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涌起一股热烈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饱含着满满的期待,结局不负众望,收获满腔的感动。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后代就要打。无数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他们不仅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更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努力。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如今的祖国正在崛起,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世界瞩目,各种坦克、导弹等现代军事技术让世界铭记亚洲东方,一条沉睡的巨龙正在苏醒,它将以大国的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梁启超曾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但我们的`学习与成长构建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坚实基础。为了能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一份微薄但坚定的力量,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专心致志地学习。
让我们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步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积极投身中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将祖国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强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昨晚带果果去看新出的《志愿军》了,小朋友看的很认真。
这种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很有必要带小朋友去看。
主要讲二次战役38军的一个连在松骨峰打阻击,一个连一两百人打到最后只剩一个人,相当的惨烈。电影开头一个刚回国的军工专家跟周总理讲到当时中美的`国力差距,说这个仗怎么都打不赢,周总理跟他说: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这个仗必须赢。
彭老总对38军军长梁兴初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就是儿子和孙子来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其实想想这些革命前辈为了民族的生存空间,连命都不要,我们真的应该格局大点。
我对税务筹划、节税避税这些一直不怎么感冒,纳税是很光荣的一件事,一个国家有充足的税收,才有钱去建航母,去研发制造更先进的作战飞机,中华民族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作为一部以志愿军为主题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充分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本文将从影片的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战争场面、描绘情感生活等方面进行阐述。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从主角到配角,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其中,主角李立群是一位极具领袖魅力的将军,他不仅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还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他们或勇猛善战,或机智过人,或忠诚可靠,或激情澎湃。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志愿军的英雄形象,也让观众更加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影片中的战争场面非常震撼人心。从战斗的策略到战斗的.实施,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志愿军与敌人的激烈战斗让人热血沸腾,让人不禁为这些英雄壮烈的牺牲而感到悲痛和敬意。影片中的战争场面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更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决心。
影片中的情感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从战士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到将军与战士之间的感情,每一个情感细节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志愿军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在影片的结尾部分,将军与战士之间的感人场景,让观众不禁为这些英雄的牺牲而感到悲痛和敬意。影片中的情感描绘不仅让观众更加了解志愿军战士的内心世界,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情感的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情感的力量。这部电影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志愿军的英雄形象,也让观众更加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军的历史和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在国庆档期,看了一场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内容围绕出兵决策、初入朝鲜展开故事,其中还包括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的最惨烈的“松骨山战斗”。这篇战地通讯最早刊载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70年了,但是它带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的、难忘的.。那时我年龄还小,但也知道中国人民捐钱捐物捐飞机大炮的往事。
后来学习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更加对“最可爱的人”心生崇敬。在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南康小学”是刚竣工的新校舍。可是刚读半个学期,正赶上志愿军回国。我们的新学校就让给志愿军做军营了,但我们心里是高兴的,因为我们小学生也为“最可爱的人”做了点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志愿军:雄兵出击》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地展现了这场新中国立国之战,又有许多明星大腕的加盟,加之烟火、道具的助力,《志愿军:雄兵出击》不愧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电影历史画卷!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美好的周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去观看电影《志愿军》。
电影一开始美军就在肆意挑衅我国领土主权。在那一年农业总产值相差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我们凭什么去打赢这场战争?毛主席只给了一个答案:“只有赢,中国才会继续生存下去。”
接着毛主席问“万婴之母”林巧稚:“如果有一天,敌人把炸弹扔在了你的医院,你会怎么做?”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会用我的生命去保护这些孩子们。”
毛主席任命彭德怀为总司令员,他连夜潜行。我们此时都屏住呼吸捏了一把汗。首战告捷后,彭德怀总司令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儿子不付,孙子付,但是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不就是我们的国歌里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深刻解释吗?
在两水洞通讯连为了掩护总部撤离几乎全员牺牲之时,在113师为了先敌人一步,从黑夜跑到白天,跑了整整30多公里之时,在三所里和龙源里,团长用最后一口气用燃烧瓶将坦克炸毁之时,在连长胸口血如泉涌,也要扛起巴祖卡用尽生命最后一丝意志打向敌人之时......我和同学们都哭了。我们看到的全部三连的战士即使手臂和腿被炸断,也能用嘴开枪,攻向敌人;身体被火吞噬也要抱着敌人同归于尽……难以想象,他们的身体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之时,到底是什么能让他们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整个影片的战争场面很庞大,也很惨烈。敌人有飞机和坦克,而我们只有小米加步枪、手榴弹、炸药包、燃烧瓶和我们那时最先进的“巴祖卡”,但我们的志愿军就是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
瞧!这是朝鲜战士的第一场役战——松骨峰战役。
38连军从150人到最后的几人,当连长问还有没有活着的,能打的就举手。一只只满目疮痍的手颤颤巍巍的从尸横遍野的.焦黑土地里伸出;而与此同时,联合国上大会上的伍修权代表了四万万七千万中国人民举起手:“美军做的一切,都是对我中国人民挑衅,中国人民绝不容忍!时代不同,情况也变了,但是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这是全国四万万七千万同胞永不改变的意志!”
如果真有时间隧道,我想穿越到那个时候对那些先烈们说:“勇士们,你们的愿望实现了,现在我们的中国繁荣昌盛,你们用生命拼下来的山河,我们会永远保护。就让我们这一代接过保家卫国的重担。少年强,则中国强!请先辈们放心,建国有你,强国有我!”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感触颇深。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电影结束后没有彩蛋,走出影院,看到外面车水马龙,高楼耸立,人们安居乐业热闹非凡,想来便是这最后的彩蛋。朋友们,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人”我们才能生活在幸福中,就像作家魏巍写到的,“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再次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志愿军致敬!
作为当代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为公司的建设添砖加瓦,为项目高质量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将以更好的状态、更认真的态度、更饱满的精力,去创造、去拼搏、去努力,同项目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硝烟弥漫、炮火轰鸣、断壁残垣……战争片每每以其逼真残酷的宏大场面震撼观众,可并非每部拥有“大场面”的战争片都能被称为“战争史诗电影”。
傅若清认为,具备史诗性一定是要对战争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只讲述某个战役或者某一场战斗。从《志愿军:雄兵出击》拍摄现场赶来的陈凯歌则归纳了战争史诗电影的两个特征,第一是影片所描绘的战争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第二是这场战争中出现了大英雄。
为了展现这场新中国立国之战,《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多维度、多视角力图重现抗美援朝的'全历史,包括大国博弈、战场交锋以及英雄群像等等。陈凯歌说,这部影片的故事之丰富可以令不同观众从中获得不同的受益,他希望能表达的主题之一就是,我们享受的这“七十年的和平是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才换取的”。当然,电影不能对观众说教,也得用好看的战争场面给予观众更极致的视听体验。用徐春妮的话来总结就是,一部战争史诗电影少不了“大事件、大场面、大英雄”。
在《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美术设计上,陆苇还十分注重差异化设计与意象表达。片中战场多达数十个,为了避免给观众造成审美和认知上的观影疲劳,他们选择在主题上寻找差异,通过雪、通过雾、通过火,每个战场都要找到一个景。到了创造奇迹的松骨峰,剧组借由一棵松树的意象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神韵。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在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后,我深深被电影所展现的志愿军的英勇壮举和不屈精神所感动。电影中,志愿军官兵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不畏强敌,勇往直前,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是在大海里的搏斗,还是在雪山中的追击,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不屈的斗志,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液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
电影中的每一场战斗都让我热血沸腾,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它教育了我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险阻和中国人民的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今天下午看了志愿军这部电影,当我真正融入影片时,他们每一位都不再是演员,而是为国冲锋的勇士,让我印象深刻的关键原因,因关键时刻不会开保险而自责的新兵杨三弟;为减少牺牲而主动承担一切的38军军长梁兴初;说出你不付,儿子付,儿孙付的司令员彭德怀……
虽然电影仅仅只有几个小时,我们并不能清晰的记住每一个名字,但是我们始终都会记得他们在寒冬中脱下裤子,躺过江水攻打德川的`样子,记得他们急行73公里穿插到三所里的样子。
志愿军不仅是一部电影,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战火,也告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走出电影院,我的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像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沉甸甸地令我喘不过气来。虽然外面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虽然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街面上热闹非凡,可我的心依旧沉浸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之中,眼前依旧浮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无畏鲜血淋漓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我不再去想今天的电影院与我小时候的电影院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的奢华环境,不再去回忆当年简陋电影里座无虚席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画面,更不会去想四十年前电影院的座位与今天电影院的座位相比是多么的简陋……我只想到那场战争的惨烈、牺牲了我们多少中国人民的好儿女、牺牲了多少年轻力壮青春焕发的年轻人。他们中间有的还是尚未长大的孩子,他们是那样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当战争快要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是没有长大孩子,忘记了自己是父母的希望,忘记了自己是妻子等待回家的丈夫,忘记了自己是还没有出生婴儿的父亲……多少父母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儿子,多少个妻子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她们心爱的丈夫,多少个孩子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父亲……
我的泪伴随着心痛默默地流出眼眶,我的泪在一次次的呜咽中流向心里生生地咽了下去。我知道我笨拙的笔端无法描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法让那些倒下去的生命在我的文字里让他们安详地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我抑不住内心对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朝鲜挑起这场战争的阴谋与以此来侵略我中华领土的愤恨,任由涩涩的泪水一遍又一遍地流淌。我听见电影院里有微弱的声音在哭泣,我听见人们与我一样偷偷地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1949年,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百业待兴”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军队屡屡在中朝边境上蓄意妄为地挑衅,民宅民居遭轰炸,贫民百姓无辜惨遭枪杀,尸首异处遍地硝烟,苦不堪言。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捍卫新中国长久的稳定,1950年10月,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英明果断的决策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更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致使朝鲜内战全面爆发。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9月30日北京怀仁堂,毛泽东主席在军事地图面前神情凝重地吸着烟,机要秘书一路小跑不断地向主席递交朝鲜方面的军事情报。10月19日彭德怀奉毛泽东主席令亲自率领并率先从与朝鲜有着一江之隔的辽宁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批志愿军也由此集合过江。
历史记载的松骨峰战役,是入朝志愿军打响的第二场战役中的战斗。在1950年11月寒冷的冬天,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其目的是拦截和击退南逃的美军,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中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冰天雪地的寒冷和美国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大炮从不畏惧,他们面对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优质的作战服装,以一当十百千的力量,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像一群勇猛的雄狮,躲飞机的轰炸、滚坦克的碾压、刺刀见红的肉搏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啊,杀红了眼睛也要和美军同归于尽。我的心在猛烈地跳动,我在心里不停地叫喊:快跑、快躲,快疏散、快趴下……
当影片放映到最后,1950年11月28日,伍修权将军作为新中国派出的特派代表,走上联合国安理会坐在发言席上,用义正言辞的口气严厉地指出:“我现在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代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在这里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是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时,我的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这是一部极其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影片。光是在这些数字上,我们就应该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1950年11月30日,3连以百人之力,击退了数千人美军的5次进攻,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松骨峰战役全连牺牲111人,仅7人幸存。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配有这样殊荣。
“若有战,召必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影片中彭德怀总司令说过一句话:“这场仗不是我们打,就是我们的儿子打,孙子打。”这句话体现了战士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因为有前辈英雄们坚持不懈地战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好好学习,为坚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而努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19岁的伍万里,像其年轻人一样,自由自在,活泼好动,还喜欢争强好胜。一天他的二哥伍千里带着壮烈牺牲的大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了,这件事给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当兵的种子。因为有了这个种子,他想让二哥瞧得起他,于是便偷偷地跟着他的二哥伍千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路上。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亲眼目睹了身边战友的牺牲,目睹了美军的残暴,这一切让他瞬间成为了一名勇敢的军人。
战斗过程中,美军的武器十分先进,还拥有足够的物资和药品;当美军在喝着咖啡,听着广播庆祝圣诞节时,咱们的`军人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啃着已经冻的僵硬的土豆,等待着战斗的开始。咱们的军人,在步行的路上一直被敌军侦察机与轰战机轮番袭击,被敌人轰炸的时候,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凭借聪明的智慧合作与勇敢拼搏的信心,最终取得了胜利。“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吧!”“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是啊,革命先烈们出生入死,只为了我们后代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热爱祖国,以国富民强为己任,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自信自强,锐意进取,努力实现未来中国之雄飞。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志愿军·雄兵出击》讲述了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在食物短缺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把实力雄厚的美军打得都投降了,我不得不佩服志愿军的厉害。
令我最难忘的是在松骨峰上,三连在大火过后有些同志英勇牺牲了,有些同志却动不了。而连长的右手被炸没了,但是还能用左手和嘴拿起重型武器,对准备攻打上来的美军进行射击,但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英勇牺牲了!看到这一幕,我潸然泪下,不禁感叹,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在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志愿军的爱国之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他们,带给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又到一年国庆佳节日,我们在享受着当下的幸福时,始终不能忘却的是峥嵘的曾经。从《长津湖》到《志愿军》,我们歌颂着烈士们誓死捍卫国家尊严、不惜一切代价冲锋陷阵的精神,铭记着那段感天动地的抗美援朝战役。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关于责任的描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注定了要有牺牲;如果牺牲的不是我们,那就会是我们的.儿孙。”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乏韧性、不畏牺牲的民族。这也鼓舞着我们,坚强的意志是可以帮助我们越过前方荆棘重重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吾辈登临正少年。”于二十一世纪的潮头,吾辈青年在仰望这些高山时,更应该将坚强的意志、必胜的决心融入学习与工作的征途中,上下求索。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质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去影院观看电影《志愿军》,又一次观看抗美援朝的电影后,还是被深深振撼,70多年前的一场战役,还像就在昨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个中国人必须珍惜和牢记英雄们,时时警醒我们,不忘国耻,也应该带家人和孩子,爱国教育从孩子抓起,一代更比一代强!
7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英雄们牺牲的那么壮烈!每每让人泪流满面,还那么年轻,他们亲人多么的难过,但为了国家,他们易无反故,英勇杀敌,颗颗炮弹仿佛就在自己身边爆炸,感受到英雄们伤和痛!先辈们用血肉之身、靠坚定的信念、靠保家卫国的决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伟大胜利,决不能忘记!祖国必须强大,才不能让侵略者小看,祖国必须强大,我们保家卫国不能光靠英雄们的血肉之躯!每个中国人要奋发图强在不同的平凡岗位做出贡献和成绩,使祖国越来越强大,决不让列强来侵犯!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16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03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24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8-29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16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小学生10-19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00字06-26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大全(15篇)06-25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00字左右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