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时间:2024-06-05 07:13: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名人传》读后感[经典]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人传》读后感[经典]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其实读《名人传》我感觉很费劲,因为是通过外文翻译过来的,总有些读不惯。例如:在《贝多芬传》里贝多芬给父亲的书信里,有很多的省略号和叹号。或许这就是外文的表达方式吧。虽然我读的很艰苦,我经常要反复揣摩一段文字,但还是坚持读下来了。我起初有几次想放弃,因为首先想到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留下的作业,其次是想到都把书买了,你还不读,这不是又半途而废吗!读到《米开郎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其实用心去读,也是很好理解的。

  我原来觉得我很不幸,我干什么都很倒霉。就在我画画取得进步的时候,我病了,进了医院。不过看过贝多芬的经历后,我发现原来我不是最倒霉的。贝多芬年轻的时候,耳朵就不好使,到最后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可他没有想困难屈服,他利用骨传声的道理创作了更多的曲子。一开始他的曲子充满了不满、悲伤、忧愁。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再创做的曲子,曲调变得欢快、清脆。看来什么事情花一些时间就会慢慢的适应。从他给朋友的来信中,能发现他是一个有非常坚强意志的人。他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在忍耐病痛的折磨,在朋友面前他竭力掩饰自己的疾病。但是很可惜,他像莫扎特一样有一身才华,可惜都是英年早逝。

  我看到他的不幸,再想想自己,觉得自己的小毛病不算什么。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段挫折。米开郎琪罗也不例外。

  米开朗琪罗出身贫寒,不过从小他的才华就被人嫉妒,连教他的老师都不例外。因画厌烦了画,他改作雕塑。成功后,他本应快乐渡过时光,可他的对手总是不放过他,处处为难,百般刁难。他是很孝敬父亲的`,经常往家里寄钱。他的兄弟都很不争气,不光剥削他,还趁他不在的时候欺负年迈的父亲。米开郎琪罗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劳累的。我读的时候都觉得他很累,天天操心,还要为教皇作画。不过上天是很公平的,给了他88年的时间。

  我的生活和他们相比实在是太幸福了,可是我不像他们那么努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我做事从来都是遇到困难就躲,想到贝多芬的痛苦经历,以后做事不要老躲躲闪闪的,遇到困难就上。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的。

  我前面写太多了。《托尔斯泰传》的有感明天再说吧,太晚了。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不行啦;我们一起从未搞过什么恶作剧除了那次你不满我前坐男生欺负我的样子。英雄交响曲--读《名人传》有感作文在我的世界里,美好的未必是美好的,很多时候,它其实是丑陋的。650字作文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呢!今天早上看到一条新闻,莫言说:。)渐渐地,我开始懂一些初装了,补刀效率也慢慢提上来了,只是还是不会用快捷键。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难,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但他们靠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在对抗磨难中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登上了艺术创作的最高峰:贝多芬用“痛苦”换来了“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用一生的心血献出了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痛苦”和“哭泣”中追求真理,并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犹如像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使我们感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与其羡慕那些伟人,不如脚踏实地来点实在的,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与其靠急功近利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于不朽者之列。

  我们渴望成功,有时候却不想奋斗,终日幻想着一夜成名,面对小小的挫折,就丧志了前进的动力。《名人传》就像一面镜子,把我们的懦弱卑劣都显现出来。我们都清楚:只靠幻想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真正的认识自己,真正有敢与挫折对抗的决心,真正要脚踏实地的去做,真正向他们一样去“战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是我们的心态,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英雄交响曲”,享受英雄们的呼吸吧!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这段时间,我再次认真阅读了《名人传》。这本书是由被称为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罗曼·罗兰的巨著。

  这本传记主要记述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基诺这三位伟大的人物苦难的一生,同时也赞颂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这本书的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一个是画家。虽然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中,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在成功的旅途中,他们的道路并不平坦。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与命运做斗争。他孤独的活着,他唯一的亲人辜负了他,他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可他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任何时候他绝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事情,不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身体健康带来的痛苦,都不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他是一个心灵伟大的音乐大师,他性格激昂,有着伟大的人格,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对讨厌的人也能忍耐,对于音乐有着超常的天赋,能够捕捉音乐的灵感,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髓。贝多芬的大部分传世之作都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予他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的世界。

  与贝多芬不同的,米开朗基诺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他有英雄般的天才,在艺术上无与伦比,他以无穷的精力永远追求艺术上的尽善尽美;但是他的意志却不是英雄式的,他的精神软弱无力,心地胆怯,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只能挣扎而没有力量奋斗。

  最后一位是曾经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托尔斯泰。回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而且他还是一位有着世界地位的思想家。托尔斯泰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是啊!难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也应该这样吗?

  这三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我们可想而知。是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遇到困难时不退缩,遇到发生了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时要镇定,勇敢地面对它。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遇到拦路虎要不耻下问,迅速拿下它。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但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了这几位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贝多芬“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名人传》这本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刻苦努力的书,使人们品味到了这些伟人们的欢乐与痛苦、伟大与平凡。ta就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却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一个劲儿的`培训他,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悲惨的,但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音乐事业。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名人传》读后感 篇5

  《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以及《托尔斯泰传》三篇名人传记组成的一本书。

  罗曼.罗兰说:"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句话蕴涵着很深刻的哲理,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在我未读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以为贝多芬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没想到他是这么的不幸。是啊,他的一生是坎坷的,整个人生中最不幸的事都给他遇上了,想想看作为一个音乐家,耳朵失聪了,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呀!而且这种对音乐家而言十分致命的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是非常人所能想象的,然而所有的磨难都使他变的更加坚强:他痛苦,却不肯屈服于命运;他贫穷,却既不趋炎附势,亦不迎合潮流,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他孤独,却能以热诚的赤子之心爱人类;他从未享受欢乐,却创造奉献给全世界。然而他却听不到人们对他的赞誉,他也听不到自己创作的一些优秀的作品。

  贝多芬的勇敢,努力,坚持并没有白费,因为他终于成功了,他战胜了很多我们难以想象和难以忍受的一些痛苦,疾病,还有一点就是作为一名音乐家,舞台上的演奏者没有台下听众的支持,肯定和青睐,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压力,带给心灵沉重的挫折感。然而他还是战胜了它们;他的努力使全世界的人都为之欢呼雀跃;他的实力得到证明,所以最后他攀登上了生命的巅峰。

  罗曼.罗兰也曾说过:"生活是严酷的。对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说来,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而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作者写的这三位名人,他们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们却比常人遇到更多难以想象的磨难和障碍。不过他们都是从重重困难中勇敢站起来的人,也是在种种困难中锤炼出来的伟人,名人,而且还是不屈服于命运对他们的挑战和考验。他们三个都是作者认定的英雄人物,因为他们都具有同样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二是永远保持人格的尊严,恪守个性的独立,既不屈从于强权,也不盲目地随大流;三是具有关怀人,爱护人的博爱精神,甘心为人类的福址奉献自身。

  《名人传》读后感 篇6

  在名人传记中我最敬佩契诃夫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契诃夫他出生于一八六零年一月二十九日在塔甘罗市,一九零四年七月十五日他病逝于德国巴登维勒的一个疗养院里。他的祖先是农奴;祖父在一八时一年赎得他本人及家属的自由。父亲经营过一个杂货铺,一八七六年破产后给人当伙计。契诃夫自幼备尝人间艰辛,他自己说他“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一八七九年,勤奋的契诃夫凭助学金在莫斯科大学攻读医学。一八八四年绝望后,他在莫斯科近郊开始行医。这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填空、官史和教师等各式人物,扩大视野,

  契诃夫的文学生涯始于一八八零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外围历史上是一个反对势力猖獗的时期,社会气息令人窒息,供小市民消闲的滑稽报刊深远而生。当时契诃夫年纪尚轻,又自于生计,他常用笔名洪特为当年风靡一时的幽默刑的撰稿,发表了大量无聊的滑稽小品,《平的镜子》和《谜样的性格》便是这类故事。但比起专门供小市民消遣解闷的滑稽报刊的众多撰稿者来说,年轻的契诃夫的目光较锐利,笑声更健康

  《一个文官的死》展现了沙皇俄国的战场强者居高自傲,弱者唯唯喏喏,蛆虫般的切尔维亚科夫及其奴才这里正是官场生活的'产物。幽默短篇小说《胖子和瘦子》一开头写的是两个自幼相好的朋友相遇于火车站。拥抱,接吻,热泪盈眶,这无疑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做了八年八等文官”的瘦子得知胖子已经是有两枚星章的三品文官时的他突然脸色发白,缩成一团,而当胖子从他握别时,他竟然伸出了三个手指头,全身躬下来鞠躬,写于一八八时年的《变色龙》是契诃夫送给后人的一面镜子。读者不难在百余之年的一些“现代人”“变色龙”的影子。

  从一八八四至一八八六年间,契洪特把视线转向劳动者的困苦生活。《苦恼》是契诃夫早期创作中的一次思想、艺术飞跃。这篇小说的结尾强烈地诉讼着沙皇俄国的世态炎凉。

  契诃夫在晚期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绘了农村、工厂、小市民和知识阶层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向我们俄国农村的贫困、落后和愚昧《农民》等暴露和否定资本主义,指出它的不合理性和不道德性(如《出诊》);剖析庸俗、自私和铜臭对人的灵魂的腐蚀《挂在脖上的安娜》,这些作品充满深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道德激情。

  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契诃夫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都具有不可磨灭的教育意义。

  契诃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优秀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名人传》读后感 篇7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现在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所升华为一种崇高。

  《名人传》读后感 篇8

  现在,我们的生活几乎充满了欢乐与幸福,没有什么磨难。但是,有些人难免会遇到磨难,能从中走下去的人,不是拥有强而有力的身体,要的是那份坚定不移的意志。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彼此存在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写《名人传》,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首先介绍的是贝多芬,之所以先介绍他,是因为贝多芬希望他自己的苦难经历能给予别的受苦难者以力量。

  作者说他外貌平平,并用细腻的手法将外貌描绘得格外生动。贝多芬的童年与莫扎特相比,是无光的,艰苦的,并且少年时代的他就开始为经济问题操心,中年疾病缠绕着他,但他依旧与病魔抗争。

  他饱受身与心的折磨,多次想向命运屈服,但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骄傲而孤独的伟人,没有人理解他,懂他。从他的经历中,我知道他一生都处于困苦中,友情,亲情,爱情,他也未能好好感受。罗曼·罗兰说贝多芬的这一生就像是一个雷雨天。我能感到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抗争,他对艺术的热爱,追求促使他的生命拥有力。

  米开朗琪罗是一位雕塑家,他是天才,但天才的自由被教皇紧紧地束缚,因为西斯廷的工程,他有了一个病态的躯体。因为天才的聪颖,使他无法逃脱教皇的使唤。这是多么令人苦恼的。他光荣着,又痛苦着。

  读了他的经历,我知道他的'处境有多么艰难,面对家庭,面对对手,他们不停地中伤着米开朗琪罗。但他爱他父亲,他说:“只要我还有什么东西,我就绝不会让你缺少什么,我宁愿自己贫穷也不愿看到你受苦。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的一位文学家,他面对的是上流社会的人,因为他追求真理,所以被教会开除了教籍。他用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了一部部着作,影响着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三位伟人的困难与苦楚。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英雄,是与命运抗争的战士。他们是世界的征服者,是自己本身的征服者。

  《名人传》这本书,又让我们呼吸到英雄们的气息。人类中最优秀的人正与我同行,我怎能不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但比起伟人们,我们算的了什么,不如努力学习,学习他们可贵的品质,让我们的人生也充满意义。

  《名人传》读后感 篇9

  《名人传》分为三章,分别为《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这三位都是著名世界的大师。他们分别是音乐家、美术家、文学家。他们在性格方面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经验有许多相像之处。他们都曾经受过许多磨难,甚至有过精神危机,然而他们都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和命运作斗争。他们都酷爱自己的工作,都有着坚毅的意志。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他坚毅而纯粹,被作者排在这英雄队伍的首席。贝多芬从小就被父亲逼着学音乐,学不好还要挨打,缺少家庭暖和,成年后耳聋,而且爱情经常与他擦肩而过。他结识了歌德,然而又不能忍受歌德在皇室面前肃立弓腰脱帽。他为侄子操碎了心,然而他的侄子却出入赌场,欠下一屁股债。在一八二六年至一八二七年之间,他患上了胸膜炎,然而他却还为侄子的前程四处奔跑。接着他病倒了,让侄子去叫医生,然而这个麻木不仁的家伙竟忘了自己的使命,直到两天后才想起。医生来得太迟,而且治疗有误。在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去世了,在去世时没有一个亲人在场。贝多芬的一生是苦难的,然而他自己并没有放弃生活的信念,还写了不少歌颂快乐的乐曲。他身患耳聋却从未放弃音乐。他创作了多数首乐曲,他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鼓励了多数人,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和命运作斗争的历史。

  我特别崇拜贝多芬。平凡人丧失了听力是丧失了生活的一局部,音乐家丧失了听力是丧失了生活的全部。我在学钢琴。我在家里弹钢琴觉得枯燥,不想练下去时,我就想起了贝多芬。他虽然耳聋,但是始终走在音乐这条自己酷爱的道路上。而我身体健全却因为枯燥而想放弃。想起这些,我就又鼓起了信念,接着练下去。我听了贝多芬的许多首曲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命运交响曲。这首曲子激扬雄壮,表现出贝多芬内心世界中的困难斗争。这首曲子能让陷在低谷人们能够重新找回信念,接着走下去。我听了这首曲子后,感觉这首曲子不愧为传世之作,就是和一般的曲子不同,听了之后仿佛浑身有劲。

  我们应当学习《名人传》中名人们的精神。愿《名人传》能够鼓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找到生活的前进方向。

  《名人传》读后感 篇10

  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于是,循着这句铿锵的序言,我打开了读《名人传》的好奇窗,打开了追寻征服者的敬畏窗,也打开了蜕变进行时的心灵窗。

  作者在传记中还原了三位英雄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心路。贝多芬,被命运捉弄的耳聋的音乐天才,于是他把自己包裹起来,表面的强悍掩饰了内心的孤独。米开朗琪罗,患忧郁症的雕刻艺术的巅峰,他恨不得给世界来一场雕刻的洗礼,只知道工作却不肯去改善生活。托尔斯泰,文坛上一颗永恒的明星,近乎疯狂的信徒却被扣上了“邪教徒和叛教者”的帽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决心摆脱贵族生活。

  ——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人生不是来吃苦的,但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被苦难突袭。所以苦难把我们人生轨迹安排成了一个岔路口:你可以选择怨天尤人,或者选择直面苦难。这三位巨人在面对生命的激流时毫不妥协,所以成为了被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那我们呢?是拿出不倒翁的精神去打倒苦难,还是干干脆脆、爽爽快快地被苦难打到?

  ——我想,不如放手一搏吧。苟且偷生的活过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把苦难当做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像战士一样撷着希望去参与这场炼狱。过程乍一看很残酷,实际上到了最后,说不定我们还能收获一双火眼金睛。当然,这个奇异果可是需要我们用信念去播种,用拼搏去灌溉,用坚持去呵护,用顽强去护理。

  再悉数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哪位不是顶着暴风雨前进的呢?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身体瘫痪、双眼失明的情况下依然以笔为武器,用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激励后世青年;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39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但他的生命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以更耀眼的生命之光获得了美国人民更高的支持率;同样,身患卢伽雷病的物理学家霍金,全身唯一能动的地方只有两只眼睛和3根手指,但他依然行走在向宇宙进发的道路上,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推向更高的高度。

  ——成长,便在这美丽的疼痛之中。

【《名人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初中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05-31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03-31

《名人传》的读后感02-28

《名人传》 读后感12-24

名人传读后感08-28

《名人传》读后感09-29

名人传的读后感05-01

名人传记读后感05-02

名人传读后感[精选]07-31

名人传读后感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