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5篇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
一、热爱心理咨询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三、忠于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当事人为中心,提供最佳心理咨询服务。坚持整体性、发展性、坚持性、灵活性等原则,保证咨询工作准确有效。
四、明确自己工作性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心理咨询人员只能接受其专业能力范围内来访个案,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询建议。
五、不得应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六、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七、在咨询(辅导)活动中,应注意咨询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咨询(辅导)员的过分依赖。
八、在进行正规心理测试前,必须向来访者说明测试的内容和目的,并在测试结束后作出慎重的专业解释。
九、每次咨询(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咨询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2
一、咨询人员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二、咨询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还必须熟悉学校的各种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将学校心理咨询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咨询人员要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向来学生解释本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学生的自身权利,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四、咨询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尊重来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来学生的正当权益;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真诚对待来学生,接纳对方的各种知识情感困扰,对他们需求达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发展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学生自愿接受服务的权利。
五、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六、咨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保管,不列入学校其他档案;只有在专业需要和必须会诊时,才能和其他专业人员讨论来学生的案例;不得将学生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研究和写作中需要引用学生的资料时,必须隐去可能辨认出来学生的有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不得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学生的秘密;出于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学生心理咨询资料时,要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七、咨询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员会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不滥用心理测验,科学、客观地使用测验结果。
八、咨询人员在助学生的过程中,应努力动员与争取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要时要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性社会支持系统;在向教师和家长提供资料、建议及分析学生情况时,要以保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咨询人员要注意积极地和学校教职员工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九、咨询人员必须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开展工作;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转介,推荐其他合适的专业人员予以解决,或建议学生到校外相关部门接受咨询或治疗,转介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工作,不给他们增添心理负担;对学生提出的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十、咨询人员必须始终注意保持和来学生关系的纯洁性,不得与来学生及其家长建立心理咨询和教育关系以外的任何其他关系,不得收受学生及其家长任何物质报酬和馈赠。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3
一、心理辅导员在服务过程中要以服务对象为本,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计划,开展工作,解除来者的心理困惑,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心理辅导员要注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服务水平,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
三、心理辅导员要与服务对象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相关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心理辅导员要定期对学校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理和心理品质状况的问卷调查,收集个案,定期对学校内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和讲座。
五、心理辅导员要明确公布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和值班安排,利用心理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向学校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协助家长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六、心理辅导员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调节,要严格遵守《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规章制度》,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和平等、尊重的原则。
七、心理辅导员应定期向督导汇报工作进程评估服务效果。要结合村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密切合作,共同进步。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4
一、心理辅导员在服务过程中要以服务对象为本,在了解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以科学、仔细、负责的态度制定方案,开展工作,解除来者的心理困窘,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心理辅导员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了解和掌控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小学实际探究出行之有效的辅导办法。
三、心理辅导员要与服务对象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及相关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提升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心理辅导员要定期对小学内儿童青少年举行生理和心理品质情况的问卷调查,收集个案,定期对小学内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举行有针对性的宣扬、辅导和讲座。
五、心理辅导员要明确公布心理询问室的开放时间和值班支配,通过心理宣扬栏、讲座等形式向小学居民举行心理健康学问宣扬,帮助家长增进孩子健康成长。
六、心理辅导员要注意自身心理素养的调整,要严格遵守《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规则制度》,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和平等、敬重的原则。
七、心理辅导员应定期向督导汇报工作进程评估服务效果。要结合村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密切合作,共同长进。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5
1、咨询室工作人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到位。
2、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原则在于指导来访者自立自强,从正面促进其成长。
3、咨询师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4、咨询师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5、咨询师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
6、咨询师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7、咨询师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
8、咨询师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9、咨询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10、咨询师遇到且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医。
11、咨询师资料不可外借、复印,有咨询师统一管理使用。
12、咨询师要遵守工作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6
一、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二、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四、班主任工作要扎实,要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团队工作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五、心理辅导师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随时保密,并做好记录。
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七、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7
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与使用,进一步促进心理咨询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特制定如下档案管理规定:
1、归档范围
凡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心理咨询室的各种门类载体的`资料(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测试量表、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团体辅导文件和其他相关文字资料、录像、缩微胶卷和磁带等)都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2、归档要求
心理档案应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保证及时归档整理和正常使用。严禁擅自携带心理档案外出,心理档案一般不得外借或复制,确因工作需要借出的,应履行有关手续。查阅、使用学生心理档案,必须严格登记,按时归还。非专业人员查阅心理咨询有关结果时,须由咨询工作人员指导。
3、归档时间
学生心理咨询相关记录表在每学期咨询结束至该学期结束时间段内,将应归档的文字材料整理编号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审定后,以时间段为单位(一个学年为一个时间段)统一放入档案资料柜。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应在每学期结束前将应归档的文件归档存放。声像文件材料应在各项活动后,整理好随时归档,每学期结束前将各类声像文件材料刻录备份,编号统一放入档案资料柜。学生心理档案应按规定年限完好保存。
4、档案存放管理制度
档案分类存入档案柜;放置档案柜室内严禁吸烟和堆放杂物;档案柜、箱须放置防虫剂;室内须保持清洁卫生,并配有遮阳设施。
5、保密制度
学生心理咨询内容属于最高级(道德级)保密,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便提取档案资料。知晓档案内容者,必须严格保密,不向他人谈论被咨询人有关情况,如因泄露而产生不良后果的,责任自负。
6、学生心理测验报告书等仅供咨询工作人员参考,不作诊断证明。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8
1、尊重来访者,严守秘密,在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填写《心理咨询记录》,并由专人保管。
2、专业咨询人员应给有心理疾病的未成年人建立心理病历,包括诊断,会诊记录及治疗经过。并由专人保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心理测验、信件、录音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由专人保管。
3、咨询室档案所有材料由专人管理,不得外借。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但在得到来访者的书面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例外。
4、 档案内所有内容不得泄露于他人,管理者和使用者必须严守秘密。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9
一、合理利用咨询室,对心理状态不利的学生进行疏导。
二、保持室内环境的洁净。咨询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三、进入心理咨询室前要敲门,经允许才进入。
四、未经同意,禁止动用书柜内的物品。
五、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六、科学使用心理量表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恰当地对量表结果进行解释。
七、做好咨询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八、咨询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九、咨询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十、咨询人员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医。
十一、咨询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保持正常使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0
一、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二、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三、班主任工作要扎实,要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团队工作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心理辅导室轮值人员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随时保密,并做好记录。
五、切实开展好咨询信箱心理热线,接受不愿当面咨询的学生的咨询,并做好记录。
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七、搞好宣传板报,用黑板报集中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八、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并做好家长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九、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1
档案存放管理制度
一、档案分类存入档案柜。
二、放置档案柜室内严禁吸烟和堆放杂物。
三、档案柜、箱须放置防虫剂。
四、室内须保持清洁卫生,并配有遮阳设施。
档案保密制度
一、学生心理辅导内容属于最高级(道德级)保密,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
二、查阅档案资料,未经辅导中心主任批准,不得带离。
三、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便提取档案资料。
四、除了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及心理辅导员以外,学校任何其他人员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等,都无权查看学生心理档案材料。
五、在心理辅导工作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六、发生失密、泄密和档案被盗事件时,要立即报告主管领导、保密或保卫部门,当事者要写出书面报告。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2
第一章 管理制度
第一条 辅导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认真完成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条 热爱当事人,用爱去感化、帮助当事人,用爱给当事人力量,让当事人信任,使当事人恢复自信和自知。
第三条 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认真遵守心理辅导人员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秘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情况。
第四条 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来访者以自助。
第五条 对于求助电话和来访人员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妥善处理。
第六条 辅导室卫生由当日辅导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第七条 辅导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详细分析与总结。
第八条 辅导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待查阅相关资料后再另约定时间解决。
第九条 辅导室要定期将辅导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第十条 辅导室工作人员要按时到岗,保持心理辅导室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第十一条 辅导人员要爱护室内公共物,离开时要关好门窗,及时上锁,若因管理不善而造册公物丢失或损坏,则照价赔偿。
第十二条 热爱心理辅导工作,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二章 心理辅导室服务内容
第十三条 面向学生及家长。通过辅导 ,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及早发现学生特殊行为,协助学生及家长解决问题。
第十四条 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进行心理知识培训。
第十五条 辅导老师有责任对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进行督导。
第十六条 辅导老师在具有心理咨询和教师资质的专家团队指导和带领下,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大型心理讲座,各项服务均为公益性。重点针对本校范围内特困户、
留守儿童。
第三章 心理辅导须知
第十七条 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是现代高素质者的明智选择。
第十八条 辅导室面向全校学生及家长。
第十九条 以帮助来访者优化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发展为目的。
第二十条 主要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交往、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
第二十一条欢迎你的到来,我们将尽力为你排扰解惑,并为你保守秘密。
第二十二条 请你尊重辅导老师的辛勤劳动,并给予信任和积极配合。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3
1、心理咨询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2、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来访者自助。
3、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4、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精品文档,超值下载则,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5、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
6、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开放率、使用率。
7、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00~13:00。
8、每天的心理辅导老师按具体的工作安排进行值班。
9、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4
1.开放时间。心理辅导室定期开放。
2.人员配备。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专业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知识,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具备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一定数量的专业培训。
3.经费投入。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辅导室工作正常开展。
4.成长记录。心理辅导室应为建立成长信息记录。记录信息、测评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保存。心理辅导室应根据记录,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个别心理辅导。
5. 辅导伦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提高全体心理素质;在学生出现价值偏差时,要突破“价值中立”,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辅导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隐私,禁止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损害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6.危机干预。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7.及时转介。心理辅导室应与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8.加强研究。心理辅导室应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典型案例讨论、组织参加专家督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5
1、询问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保持心理询问室工作的'平时化、规范化。
2、询问室卫生由当日询问人员负责打扫,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柔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3、心理询问师必需态度热烈、工作细致和仔细,本着“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领来者自助。
4、询问人员在询问时,必需学会聆听,无条件接受来者,事后做好记录。
5、询问人员要准时整理来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和总结。
6、询问人员要严守个人隐秘,敬重同学人格,庇护同学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较为严峻心理障碍的同学,须要时可通知小学和家长,取得支持和协作。
7、询问人员若不能当初解决问题,需查阅相关资料后在举行商定时间解决。
8、询问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询问状况归档,以便今后查阅。
9、询问室人员要爱惜室内公共财物,离开时要管好门窗,准时上锁,走失或损坏照价赔偿。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08-28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1-09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0-17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精】01-06
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08-07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大全【15篇】11-15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09-25
学校心理咨询室各类制度05-13
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