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猫》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猫》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猫》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浅显易懂。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绝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课文在描述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时,处处流露对猫的喜爱之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间接体现。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这是课文在表达上的两个特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屏息凝视、抓痒、稿纸、丰富多腔、摔跟头、跌倒、胆子、开辟、遭殃、责打”等词语。其中重点是“任凭、丰富多腔、开辟、屏息凝视”。最难的是“屏息凝视”的理解。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猫的古怪性格,小时侯的可爱,体会作者对花猫的喜爱之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一)能力目标
1、在“猜”中继续练习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猜中进行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
3、学习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
(二)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一)猜——猜中有比较
猜中结合上下文读书——发展与创新是我们的课题,也是新课标的核心所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题。借助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我在平时大胆地尝试。
我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就是一个字,就是一个“猜”字。“猜”既是本节课的教法,也是学生的学法。猜没有问答那样严肃,要求一板一眼,必须正确。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似乎都要求答出正确的答案,心理压力较大,学生思维受到一种目的的限制,放不开,个性得不到张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创新性得不到良好训练,与我们创新的主题不相符。
猜常用于各种游戏之中,识字教学中也常用。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应用,有很多好处。猜的形式较多,师说生猜,生说师猜,生说生猜(小组进行,全班进行)。猜的内容包罗万象,猜字词的理解,猜句段的理解归纳,猜思想感情的把握,猜体会到的写作方法,猜未弄懂的问题……无论那种形式,无论那种内容,学生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比较轻松的交流环境中进行阅读、思考。
猜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为一体,就是猜的学生,在猜的时候,也不象“答”那样被动,而是主动去猜。游戏的经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成绩平平的的学生也敢来猜。没有压力,“猜”不是“答”,猜自然可以不正确,不怕犯错误。猜可以发现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思路开阔,这正好给教师分析学生学情提供了实据,便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猜中,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找到恰当的引入可能知识世界的方法。猜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争对同学的猜题,老师的猜题,可以大胆的发表意见,特别是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还能面对大作家的作品发表不同见解,理由还很充分,这才是创新的培育氛围。
当学生的意见与书上有较大出入时,这正是老师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机会。学生对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对自己猜的词与书上的词进行比较。猜可以将许多学法用于其中。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因为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为了不冲淡学生在语言中的丰富想象。所以,我用这样的课件对课堂加以形象,补充。
(三)教学环节
1、猜前初读引学法
自学初读生疑问——因为这是第八册的课文,学生手中没有书,借此机会,我将课后填空练习流在课文之中。学生自读不完整的课文,发现空白,产生疑问。
依据疑问引出猜——师问:读了竟今天这篇课文,大家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学生自然会回答出课文的不完整。然后我就说:“今天,我们就来猜猜空白处原文是什么样。”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发产生疑问,为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课文充满个性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创新训练和思维创新训练的开始。
猜前引出读书法——大家说说要猜着,你想到采用什么办法?(结合上下文读书思考)猜是一种读书方法,也在这营造出一种气氛。要学生自主猜出原文,得靠他们已有的读书经验,让学生说出读书方法,互相提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读书思考。
2、猜中交流解文意
猜中品读练填空——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读书,猜测文中空白处是什么。猜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让学生猜,学生让学生猜,学生让老师猜,小组内互猜,全班一起猜。边猜边评,评中思考,一边思考一边读书,答案就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接近。本课语言浅显易懂,猜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多读书思考,在读书思考中,在探究中,在比较中,始终让学生飞翔在语言情景中,发展语感水平。学生不正确的.答案是教师引导学生的大好机会。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测,分析学情,选择引导方法,巧妙地将学生从已知知识世界引入未知知识世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3、猜中引思勇创新——创新是我们的主题,包括语言的创新,思维的创新。猜在阅读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示范。学生在猜答案中,如在游戏中,比起回答问题来,兴趣浓厚,没有心理压力,思路更加开阔。学生不能一猜就中,正是学生独立创作的时侯,表达不受原文的限制,有的答案虽与原文不一致,用在那儿也很恰当,并充满个性,学生语言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不断的读书思考,敢于对原文猜想,在创新思维上是一种训练,创新精神上也是一种激发。
4、猜中引评学交流——合作是未来人成功的基本素质,也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本课互猜互评中,学生既进入到语言环境中交流,还进入到心灵中交流,因为互猜的是心里所想。
5、猜题目归纳全文——在一边猜一边填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几对词的矛盾,从而体会猫的性格古怪,从猫的性格古怪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再让学生猜课题,在不同的课题中再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理解。
6、猜中激趣爱语文——无论是猜文中空白,还是猜课题,课堂中,学生似乎在游戏的心理中。在猜测中,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连大作家的作品也敢猜测,有的地方做了修改一样正确,成功之感自然而强烈,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中渐渐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其中,教师要对学生成功之处多加肯定。
以上是完成这节课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训练环节。课文的难点,“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读书猜想,难点就变得很容易解决了。
7、猜后
后猜延伸用写法——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几种小动物,示范说一种的性格特征,举一个真实具体例子,让学生来猜是什么动物。然后叫学生来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特征,其他同学来猜是什么动物。也可以背诵儿歌、古诗,让同学猜写的是什么动物。
(四)板书设计
将原文中用来猜的词语用课件展示出,每个词卡用一种相符的性格猫送出。板书的内容就是学生猜测的词。
初中语文《猫》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猫》的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1.《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本单元选入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人类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第一课时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字词教学和对前两只小猫故事的解读,本节课重点剖析第三只小猫带给我们的心灵震颤,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美和作者细腻的描绘、朴素的文采。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和七年级学生心理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①用心体会第三只小猫带给我的心灵震颤。
②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细节刻画的手法。
③养成严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的品行。
3.教情、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生活非常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这也符合新课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要求。为此我采用朗读感悟法、情景设置法,小组组内合作、组间讨论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课上主要开展好课本剧表演和课堂法庭两个活动,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二、说预习
预习是学生课堂学习必备前提,是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四模块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实践证明缺少了预习环节的课堂注定是低效的。只有进行有效预习才能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当堂达标。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预习题目,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给学生。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第三只小猫的故事排练成课本剧。
2.把三只小猫的故事对比,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含义。
为保证预习的成效,我安排20分钟的自习课让学生开展预习,目的是培养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依据学生预习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和重难点。
三、说课堂
(一)激情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网络流行的虐猫视频和大街上的流浪猫图片,带动学生入情入境。问,在第三只小猫身上有没有挨打的经历?哪小组能展示下你们排练的课本剧?
(二)课本剧表演
通过课本剧表演,真实再现文本内容。
(三)课堂法庭
表演完毕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临时组建课堂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我”“妻”“张婶”“刘嫂”等角色,其余学生组成评审团,针对小猫的死开展法庭举证,找寻小猫死亡的真正原因。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我的良心受伤了?”的含义。这里,我还要引导学生抓住“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等重点语句,细细品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为达到最佳课堂效果,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五段,“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了伤……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更是心灵忏悔。在同学们入情之后,请大家小组内自由讨论,谈谈课文告诉我们了什么?
学生能很容易能得出以下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也可能有的学生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出作者是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这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读,但我也会把我的观点和学生一起分享: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动物、植物都有他生存的权利,人类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和谐是我们这个星球生存的永久主题。
四、当堂达标
此环节是以学习目标为中心、落实“堂堂清”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设计以下题目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3分钟内检查,2分钟修改。
1.综合能力检测第一题,完成字词考察。
2.文中的三只小猫,你最喜欢那一只,简单说明理由。
3.为第三只小猫写篇悼词,不少于50字。
在这三个题目中,1题90%的同学能达标。2题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3题其实是文本内容的向外拓展,也是表达能力的检测。当我们的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当我举起沉重的木棒砸向你的时候,你没有辩解、没有反抗,便喵呜一声逃到屋瓦上去了。当我知道了真正的凶手时,你却惨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你或许是饿了,或许是冻了,还有可能是委屈和对我们家的恋恋不舍。你受了冤枉却没有辩解也无法辩解,最终死去。我认为是自己把你害死的,这个过失永远无法补救,对不起,小猫,一路走好!
当我们的学生写出这些句子时,我们能说我们的课堂没有成功吗?
初中语文《猫》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①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③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和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
(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
二、说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2、你们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吗?他可喜欢猫了,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15、猫)
设计意图:谈论自己的`宠物——猫必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以此导入,学习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1、让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读通课文,然后说说“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怎样的?”(要求说出文中的依据。)
(教师随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勇猛……)
2、引导思考:看着这些表示性格的词,你有没有疑问?
3、作者讨厌猫的古怪性格吗?为什么?(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研读。
(三)细品精读,撞击情感。(教学程序随机而变)
1、自读感悟: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可爱呢?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把写猫可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挑一处你认为写得最生动,最喜欢读的语句讲给大家听。先自己准备,再四人小组交流。
2、学生再读课文,交流感受。(如果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
【初中语文《猫》说课稿】相关文章:
猫的说课稿01-16
《猫》说课稿06-12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12-05
初中语文说课稿01-18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10-17
语文猫说课稿范文06-19
小学语文《猫》说课稿01-13
《猫》说课稿精选15篇11-21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