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加工管理制度

时间:2024-10-03 11:30:55 制度 我要投稿

粗加工管理制度(范例6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粗加工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粗加工管理制度(范例6篇)

粗加工管理制度1

  一、加工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着洁净的工作服,个人卫生符合《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的规定。

  二、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

  三、各种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类分池清洗,禽蛋在加工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刀、墩、板、桶、盒、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五、用于食品加工的各种机械(切肉机等),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洁净,用后应彻底清洗,不留死角,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六、对蔬菜要认真清洗,必要时采取浸泡清洗,先洗后切,如发现有发芽或霉烂的蔬菜应及时剔除,对动物性食品加工后应做到无血污、无毛、无鳞、无污物,内脏要彻底清洗干净。

  七、粗加工间设有足够的净菜架,洗净切好的蔬菜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

  八、活养、活杀的禽类,水产品区应与净菜区严格区分。

  九、随时保持粗加工间的室内外卫生,垃圾应用专用容器密闭,日产日清,保持地面干净,无积水,下水道通畅,下水口处设防鼠金属网。

粗加工管理制度2

  1、上岗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及工号(工作服要整洁)。

  2、不加工腐烂变质的原料。

  3、合理使用原料、物尽其用。

  4、蔬菜加工严格按初加工程序,去根、去黄叶、去皮、去杂草。

  5、严格按照机械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保证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6、计划切配,当天加工,当天使用。

  7、加工原料时,垃圾随时入垃圾容器。

  8、先洗后切,刀工成形规范,确保营养成分不流失。

  9、切配好的原料要上架,摆放整齐,不得直接放置于地上,并做到工完场净。

  10、分设荤菜类加工与蔬菜类加工区域,肉类加工、水产加工、蔬菜加工水池分别设置,并有标识区分。

粗加工管理制度3

  一、员工须持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二、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或洗澡,勤理发勤更衣,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上岗或返岗前必须洗手消毒。不得有面对食品咳嗽、打喷嚏等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班前班后搞好各自岗位卫生工作。

  三、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清洗外壳,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发现有变质或其它感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或使用。

  1、肉类加工:

  ⑴加工肉类首先注意肉类新鲜度,病死、毒死、死因不明、变质的禽畜肉不得采用。

  ⑵海鲜类不要与禽肉类混合清洗。

  ⑶禽、畜、鱼肉类品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

  ⑷加工好的.肉类必须无血、无毛、无污物、无异味。

  ⑸砧板要求做到“三洁”(砧板面、砧板底、砧板边保持光洁),收市后应刮洗清洁后竖放。

  2、蔬菜加工:

  ⑴蔬菜瓜果进货后必须分类放在蔬菜架上,不得随地堆放。

  ⑵蔬菜加工时必须做到一拣、二洁、三切。洗涤蔬菜要有足量清洁水清洗,洗涤后的蔬菜不得有泥沙、杂物、昆虫等。

  ⑶腐烂的蔬菜、瓜果不得食用。

  五、工用具(菜架、容器)必须洁净,不得积污。下班后必须清洗水池、地面,保持沟渠畅通。

  六、清洗加工好的食品原料必须用食品级的容器或塑料袋盛装,放置在货架上,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

粗加工管理制度4

  为了保障食品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特制定如下食品粗加工卫生管理制度,请严格执行。

  一、清洗、加工前先检查食品质量,对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不加工。

  二、肉类、水产品、蔬菜要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要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蔬菜按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洗后无泥、沙、杂草。

  四、加工后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洁容器内(肉、禽、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不落地,有保洁、保鲜设备。

  五、食品盛器用后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消毒,荤素食品分开盛放。

  六、加工场所防尘、防蝇设施齐全并正常使用。废弃物应置于带盖污物桶内,及时清倒。

  七、加工结束后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

粗加工管理制度5

  一、待加工的原料,一律不得直接放于地面。

  已加工清洗的原料应放于台面或金属铁架上,肉类原料如放置时间超过1小时宜放置冷柜保存,以防细菌大量繁殖。

  二、冷藏柜的使用:

  1、粗加工间的冷柜专为存放生的肉类及原料,不得存放其它熟食品或熟的.半成品。

  2、肉类不得直接放于冷柜保存,须冷藏保存的肉类必须用不漏水、容量大的容器盛装。

  3、冷柜应定期解冻、清洗,以保证制冷效果及冷柜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4、冷柜不得存放私人食物或饮料。

  三、砧板、刀的使用:

  1、粗加工间的砧板、刀只能用于加工生肉、瓜菜等原料,严禁用于熟食、冷菜等直接供人食用的食物。

  2、砧板每次用完应彻底清刮、冲洗干净后竖起来存放,以确保底、面、边三面光洁。

  四、蔬菜、肉类的处理原则:

  肉类--先清洁,后切碎。蔬菜:一拣二洗三切四浸泡。

粗加工管理制度6

  1、各类餐饮单位应设置专用粗加工间或粗加工区域及设施,其使用面积应与生产供应量相适应。

  2、粗加工间或粗加工区域地面应易清洗、不吸水、防滑、排水通畅,所用材料应无毒、无臭味或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符合卫生标准、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3、粗加工场地应设有层架,加工场所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并正常使用。加工用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用后消毒。

  4、解冻、择洗、切配、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5、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水产品宜在专用水池清洗,并有明显标志。加工肉类、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6、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7、加工后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洁容器内(肉禽、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不落地,有保洁、保鲜设施。易腐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使用或冷藏。

  8、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放在层架上。

  9、加工后的肉类必须无血、无毛、无污物、无异味;水产品无鳞、无内脏。

  10、加工后的蔬菜瓜果必须无泥沙、杂物、昆虫。蔬菜瓜果加工时必须做到一拣(拣去腐烂的、不能吃的)、二洗、三浸(必须浸泡半小时)、四切(按需要切型状)。

【粗加工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粗加工管理制度10-17

粗加工管理制度08-07

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06-21

粗加工管理制度14篇11-25

小学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02-20

对账管理制度09-08

仪器管理制度09-14

仪表管理制度09-16

报刊管理制度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