里,他都没有捕到任何鱼儿。可是老人却从不气馁,而且很乐观,他决定再次出海。于是,第二天,他便来到了深水区。经过老人的不断努力,终于捕到了一条重达一千五百棒的`大鱼,但是,在返航的时候。遇到了一群灰鲨。尽管老人竭力保护他的鱼,但是鱼还是被撕得四分五裂。
老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的学习。
《老人与海》读后感9
对老人的一句话记忆很深刻:在五月里,人人都能当个好渔夫。
这句就向是在讽刺世人,人人都会享受,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吃苦,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我看来此书最精彩的要属老人在钓到马丁鱼的过程中与鲨鱼的搏斗了,而最终马丁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了白骨架子,战胜了马丁鱼的他最后还是输给了鲨鱼。
我不得不承认,对于老人这次捕鱼的结果,他是一个失败者,而对于他的精神,他将是一个永远的`成功者,他有着年轻人对生活的激情,即使伤痕累累,也毫不畏惧。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被打败的,在老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值得敬重!
《老人与海》读后感10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老人与海》。这本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是海明威写的,他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户在连续八十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可在他返航的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老人不顾一切地驱赶鲨鱼。当他终于回到港口时,那条大马林鱼只剩下鱼骨、鱼尾、鱼头和一条光秃秃的脊骨。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强地面对生活。老人虽然失败了,但那只是力气和肉体上的失败,他的信心和希望始终未曾破灭。“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读后感11
年迈的渔夫桑提亚哥独自出海,好不轻易钓到一条大马林鱼却被无情的大自然掠夺了他的收获。这便是《老人与海》的故事,就这么容易。然而这个故事塑造的桑提亚哥“硬汉”形象,却是那样光辉生动。桑提亚哥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与大自然搏斗时的顽强乐观,哪怕失败后也是知足乐观,让我倍受感动。
桑提亚哥的乐观,被海明威渗透进了字里行间,尤其那些细微之处,更让人映像深刻。在孤独、穷苦、沧桑、不走运等负面原因的衬托下,桑提亚哥的乐观又显得难能可贵。于是我忽然了解,生活的阳光出处于对生活的'乐观,乐观的生活态度就算眼前是风雨也会看到雨后的阳光。
而乐观,才是生活的精华,是大家理应拿来面对生活坎坷的态度。
《老人与海》读后感12
9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小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听了三位优秀教师做的课,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周淑清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老人与海鸥间亲人般的感情。课堂上,周老师多处设计了语言训练的环节,采用了读说结合的方法,引导孩子“亲昵的叫”海鸥的名字,说一说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的想法,谈一谈游人看到“白色漩涡”的.感受,进而感悟老人与海鸥的深情厚谊。同时,周老师又选取适当时机,配乐介绍老人俭朴的一生,渲染了老人死后悲伤的氛围,将整节课推入高潮。
《老人与海》读后感13
我非常喜欢小动物,自然也喜欢阅读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在作家笔下的小动物描写的栩栩如生,生动活泼。但是,自从读了《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之后 ,改变了我的想法。
课文讲述了一个老人每天步行20余里赶到城郊的翠湖,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的生活很节俭,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甚至舍不得坐五角钱的公交车,舍不得抽两角钱的.香烟,却每天给海鸥买数十斤四元五角一斤的
鸡蛋饼干,持续了十多年。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意见是啊!
《老人与海》读后感14
一位身怀高超的捕鱼技术的老人,他捕鱼不运气一直不好。
直到有一次,捕大马林鱼的念头在他脑中浮现,他便下了决心,去捕大马林鱼,大马林鱼被老人上钩了,但大马林鱼挣扎着,但最后还是被老人的坚持捕到了。
老人和大马林鱼一同返回时,无数的鲨鱼撕咬大马林鱼肉,老人无数次的`攻向鲨鱼。但最后,鲨鱼还是把肉吃完了,老人带着鱼骨回了家。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身上就有此品质,我要向老人学习不能被打败的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15
今天我上网查了一下老人与海鸥的资料,里面讲的是:老人非常老,还为受伤的海鸥治伤。老人每月只有308元退休金,还拿二分之一的钱买海鸥爱吃的`饼干。有时老人病了,没什么钱去买饼干,只好捡别人都掉的东西或是在工作的地方捡馒头渣剁碎了给海鸥吃。过了几些天“我”刚知道老人去世了的消息,海鸥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放声鸣叫。
我从海鸥手里抢过来老人的遗像好不容易从飞动的白色旋涡中出来。在举行老人的葬礼上老人仿佛在呼唤着海鸥!
【《老人与海》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读后感09-09
《老人与海》 读后感01-30
【经典】老人与海读后感08-18
《老人与海》读后感09-02
老人与海读后感12-15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10-20
老人与海读后感09-21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7
老人与海读后感11-07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