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4-07-18 08:41: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通用)长津湖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1

  昨天晚上我看了电影《长津湖》,它让我知道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打仗的时候有多么的惨烈。里面讲的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伍千里,在当连长的时候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在战争发生之前,他弟弟也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参了军,首长知道后把他弟弟安排到了他们连。

  当伍万里在车站第一次看到死人的时候非常的紧张和恐惧,并且他们在去向前线运送电台的半路上遇到了兄弟部队正在遭受美军的攻击,他们便前去辅助他们的兄弟部队。他们的神枪手平河拿着枪打对方的基地,并且伍千里也在此发现了他弟弟伍万里的优点,那就是他弟弟投手榴弹投的非常的准,一下子就炸掉了对方的一辆坦克。同时神枪手平河拿着一把机关枪跟对方的机枪手在那里打来打去,后来由于平河的枪法非常准,一下子打死了那个敌人。炮兵雷排长衬着这个机会拿着大炮发射了一发炮弹,轰隆隆那座塔倒了,并且上面的通信器也被损坏掉了。这下美军的电联系统就被破坏掉了。

  看到雷排长移动标识弹的那一幕,雷排长被标识弹的那种热量烫伤了许多地方,他的双手已经没法摸方向盘了,可是为了移动标识弹,他仍然在开着车。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弹的'碎片崩到了他的上嘴唇上,瞬间他的上嘴唇就被灼伤了,紧接着又一枚炸弹飞来,他的车被炸飞,它被压到了车子底下,看到他最后牺牲时的样子,我的心痛极了!抗美援朝战争最后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这却是依靠着许多战士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和美好,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做热爱祖国的好少年,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

  在这一战之前,没有人会相信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可以潜伏十多万人。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人敢去主动围歼美军。没有人会相信,这只简陋的中国军队能击溃全副武装的美陆战一师。这一战就是“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观后感2

  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战役,我为之深深地震撼了——影片全长三个小时,而这三个小时我是全程流着泪看完的。

  影片中有三个片段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每想起那些画面,我的内心总是汹涌澎湃,我的眼泪总是禁不住地往外涌。

  第一个片段:伍千里带领着第九兵团穿插连的战士们趴在雪地上冻得瑟瑟发抖,却只能吃冻土豆。然而,美国士兵却在大口吃肉。我们的战士能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依然能艰苦作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们的信仰:每个战士都有那样的决心——驱除鞑虏,保家卫国!他们是这世上最有毅力、最无敌、最爱国的`勇士……

  第二个片段:雷老爹牺牲之前说的一句话:“不要把我留下,我要回家……”突然,整个影院全场瞬间泪崩,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为了家,可以远行赴他乡;为了国,可以拼死赴沙场!可是在临死前,却依然爱着自己的国,爱着自己的家!这便是雷老爹的信仰!

  第三个片段:当美国军官看到冰雕连的兄弟们,突然震撼了。随着敬了一个军礼。感叹道:“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这场战役我们是不可能赢的。”连美国人都被我们的战士折服了,敢问世界上,还有哪国有这般无畏的勇士?——只有我们中华儿女才配得上,因为我们的勇士有一颗火红火红的爱国心!

  影片中还有一些经典台词让我记忆深刻,比如:“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想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还有伍千里对他弟弟伍万里说的:“有的枪可以不开,有的枪不得不开。”影片最后,杨根思说的:“不相信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们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长津湖》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这一辈应该好好学习,坚持锻炼身体,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决心,自己的信仰!这样,以后才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请记住——心怀信仰,无所畏惧!

长津湖观后感3

  昨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堂妹一起去看春节期间正在热映的电影。没错,这部电影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悲壮的战斗故事。第七穿插连和九连接到上级任务,让他们炸掉水门桥,因为这是美军逃跑的唯一一条路。七连和九连各分成几组,实施炸桥计划。连长伍千里掷地有声地对战友们说:“他们修一次桥,我们就炸一次桥。”战士们面对连长铿锵有力的指令,脸上毫无惧色,眼神坚毅,做好了赴汤蹈火的准备。

  开始执行任务了,由于敌军的火力太猛,我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险阻,可战士们却前赴后继地向前、向前……为了保护队友,有的战士被炸弹击中,壮烈牺牲;有的被坦克活生生地碾压……最让我感动的.是雷公,为了不让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同伴,他冒死搬走标示弹,嘴里哼着家乡小调:“人人都说那个沂蒙山好……”就在我心里为雷公捏一把汗,暗暗为他祈祷时,我最不忍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雷公不幸被美军炸弹击中。血肉之躯哪里禁受得了炸弹的威力,雷公临终时一直在喊:“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是啊,就算死也要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热爱的故乡!我想,这应该就是英雄!电影还在继续放映,那个悲惨壮烈的场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回荡。那些匍匐的身影在我脑海里迅速变得高大起来,让我仰视、仰视……

  当增援部队赶到时,九连和七连只剩下伍万里一个人了。穿插七连报数时,伍万里低沉而坚定地答到:“应到157人,实到1人!”看到这,我泪如雨下,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他们都是英勇的军人,是我们最尊敬和敬仰的英雄。相比他们,我们吃一点学习上的苦,不值得一提。

  电影结束了,我们都没有起身,电影院里一片静默。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长津湖观后感4

  “这一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电影《长津湖》中的这句台词,让人潸然泪下……志愿军战士对民族独立的信念及对国家强盛的渴望,让人肃然起敬。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入侵严重地威胁到了中国领土的安全,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当时,中国与美国实力差距悬殊。美军拥有成千上万架坦克及火炮,而中国志愿军坦克寥寥,火炮更是不足与落后。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以勇敢精神和钢铁意志,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国威,彻底地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敬意!

  据亲历战争的老兵们回忆,长津湖战役远比电影所拍的更残酷,那是一场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战役。志愿军战士以硬得咬崩牙齿的土豆为食,而美军却在享受咖啡美食,欢度圣诞节。美军拥有优质的防寒设备,而我们军队的战士身上却只穿着薄薄的棉衣。距长津湖仅仅两公里处的死鹰岭上,一个连的战士全部冻死在雪地里。其中,上海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一张纸片:“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们的阵地上。”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绝不是偶然,而是靠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我在”的必胜信念。第七穿插连的.战士个个铁骨铮铮,不畏牺牲,保家卫国。身为后辈,我们要铭记这一座座血肉铸就的丰碑!

  一句“我在”,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更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无比的忠诚。身处新时代,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更应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河已无恙,光影敬英雄。

  如今的中国已一步步强大起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先辈用血肉开拓出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展望未来,我在,我们在!

长津湖观后感5

  电影《长津湖》真实还原了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历史,志愿军战士们为了梦想和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至今令我们热血沸腾!

  影片中,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志愿军们为了躲避敌人的侦察机,白天趴在零下四五十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夜晚再悄悄地前进。就这样,昼伏夜行,终于在敌人前面走到了1100高地。他们潜伏在山谷里。因为生火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所以只能吃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土豆,在冰天雪地里还没有厚棉衣,他们战胜敌人的激情可以抵御一切困难,终于,总攻的时候到了,我们的志愿军冒着枪林弹雨冲进了敌军的阵地,四面八方涌出来的志愿军把敌人都惊呆了,以为他们是从天而降。面对敌人的坦克,侦察机,还有炸弹,我们的志愿军没有退缩,他们坚决要和敌人血战到底,即使献出生命也死得其所!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爱岗敬业的人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航天员们在针对空间站的每项训练中,都十分具有挑战性。以模拟失重水槽训练为例,每次水下训练都会持续4到6个小时,体能消耗巨大,每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防疫工作者们身穿厚重的`防护服,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不敢喝水。只要一上班就像陀螺一样全心全意地挽救着每一个病人,有时累得倚着墙或躺在地上就能睡着;还有我们身边的清洁工,他们双手粗糙,脸上布满皱纹,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他们总是早早起床,佝偻着身子,用力挥动着胳膊,穿行在大街小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下又一下,一步又一步,扫净了我们脚下的路,换来了舒适的环境!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也要积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长津湖观后感6

  回首往事,距那场艰苦卓绝、天地同悲的战役已有70载。血与泪在漠漠长夜中远去,电影《长津湖》连接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群英雄烈士用热血与赤诚所铸就的崇高精神,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天寒地冻的严峻战场,战斗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诠释了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引起了强烈的.共情和共鸣。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如出身江南水乡的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亦如千千万万个和他们一样的平凡战士。英雄来自于人民,江河安澜、盛世太平时,他们柴米油盐,安于烟火人间;战火纷飞、山河动荡时,他们金戈铁马,战于硝烟荒野。是什么让他们甘愿放弃平静的生活,奔赴生死未赴的战场?是什么让他们前赴后继?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正如戍边战士所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电影中的一帧帧一幕幕,令无数人泪目。在布满碎石的河道,面对敌人的侦察机,志愿军战士只能躺在石上任人宰割。一颗颗炸弹落下,一位位将士腾空而起,血肉横飞,令人心悸。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美军大肆庆祝感恩节的到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我军将士却在啃冻土豆,计算着余粮还能撑几天。看惯了当代的各种影视剧目,对剧中生死早已习以为常,而在观看《长津湖》时,不知不觉中早已热泪盈眶。在影片高潮部分,随着雷公那首《沂蒙山小调》,我竟哭不出声,只是默默流泪,一时哽咽发不出声。

  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山河已无恙,巍巍葬忠魂。顽强不屈的中华人民为逝去的英雄们低头默哀,高扬的五星红旗垂至一半,向英雄致敬,你们是生生不息,是风华永存。希望我们的后代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这句简单的台词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是啊,此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70年来,一代代中国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砺砺前行。蛟龙探海,鹊桥先行,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如今的中国河清海晏,繁华昌平,盛世如愿。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千灯同昼,星火燎原。吾辈青年,当不负先辈之志,弄潮于时代之巅。

长津湖观后感7

  我今天去看《长津湖》,看老一辈革命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换得如今我们没有硝烟的幸福生活,又比平日里更多了一份感慨。

  我在电影院遇到了两拨人让我印象深刻,一拨是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小男孩来看这部电影,结束后两个小孩站在海报前举着少先队员敬礼手势一起合照,没有嬉皮笑脸而是满脸认真;一拨是我原来初中的数学老师和他儿子,他年轻时候当过兵,现在他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我想这就是传承!这就是永垂不朽的精神!

  “我们现在不打,下一代也要打这场仗,我们现在是替下一代打”。被这部电影深深触到,战争场面拍的真的是太棒了,场面宏大气势很足,人物群像也展示的很深刻,中段炸通信台那段很激烈,心都被扣着,紧张感拉的很好嗯。还有食物对比,心里酸了,战役的补给装备差别实在悬殊,最后的冰雕更是绷不住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啊!《长津湖》还是很可以的,值得一看呐,准备好纸巾吧。 3。电影长津湖观后感想200字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志愿军取胜靠的是发扬自己的优长专找敌人的弱点来打,靠的是勇敢加战术、勇敢加智慧。朝鲜战场上的美军“钢多气少”,步兵怕近战、夜战,他们离开飞机大炮的支援,战斗意志就会大减。志愿军则大胆地实施近战、夜战,大胆地实施穿插、迂回和包围,经常将美军步兵和坦克的联系割断,经常组织小分队直捣敌人指挥所和炮兵阵地。《长津湖》艺术化再现了作战过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胆有识,令人印象深刻。

  伍千里、雷公排长等基层指挥员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指导思想,指挥机动灵活。新兵伍万里,在老兵们的言传身教下,在激烈的战斗中迅速成长,勇敢又灵光。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伍家三兄弟象征着红色基因在中国军人中永续传承。

长津湖观后感8

  朝鲜战场上的熊熊烈火,焚尽了无边森林,焚尽了装甲重机,可是焚不去,毁不灭的,是志愿军战士们留给我们的隽永而于时代洪流中熠熠生辉的精神。

  “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电影中的伍家三兄弟一个牺牲于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一个“若有战,召必回”,一个为了守护脚下的土地瞒着父母踏上了战场。千里万里是所有志愿入朝作战的战士们的小小的缩影,是铁骨铮铮的中华男儿,是愿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无私斗士。电影的最后没有“彩蛋”,可当我们走出了电影院,看到了张灯结彩的街道,看到了青春洋溢的同学,看到了安宁祥和的万家灯火,我想,这盛世中华便是《长津湖》之战留给我们最大的彩蛋。

  先人们在烈火中永生,我辈青年也定当奋发自强,不负时代。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朝鲜战争中我国用条件低劣的武器装备打败了武器精良的美军,为新生的政权争取了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可当今世界仍是纷争冲突不止,美国不断打“台湾牌”,在南海地区频频挑衅,发动“贸易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未实现,这些因强大而带来的问题尚未解决,上一辈的荣光逐渐消退,新的荣耀需要我们来取得。诚如电影中所言“伤痕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民族在百年巨变后重获新生,我们更应不辱使命,埋头前行,时刻谨记肩膀上的重担,不与昏聩无能之徒多费口舌。“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电影留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单纯的感动和易擦去的眼泪,更应是一份思考,一份追问,一份更加沉重的责任。

  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那些炽热的'历史,也因此格外珍惜当下和平美好的生活。而青年一代更应该做的,是赓续先辈遗志,并沉思之,铭记之,践行之,传播之,让更多无知了解到这份守疆护土的精神,让更多公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无耻和有愧于先辈。我辈虽有幸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无须上阵杀敌,历经硝烟四起,但仍要有志愿军战士那份敢于拼搏的魄力和胆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攻坚克难,发光发热,继续守护这片先辈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

长津湖观后感9

  看完《长津湖》,我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军进攻朝鲜,前线指挥部缺少电台,前线与后方联络困难,中国军队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上级命令第七穿插连负责运送电台。经过长途跋涉,熬过狂轰乱炸,终于到达指挥部,刚吃上一口热乎饭就又有新任务,上级要求赶到1100高地附近阻击敌人,于是他们揣上两个土豆又踏上征程。看到这里我感触颇深,中国人民军队在前线拼了命地保卫国家为的就是下一代人不再打仗,生活在一个好环境里。

  在看到伍万里当兵的理由时,我觉得很荒唐可笑,真正上了战场经历了生死得到成长就变得非常勇敢。每一位战士不都是在一场场战争中总结战斗经验,慢慢成长起来的吗?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些英雄们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哪一个不是为了战役的胜利,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自己的祖国。电影结尾为什么安排雷公标识弹送走?不能好好地趴在那里躲避炸弹吗?这是我看第一遍时留下的疑问,看第二遍后我才明白,不是他不可以打,只是他为了团体着想,一个人死总比一群人死好,所以他才选择了牺牲自己,换来大部队的存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回忆起那些历史,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那都是血的教训。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用自己的汗血换来了我们的今天,用自己的奋不顾身,换来了我们的今天,他们都是英雄,中国英雄。他们不仅是英雄还是我们的恩人,他们把仗都打完了,我们就不用打仗,我们得感谢他们,向他们致敬!

  比起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军人,如今的我们衣食无忧,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影片中前辈的愿望是愿后代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再打仗,如今他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且强大的国家——中国。

  感恩先烈们用他们的血肉赋予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家园!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一定不辜负先辈们的苦心!

长津湖观后感10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爸爸带我看了电影一一《长津湖》。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伍万里和伍千里的故事。伍家世世代代都是渔民,后来,伍千里和大哥伍百里一起去抗战,留下伍万里和爹娘一起相依为命。战士伍百里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抗战胜利后,伍千里带着大哥的骨灰回到了家乡,却被紧急通知要归队参加抗美援朝。弟弟伍万里听到了后,便萌生出来了一个想法一一“我要参军”,但伍千里死活不肯带走弟弟,伍万里就背着爹娘,偷偷跟着二哥来到了部队。伍万里后来被师长编入了二哥的'连队。二哥虽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了。为了他能在战场上活下去,伍千里对弟弟的要求特别高。因为伍万里没有在自己的入连仪式上回答出自己是连队的第多少名战士,伍千里就罚他站了一个晚上,并告诉他:“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就注定会被吃掉,但你要是能从里面啄开,没准儿是只鹰。”在乱石岗,美国飞机来了,七连的战士们立刻趴在到处都是死尸的石头上,果然,第一次没被发现,可是有两个残忍的美军,发现了石头上的死尸,他们比赛看谁打中的尸体多,往乱石岗上扔下了一枚枚炸弹,伍万里亲眼看着好朋友张小山消失在一片血海中,却又无能为力。后来,伍千里知道后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你以后还会经历很多。”是啊,参军以后,生死未卜,身边的战友和自己随时都可能离开。战友和自己总是命悬一线,希望战争能快儿结束,却又束手无策……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让我感触很深:当志愿军被美国飞机轰炸时,雷公排长把美军扔下的标识弹抬到吉普车上,想把标识弹运送到美军的阵地上,却在半路上被炸弹炸翻了车,他被吉普车压在了车下,当战友把他从车底拉出来后,他对战友们说:“疼……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就壮烈牺牲了。

  每一位战士,都是有父母有孩子有家的人。本来,他们可以回老家建房子孝敬父母;可以跟孩子在一起,辅导辅导他们的功课……可在祖国的召唤下,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战场。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由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长津湖观后感11

  提到长津湖,你可能会想到它只是朝鲜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或一个地方罢了,只有你看完电影《长津湖》才知道,长津湖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它是一个壮烈而又伟大的地方,它是一个埋葬中国无数烈士尸骨的地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志背负着全国人民嘱托,背负着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他们不怕严寒,不怕牺牲,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为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有两个,第一个是:连长伍千里带着哥哥的骨灰返家。夜晚,兵团紧急召集,刚刚归家的伍千里要立即启程,赶往前线。他走的时候,年迈的父母含着热泪望着他。伍千里毅然决然奔向前方。这让我想到了正是无数的英雄,舍弃了自己的安稳的生活,舍弃自己要侍奉的年迈的双亲,舍弃了自己的温暖家庭,才挽救了我们这个祖国,挽救了一个大家。

  第二个人的是雷公。在长津湖发起总攻之时,敌人放了信号弹,引来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他冒着生命危险,开车载着信号弹冲进了敌军的.阵营,在被炸弹炸翻的车里战友们救出了他,当时他的躯干已经残缺不全了,被炸伤的地方不停的涌着鲜血。“疼…疼…疼死我了……”断断续续的微弱的呻吟声一直在重复这几句话。这触目惊心的一幕让我幡然醒悟,原来英雄也是英雄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会疼,也会害怕。但他们心怀大爱,他们说,打仗的苦我们吃了,我们后代就不用吃了。这让我想起了烈士陈乔年(陈独秀次子)也说类似的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如果没有前人的英勇无畏和壮烈牺牲,哪来的我们的幸福生活?

  看了电影《长津湖》,我泪流满面,我感慨颇多。我想大声告诉我的同学和朋友:“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吧,这是无数革命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珍惜粮食吧,我们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长津湖观后感12

  《长津湖》围绕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展开,真实还原了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激情历史,至今依旧令我们热血沸腾。

  新中国刚刚成立,伍千里一家刚刚吃上团圆饭,一声军令就再次重披军服上战场。当感恩节到来,美军在阵营享受山珍海味时,中国战士们却在山崖下,仅能吃到硬如石头的土豆;雷公为了战友安全将标识弹运送,而自己却因此牺牲;杨根思为守阵营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冰雕连的战士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使一位美国军官心生敬意。这些战士们,名字许多不为我们所知,但他们都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这是年方十九的新兵伍万里曾所疑惑的。当他听到打二十名敌人才算英雄时感到有些遥不可及。毛岸英“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一句触动了我。无数名朝鲜战场上勇当先锋的中国志愿军怀着理想之光和信念之光,以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敌人战斗,他们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抗美援朝的每一位中国志愿军以平凡,显示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平凡铸就伟大。

  抗美援朝最终胜利,离不开这些平凡英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年挥决策中,毛岸英争分夺秒抢救大比例地图,伍千里、余从戎的近身肉搏,雷睢生的炮排压制,平河的远程狙击,伍万里从一个新兵蛋子成为合格的战士,七连人没有任何人去教他,是他自己眼见的生与死、血与火,能杀20个敌人就是英雄。

  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麦克阿瑟看到我们中国人不是被打死,而是被冻死了,说像这样坚韧的敌人我们永远也战胜不了他们。

  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祖国有用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3

  今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通过长津湖战役向大家讲述了抗美援朝那段悲壮的历史。电影是历史的缩影,通过这部电影真正让这段历史鲜活起来,让抗战英雄们有血有肉地出现在大荧幕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70年前,战火烧到国门,无论是滚滚硝烟里出生入死的战士,还是辘辘轮声中支援前线的民众,都为了保家卫国而团结一致抗敌。70年后,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也当仁不让。唯有以大国担当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课题,也是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

长津湖观后感14

  10月9日,我带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观看电影《长津湖》。

  电影是从美帝国主义挑起朝鲜战争开始,美军战机轰炸中国边境,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工业水平落后,物资和装备严重匮乏。但是为了新中国的未来,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参与长津湖战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七连的新兵伍万里,他的一份检讨书,因为部分不会写的字用圈代替,被余从戎戏读成“蛋讨书”,一开始让我觉得搞笑,再想想让我深思。他才十几岁,本应该是在读书的年龄,但是他却没有读书,面对敌人的入侵,他能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在前往朝鲜战场的路上,为了躲避敌机的`侦擦,他们有时躺在地上、有时躲在雪里,哪怕是被机枪扫射,也是屹然不动。在前进的途中,他们接到了一个护送电台的艰巨任务,电台是指挥部与前线联系的重要桥梁,如果没有电台,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将无法得到准确的作战信息,他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护送电台和译电员到志愿军指挥部。在护送的途中遭遇了敌人疯狂阻杀,面对美军的飞机坦克,志愿军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务,最终成功的将电台与译电员安全送往指挥部。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杨根思连长说过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在这种永不言弃的信念下,他带领一个连队,阻挡了美军七次突围,为大部队争取了时间,为胜利争取了时间。在第八次突围中,他们连队打到剩下最后一人,最终抱着炸药包与几十个敌人同归于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电影结束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电影院。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志愿军战士们背井离乡,在极端严寒的天气,没有食物、棉衣补给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美军战斗。他们不畏生死,守卫着国家的尊严,守卫着人民的和平。

  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是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15

  大年初一,《长津湖》续作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全国公映。前电影《长津湖》引发全民共情,观影热潮席卷全国。据说超1亿人次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影片感动亿万观众的同时也深深关心着七连战士们的后续故事:伍千里后来回家盖起房子了吗?梅生教会闺女算术了吗?他们把雷公带回沂蒙山老家了吗?……这些鲜活的角色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也牵动着我的心。

  大年初一,在手机上买好票后迫不及待走进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炸毁水门桥。

  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古土里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电站水坝,是战斗中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之战是长津湖战役中抵挡美军撤退的连级战斗,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我志愿军就意识到了美军陆军一师有逃跑的'迹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愿军58师172团2营爆破组赶赴水门桥作战,将水门桥桥面炸毁,但当时美军的武装实力与工业实力早已能甩我国一大截,在我军伤亡众多将桥面炸毁后,陆军一师仅用不到40小时就已经将整个桥面完全修复。

  12月4日,爆破组再次将桥面以及梁箱一同炸毁,这次,有钢材的美军第73工兵营很快就又架起了桥梁。12月6日夜,志愿军80师240团3营七连连长姜庆云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再次赴战水门桥,激战过后,志愿军战士以伤亡十人的代价,将水门桥的桥面以及桥墩炸毁,这是志愿军对水门桥实施的第三次轰炸,这次,水门桥上炸开的豁口宽达8.8米。

  第三次炸毁水门桥后,美军在日本定制了8套M2桥梁组件。12月8日,美军C-119运输机将这8套组件投放至黄草岭,计划开始动用重兵部队修复桥梁。这八套组件中,其中一套组件落在了志愿军阵地上,一套在投放过程中被摔坏。美军用6套组件重新驾起了水门桥。

  电影中美军渡过水门桥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愿军180团2连、240团5连。这两个连的战士,在战斗中因气温骤降永远留在了自己的战斗阵地上。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的观后感02-27

长津湖观后感11-21

《长津湖》观后感12-28

长津湖的观后感04-21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的观后感07-02

《长津湖》优秀观后感05-25

长津湖观后感(热)06-21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