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时间:2024-07-16 18:40:1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我们踏上了前往电影院的路,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殊不知此次的电影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盛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敌机的偷袭令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年仅28岁殉国。不仅仅只有毛岸英这一位烈士,千千万万的烈士们在这场开国之战中以身殉国。他们是英雄儿,正是有这些英雄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英雄并非没有恐惧,不过为了祖国,他们选择向死而生。“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抗美援朝一起上前线……”战士们在他们高昂洪亮的歌声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年轻战士李尹默,以他的热血与勇敢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应用与活力,他眼中充满了对正义与自由的渴望,他的行动充满了对战友与人民的深情厚意。在这场开国之战胜利后,我们真正懂得了彭德怀总司令那句有深刻含义的那句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观影的`时候有人问我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我摸了摸微红的眼眶,对他说,抗美援朝精神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未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主义;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这些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那无比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影中有这样一幕,初代外交官伍修权在美国外交官的举动下,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说出了那句令人激动不已的话,你如果以为这是中国人民软弱的表现,那就大错特错了。”是啊!我们无数的革命先辈不正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吗?资深演员张颂文所饰演的伍修仁在联合国的戏份时一度情绪崩溃,他红着眼眶说,你看这里挂满的国旗,但是我没有看见…中国国旗。”张颂文心中五味杂陈七三年的联合国连五星红旗都没有在拍戏时,他十分坚毅地说出了那四个字:“不能容忍!”接着满含自信与坚定继续道:“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说罢眼角缓缓华夏一滴泪,这一滴泪里,是国家不可侵犯的尊严!

  镜头切换明明战士们刚经历惨烈战争,但当有人喊到:“还有能打的吗?举手!”时一个个举起来的手聚成坚毅的力量,使伍修权在联合国有底气地举手说:“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正因为这场外交的胜利才没有辜负那些最可爱的人们,不同时空的举手,却成了彼此的勇气。

  毛岸英在去抗美援朝前找毛主席道别,发现毛主席在开会便没有去打扰,但他托人对毛主席说了这么一番话:“告诉爸爸,他28岁去上海干了大事,我今年也28岁了。”带着坚定的眼神微微一笑,而后不带丝毫犹豫,坚定地转身而去。在梁兴初所领导的三十八军在过大同江的时候立下军令状:“24小时之内,过不了大同江杀我的头。”

  观影结束,同学们出奇地安静,不少同学捂着脸,眼眶微红,眼神中透出动容与坚定,柔和与刚烈,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理不透的意。

  70年前,志愿军们抛头颅洒热血,赢下了抗美援朝这场残酷战争;70年后,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一同感受在血与火中淬炼而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吧!

  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这群生僻战役的孩子们替我们负重前行。而今当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呢?

  我们需要这种电影,它会告诉现在的孩子我们的先辈英雄们如此的伟大舍生忘死;它会告诉现在的孩子,我们如今的和平时代是先辈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打下来的;它会励志孩子为我们将来的子子孙孙共创幸福未来一;它会告诉孩子勿忘历史,牢记使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志愿军:雄兵出击》里面讲述的是中国军队保护朝鲜,与美国浴血奋战的故事。志愿军战士们面对敌军们的猛烈攻击,克服重重困准,他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最终获得胜利,保卫了祖国和捍卫了世界的和平。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世界有帮助的`人,无愧于先烈的付出与牺性。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将抗美援朝从历史中拉出,生动形象的将这段艰难而惨烈的保家卫国仗展现在我们眼前。由于美国的无端挑事和霸权主义,迫使我们不得不在新中国一岁之际出动回归祥和生活的先烈们保家卫国。

  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38军113师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坚强毅力,纵使知道任务艰巨、距离悬殊,也依旧为了国家和人民必须抢占先机而做出的牺牲,一直跑,一直跑,一直奔赴;是团长朱月华、连长戴如义、指导员杨少成等等战士为了大局将敌人装进“口袋”粉碎他们圣诞节的阴谋而做出的壮烈牺牲;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洒出的热血。

  走出电影院看杭州城璀璨星光、万家灯火,真挚地感谢革命先烈的牺牲与奉献,是他们的信念打造了如今这繁华盛世、安慰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学习先烈们的精神,牢记心中信念,肩负担当。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神州大地一片安乐祥和,这盛世,得之不易。

  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何要打这场如此残酷的战争?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的镜头,沉浸在这段用红色鲜血填充的历史中不能自拔,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战争,永远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多无名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位都值得雕刻!当他们跨过鸭绿江时,每往前一步,都是在和故土亲人告别,有股悲壮从屏幕中溢出来……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焦黑色土地上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面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侧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胜利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一个词,其中有过“争执”、有过慌张、也有过挫折,但都被一个个钢铁般的血肉所抵抗,被所有人顽强的意志所克服。什么是中国面孔? 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面对侵略者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就如同电影中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一般,志愿军们用他们沸腾着的热血谱写了属于他们、属于新中国的华美乐章。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10月28日下午,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全程沉浸式观影热泪盈眶。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参加了抗美援朝,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战?而《志愿军:雄兵出击》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这是一段值得反复书写,永远铭记的历史。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因为只有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一批又一批中国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大地。但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这一仗打出了军威,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和平的基础。

  敌强我弱,这仗到底怎么打?我们只有步枪、刺刀和手榴弹,面对敌人先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我们怎么去赢?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这几场关键的战斗都是影片中呈现的重点。这些志愿军大多是20岁的年轻人,面对战争我想他们是害怕的.,但让人感动的是,明知前方有危险,当拿起枪走上战场的那一刻,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早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松骨峰阻击战中,全体士兵浴血奋战,连续击退美军五次进攻,最后三连仅剩七人,却牢牢地守住了阵地。这场战役也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电影中的一幕又一幕让我震惊,让我热泪盈眶。正如彭德怀将军说的:“这个代价,如果我们不付,就得儿子付,孙子付,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据统计,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有2,400,000人,其中阵亡183,108人,负伤383,218人,失踪25,621人,被俘21,400人,无数的先烈将生命留在了朝鲜。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能清晰地知道哪场战争会取得胜利,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但他们并不能预知未来,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在战斗之时,他们所依赖的只有保家卫国的信念。

  信念是一种可贵的东西,正是这个可贵的东西,让我们打败了美军的飞机和大炮。忘记历史,就等同于在犯罪,今天我们享受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忘昨日之苦难,才能看清明日之方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要有过硬本领,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做好每一件小事,在行动中体现抗美援朝精神,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贡献国家。

  最后,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在国庆档期,看了一场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内容围绕出兵决策、初入朝鲜展开故事,其中还包括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的最惨烈的“松骨山战斗”。这篇战地通讯最早刊载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70年了,但是它带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的、难忘的。那时我年龄还小,但也知道中国人民捐钱捐物捐飞机大炮的往事。

  后来学习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更加对“最可爱的人”心生崇敬。在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南康小学”是刚竣工的新校舍。可是刚读半个学期,正赶上志愿军回国。我们的新学校就让给志愿军做军营了,但我们心里是高兴的,因为我们小学生也为“最可爱的人”做了点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志愿军:雄兵出击》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地展现了这场新中国立国之战,又有许多明星大腕的加盟,加之烟火、道具的助力,《志愿军:雄兵出击》不愧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电影历史画卷!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很幸运能在国庆假期期间在系团总支的组织下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刚过去的9月30日也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正如毛主席所说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美国工业产值远高于我国的情况下,党中央毅然下定决心,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

  记得以前学习过一片文章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就有对松骨峰阻击战的细致描绘,而电影也很好的用镜头的语言将战斗的细节一一还原。正是英烈们用他们血肉筑起的.长城,为后代的我们赢来了和平。而我们也定当要铭记和传承好英烈们的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一个没有处在那个时代的人,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看完电影之后才了解他们的伟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人物就是为了减少牺牲主动承担所有的38军军长梁兴初;说出“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的司令员彭德怀;在联合国控诉美国霸行的伍修权;以及三连所有的同志,至今都忘不了他们在松骨峰上用生命阻挡敌人的样子,还有很多的场景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用影音的形式让我们回望历史。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今天,我观看了由陈凯歌导演指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抗美援朝类的电影我看过一些,比如《金刚川》和《长津湖》,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给我别样的感受。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向观众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从决策出兵、以及入朝后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等关键战役在影片中次第呈现。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

  有一段对话让我记忆犹新。进入朝鲜的第一仗,本该是主力的38军,却没能按时抵达熙川,延误了战机。彭德怀大发雷霆,痛斥38军军长梁兴初。梁兴初没有辩解,坦然接受处罚。被问到他具体错在哪里,他一句话,令愤怒的彭总司令都陷入沉默:“我听说熙川有一个美军团,我想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结实了我再打。我想尽量减少伤亡,我们牺牲的人太多了,太多了,战士们仗都已经打到看见新中国了,看见好日子了。”他不是贪生怕死,他只是想准备得再充分一点,好让那些枪林弹雨闯出来的兄弟,都能活着回去。好不容易盼到了新中国成立,盼到了和平,谁又忍心看着同生共死的战友,再次面临危险?彭总司令没有生气,他只是说:这场仗,你不打,就是儿子打,孙子打。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打吧。这一句话,引出了我的眼泪,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70年倏忽而过,许多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早已不在人世,对于我们10后来说,“志愿军”也成为书上和耳边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今日之盛世,是无数英勇的战士,一拳一拳打出来的`;如今的辉煌,是数不尽的热血和身躯,一点一点托举起来的。光荣与悲壮,牺牲与光明,交织在一起,组成一首响彻寰宇的战歌,无论过去多久,依然动人心魄。致敬“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记录了党和政府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过程,真实还原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惨烈的战斗场景,颇为震撼,观影后让人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周年之际,朝鲜内战爆发,并遭到美帝的野蛮干预。刚结束百年战火的中国刚刚迎来难得的和平,百业待兴,却不得不再次直面战争,做出艰难的抉择。虽然与美帝的装备军事力量有着巨大差距,但为了人民的生存,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取胜。在三所里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靠双腿跑赢了美军的装甲车辆,创造步兵史上奇迹,极度疲惫中展现出志愿军顽强的'意志。

  和平从来都不是靠祈求能得来的,民族自立和今日的生活是先辈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滚烫的鲜血拼出来的,那些战死异国他乡的英烈无愧为最可爱的人,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尊敬的民族英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10月4日,我们小组成员相约观看了一场爱国电影。

  这部电影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下,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助北朝鲜,抵抗美军侵略并在抗美援朝第一场战争取得胜利,随后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人掷地有声地控诉美国的侵略罪行的故事。

  在影片中,未能及时逃出而牺牲的毛岸英,高瑞欣;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第一战的胜利;战争前,3连孙醒等三人的谈话;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掷地有声的控诉……这每一个场景都足以让人泪目。

  什么是中面面孔?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昨晚带果果去看新出的《志愿军》了,小朋友看的很认真。

  这种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很有必要带小朋友去看。

  主要讲二次战役38军的一个连在松骨峰打阻击,一个连一两百人打到最后只剩一个人,相当的惨烈。电影开头一个刚回国的军工专家跟周总理讲到当时中美的国力差距,说这个仗怎么都打不赢,周总理跟他说: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这个仗必须赢。

  彭老总对38军军长梁兴初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就是儿子和孙子来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其实想想这些革命前辈为了民族的生存空间,连命都不要,我们真的.应该格局大点。

  我对税务筹划、节税避税这些一直不怎么感冒,纳税是很光荣的一件事,一个国家有充足的税收,才有钱去建航母,去研发制造更先进的作战飞机,中华民族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很庆幸我生活在和平年代,也很敬佩每一位在战争中英勇无畏的革命先辈们。看完影片之后,我又看了很多影评,了解了很多观影中我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以及时代背景,我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角色都在默默奉献。

  电影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我并不能清晰的`。记住每一个他们,但是我会始终记得他们在寒冬脱下裤子,淌过江水攻打德川的样子,在每一次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延续传承他们的精神、意志。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今年我们的祖国已经74周岁了,望着祖国的秀丽山川,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以传承红色精神为己任。今天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校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

  1950年,那时的新中国才刚满一岁,它才是个刚成立的新国家,它热爱和平,那是因为它深深地明白战争的残酷。但美国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来了,毛主席决定出兵支援朝鲜。毛岸英毅然决然的跟随彭德怀司令员一同出兵朝鲜,毛主席纵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为了家国大义还是让毛岸英去前线了。中国土地上的热血男儿纷纷上阵杀敌,只为守家卫国。周总理与他国外交周旋,何尝不是另一个战场呢?最后我们用枪杆子的实力把美国打在谈判桌上,使美国不得不停战,我们国家利用外交上的智慧最终成为胜利者。

  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用生命热爱这片土地,爱得深切,才会有今天的和平。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着他们的鲜血,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标先辈英雄,继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导全院干部职工在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毅奋进、不懈斗争。院工会和青工委组织了全院干部职工观看了红色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让我颇有感触。

  通过观看该电影,让我更深刻的感悟了历史中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志愿军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为了国家安危冲锋陷阵、披荆斩棘。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爱国主义精神,再一次见识到中华儿女铮铮铁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电影也让我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作为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将时刻铭记志愿军的牺牲和付出,时刻铭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颇深,38路军113师为阻击美9军,在14小时内负重奔袭72.5公里山路强插三所里,在奔袭途中还跑死了几个战士,最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成功阻击敌军。如果他们没有铁一般的纪律,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院作为全省林业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一直秉承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单位的一员,虽然不需要我们流血、更不需要我们牺牲,但是我们要像革命先烈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行业,为单位、为全省林业系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24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03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16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00字06-26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篇【通用】06-25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大全(15篇)06-25

观《志愿军》有感05-15

《歼十出击》观后感15篇12-06

《中国机长》观后感-观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