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材保管制度 推荐度:
- 器材保管制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器材保管制度(精选14篇)
现如今,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器材保管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器材保管制度 1
消防器材使用保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每个人的人身安全,为确保全校消防器材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如下规定: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消防器材,平时不得擅自动用消防器材,灭火器要放于通风良好处。
2.消防器材实行专人负责,各楼由承包负责人负责;厂、店由厂店负责人负责;车库车辆由司机负责;各仓库由保管员负责;学校各重点部位由其负责人负责。
3.灭火器使用后及时上报安全员并说明情况返回空瓶,领取新瓶,使之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4.灭火器如因管理不当,丢失应追究其负责人责任,并赔偿灭火器人格的30%, 无故动用或保管不当造成报废,同样赔偿30%。
5.由安全负责人和安全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状况。
器材保管制度 2
1.音乐器材由学校指派音乐教师专人负责管理。
2.认真做好音乐器材设备的登记,对入柜的音乐器材应规范存放整齐,做到账、卡、物相符。
3.做好对音乐器材的.维修、损坏、赔偿登记工作。
4.按照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增添音乐器材,由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向学校申报添置计划。
5.爱护音乐器材,未经管理人员的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动用音乐器材,违者如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6.音乐器材一般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外借器材如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7.注重音乐教室教学氛围的打造,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整洁。
8.每次学生使用器材完毕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存放,关好门窗。如因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9.音乐器材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器材保管制度 3
一、音乐器材室必须要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音乐器材室。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申请购买音乐器材和设备,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要建立音乐器材管理总账,分类账和低值易耗品账。音乐器材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要凭单据及时登记。做好账册管理,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四、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部分音乐器材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教师)向音乐器材室办理出借领用手续,音乐器材领用和归还时,管理人员应仔细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有损坏,按学校相应的规章制度报主管部门处理。
五、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仪器设备必须全部入橱或上架,按仪器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
六、要加强对音乐器材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器材各自的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绣腐工作,确保音乐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源、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器材保管制度 4
一、电教器材的购买
1.电教器材的购买,要以服务于教学为宗旨,一切为教学服务。
2.要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出发点,做到货比三家,购买物美价廉、实用的教学设备。
3.购买时要首先向主管领导提出申请,并说出要购买的主要作用,经主管领导同意,批准后方可购买。
4.购买的.电教器材要经负责人验收,签字,经主管领导同意方可入库。
5.购买电教器材的发票要经负责人验收签字,主管领导批准后才可到财务结帐。
二、电教器材的保管
1.电教器材分新、旧、常用和非常用物品分两库保管。正在使用的设备应在台帐上注明“使用地点”及“保管人”。
2.新物品出库,要由教学主管领导同意,签字后,登记在册,方可出库使用。
3.非常用物品要通风、晾晒,以免霉烂受损。
4.如果外单位人员借用物品,必需向主管领导请示,同意后方能借用。
5.破旧的常用物品要一年维修一次。不能维修的,以后也无使用价值的,要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
6.新物品入库,要做好登记工作,并入新物品库保管。
器材保管制度 5
为了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减少非正常损坏,特制定本制度忘师生共同遵守:
1、体育器材保管员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和师生服务的思想,做到按制度办事,坚持岗位,热情周到,有求必应。
2、要维护场地不被破坏,要严格器材被盗及遗失,若因管理人员失职造成的'财务损失应追究责任,情节严重者应给予处分。
3、保管室内财务均属公物,借用时应加以爱护,合理使用,注意室内卫生,做到体育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保管室不得堆放私人杂物。
4、器材设备要经常检查,保证使用安全,损毁的器材要及时维修。
5、体育课教学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或体育委员填写(体育器材借用单),保管员以此为据,当面核对品种数目出借,体育课后,须及时归还体育器材。
6、年段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所需器材,由体育器材管理员负责出借,出借器材必须(填写体育课外活动器材出借单)。课后及时收回,凡遗失损坏必须赔偿。
7、运动队训练需要器材,应由带队老师统一办理出借手续,归还时应清理。
8、体育器材属消耗品,原则上不外借、私借,如确因特殊需要,须由学校分管领导或体育组长同意方可借出。
9、购置的器材应办理造册登记手续,严格入库出库制。
10、学生有意损坏器材,除按原价赔偿外,通报学校给予处分,非正常损坏器材,须按实际价格或损坏程度赔偿。
11、器材丢失,任课教师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除加强教育外,按实际情况处理,通报全校。
12、器材每学期清理一次,自然损耗或者报废的要登记造册并须报教研组及领导审批后销账。
器材保管制度 6
一、凡由仪器室保管的教学仪器(包括设备、器材、材料等)需移出仪器室使用时,应严格按本制度执行。
二、任职教师因教学需要的仪器、材料等物品,由教师本人到仪器室办理借用手续,在借用仪器时要仔细检查和了解仪器的完好程度,使用完毕,由教师本人将所借用的`物品送还仪器室、由管理员检查验收后,注销借还手续。
三、仪器室要有仪器、借还登记册,内容包括借还的时间、仪器数量、仪器完好情况,借用时领取人要签字,归还时实验要登记。
四、校内有关部门或人员因非教学需要借用仪器,应由教务(导)主任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五、非教育单位不得借用。兄弟学校之间因教学急需借用仪器时,要凭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校长批准签字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六、学生因课外科技活动需要借用教学仪器时,由辅导教师代为借用并负责按时归还。
七、教学仪器外借后应及时归还,每学期末必须将仪器全部交回仪器室,对到期不还者,由批准人员负责追回。
八、归还的仪器如有损坏现象,借用人要说明原因,能够修理的待修好后再办理交还手续,不能修理的,等查明原因,按有关规定处理后,再办交还手续并注明处理意见。
九、对不合理的借用,管理员有权拒借,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器材保管制度 7
一、学校体育器材总务处必须注册登记一式二份,总务处、体育室各存档一份。新添置的体育器材先入册登记后使用。
二、每学年学校体育器材必须清登一次,经修理仍不能作用的器材及时报废,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三、体育器材必须有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师生不能将体育器材归个人所有。
四、本校师生借用器材必须做好登记,按时归还外单位外系统借用器材,必须持单位介绍信,经分管领导或总务主任批准,方可出借,器材损失,照价赔偿。
五、所有器材必须按类别统一存放,除量重的.器材外,一律存放在柜、架内,严禁器材露天过夜。
六、体操用垫、跳高用垫每学期统一晒整一次,平时受潮应及时翻晒,外壳破损及时修补调换。
器材保管制度 8
一、美术器材室由专人负责,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二、美术器材应入橱、上架、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注意防潮。
三、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美术器材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都必须及时登记。
四、各种器材、设备要建帐登记,定期清查,做到帐物相符。
五、要加强对美术器材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定期进行烘晒、通风、除尘,确保美术器材完好可用。
六、对损坏无法修复的器材,管理人员提出处理,报有关领导批准,报废或更新。
七、学校美术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美术器材领用和归还时应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做好借用记录。全体师生要爱护器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器材保管制度 9
为加强我校美术室器材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员制度。
1、美术器材必需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美术器材室。
2、严格遵守教室管理制度,一切行动听任课教师指挥,进入美术教室时要保持良好秩序,不准喧哗、打闹。
3、进入教室后,不得随便乱动教具,例如石膏像、静物器皿,未经允许不得动用任何器材,不得将器材外借或带出室外。严禁学生在室内吃零食、扔垃圾行为,对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对未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向管理老师汇报。
4、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美术器材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都必须及时登记。
5、要加强对美术器材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定期进行烘晒、通风、除尘,确保美术器材良完好可用。
6、美术器材领用和归还时应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做好借用记录。全体师生要爱护器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7、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不得随地乱丢废纸、废物、定期组织学生打扫。不准存放其它无关物品。
8、下课后,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清点好所有的工具,确保工具齐全,将器材、作品整理好方可离开。
9、离开时,关闭电源、门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源、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10、对违反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公开批评、赔偿损失直至校纪处分。
11、爱护器材,注意器材的安全、防火、防盗、防腐蚀、防霉烂、防污染,注意通风;室内不得存放、堆置私人杂物,不得放置危险品。
12、室内器材一般不得外借,确须借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
13、严格器材借出、交接制度,凡出入该室器材均需双方验收;设备损坏、遗失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记载,器材遗失、损坏应照价赔偿。
器材保管制度 10
1、凡直接从事爆破现场的爆破人员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必须经过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
2、每次领取的爆破器材只限当班使用,每天剩余的爆破器材应当及时退回炸药库,严禁将爆破器材放在其它任何地方或等下个班次在次使用。
3、爆破器材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
4、使用炸药时用木制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到位,各药卷之间要彼此密贴,中间不许有杂物间隔,用力要适中,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堵塞材料或用堵塞材料冲击起爆炸药包。
5、领取的爆破器材只限施工生产,严禁挪用、私用、私藏、转让、转卖、转借,严禁用于炸鱼、炸兽。
6、爆破现场实行封闭作业,闲人免进,非爆破施工人员禁止接触爆破器材。
器材保管制度 11
1.根据消防器材、设施的安全特殊性,有安委办、负责选型、配发、登记和统一管理,公司安排统一采购。
2.消防器材、由各部门、车间负责人领取并成为管理责任人、责任人应根据实情对消防器材、设施实行细化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个员工,要经常检查,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不留安全消防死角。
3.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日常管理
部门配备的灭火器材及设施(水枪、水带),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型号、规格、数量、金额、位置进行编号挂卡(每个灭火器打号,另挂管理卡片),分类入册,区域负责人要把每个灭火器和消防栓落实到班组成员,将要固定位置,专人负责(按编号挂卡落实到具体人),做到“四包”,即包在位、包齐全、包完好、包清洁。人员落实后(含以后的人员变动)及时报安委后办公室。
各生产班组、工作区域上班前后要检查灭火器材、设施的“四包”情况,并制表填写检查记录,建档存放,形成制度,“四包情况”的交接是班与班工作交接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教育所属员工知道自己岗位的放火责任,清楚防火任务,懂得遵守操作过程的极度重要性,能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和设施。
消防器材和设施非火警不得动用,因火警动用后,要在48小时内及时报安委会办公室并书面报告火警的全部情况以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情况,以便领导做出相应的安全整改决策。
确属特殊情况需动用消防水带和消防水,申请部门必须向安委会办公室写出书面申请,生产期间动用消防水必须经生产部经理同意,由消防管理人员查看现场,提出具体要求后,方可动用,否则按违章动用处理。
消防栓和灭火器的周围,不准堆放杂物。
班组要设立兼职安全员,消防器材及设施不止在班组位置上的,班长要协助兼职安全员管理好,发现灭火器压力偏低、药剂失效、泡沫结块等异常现象,要及时书面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写清灭火器编号),克服麻痹思想,确保灭火器材的“三性”(使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完好。
各部位配置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要严格按编号、位置进行管理,禁止乱拿、乱放,严防认为损坏和丢弃(车间内的壁式消防栓和管理区域内地式消防栓,水泵结合器等水井阀落实到责任人后,报安委会备案)。
安全管理部门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要不定期进行检查,规范管理,作好登记,建立档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重的.要速报安委会进行处理和整改,对配备的消防器材及设施,做到位置清楚、数量、性能心中有数,每月向安委会办公室书面汇报消防器材及设备的综合情况。
要确保消防设施安全过冬,各部门根据生产管理区域的划分,负责区域内的消防栓、水泵结合器、消防水罐、泵房及管线等冬季防冻工作,安全管理部门要督促、检查。
各种报警器、火灾探测器禁止乱动,调校由专人负责。
消防器材用放于明显处,提取方便,并保持完好状态。
报警按钮禁止随意乱动,慌报火情的予以严肃处理。
厂区、车间内的消防设施、报警装置,每个员工都有义务负责维护保养,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公司内的消防通道未经同意,禁止占用(包括挖沟、收放物料、设备、杂物等)。如必须占用时,须先征得安委办同意并采取临时措施后,方可占用。
接受公安消防部门对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安委会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至两次的消防器材及设施的培训和演练。
安全管理部门对违反消防器材及设施规定的人员,有权规范、纠正和制止,对严重违规者有权提出经济和行政处罚意见。
消防器材及设施管理维护的好坏纳入公司年终考核,是考评部门和个人进行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每月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4.消防器材及设施的购置更换,检测维修
各部门、车间根据消防要求欲购置及使用年限到期后需更换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实施,需购置灭火器的部门、车间填报《消防器材增置、换药、检修申请单》报安委会审批。
各部门、车间对使用报废或损坏的灭火器材、设施,于事发24小时内报安全管理部门认定、核实(损坏的要写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购置和更换。
需对灭火器试压、换药、充装等检测、维修和保养的,由安全管理部门联系采购部门与指定厂家联系实施。
流动值勤的保安、安全消防员,要认真检查规范消防器材的定位、数量、有无损坏、性能状况等,每班要将灭火器材的情况登记清楚,发现问题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对配设、发放在各部、车间各部位的消防器材及设施,安全管理部门每月进行检查汇总,统计消耗(损坏)情况报公司处理,把安全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5.灭火器的选择
正确、合理地选择灭火器是成功扑救火灾的关键,应当根据不同类火灾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扑救A类(固体可燃物,如木料、棉、麻等)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甲醇、乙醚等)火灾用使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泡沫灭火器不能灭B类极性溶剂火灾,醇、醛、酮、醚、酯等都属于极性溶剂,因为化学泡沫与有机溶剂接触,泡沫的水分会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这样就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
扑救C类(可燃气体,如煤气、遗缺、甲烷等)火灾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器材保管制度 12
1、使用爆破器材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并持说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点、品名、数量、用途等向所在地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2、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
3、进行爆破作业时,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撒至安全地点后,始准爆破。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警戒信号。
4、使用爆破器材,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必须经班组长或现场负责人批准,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剩余的要当天退回。
5、严禁非爆破人员进行爆破作业。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鱼、炸兽。
6、装卸爆破器材时,应尽量在白天进行,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安全操作。装卸人员必须懂得装卸爆破器材的安全常识;装卸现场,应当设置警戒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领用爆破器材后,要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得中途办其它事项,严禁乱丢乱放。
8、不得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得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地方停留。
9、一人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不得超过:
10、同时搬运炸药和起爆器10千克;拆箱(袋)搬运炸药20千克;背运原包炸药一箱(袋)。
11、严禁在上、下井人员集中时向井下运送爆破器材。
器材保管制度 13
1、美术器材室由专人负责,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2、一般美术器材应上架、摆放整齐,保持整洁。根据器材的不同性能、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震、防碰等工作
3、各种器材、设备要建账登记,定期按照学校标准清查,对新购置的器材,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入库方能进入器材室。
4、要严格执行器材的'领用、借用管理制度。损坏、丢失、报废器材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5、学校美术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不准外借。使用器材完毕,应清理整洁,及时归还上橱。
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器材保管制度 14
为了确保体育器材的完整,减少损失和人为的损坏,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及功能,特制订体育器材保管、使用制度。
1、体育器材室由体育组长专人负责,体育教师轮流管理。
2、器材室所有器材分类摆放整齐,及时登记造册.
3、借出的器材须及时登记,按时如数归还。未归还的器材,有借出人员照价赔偿。
4、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及时维修、整理、保证器材的完好。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对于容易发霉的器材及时翻晒,延长使用时间。
6、做好防盗安全工作,每学期初、中、末各进行一次财产清理,无法使用的器材报学校后勤处报损并登记,做好新学期增添体育器材的预报及预算工作。
7、正确使用各种器材,因人为造成器材损坏,照价赔偿。
【器材保管制度】相关文章:
器材保管制度10-23
器材保管制度7篇08-26
爆破器材使用制度02-17
美术器材室制度10-08
档案保管制度09-07
设备设施的保管制度11-27
学校器材管理制度07-22
教学器材管理制度08-30
美术器材管理制度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