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东坡传读后感觉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不记得谁说了什么和原话。大意是像林语堂一样传播中国文化。他是为数不多的能用英语写作的中国作家之一。我以前只读过林语堂的一些文章。这是我第一次读整本书。我选择了他的《苏东坡传》。看完前言,他对苏东坡的热爱,我可以肯定这是一本一流的书。毕竟,作者所有的热情都在其中。
说到大才子,唐朝,首先想到的大多是李白;宋朝,首先想到的大多是苏轼。从流传的民间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和苏轼这两个天才有些不同。李白,要么下水抓月,要么骑鲸飞升,要么灿烂,要么力士脱靴贵妃捧砚,都有浓浓的仙气和浪漫色彩。在人们心中,李白是学不到的,他浩瀚的才华和仙气绝不可复制,五千年,只有一个李白。而苏轼则不然,他修的河堤叫苏堤,研究的猪肉方法叫东坡肉,还有一个杜撰的妹妹苏小妹,经常和佛印调笑嬉戏。如果说李白活在天上,那么苏轼就活在人间,他更真实,更可亲。
李白的仙气不能复制,东坡的魅力也不能复制。他以儒家精神入世,以道家精神出世,以佛家精神超然。他完美诠释了宋代文人儒道融合的趋势,是北宋文人中最精彩的一位。我最佩服东坡的是他真正的开放。他不像陶潜那样把出生作为无法实现人生抱负的最后选择,也不像辛弃疾那样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在苏轼看来,世界上没有坏人,一切都很美好,无论是流放还是监狱,似乎都不能成为击倒他的箭矢。被降级到黄州,没有钱买其他肉,买当地最便宜的猪肉,专注于研究如何做美味,送到岭南,一个荒野的地方,也因为荔枝可以吃,然后微笑。
看完林语堂的一些事迹,我不禁觉得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认为林语堂是为苏东坡传下来的,可能是因为苏东坡是他想要达到的境界。鼓励自己,鼓励后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觉】相关文章: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02-21
关于《苏东坡传》读书笔记03-28
《苏东坡传》读后感11-09
苏东坡传读后感07-06
苏东坡传读后感02-26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合集【8篇】08-24
(精)苏东坡传读后感10-08
苏东坡传读后感(通用)12-25
苏东坡传读后感优质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