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时间:2024-10-29 07:48:5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听着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中那熟悉而动人的歌声,禁不住又把知侠写于一九五四年的军事历史题材小说《铁道游击队》看了一遍。

  小说《铁道游击队》为读者展示了一部游击战争生活的画卷: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一支战斗在鲁南枣庄的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副大队长王强的带领下,在津浦线上和微山湖畔,配合主力部队英勇作战,对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游击战。游击队员们爬飞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这部小说的故事性非常强。小说第一章“王强夜谈敌情”顿时抓住读者,把人引入尖锐复杂的敌后斗争环境。变化多端的故事相继而来,富有传奇色彩的“老洪飞车搞机枪”,扣人心弦的“血染洋行”杀日寇,带有戏剧性的“票车上的战斗”蔚为壮观的“六孔桥”上撞火车……每个故事都有头有尾,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真是引人入胜。

  这部小说在叙述惊险有趣的故事同时,塑造出了众多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个性和面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而表现出来。刘洪拉队伍,扒火车杀鬼子,显出他豪爽的性格和英雄的本色。王强定计打洋行、劫票车,看出他足知多谋和胆大心细的性格特点。政委李正的'沉着、细致和原则性,是通过进山整训以及替鲁汉解酒、为林忠送粮、劝告刘洪撤退等故事得以表现出来的。其他如彭亮会开火车、林忠会打旗语、鲁汉勇猛、小坡机灵等,性格不同,各个丰满,为我们展示出了铁道游击队员的英雄群像。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小说看完了,书中铁道游击队员小坡的歌仿佛在我的耳边回响。这真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希望大家都能抽出时间来读一读这部描写抗日游击战争的好书——《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2

  最近的晚上,我在看《铁道游击队》,它是著名作家刘知侠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作品。铁道游击队是一支队伍,他们从小就在枣庄装卸煤车,他们给枣庄创造了社会财富,但从日本鬼子占领了枣庄后,就逼人们在刺刀下劳动,所以他们扛起枪杆,成立了游击队。他们打击了洋行、票车、临城、微山湖、冈村、苗庄、微山岛等等等等......而我最喜欢的是票车上的战斗。

  票车上的战斗是铁道游击队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行动。游击队在小屯召开了紧急会议,他们队长所在的山里敌人已经扫荡了三天,队长让他们趁敌人后方空虚之际,在敌人大后方马上行动起来。这次行动要向别人痛处打,还要打得影响大,只有这样才能牵制住敌人的兵力。最后他们决定先从票车开始,其实他们第一次战斗也是紧张的,但他们也很期待和兴奋。开始行动了,他们先让一些队员带些吃的上票车,和票车里的日本鬼子大吃大喝,让鬼子放松警惕,再派两个人占领驾驶室,之后游击队员向日本鬼子丢出他们自制的烟雾弹,抱住敌人的摇杆滚到地上,最后将其制服。结束后他们对群众高呼口号,紧急把人群疏散开,他们也同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日本军没有追到他们十分生气,他们在铁道两侧扫荡了三天,连游击队的影子也没有找到。这次行动只是铁道游击队众多抗日事迹当中的一个小小开端,他们还有更多激烈的`抗日行动......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学习铁道游击队团结友爱、勇敢向前、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抗日精神,他们不但是铁道游击队员,还是八路军中的一员。八路军是民族脊梁,他们用血肉之躯铸成抗日救国的钢铁长城。他们是人民军队的中坚、共和国的柱石。

  我希望其他小读者们也能和我一样体会到先烈们爱国护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以先烈为榜样向先烈学习,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3

  小时候经常听外公重复哼着一首好听的旋律,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叫《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

  今年暑假,我读了《铁道游击队》这本书。在合上最后一页时,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书中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闪过……

  这本书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普通的煤矿工人、铁路工人组成的铁道游击队与鬼子斗争的故事。其中,他们有成功的快乐,也有痛失战友的悲伤,而更多的`还是对鬼子们无比的愤恨。

  书中描写了许多故事,有:血染洋行、夜袭临城、血战苗庄、湖中神兵等,这些故事都体现了游击队员们的智慧和英勇,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血战苗庄这个故事。

  鬼子司令部派来一小队特务,狡猾的特务队长一直在搜集情报,研究铁道游击队活动的规律,确定围剿战术。特务们通过打探,打算先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此时,游击队员们都在芳林嫂家开会,倾刻便被化妆成叫花子的特务们围堵,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游击队员们个个英勇善战,不一会儿就把特务们全部消灭了。

  但是,大队的鬼子们已经闻讯赶来接应,面对大部队的扫荡,队员们与鬼子展开殊死搏斗,大家同心协力用计分散鬼子,在老乡们的帮助下,游击队员们很快占据了优势,鬼子伤亡惨重。入夜,鬼子大部队又来偷袭,为了掩护战友们离开,鲁汉和林忠两个人去吸引鬼子的队伍,结果先后壮烈牺牲了……

  鲁汉临死前还嘱托林忠带走自己的枪,因为游击队员们的枪都是靠打鬼子,用鲜血换来的,每一把都来之不易。

  战争越残酷,越能体现胜利与和平的可贵。

  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鲁汉和林忠们,是用他们的牺牲和鲜血才换来了今天我们和平、安宁的幸福日子,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4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颗爱国心,不论男女老少。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妈妈特意买了很多红色经典书给我看,那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刘知侠写的《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日本鬼子侵略了中国,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刘洪、王强和李正领导铁路工人们组织起来的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他们配合部队打鬼子,扒火车,搞票车,炸铁轨,专门在交通线上打击敌人,把鬼子气得暴跳如雷,可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他们来去无踪无影,所以,鬼子们给铁道游击队起了一个绰号,叫“飞虎队”。“飞虎队”这个字眼儿一被鬼子听到,就吓得魂飞魄散,个个怕得不得了。

  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引人入胜。游击队员门一个个机敏大胆,足谋多智,他们“飞车搞机枪”、“血染洋行”、“智打票车”“夜袭临城”、“打冈村”、“搞情报”“夺布车”“开秘道”“护首长”等,他们从来没有失过手,就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里唱的那样:像一把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魄丧。我痛恨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我佩服刘洪的勇敢聪明,王强的灵巧轻便,芳林嫂的临危不惧……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铁道游击队的勇猛过人,身手敏捷,有勇有谋,团结一心.…他们能打败数倍于他们的日本鬼子最大的一个原因是队员们团结一心,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不愁没有计谋和勇敢。在学校也是如此,要和同学团结相处,才能做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有铁道游击队那样敢拼敢打的精神,读好每一本书,念好每一篇文章,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汉字,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建设祖国,让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5

  读了一本书《铁道游击队》。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微山岛上的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9年,日本鬼子为了尽快占领中国,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断地把国内的枪炮运往中国,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读后感《铁道游击队读后感》。为打击日本鬼子,中国共产党便决定在微山湖地区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任务就是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因为他们来无踪,去无影,因此也被称为飞虎队。一场以洪队长为首的铁道游击队——飞虎队与日本鬼子在铁路线上打响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游击队经常活跃在铁路线上,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只要一发现鬼子的火车,游击队员们便飞快地跳上火车,打开车门,把敌人的'弹、粮食等统统扔下火车,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跳下火车,而埋伏在铁路周围的战士们迅速地把武器和供应物质运回根据地。这些使得鬼子小队长暴跳如雷。

  影片中的一个片断让人看了真佩服游击队员们的机敏大胆。游击队员经过乔装打扮,混进火车站,在火车上与敌人周旋,迷惑鬼子。当火车开到中途时,一部分战士们趁敌不备,悄悄地把车头和车身分开,而车厢里的游击队员则干净利落地把火车上的鬼子全部消灭掉。最后,让疾驶的车头和迎面驶来的货车剧烈地碰撞在一起,给日本鬼子沉重地打击。当看到鬼子头目恼羞成怒的样子时,我们禁不住拍手叫好。游击队还积极配合大部队,机智灵活地和敌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围熟悉的环境,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他们不是让敌人的火车相撞,就是使火车脱轨,要不就炸毁铁轨,使火车无法行驶。所有这些让鬼子们一时焦头烂额,无计可施。当影片结尾出现了日本鬼子无条件地投降画面时,同学们禁不住欢呼起来。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6

  在近期,我读了一本由刘知侠所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名叫《铁道游击队》,这本书,所创作的背景为抗日时期,其中所写的我们抗日战士的气概和精神十分全面的展现在了这本书中。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抗日时期,枣庄矿区有一支与敌人抗争的游击队,是由刘洪,王强为代表的一支队伍,以扒火车为生,来,收集物资,其中的战士都是枣庄当地的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所组成的,这群人因不堪日寇的烧杀掠夺和残忍虐待所集结,成立的一个游击队,由共产党司令部所派的两名精悍的游击队员所带领,也就是刘洪,王强。这支队伍十分熟悉这里的地形,经常用此来攻击敌人,用煤矿铁路的掩护,在临城,枣庄一带抢夺敌人的武器、物资,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配合大部队进攻给当地的日寇和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日寇的残忍以及当时对中国的剥削,其中写到,日寇把中国的财富,煤等等不分昼夜地运出去,还将其他的东洋货运进来,日寇不仅将中国应有的财富拿走,还赚着卖货的钱,并且运来的货还要有另外的收费,我感到十分气愤。后来又写到,日寇随便捉百姓,各种虐待,并且占了一个医院,明面治疗病人,夜里,直接用百姓做解刨,我十分愤怒又十分悲伤,对那些被日寇无缘无故杀死的百姓感到悲痛。

  书中的战斗的'场面也是十分精彩。比如扒车,运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在脑中已经能想象出战士们扒车时的所有画面以及细节,他们连贯,潇洒,果断的语言,动作已经深深映入了我的脑中了,其中的一个画面,是刘洪扒车的场景,他不畏扒车的巨大危险,一步一步从车里,取到物资,一把把的枪,喜悦感也从我的心中产生。而后遇到日寇,抑制住自己对他们的愤怒,为大局考虑,继续赶路,我深刻感受到了他的冷静,强大的大局观,无畏。

  这本书,我真的受益匪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抗日战士的强大,我们建党已有百年,在这期间,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十分佩服他们,向他们致敬。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7

  “孩子,你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祖先的故事吗?读读它吧!”暑假期间,爸爸将一本泛黄的《铁道游击队》递给我。我好奇地接了过来。“什么老书啊!里面的情节我早就知道了,难道书里面有我老爷爷的名字?”我心里嘀咕道。

  我匆匆地将这部长篇小说浏览完,却没有发现一个与我同姓的人。我用疑惑的眼神望着面色凝重的爸爸。“孩子,你老爷爷就是个八路军,在日本鬼子的一次扫荡中被逼到了微山湖畔,为了不被日本鬼子活捉,你老爷爷与几个战友跳湖牺牲了。后来,日本鬼子经常在微山湖一带搜刮、掠夺,弄得民不聊生。但我们的队伍没有屈服,他们又组织起一支精悍的游击队,在微山湖畔,在铁道旁边神出鬼没、四处出击,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爸爸讲的很激动,我听了心头也感到沉甸甸的。“孩子,为革命牺牲的人,都是你的祖先。你是水泊梁山的后代,更是微山湖的儿子!”听了爸爸的话,我郑重地点点头。

  曾几何时,我们在和平年代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尘封在记忆中。为什么不放下那些没有营养的闲书,去重温中国壮烈的革命历史?我又捧起那部泛黄的小说,感觉它万分沉重。我仿佛能够感到里面的文字是祖先用血肉书成的。

  又是清明,作为微山湖之子,我应该到那儿凭吊祖先慰问英灵。乘一叶扁舟,我在微波荡澜的微山湖上追忆先人。呼呼的风声里仿佛夹杂着战争年代的呐喊声、火车声和枪声;潺潺的湖水,流动着祖先的血液和不屈的眼泪。

  湖中央传来几条汉子嘹亮、激昂的歌声:“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上面,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将我带到了那个远去但不容忘却的年代。

  我是微山湖之子,我身体里流淌着和祖先一样滚烫的血液。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会牢牢记着祖先们,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烈士的光辉,我们永不忘记!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8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铁道游击队》,因为书中写的那些抗日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令我震撼和佩服。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枣庄微山湖地区,一群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庄稼硬汉铁道游击队,由李正、刘洪、王强、小坡、鲁汉等二十多人组成的一支机智勇敢的抗日队伍,面对众多的、装备精良的日军,以短枪和便衣,神出鬼没地战斗在敌人据点林立、重兵据守的铁路线上。就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里唱的那样:像一把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魄丧。

  游击队员们一个个足智多谋,他们摸敌岗,打特务,在铁路上袭击火车,在客车上打歼灭战。他们甚至不鸣一枪,把主力部队急需的武器抢到手。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与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遇到危机时刻,也能临危不惧、急中生智,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他们以智慧和勇敢,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杀敌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的举动可以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来概括:“飞车夺枪打洋行,掀翻铁路炸桥梁。神威惊碎鬼魂胆,抗日英明天下扬。”

  读了这本书,我有深深的'感受。《铁道游击队》中的人每天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他们从不退缩,也从不向困难低头。而我呢!有时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胆小地让家长帮助,却不会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我决心以后尽量改掉这些不良习惯,遇到任何事情、任何困难,冷静地分析利害,独立思考,再雷厉风行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无往不利,战无不胜,以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英勇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做一个令人敬畏,名垂青史的“大将军”。

  我喜欢《铁道游击队》这本书,不是因为书里面有多少好词佳句,而是因为它给了我很多启迪,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这些英雄人物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吗?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好书,同时我会继续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做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9

  做一个永不退缩的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寒假的一天,我无意中看了《铁道游击队》这本书。文中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掩上书本,我感慨万千。

  在书中我看到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他们扒火车、夺物资、打鬼子……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游击队短兵相接、出奇制胜,但他们的故事也很曲折,如血染洋行、飞车抢枪、在车上战斗、巧打冈村等,让敌人闻风丧胆,取得辉煌的战绩。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铁道游击队的勇敢机智、立场坚定、团结一致。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激烈的战斗场面。在一次战斗中,铁道游击队只有一百多人,被七千多个日本鬼子围困在微山岛上,当敌人冲上岸时,游击队员陷入了他们的包围之中。他们镇定地穿上鬼子的军装,指挥敌人相互残杀,成功逃出了微山湖一带,在这次战斗中,日本鬼子死亡人数高达六千人,而铁道游击队竟然无一人伤亡。读到这里,我为游击队员们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发生过的一件事情。一天晚上,妈妈下班后忙碌着做饭。这时,妈妈发现家里没有盐了。她让我去买盐,我往外看了一下,天这么黑,电视中一个个坏人的镜头从我脑海中一股脑地冒出来,我拒绝了妈妈。妈妈批评教育了我。联想到铁道游击队员的困难,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我和游击队相比是多么渺小啊!想到这里我不禁脸红了。想起一些小游击队员面对艰难都没有退缩。因此,我暗暗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不怕困难,永不退缩,向铁道游击队学习,战胜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成为生活的强者。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面对困难要临危不惧。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铁道游击队那种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坚定执着、永不退缩的精神。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0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让我走进了英雄的世界。

  这本书围绕着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铁道游击队而展开,讲述了刘洪、王强、芳林嫂等铁道游击队员与日军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比赛。这支队伍从三四个人的小分队逐渐壮大为几百人的军团,大都是由普通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他们无畏牺牲,无畏艰难,在武器落后,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仍旧不停地与敌人斗智斗勇,让日军闻风丧胆、寝食难安。书中,人们拿起手中的武器与日伪军进行了数年的战斗。血染洋行、夜袭临城、进山整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故事中一个又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让我佩服。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队长刘洪。一次司令部缺乏武器,需要刘洪他们扒车弄武器,可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任务呀!车上一个踏板也没有,车面光滑,稍不注意就会掉下去,我不敢想象,但队长刘洪却抓着光滑的车身,他咬着牙,忍着剧烈的`疼痛,竟然抓住了把手,将门给打开了,成功解决了司令部的武器问题。他勇敢,他无畏,冒着生命危险去守卫我们的祖国,心中除了敬佩还有感动。

  这本红色经典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革命先烈。仗义的王强,不惧牺牲的林芳嫂、机智的李正……我们应该向这些人致敬,是他们用小米加步枪和缴获的装备打败了设备先进,凶残无比的日本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换来了祖国的发展,为祖国的美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现在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我们不需要爬火车搞机枪,但是如果有侵略者再次来犯,我们会向铁道游击队中的先烈们一样,拿起各种武器保卫我们的家园。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1

  通过短暂的时间,又把作家知侠同志写于一九五四年的军事历史题材小说《铁道游击队》看了一遍。小说《铁道游击队》展示了一幅游击战争生活的画卷: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群被日本鬼子所压迫而忍无可忍的人们起来反抗,后来在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了抗日武装。这是一群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庄稼硬汉,是一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抗日队伍,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副大队长王强的带领下,于枣庄微山湖附近神出鬼没;于鲁南铁路线上穿梭着,袭扰敌人的铁路生命线;对敌伪展开周旋,配合主力部队英勇作战,他们靠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多次成功的挫败了敌人的进攻。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上的鬼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书是一部战争岁月里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

  这部小说在生动描绘着各种故事的同时,还刻意的塑造出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并且每个人物的个性和多种多样面貌还随着小说发展而转变。例如,刘洪拉队伍,扒火车杀鬼子,显出他豪爽的性格和英雄的本色;王强定计打洋行、劫票车,看出他足知多谋和胆大心细的.性格特点;政委李正的沉着、细致和原则性,是通过进山整训以及替鲁汉解酒、为林忠送粮、劝告刘洪撤退等故事得以表现出来的;其他如彭亮会开火车、林忠会打旗语、鲁汉勇猛、小坡机灵等,小说作者写的如此生动,性格不同,各个丰满,每当闭目的时候每个人物都仿佛在我眼前走过一样,显得那么栩栩如生。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小说看完了,书中铁道游击队员小坡的歌仿佛在我的耳边回响,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日子,重温着那一幕幕不朽的热血传奇------

  在当今社会重读这本书,能从中学习他们令我敬佩的精神和毅力,使我深得体会,深受教育,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2

  最近,我发现了一系列好书,都是“红色经典系列”的。我呢,刚读完《铁道游击队》,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境内,有一支铁道游击队,这支队伍在刘洪、王强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扒火车、夺枪(qiang)支、打洋行、斗鬼子、打日伪顽、打冈村、打苗庄、湖上战争、送干部……这些事不但把敌人闹得晕头转向、胆战心惊,还巧妙地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支援主力部队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票车上的战斗”这故事最绝了。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化装成商人、农民,混上鬼子的列车,在麻痹敌人后与敌人展开肉搏,最后不但把整列车的鬼子杀掉了,还把百姓和部队全部安全撤走了,造成很少的伤亡。这件事的成功离不开“芳林嫂”,是她带着自己的女儿混上各节车厢侦察情况,这次战斗才取得更完美的胜利。还有,铁道游击队员们真是灵活机动,那可是好几十个日本鬼子,只一会儿就全部搞定了,还把满车的物资运走了,给鬼子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打票车这件事在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津浦铁路,给我们的许多铁道游击队增添了信心,还使鬼子们闻风丧胆,把他们称之为“飞虎队”。

  说他们是飞虎队一点也不夸张,两次捣毁敌人的特务据点,摆脱敌伪顽的夹击,还为了军需物资多次扒飞跑着的火车……一系列的事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一次次的胜利,都是大家的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刘洪队长、李正政委的负伤、鲁汉的牺牲,等等,是他们的血汗和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便是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3

  当我读完铁道游击队时,有很深的感触。脑子里时常浮现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我时而为他们的胜利激动不已;时而为他们的危险处境担忧。这是一支由矿工、农民和工人组成的队伍,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把拥有者精良装备的日本侵略者打得溃不成军。因而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山东临城枣庄的铁路上有一支铁道游击队在与敌人斗智斗勇,被敌人称为“飞虎队” 。书中有很多扣人心弦的情节。这支由草莽英雄组成的队伍曾血洗洋行、飞车夺枪、夺布匹、夜袭临城、杨集锄奸、巧打岗村、苗庄血战……这一系列的情节令人浮想联翩。这只钢铁般的队伍曾把陈毅、肖华、罗荣桓等高级将领安全的通过铁路。罗荣桓曾经说过:“你们就像一把钢刀插入了敌人的胸膛。”

  游击队这一系列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迫使小林把鲁南地区的所有日伪军集结起来把藏匿在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进行围剿,企图全歼铁道游击队。英雄们在打伤敌军主力时化装成日军从容撤退。遇上了岗村特务队,经过一场激战,岗村特务队全军覆没,岗村也葬身鱼腹。

  我被铁道游击队舍生忘死、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打动。如果没有当年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所以,我立志要努力学习,长大当一名军人,当一名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现在,我满怀崇敬的.心情告诉烈士们:“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还有、您的心愿已经成真,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我们的人民已经扬眉吐气。我们会按您的精神做向导,把祖国建设的更加昌盛。”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4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我最喜欢一本红色经典小说——《铁道游记队》,作者是刘知侠。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他们原本是一群铁路上的工人,因为不想为鬼子卖命,他们专门和日本鬼子作对,劫火车、拆炮楼、护送抗战将领等,组织给他们的队伍取了一个响亮7000的名字:铁道游击队。他们来无影,去无踪,竟然在多敌人的攻击下活了过来,一I提起游击队员的名字,鬼子门就^惊胆战。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游击队中有一个叛徒叫黄二,游击队派队员彭亮去杀黄二,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二自己找上门儿来,彭匐佻出来,两发梭子子弹打过去,黄二就倒在血泊里了。凡是背叛祖国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书中我最敬佩两个人: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刘洪队长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为人康慨大方,但耐心、忍让方面还要改进。后来,刘队长经过党的'教育后,变成了有勇有谋的人,在打洋行短枪一战,刘洪想到了从厕所进去,刚进洋行,铁道游击队员们杀声震天,打了鬼子们一个措手不及。李正政委是个细心的人,他足智多谋,能够化敌为友。鬼子在每个村庄安排了自卫队,他叫人把保长抓来,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铁道游击队员又可以在村庄里自由活动了。我最喜欢的人就要数小坡了。他年纪轻轻,能说会唱,心地还特别善良,很同情被鬼子杀害的穷人。他的一个好朋友被鬼子杀害了,留下白发苍苍的妈妈,他跪下来,拜老人认了个干娘。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鬼子的仇恨,发誓要替老百姓报仇雪恨。

  叹——,都怪中国当时像只软弱的绵羊,才会被日本鬼子侵略。正因为有了像书中这些英勇善战的英雄,才有了今天的胜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敌人用得都是先进的武器,我们的队伍最多就是小米加步枪。咋办?从敌人手里抢,可敌人可不能白白送给你呀,终于硬抢了一些,可怎么够那么多人使用呢?国家开始自己制造武器,终于血债血偿,敌人被彻底赶出了中国。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15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日子里,尊祖敬宗、缅怀先烈是国之传统。最近,我看了《铁道游击队》这本书,为里面的英雄们感慨,为他们和鬼子的英勇斗争而赞叹!

  书中讲述了铁道游击队在山东枣庄和鬼子抗争的故事,为了坚持在鲁南山区的抗日战争,司令部派了两个游击队员回枣庄活动。一个叫刘洪,一个叫王强。他们组织了彭亮、林忠、小坡、鲁汉等人,组成了铁道游击队。首先,他们飞车搞机枪,给鬼子来了个下马威;接着,他们在火车上消灭了一些敌人,牵制住了鬼子的兵力。他们机智灵活,被乡亲们叫做飞虎队。鬼子大发雷霆,可是还是抓不到铁道游击队,而且还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使敌人听见飞虎队就闻风丧胆!

  在这么多精彩的片段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票车上的战斗这一章。在这一章里,写到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伪装上了票车,与敌人斗智斗勇,开始还被旁人骂成汉奸,但是他们丝毫不慌、忍辱负重,首先打通了司炉,让票车冲过了王沟车高中生作文,接着直接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激烈战斗,最终把鬼子消灭了,夺走了物资,让鬼子们再次受到重创!在铁道游击队英勇的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可是,斗争是残酷的,在斗争中还是牺牲了很多的同志,就像书中所说的:为了战斗的胜利,有好多同志英勇的牺牲了。现在胜利了,可是这胜利是多少抗日军民的血泪换来的啊!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为了这些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先烈们致敬!如果没有你们,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做出贡献!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 】相关文章:

《铁道游击队》的读后感07-01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04-30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05-21

《铁道游击队》读后感【合集】07-20

热映电影铁道飞虎观后感11-08

活着读后感-读后感02-15

飘读后感读后感06-14

《论语》读后感初中读后感02-10

怎么写读后感-读后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