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使用与管理制度6篇
在现在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使用与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使用与管理制度1
一,目的
要求生产操作人员与维检人员密切配合,严格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对设备切实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讲究文明、严格管理,使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顺达公司在线生产设备使用、维护作业区。
三、定义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物理运动和化学作用,必然会产生技术状况的不断变化和不正常现象,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设备的过早磨损,甚至形成严重事故。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的程度。
四、职责
1、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维护工作,其中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
2、设备科具有指导、检查、监督和协调作用。
五、设备的使用
1、岗位操作工、岗位维修工必须按各自岗位的要求,切实做到“三好”、“四会”即:“三好”-用好设备;管好设备;维护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点检;会紧急处理故障。
2、使用设备必须遵守“六不准”规定。
(1)不准拼设备、严禁超压、超速、超载、超温等超负荷运行。
(2)不准乱开、乱拆、乱装、乱割、乱焊。
(3)不准随意改动整定值,严禁取消安全装置。
(4)不准在无润滑状态下运行。
(5)不准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上岗操作及独立从事维修工作。
(6)不准未持有“岗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及检修设备。
3、设备环境管理:
各生产部门必须把设备环境划分为责任区,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作业区、班组及个人。
a、设备环境的管理标准
(1)无垃圾,无积尘,无积水,无油垢。
(2)根据设备性能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分别设有防火、防焊、防冻、防漏、防鼠等措施,无易燃、易爆危险。
(3)规定安全走行路线,设置安全标记。
(4)各种设施及管道涂色鲜明,易于识别。
(5)场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齐。
b、设备的“四整”活动
整理:把不用的物品清除掉。
整顿:把有用的物品有秩序地存放好。
整洁:工作场所要每天清扫,责任区要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整齐。
整修:物品、道路、场地、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若有损坏时,要及时修复。
c、设备“四保持”的内容
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
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d、设备清扫的一般分工
(1)设备的外表面清扫:岗位操作工(生产运行人员)。
(2)电气室内设备外表清扫:维修电工。
(3)设备内部的清扫:由点检委托维修方进行。
4、发现设备异常时的处置:生产操作人员和岗位维修人员在使用、点检或交接班检查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处理,若有困难时应由点检责任员提交检修人员处理或列入检修计划
5、设备的润滑及紧固
(1)设备的各部螺丝要经常保紧固状态,为防止松动,必须定期检查和紧固。设备内部螺丝的紧固工作一般都纳入检修计划,平时容易松动的螺丝则列为日常点检项目,随时发现随时紧固。
(2)为保持设备在正常润滑状态下运行,必须加强润滑的`设备都必须严格执行给油脂标准。
(3)凡人工或手动加油的设备由岗位工按规定进行加油,难以承担时可由维修工(或专职点检人员)按规定加油。
(4)凡自动加油或一次性加油的设备,由专职点检人员委托检修人员按计划定期补加或更换油脂。
(5)点检中发现有漏油时要及时处理。
6、给油脂标准的主要内容
给油脂部位、该油脂方式、油脂牌号、给油脂点数、给油脂量与周期、更换量与周期、作业分工等。
7、润滑工作的“三个”要点
选择合适的油种;
选择给油量;
选择给油周期。
8、安全装置的检查,校正试验及反腐工作。
(1)对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行程控制等装置必须严加监护检查,及时校验。责任分工的原则是:谁点检,认负责。如责任者不能承担时,可委托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
(2)四周有腐蚀性气体的和要求控制温度的设备,必须经常开动排气或空调设备,使设备处理正常的工作环境。
(3)安装在地下的设备,必须保持排水设施的良好和畅通。
(4)做好设备本体、钢结构件及管道等反腐工作。
六、设备维护的检查评比
设备维护保养状况的检查评比是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主要措施,应作为作业区、班组操作工和维修保养工生产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1、定期进行生产厂与生产厂,作业区与作业区之间设备使用维护检查评比,是推动文明生产和群众性维护活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的重要措施。
2、“四级检查”制度,即“日检查”、“月检查”、“季检查”、“春秋集团大检查”。
(1)日检查,即班组长每天日常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和处理问题,(2)月检查,即每月月末由设备科、作业区组成综合检查小组逐台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和评比。
(3)季检查,以主管厂长组成检查组,每季一次检查。
(4)春秋集团大检查,由北营机动部组织,对全厂春秋各进行一次设备状况大检查。
七、设备技术状况管理
1、评定设备有效或失效的主要内容(七条标准)
(1)对生产有无影响(质量、品种、规格、成本);
使用与管理制度2
一、爆破物品由爆破单位领用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经项目部现场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核实,实际数量与审批表数据是否相符。且进入现场后的全部作业流程工由现场专职安全员进行全过程监控,直至爆破单位将爆破物品使用完毕或如数退库。
二、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且考核合格,取得《培训结业证》和《爆破员作业证》的爆破员担任。爆破员所在单位要定期考察,发现不适合继续从事爆破作业的,应收回《爆破员作业证》,停止其从事爆破作业的资格。爆破员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爆破作业时,应将《爆破员作业证》交回原发证单位。
三、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要有专人负责指挥,明确爆破指挥信号;在危险区的边界,要在适当距离设置警戒岗哨和警戒标志,专人现场监控。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设备撤至安全地点后,经现场专职安全员确认无误后,始准爆破。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四、使用爆破物品,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爆破员领取爆炸物品,必须经项目部负责人批准,本人签字,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剩余的'要当班及时清理退库,并办理清退手续。
五、禁止非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禁止委托周边农民或无资格从事爆破施工项目的单位及个人实施爆破施工。
六、严禁私拿、私用、私藏、赠送、转让、转卖、转借爆炸物品。
七、建立爆炸物品存放、使用、清退流水帐,做到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使用与管理制度3
塑胶运动场和塑胶篮球场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的场地,爱护运动场地人人有责。为保证场地的合理使用,加强设施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上课期间严禁无关人员入场活动,以免影响正常教学。
2.严禁翻越围栏或强行进入场地。
3.不得在场内进行杠铃、哑铃、标枪、铅球等器械训练,禁止用锋利物刺划场地。
4.严禁在场地内吃口香糖等零食、喝碳酸饮料、吐痰等;严禁在场地内乱扔瓜皮果壳、塑料袋等杂物。任何体育教师都有权及时制止各种不良行为。
5.严禁在场内使用明火、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
6.严禁穿高跟鞋、溜冰鞋、带钉鞋进入场地。开运动会时可穿不超过4mm的短钉跑鞋。
7.进入场内的所有人员都应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管理制度。
8.未经校方同意,校外人员不得入场运动。
9.塑胶运动场开放时间:体育课正常开放,上完课后体育教师清场,关闭运动场地;课外活动由教师组织的田径训练队、足球队可进入场地训练,教师要管好自己的队员,严格遵守场地的`管理制度。
10.塑胶篮球场实行半封闭管理,晚自习开始由管理员关闭场地,第二天早晨开放,师生可进入活动。
11.体育课以外的管理,由芜湖华盛物业公司负责。
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严格执行,如有违反造成场地损坏,由本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使用与管理制度4
1.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2. 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购买时应认明包装标签上“食品添加剂”字样,入库前严格验收。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时认真填写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
4. 不得使用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5. 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到县区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质进行备案。备案的基本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名称,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食品添加物质的名称、来源、生产企业,企业在生产的各种食品中添加该物质的最大限量等。
6. 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保管,并做好入库及出库记录。
使用与管理制度5
一、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必须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设备科应对设备每月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特种设各的例行保养,一级保养工作由操作人员援照保养规程独立完成。二级保养由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按保养规程共同完成。并在履历书保养表上做好记录。三级保养工作应由主管人员下达任务单,维修人员按保养规程认真完成后填写验收单,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设备运行至大修时,应由主管部门下达任务单,填写申请表。设备大修申请表经公司生产部批准后,方可进行大修工作,工作中精心拆卸,精心安装,确保维修质量,认真填写保养验收单和使用材料明细表,经公司生产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凡到外部进行检修或加工制作酌设备,必须经过技术人员鉴定。外修费较高,精确度要求较高的`检修项目应签订检修协议。
六、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经效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使用与管理制度6
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2.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4.不得使用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5.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餐洗净)→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的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餐洗净、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使用与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使用与管理制度11-25
手机使用管理制度07-21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10-13
矿灯使用管理制度08-02
油漆使用管理制度06-14
燃气使用管理制度08-30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1-15
物品使用管理制度09-30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0-23
叉车使用管理制度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