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时间:2022-07-23 12:13: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名人传读后感(1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人传读后感(14篇)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罗曼.罗兰说:“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于是,我听到贝多芬的声音:“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于是,米开朗琪罗说:“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于是托尔斯泰在呐喊:“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名人传》——一部不朽的著作,在我初读它时便为之倾倒。该书的闪光之处在于其并未拘泥于对三位名人的生平做冗长的考述,更不是单纯地赞扬他们的创作,而是透过三位伟人的灵魂,用血与泪书写他们一生的苦难与悲痛。

  贝多芬,出生贫寒,少年生活困苦不堪,经受着丧母之痛,独自一人支撑着两个兄弟的生活,屡遭爱情的抛弃,又经历耳朵失聪…。超出常人的苦难也并将酝酿出超越时代的杰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献给爱丽丝》…。我们惊叹于其超世的天才时,更钦佩他面对苦难的不屈不挠,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说:“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若没有坚忍不拔之志,若没有对命运的顽强抗争,若没有在一次次的绝望之后的再次坚持,一代伟人怕是也要早早死于噩运的利剑之下了,可贝多芬却用其充满苦难与传奇的一生告诉后人,他胜利了!

  同样,另两位主人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也无不是被痛苦所包围,一生风风雨雨,磕磕绊绊,最终在艺术的世界中找回了自我,战胜了苦难。

  正如傅雷先生所言:“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作为当代学子,肩负着振新中华的重任,不求有超世之才,不求有不朽之名,只求摒弃急功近利之心,舍弃浮躁之举,或平凡或伟大的一生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这应该是我们从《名人传》所得到的。

  读过《名人传》,浮躁的心清醒了些许,但在清醒之余不免产生一些感慨。三位名人,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说其不幸,因为他们的生活总不乏痛苦;说其幸,他们总能将痛苦结晶成不朽的艺术,将苦难幻化成笔下的文字或音符,在历史的卷轴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又有多少多少的人,他们经历了与名人相似的苦痛,他们受尽了命运之捉弄,他们有着与名人相似的经历,可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天才!但他们却用一颗平凡而朴实的心默默地抗争,默默地奉献,默默地升华,默默中社会因之而进步,历史因之精彩。可没有一支笔属于他们,人生百味皆云烟,于是,他们也如云烟一般匆匆走过,又有谁为他们立传?我渴盼用我笨拙之笔,再书一部《“名人”传》!

  在书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于书中呼吸英雄的气息,感受精神世界的太阳。他好似有一股魔力,总使我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为那英雄们二怦然心动。与其说这是一部名人的传记,不如说是罗曼罗兰以心作序,以情做引,谱写的一部“英雄交响曲”。

  “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的贝多芬出生于贪寒的家庭,本人相貌丑陋,童年的少年时代生活贫困,还经常受到爱熏酒的父亲的打骂。17岁丧母,21岁离开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他26岁开始,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开始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直至两段感情的打击,与世人瞩目的光荣接踵而来的便是最悲哀的时期:经济窘迫,亲朋好友一个个离散而死,耳朵也日全聋。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从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终于,在1827年。57的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不下去。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未曾给予过他快乐,他却造就了欢乐来给予世界,即“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越受苦越使我喜欢”的米开朗琪罗出生卡普雷塞,父亲是一名法官,母亲在他6岁时便去世,于是他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家庭。先后曾学过绘画和雕塑,并一直遭受历任教皇的差遣,携着痛苦去创造他并不满意的作品。后来还卷入一场革命的漩涡,险些丧命,终于,在无休止的干涉中,再创造《哀悼基督》时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悲剧的历史终了,但我想,对于米开朗琪罗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他的一生都在屈从、猜忌,矛盾所制造的苦难中挣扎战斗,几乎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有的只是无尽的几乎自虐式的创作和孤独,以至于到生命的尽头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工具,仍保持着一份倔强,从不停歇。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追求真理”的列夫托尔斯泰,2岁丧母,9岁丧父。前期,托尔斯泰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此时的他充实而快乐。其后的婚姻生活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创作,于是那轰动一时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出世,但是,托尔斯爱陷入了精神上的孤独,82岁的时候,他选择出走,并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他的一生是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真实写照。他如站在历史长河中言辞激烈,奋笔疾书的一个老者,发出对于社会的呐喊与渴望。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伟大的灵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该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受更接近永恒。此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就会充满日常战斗的勇气!

  一场战斗,一场修行,人生就是如此……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名人传》读后感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而《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不过,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从中,我体会到了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然而他内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无法挖掘的。对于创作完美歌曲的热情,对于寻觅欢乐的执著,对于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用苦痛换来欢乐”就足以浓缩了他的人生。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

  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这种疯狂的激发存在于一个过于柔弱的躯体和心灵中无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从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圣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他在斗争和舍弃中,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写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

  我们享受着他们的天才创作出来的作品,同享受我们先辈的伟绩一样,不再去想听他们流出的鲜血,这无疑是使我们尴尬的事情,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不是的,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们将在那里获得更大的启示。《名人传》就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

  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扰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简直令人窒息,毁灭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贝多芬:一个被命运作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忧郁症患者,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舍弃欢乐,享受痛苦的英雄。作者让我们了解到了米开朗琪罗十分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他有着对自己行为的极端厌弃,因为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弱者和懦夫。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无休止的劳作,使他的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

  托尔斯泰: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拥有了财富、名誉与地位,但他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解剖自己,不断地忏悔,以至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世俗的欢乐,最后做了一个离家出走的耄耋老者,客死荒郊。

  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立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替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灭的人供给一种鼓舞和勉励的源泉。

  名人传读后感 篇5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名人传读后感 篇6

  人生如潮流,如果没有岛屿和暗礁,难以形成精彩的浪花。

  ——题记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杰出的作品集。《名人传》介绍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及成功的故事。

  贝多芬出身贫寒,从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充满了艰难与困苦,但他从未放弃与命运做斗争,他没有朋友,他一直孤独的活着。他的家人辜负了他,给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他却一直坚强地活着。他开始从事音乐事业。这时,上帝却与他开了一个玩笑,从此他的双耳失聪了。双耳失聪后的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更加努力的从事音乐事业。这位大音乐家,一直痛苦地活着却创造出了一首首不朽的传世之作。最终,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疾病、战胜了困难、战胜了痛苦。他成功了,他爬上了生命之巅,成为了一名留名与世界的大音乐家。从此,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他,他的歌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不肯屈服与命运的坚强精神,他的精神震惊了世界。贝多芬告诉我们,要敢于与命运作斗争,不屈服于命运。

  米开朗基罗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官,而他的母亲则在他六岁时死去。母亲死去后,米开朗基罗被寄养被寄养在一个是讲的家里。几年后他被迫为教皇作画,每天受着教皇的差遣。看着这些不完美的作品,他几乎尝受着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但她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又过了几年,他的家乡卷入了战争。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乡被破坏,自己的亲人被杀害,自己的作品被毁掉,而他自己却无能为力。他一直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最终,他也成功了,历尽千辛万苦,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雕塑家。他的雕像走遍了世界各地。米开朗基罗这个名字永远的留在了人们心中。米开朗基罗告诉我们,要永远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托尔斯泰出生在富裕的贵族家庭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并且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出生于而过最黑暗的时期。托尔斯泰曾获得过多次成功。他完全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一切。他真正的走入了广大的俄国下层人民中去进行写作。他认为只有召赴俄国下层人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久,他为俄国下层人民做的三部曲出版了,这给俄国下层的那些受苦受累的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最终,俄国下层人民战胜了沙皇,托尔斯泰也实现了人世的价值。托尔斯泰告诉我们,要去帮助那些受苦受累的人。

  纵观全书,《名人传》告诉我们要敢于与命运作斗争并坚持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人生就是奋斗的过程,只有奋斗才会幸福。

  名人传读后感 篇7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贝多芬以他坚强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琪罗表面看上去是比贝多芬幸运的多,他不残疾,也不贫穷,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更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见外族侵略;自己国家的土地被侵占却无能为力,他与贝多芬同样孤独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安慰,只是在他身上谋取利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更悲惨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与奴隶没什么两样。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唯一幸运的是,至少教皇还承认他的天赋,并且不止一次的保护他的艺术成就不遭破坏,但是他们却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七十余岁的高龄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

  如果米开朗琪罗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许他就不痛苦了,就会以教皇赏识为荣了,然而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这就决定了他和那些只关心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教皇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决定了他将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虽然他的本质性格是骄傲自信而且固执的,只是他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光宗耀祖思想和“长子”的责任感,使他不能置身家姓名于不顾,这就决定了他在关键时刻必然会逃跑,或者选择明哲保身,向权力屈服。特定的时代条件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名人传读后感 篇8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正是这样的一本名人传记。其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读《名人传》,我深深为贝多芬的故事打动。贝多芬他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然而他内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无法挖掘的。对于创作完美歌曲的热情,对于寻觅欢乐的执著,对于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用苦痛换来欢乐”,这足以浓缩了他的人生。

  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这种疯狂的激情,存在于一个过于柔弱的躯体和心灵中,他无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米开朗琪罗的一生是神圣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他在斗争和舍弃中,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创造出了许多表现出真善美的不朽杰作。

  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强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紧跟其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除了描写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也是他坚持不懈的。他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

  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们享受着他们的天才创作出来的作品,同享受我们先辈的伟绩一样,不再去想听他们流出的鲜血,这无疑是使我们尴尬的事情,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们将在那里获得更大的启示。《名人传》就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

  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传读后感 篇9

  他们的历程总带有神奇史诗般的色彩,可他们原本却同我们一样。他们出自民间,胜于民间……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宁静。”贝多芬,音乐上的巨人,生活中的“侏儒”,他却是我最崇拜的人。曲贯彻情,融入景。他的曲就如同他的人生,曲折、跌宕起伏,或急或缓。神总是不停地戏弄他:年少无温情,壮年无爱情,黄昏落幕之时失去听觉。命运好似挑逗他,不停地戏弄玩耍他。他或曾迷茫、怅然过,最终却毅然地再次踏上这条路。贝多芬是一个运动能手的苗子,他适合当一个运动员,这样的他听从本心,选择了一条匪夷所思的路。可是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只为自己渺小的存在而虚度一生,试问即便给他百年光阴,又有何用?这样的贝多芬是可歌可泣,光彩照人的。可是这样的他却亦如常人,他亦是个凡人,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甚至还算不上“家”。

  可这样的他却那样值得人们永远铭记,流芳千古。他也没有很好的命运,甚至比常人更坎坷,可却是那样的伟大,成为了音乐的巨人。这样的贝多芬明明就是一个凡人,一个民间百姓,可他却有着这样的成就。“人的一生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贝多芬的一生正是如此。他很平凡,是一个凡人,不过凡人的他通过不服命运的拼搏成为了不凡的人。贝多芬出自民间,胜于民间,他成了英雄,勇于挑战命运权威的“凡人”!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变态地从内心折磨自己,然而他却很真实,真实地自然,没有奴颜媚骨、虚伪矫作,从不试图掩饰自己。这样的他不被人理解,他很郁闷,他是一个天才,却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天才,于是从心里不断地折磨自己,欲从中得到艺术的飞升。他渴望得到艺术的解脱,可事与愿违。但这样的米开朗琪罗却丝毫不避嫌地向世人展示自己。这是种勇气,他的作品无一不展现如此。其实褪下“伟大的雕刻家”这个头衔,他只是一个勇敢而又怯懦的凡人罢了。他真实,他自然,他怯懦却不放弃……

  在生活中的我十分平凡,甚至渺如微粒,在这世上宛如沧海一栗。时光一逝,这世上便再无我的痕迹。我很迷茫,于是执着而又绝望地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这五千多日的日子里,名人的事迹棒头一喝,清醒而又明晰的转告着我生命的意义。即便我再平凡,在生活中就像透明,无人记挂,可我都有其生存的意义。而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计算,而是用深度去衡量。只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认真做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我认为其实所谓的价值并非一定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活得体面、衣着光鲜,而是让自己变得“不凡”。

  生命宛若长河,平凡的我们就像这河中的一滴水,苦苦煎熬,水与阻物冲击,扬起水花,在太阳的照耀下,虽短暂却美丽耀眼,正如我们。

  因为我是凡人,所以才可以不凡。

  名人传读后感 篇10

  《名人传》——我精神的归宿,它让我倾听到英雄的声音,它让我领略到生命的顽强,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它让我更加清醒地活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有人说,《名人传》诉说的都是人生悲剧的象征,我却认为《名人传》好似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名言:古之成大事着,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都是某个时代的巨人,同时他们也是具有很大弱点的凡人。在我们看到他们失败、痛苦的一面时,我们也能看到隐藏在他们身后成功的光亮。在三位伟人的身上,我似乎感悟到:忧愁使他们的'乐趣,苦难是他们的依托,千番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

  贝多芬告诉我即使身患病痛也能创造一番辉煌的事业;米开朗琪罗教会我“不犹豫,不后悔”的人生哲学;托尔斯泰则传授我“言行一致”的好品德。《名人传》唤醒了我的嘴唇和耳朵,为我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把青春的花朵在空中飞扬……贝多芬创作名曲时的陶醉;米开朗琪罗雕塑作品时的专注;托尔斯泰写作欣篇时的向往;正如我们爱护一朵花时的美好,欣赏一首歌时的沉醉,思想在宇宙中天马行空的奔放,也许正是这样,他们让我们离永恒更近。

  名人传读后感 篇11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能够总结他的一生,能够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到达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能够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我。”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最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那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那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此刻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所升华为一种崇高。

  名人传读后感 篇12

  1886年,罗曼·罗兰怀抱着理想与热情,考取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然而现实生活让他苦恼困惑,于是他给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答案,他幸运的得到了托尔斯泰的帮助:“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许,正因为有了托尔斯泰的指点,《名人传》才会诞生吧。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必需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在当时那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欧洲社会,正是需要一个伟人,一种精神去改变。在这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提供了读者清新的空气,提醒人们要为个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罗曼·罗兰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在书中,作者多是从侧面地去表现名人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而苦难在各个人身上又表现为种种不同的形式。贝多分的痛苦是一种命运之痛,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受难则来自内心。在与苦难搏击的漫漫征途中,他们都显示出巨人般的力量、变苦为乐的生存勇气。贝多芬不愿向尘世的君主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在内心极其苦楚的情况下孤独地挣扎着。他们痛苦,却毫不畏惧地说“千万的快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是我给人以精神上至高的狂热。”苦难对他们的折磨和他们对苦难的抗争,使他们的人生变得熠熠生辉,也使他们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伟人。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不屈的精神、那承担痛苦的伟大勇气,更使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意义。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经常会有大风大浪,怎样掌舵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听天由命还是勇敢一搏?

  书中的三位伟人给出了答案。贝多芬用生命谱写了不朽的乐章《欢乐颂》;米开朗基罗知道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留下了传世名作;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定下决心,摆脱贵族。我国“亚圣”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阿炳,似乎注定了一生都离不开凄凉。父母去世、街头卖艺、双目失明……但在苦难中,他承袭了父亲的演奏才华与音乐素养;在流浪中,他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性格。有这样的阿炳,才有了流传后世的绝妙曲目。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所以有这么多平凡或不平凡的给予我们克服苦难的鼓励,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念,勇于克服艰难困苦,当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发现他们是你人生道理上一笔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不经历风雨,怎能欣赏彩虹?

  名人传读后感 篇13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书中的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身残志坚,矢志不渝贝多芬一生挫折不断,从小父亲常用暴力逼迫他学习音乐,又在17岁时痛失母亲,年纪轻轻就要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在1799年,他双耳失聪,可声音对于音乐家来说无疑是生命。

  然而,当这一切磨难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一个人勇敢面对,留给后人大批世界名曲。罗曼罗兰曾说:“这个世界没有给他应有的快乐,他却把自己创造的快乐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地给予了这个世界。”他的不屈,他的坚强,他的无私奉献以及他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都令我深为佩服,我们应将这个身残志坚,矢志不渝的伟人牢记于心——贝多芬。超凡脱俗,狂野不羁他,是米开朗基罗。他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

  我不太认同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为了生活,他卑怯地在暴力面前低头,甚至否认自己曾经的朋友。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杰出的雕塑家。与贝多芬相同,米开朗基罗的童年并不美好,父亲性格暴烈,母亲早逝,所以他自幼便认识到了人生的残酷。米开朗基罗一生追求进取和自由,从未放弃对艺术以及自我的要求,也正是这种对艺术的严格要求,他铸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作品。而就在死神降临的前一天,米开朗基罗仍在为艺术工作。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敬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也只有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赐予的分分秒秒,才能挖掘出生活中的点滴快乐。我们应将这个超凡脱俗,狂野不羁的伟人牢记于心——米开朗基罗。目光犀利,心灵仁慈他,是列夫托尔斯泰。

  与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不同,他出身于贵族,财富众多,却生就一副农夫脸。他并非因此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过于成熟的观察使它拥有犀利的目光,懂得从别人的面容上探寻哀愁,不久后,托尔斯泰就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深入生活,关注现实,走进民众,创作出了巅峰之作。托尔斯泰对普通民众非常亲近,也非常尊重他们。他努力去了解百姓的痛苦和要求,领悟人民的道德情操和学习他们的语言,亲自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努力接近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工作中去。他用自己坎坷和多难的一生书写着对真诚和善良的坚定信念。这种执着的精神将成为一颗启明星,照亮和引导后人前进的道路。我们应将这个目光犀利,心灵仁慈的伟人牢记于心——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难,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

  名人传读后感 篇14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

  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整天坐在洋琴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一间屋子里。十一岁时,贝多芬加入了戏院的乐队。十三岁时,他当上了大风琴手。贝多芬一生写下了十首交响曲,都非常的优美。他是在1822年的一次指挥时才发现自己的耳朵聋了的。从此,他与世隔绝,完全进入自己的音乐王国。

  贝多芬告诉我们,热爱与坚持是成功的全部内涵。他曾说过:“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他发自内心对音乐有一种崇敬,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把他的艺术奉献给“可怜的人类”,唤醒沉睡的心灵,给他们以斗争的勇气。所以,当贫穷和疾病困扰他时,他并没有退缩,反而从艺术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快乐。在他的音乐里,有田园的气息,有英雄的战歌,有欢乐的主题,更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笔丰厚的音乐遗产,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从他身上我们懂得了,一个人也许身体会有缺陷,生活会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个自由、丰富的精神领地,那么你一定不会被打垮,因为一但精神领地被侵略,你整个人都会塌了,每日生活在悲伤之中,事事无成。所以,我们应该用热爱和乐观来做为人生大厦的基石,让欢乐成为生命的主题,让坚持化作最好的建材,来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贝多芬,一个用痛苦成就辉煌的音乐圣人,每当我们在艰难和困顿中迷茫时,我们就会想到,人类中最优秀的人正在与自己同行,这时我们便会有了生活的勇气。

  在罗曼·罗兰的笔下,历史仿佛回到一百多年前。贝多芬正历尽世间风雨,米开朗琪罗正在不停地雕刻,列夫·托尔斯泰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摆脱贵族生活。

  是他们,让我懂得:在人生的轨道上,可能有凹凸不平的小路,也可能会有笔直平坦的大路,而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伟人,只有选择弯弯曲曲的小路,虽然这里充满了荆棘和险峻,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走过种种磨难才可以看见天原来这么蓝,海原来这么宽,成功原来这么好。

  人生因为有了挫折而变得更加坚强,而如果将坚强,勇敢,努力合为一身,那么真正的伟人便会出现,只有经历挫折与失败的伟人才是真正的伟人。

  挫折,是五彩生活中难堪的灰色。当你遇到挫折时不妨做一个“色盲”把灰色看成胜利的红色,挫折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摆在眼前的苦难,而另一方面则是让人上进的皮鞭,随时不断的鞭打你,使自己前进,前进,再前进,只有达到胜利的顶峰,才能超越自己,放飞自我,天下无敌!

  马克思曾说过“人要学会走路,先得学会摔跤,这样他才能学会走路。”而我说“真英雄往往诞生于挫折。”

【名人传读后感(14篇)】相关文章:

《名人传》读后感14篇06-26

【热】名人传读书笔记03-20

名人传读书笔记【精】03-19

名人传的读书笔记15篇03-19

《名人传》读书笔记(合集15篇)06-08

名人传读书笔记(集锦15篇)03-18

名人传读书笔记(集合15篇)03-04

名人传读书笔记汇编15篇02-28

春水读后感07-21

《童年》的读后感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