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术前讨论制度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术前讨论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术前讨论制度1
1、 根据手术分级制度规定,二级以上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
2、 每周2、5为全科术前讨论时间。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主持,对将要进行的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进行讨论。
3、 除提交全科讨论的手术外,其他手术应在各病区或小组进行,由小组主治医师主持。
4、 术前讨论前填写术前讨论单,由术者签字。
5、 术前讨论时经治医师应做到对术前讨论患者准备必要、充足的材料,包括化验、造影、ct等。有重点的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必要时检索有关资料。
6、 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诊断、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并发症、意外以及防范处理预案、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等。
7、 各级医师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8、 科主任最后指导、完善制定出的治疗方案。首次讨论难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者应进行多次讨论。
9、 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科主任制定的诊疗方案。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记录本及病历中。
10、 术前谈话和签署《手术同意书》依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
11、 术前1天由各病区经治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并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手术。手术通知单由专业组主治医师或科主任签署
术前讨论制度2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我院医疗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对手术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以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根据卫生部颁《综合医院分级理标准》之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正制订本制度,希各手术科室遵照执行。
一、术前讨论的定义
术前讨论是外科系统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病例的一种会诊形式,执行术前讨论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医疗质量,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手术安全。通过对某个病例的诊断分析、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式、术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或术式的改变、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讨论,实现个性化治疗。同时,通过讨论可以完善病历内容,积累疑难复杂病例的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二、术前讨论的形式
根据手术分级制度规定,二级以上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术前讨论分科内术前讨论会诊、院内术前讨论会诊。
(一)科内术前讨论是指对将要进行的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以及新开展手术进行讨论,可由主诊医师提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科室所有医师及研究生、实习医师参与。其他手术讨论可在各病区或小组进行,由片区主诊医师主持。
(二)院内术前讨论是院内会诊的一种形式,主管科室提前2天向医务科递交书面的院内会诊申请单(科主任需签字),医务科审批同意后,由医务科通知相关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及专科医师参加术前讨论。由提请讨论的科室主任主持,患者所在科室医师、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相关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及专科医师、麻醉医师参加。
三、术前讨论的病例范围:
1. 二级以上手术,或虽为一、二级手术,但病情较复杂,预计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手术;
2.属于本科室开展的新型手术项目,或开展较少,预后难以确定的手术;
3.为确定病变性质的探查手术或术中可能改变术式的手术;
4.患者一般状况差,或涉及多个脏器疾病的手术;
5.确定需要院内专家组或全院会诊、外请专家的手术;
6.属于本科室少见病种或罕见病种的手术;
7.有教学、科研意义的手术;
8.部分特殊患者,因社会需要或特殊原因提请术前讨论的手术。
9.非计划再次手术
四、术前讨论完成的时限
各手术科室每周必须有固定的术前讨论时间,在组织讨论前必须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科内的术前讨论至少应于患者手术前1天完成,具体时间由科室自定。院内术前讨论一般应于术前2天进行。
五、术前讨论程序
1.根据手术分级和患者病情,确定参加讨论人员及内容,需要查体的需提前通知患方,手法需轻柔、准确,步骤清晰、明了。
2.讨论前经治医师负责准备病历资料,并注意落实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综合评估。
3.讨论时经治医师负责汇报病历,主治医师补充,做到准确、简练,指出本例手术的难点所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术前讨论内容包括
(1)患者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
(2)手术风险评估。
(3)术前准备:除常规准备外还包括必要的药品器械和设备的准备、伤病员家属及单位工作、知情同意等,(4)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目的、拟施行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措施等
(5)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6)最终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麻醉方案、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抗菌药物应用方案、术后观察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等,确定手术者和助手。
5.参加术前讨论人员,应认真检查伤病员,详细分析病情及辅诊资料,提出对手术方案的看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各级医师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记录在病历中。
6、主持者应根据讨论结果,积极做好思想、组织技术、物资等准备工作,提出针对会诊病例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决定手术人选,如重大手术,按照规定填写重大手术申请单报医务科审察批准。
7.经治医师于讨论后应将术前讨论内容及结果及时详细记载于病历及科室相应登记本并请上级医师审阅、签字。
8、经术前讨论确定的手术方案和措施,主刀医生不得随意改变;病人病情发生了变化或特殊情况时,需要改变手术方案的,应经科主任审查同意,必要时召集原术前讨论人员重新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9.夜间、节假日急诊患者需要手术时,由三线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持紧急术前讨论,明确手术目的、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的应对措施。
10.急诊手术涉及多个科室时,由首诊科室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请二线值班行政领导予以协调。
六、患者病情交代问题
1、术前讨论结束,拟出综合意见,由主诊医师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向家属交代病情治疗方案。
2、交代治疗方案需详细、准确、全面、真实,用词得当,将手术讨论的基本问题、相关风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解决方案向家属交代,取得家属的理解,并配合治疗。
3、如家属对术前讨论有异议或有其他要求,需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及时沟通解决,最大限度降低潜在医疗纠纷。
七、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术前讨论制度3
一、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主持,对拟进行的危重、疑难、致残、新开展手术及70岁以上患者进行讨论。
二、术前讨论前填写“术前小结及审批表”,由术者签字。
三、术前讨论时,主管医师应准备好必要的检查资料,有重点地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必要时检索相关资料。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逐一进行研究讨论。
四、各级医师可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五、科主任最后指导制定、完善治疗方案。
六、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讨论制定的'诊疗方案。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与记录本及病历中。如术中须改变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必须请示上级医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七、术前谈话应有术者或本院高年资医师参加,医师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诉患者本人或家属,及时解答患者的咨询,并由患者及家属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术前讨论制度4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病人住院期间在施行手术前《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甲类和特殊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手术除外),乙类手术和其它手术根据病情由科主任决定是否进行术前讨论。
一、术前应认真进行讨论和周密准备,每次术前讨论原则上全科人员参加。如新开展的手术或重大手术则要求麻醉医师及有关人员要参加。讨论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主管医师应收集齐备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必要时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讨论时由科主任或科主任委托的主持人(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主管医师报告病案(包括一切检查资料),提出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主管主治医师补充。
二、术前讨论重点为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预计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并发症,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三、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主持人总结科内讨论意见。
四、术前讨论记录由主管医师书写。讨论须即时记入《科室医疗活动记录簿》,整理后的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记录须在病程记录中另立专页,并标明"术前讨论记录",由科主任或科主任委托的主持人审阅、并亲笔签名以示同意主管医师的.记录。并随病历归档。
五、术前讨论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时间、讨论地点、主持人和参加者的姓名、职务(职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拟进行手术时间、最后诊断。参加者发言纪要,重点记录手术的可行性、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麻醉方式、麻醉和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意外、防范措施、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术前总结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规定执行。
术前讨论制度5
一、凡择期中等以上手术病例,科室必须组织术前讨论。
二、按照技术职责权限和范围,确定手术医师、助手以及麻醉医师等。
三、讨论一般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
四、凡危险性较大的手术、新开展的手术、截肢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手术后病情危重须进行的.第二次手术,除术前要仔细讨论外,科主任还应选定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手术,并报医务科、业务副院长批准。
五、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案,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分管主治医师补充。
六、制定手术方案,预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确定术后观察注意事项、护理要求等。
七、讨论时,参加人员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最后尽可能达成统一意见,并作出明确结论。
八、急诊手术必须经二线值班医师或上级医师检查共同协商后,确定手术方案、步骤、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法,按技术职责权限范围规定,确定术者、助手等。
九、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书写成《术前讨论记录单》,并及时归入病案。
【术前讨论制度】相关文章:
医院病例讨论制度11-01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05-27
(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07-29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必备10篇)07-29
大讨论工作总结06-25
师德大讨论活动体会09-09
最新团代会讨论工作报告发言 各代表团讨论工作报告发言精彩06-23
招商制度和规章制度05-05
酒店制度管理制度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