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热)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津湖观后感1
这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到夷陵万达广场,去看了最近很火的一部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
影片开头连长伍千里和他的家人在一起,这是电影难得的和谐与安静。可是很快这种安静就被打断,朝鲜斗争爆发了,伍千里奉命回到部队奔赴朝鲜。
整个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中坚守阵地,他们衣着单薄,粮食补给不足。而反观美国大兵们却吃着烤鸡,面包,喝着咖啡牛奶,甚至还有酒。看到这里我很是生气,心里想着:“这些帝国主义的士兵,别以为武装到牙齿就会战胜我们志愿军,你们等着吧!”
志愿军战士们在危急的战场也有可爱的一面,特殊是余从戎和一个老兵戏弄伍万里念检讨那一段,伍万里不会写的字都用○代替,什么“蛋”讨书,雷“蛋”长……,这几句话下来,整个电影院都充溢了笑声,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这也是整部影片难得的欢声笑语。
虽有欢乐,那是志愿军战士在强敌面前的从容。但是影片更多的呈现的.是哀痛与愤慨,特殊是雷排长抱起标识弹,强忍着被灼伤和腐蚀,毅然把标识弹用车拖走,最终被美军飞机炸死的镜头,我哭了,全影院的人都哭了。伍千里在小本上把雷排长的名字用红笔框起,整个本子上全是红的,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不停的流下来。影片最终“冰雕连”的镜头,连美国士兵看到都不禁的敬礼,起了敬畏之心。
梅生说过一句话:“我们之所以现来打这场仗,是为了将来我们的后代不用再打仗!”是啊,我们现在的华蜜生活正式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和平年头,就没有现在别国对我们的敬畏。抗美援朝斗争我们志愿军战士在资源和装备都不如美军的状况下就是凭借着坚韧的意志,不怕死的精神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们现在也更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华蜜生活,努力的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自有自身强大了,别人才不会欺压你才会忌惮你,才会有更加美妙的生活。
长津湖观后感2
最近在读一本书,《血战长津湖》,很不错的!比较全面比较客观地展现了抗美援朝初期战争的残酷,也论述了中国参战的必要性!很多人都说中国牺牲了那么多人结果换来了朝鲜的狼心狗肺!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考虑。
当时美国纠集了所谓的联合国军悍然对朝鲜用兵,旨在推翻朝鲜红色政权,如果美国的这个战略意图实现了,我国东北地区就变成了冷战前线,对于我国工业产业布局极为不利,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前,美军机就已经有对安东地区轰炸的行为,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惨烈!真的很惨烈!因为时间比较紧迫,后勤准备不足,沟通也存在不足,前期进入朝鲜作战的九兵团不仅武器弹药不足,连御寒的棉衣和食物也不足。九兵团之前是一直备战台湾,喊的`口号也是收复台湾祖国统一!该兵团即使有棉衣,也是华东华南地区的棉衣,在华东地区过冬还可,到了北朝鲜地区就不一样了,气温可以参照东北地区,而且又赶上了五十年一遇的寒潮,很多地区都是零下四十度,这些衣物根本不管用!鞋子也是普通的胶底鞋,第一次战役中因冻伤导致伤亡超过因为战斗导致的伤亡,很多伤员不能及时运送到后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准备炸坦克,被坦克机枪打中,五枪都打在了胸口,结果可想而知,但是没流一滴血,人也没倒下,因为伤口当时就被冻住了,人也冻住了。美军后方军医抱怨说很多伤员受伤不能剪伤口周围的衣物,很容易冻伤,后勤充足的美军尚且如此,更何况志愿军呢!
食物也是供应不足。我军擅长夜战迂回突袭,这就需要经常长距离急行军,但是很多战士都是断粮一两天的情况下完成的。刚开始还能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吃,后来连炒面也吃不上,只能吃雪!就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完成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真的非常伟大!正是这样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志愿军战士在七十多年前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才换来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读这本书,印象深刻的还有军纪严明!我军因为后勤补给不足,而美军后勤是很充分的,单兵携带的食物就很丰盛,战斗进行时空投的补给也有很丰盛的食物,丰盛到什么程度?很多战士和领导在过大年的时候都不敢想象的丰盛!当时作战是1950年10月份,刚建国一年,国内一些地区零星战争还在继续,军队里的伙食算是比老百姓要好很多的,他们都不敢想象的丰盛,美军的伙食会好到什么程度吧?打扫战场缴获的食物包和美军空投落在志愿军阵地的物资包有很多食物补给,即使在好几天没吃饭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战士随便打开食物就吃,而是请示上级领导,得到允许了才一部分送到后方伤病员处,一部分留着自己吃,这样,前线战士能分到的就很少了。一次和南朝鲜伪军相遇缴获了几万只鸡,为了及时完成长距离奔袭任务,强咽着口水把鸡扔掉了!我军的纪律严明是出了名的,这也是我军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的法宝!很多企业讲求军事化管理,如果有哪个企业能把规章制度贯彻到这个程度,这个企业也就能无往不利了!
能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纪律严明,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货。对以后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困难,我也会时刻不忘这本书里的记录,不忘七十多年前的那群最可爱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3
在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是最不敢回忆的一场,因为它真的太惨烈,惨烈到一去了解就惊起全身鸡皮疙瘩。在今年的国庆前一天,我去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了志愿军第九军团七连队在这场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在里面我们看到了航空机枪和炮弹被有力地写实,人被打碎飞上天空,炮弹吞没山谷,无数的爆破点,硝烟弥漫,尽显战争的残酷!这本是一场物资极不平衡的战役。美军是飞机、坦克大炮,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吃着火鸡、馅饼配着热咖啡;而我们只有小米加步枪,粮食只有冻得梆硬的土豆。面对条件远胜于我们的美军,原本想给家中盖房子的伍千里和刚回家的梅生在接到命令后仍义无反顾投入战场,只为他们的下一代不要面对战争的残酷,不再打仗!而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原本是个在江边嬉闹的小少年,十多年间未见着大哥二哥。但他依旧被哥哥们的精神所吸引,决心要奔赴战场同哥哥抗敌。这个19岁的少年,经历了从顽皮小孩到铁骨铮铮男子汉的蜕变,变得更有担当。他们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从以往到如今,我们战胜敌人永远都靠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特别是在雷公为了护住更多的志愿军,独自一人将标识弹引走的那一段,炮弹炸的他已经很虚弱,双手都在颤抖,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而雷公奄奄一息的时候说出的那两句话:“哎呦,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更是让全场观众泪流满面,深深刻画出了军人们的铮铮铁骨。
朱光潜说:“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所以是革命者选择了面对灾难,为祖国和人民去反抗它!我们看战争片的初衷便是为了记住革命先烈为我们的付出,记住他们的遭遇。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因为某些原因而去替他们原谅敌人。我们应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将这些可爱的志愿军们记在我们的心中!
长津湖是一部讲述抗美援朝中,关于长津湖战役的纪录片。
它从詹大南先辈的回忆开始,讲述了这场在抗美援朝中打的最为艰难的,在中国志愿军第九军团的三个军与美陆战队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为主力的第十军在长津湖所展开的震惊世界的战役。而这次战役的将是改变这整个朝鲜战场发展格局的至关重要的一战。甚至这一战还让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军队经历了一场最为惨烈的大败退。
即便那时无论是军事武器或是技术和装备,先辈们都不如美国,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情深,都比美国人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先辈们绝对就是那“最可爱的人”。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用意志与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对抗;他们拿着最为普通低端的枪械,用生命与坦克、大炮和飞机一决上下;他们藏在皑皑白雪之中,甚至与有些彻底人冰融为一体,再没醒来。
如此一来,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又何不是以他们的生命所换回的呢?若是不好好生活的我们,又何不是在践踏生命呢?先辈们的付出的生命代价,总会起到作用,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已不是从前。耻辱会被洗刷,但历史必将永不相忘!
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电影长达三个小时,剧情却十分紧凑,丝毫不觉漫长。
谢谢先辈!我们今天的安逸,全是你们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珍惜和平,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从小事做起,从珍惜食物,从认真学习,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长津湖观后感4
今天,我和妈妈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令我十分震撼。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美国军队所发生的战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部电影很感人但又很真实,当我看到雷公被活活烫死时,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战士牺牲了,我感到无比惋惜。
电影结束我还关心杨根思同志有没有牺牲,妈妈缺回答:“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演员里的人有没有牺牲,我们要知道他们的牺牲换来的国家的和平、幸福安宁”。
新中国刚成立,毛主席也不想打这场仗,但是我们必须打。这就像是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闲聊,突然来了只凶猛的老虎即将吃掉你旁边的人,你不帮他那么老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只有齐心协力一起干掉老虎,才会取胜。
像雷公这样的英雄,战场上还有成千上万。比如黄继光、邱少云、那一群活活冻死的`军队……他们用一双腿、一双手、一只枪,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理念打到了美国军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妄思想。
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现在的安宁,我们应该加倍珍惜。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5
《长津湖》讲述了一场朝鲜战争中的血战。主要内容为中国志愿军把美国陆军第一师作文围困在长津湖,并成功重创美国陆军第一师的事迹。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的坚定情怀着实令我敬佩。
有一段描述。在一场战斗中,军人们身处零下35度的'低温,身上穿的也是江南地区配发过冬的薄冬衣,却连土豆也吃不上。然而却依然坚持战斗并取得了胜利,这种精神令我感慨不已。
在战役的进行中,志愿军战士宁可冻死,也不后退半步。当美军冲破防线走到阵地前时,面对他们的是一百多个冰雕般的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遗体。朋友,当你在冬天看到外面的鹅毛大雪时,有没有想到无数个我国军人永远的留在了雪中。
在美军渡过海门河时,中国军人们的意志更是的到了表现。这是一场意志与技术的赛跑。美军拼命的搭建过河的桥梁,然而却是搭了被炸,炸了再搭,搭了再炸。最后,美军只得将整个桥空投到江边,才侥幸成功逃跑。当时如果没有飞机的话,恐怕美军会全军覆没。
长津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狭路相逢勇者胜!
长津湖观后感6
昨晚与学生共同观看了《冰血 长津湖》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感触颇深。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这场出征对新中国来说是首次出境作战,但却并非是中国人第一次入朝作战。纵观中国历史,能够基本实现统一的朝代大都会在朝鲜半岛打一仗,但这一次的出境作战却那么地特殊,不论是毛泽东还是任何中国领导人事前大概都不会想到,新中国刚刚建立便要经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当时的中国军队从未有出境作战的经验,更遑论需要面对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这几乎意味着要同大半个世界进行战斗!即便如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出发了,虽然在当时人的眼中,这歌声更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六十三年转瞬即逝,人们对朝鲜战争的了解也与日俱增。松骨峰战斗、上甘岭战役等等都因各种文学或影视作品而为人所熟知,但论艰苦残酷,论敌人之强大丝毫不在它们之下的长津湖之战却鲜为人知。如今这个遗憾终于被《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所弥补,它将六十三年前那场超越人类想象的残酷战役展现在了所有读者的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长津湖发源于长津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在这里作战的志愿军第九兵团是当时中国预备解放 台湾的王牌部队之一。这样一支拥有超强战斗力的部队,却在战役准备阶段就遭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后勤混乱。从战役准备阶段,到入朝作战都可以说极不充分。对此书中是这样形容的,“在1950年这个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9兵团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以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冻伤800人。”以至于在这个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
天气中,很多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活活冻死。这样的极限严寒对于他们的对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来说同样印象深刻,书中引用的美军士兵回忆录形容道:“我们所到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在零下20多华氏度。尽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忆韩战,总是想到那寒风刺骨的冬天。”但美军毕竟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当志愿军连吃个土豆都必须用腋窝暖化之后一层层地硬啃之时,美军却可以在感恩节肆意地吃火鸡大餐。这样后勤上的巨大差距换了其他任何一支军队来恐怕都会绝望。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由此可知,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因此,拥有坚强信仰的志愿军创造了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在极寒的严酷境地中,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伟大奇迹。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后来更为惨烈的战斗中让世界震惊!
相对于志愿军,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往往被误认为是现代化的科技和武器所带来的,他们的自身的战斗力似乎不值一提,不过是一些少爷兵,怕死且胆小罢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书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支与以往宣传中截然不同的美国军队,在战斗中,美军与志愿军一样,都有着不顾一切的决心,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他们陷入重围却并不慌乱,虽然在撤退却井井有条。他们的殿后部队尽职尽责的挡住了志愿军的追兵,摧毁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军事物资,他们的开路部队按照命令,对每一个阵地发起凶猛的冲锋。在一条桥边,志愿军舍生忘死两次炸掉了这座桥,但都被美军修好。但没成想,神一般的志愿军敌后侦察兵第三次炸毁了这座桥,这次连桥基都没给美国人留下。可美国空军居然从日本调来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然后在悬崖上仅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记录展示了这两支军队的可敬可畏之处,一支部队把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支部队则展现了赤裸裸的工业暴力之美。这两支军队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和精神,在这酷寒的冬天,迸发了一场足以闪耀整个世界战争史的战斗。
实际上,对这场战斗而言,穷究战争的胜负已毫无必要,不论是志愿军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击退美军还是美军陆战1师进行了一场成功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双方军队因为坚定的信仰而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长津湖观后感7
千里带着大哥的骨灰哭着给父母磕头,当万里想跳火车看到长城风光时,当敌人用圣诞歌嬉笑着说要在圣诞节前回家时,当张小山眼底印着直冲过来的敌机一动不动时,当战友的血肉溅到万里脸上时,当19岁的万里颤抖着第一次开枪杀人时,当梅生跪下翻找女儿的照片时,感恩节敌人的.大鱼大肉我们解放军不知道有没有吃掉牙齿的冻土豆
雷爹说我好疼,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当敌人向冰雕连敬礼时……
或许是第一次如此认真地看着战争中如此残酷的画面,几乎从头哭到尾……
长津湖观后感8
今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通过长津湖战役向大家讲述了抗美援朝那段悲壮的历史。电影是历史的缩影,通过这部电影真正让这段历史鲜活起来,让抗战英雄们有血有肉地出现在大荧幕上。三个小时的电影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并不会让观众觉得乏味冗长。观影后,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主要讲了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保卫国家,和敌人英勇奋战,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没有见过战争是多么的残忍,直到我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才清晰地感受到我们革命先辈的伟大和战场上的残忍;才知道就是有这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电影中有许多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中美双方决战时,雷公抱起美军的信号弹远离大部队,最后负伤身亡,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让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此外,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被冻成了“冰雕”,但还是摆着准备开始的.姿势,就连美国军官也震撼了,向着“冰雕”行了一个深深的军礼。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我忍不住流下了敬仰的眼泪。
还有捧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年仅19岁就跟着上战场杀敌的伍万里。他们都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部电影很多场面都让我印象深刻,也很让我感动。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40多度的恶劣条件下,穿着单薄的棉衣,每天只能吃一个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但是他们却依然坚持战斗,因为他们要消灭敌人,为人民带来和平和安宁,让下一代不再经历战争。当美军最后撤离时,看见志愿军战士们一个个都冻成了冰雕,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都感到震惊。我们今天的大好河山繁荣昌盛,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长津湖观后感9
“一只蛋从外面被敲开就注定要被吃掉,但如果自个儿从里面啄开,没准儿是只鹰”这是剧中哥哥对弟弟意味深长的一番话,至今仍发人深思。《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一位“混世”少年的成长展开画卷,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段历史的残酷与艰难。
刚开始,作为初生牛犊一直在水边慢慢成长的伍万里无视哥哥的担忧,偷偷离开家加入大部队,就是简单的为了能让哥哥看得起。在开往前线的火车上,他被戏耍被逗弄,他生气暴怒更是一度想拿枪对准未来的战友,直至车门被打开,在行驶的火车上他看到了朝霞映照下的万里长城,他安静了下来,坦然接受连长哥哥的体罚。我想那一刻,他一定是想起了投军初期自己说过的话,“共产党、毛主席给他们家分了地,有人要抢回去,这个不能答应。”
他开始有了军人的影子。敌人空袭下,身边前一秒还谈笑嬉闹的小伙伴下一秒尸骨无存,鲜血喷溅一脸,那一刻他的眼神愈发坚定。然而少年还不清楚“军人”两字的分量,面对与美军的近身肉搏他慌乱无措,看着危及生命的哥哥却仍对敌人下不去刀子,直至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他咆哮、怒吼,手持手榴弹精准投掷,在哥哥与战友们惊讶的目光中,少年飞速成长蜕变,此时的他不再是一只任人煮烹的蛋,而是一只破壳而出的雄鹰。
“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从天而降吗?”在美军逃窜的质疑声中,一股浓浓的民族自豪油然而生。然而,战场上没有神话,拼的都是血肉之躯,从单枪匹马直插军营的梅生,到开着坦克舍命与美军对轰的伍千里,从拉起甘愿当活靶转移敌人炮火的'雷公,到弹尽炮绝抱起炸药包向敌冲锋的杨根思,无一不在用生命告诫美军,我们是有血性的民族。毋庸置疑,这场战役我们胜利了。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前辈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后世的太平。曾有一位海归在演讲上讲过自己的故事:跟她一起留学的一位叙利亚籍留学生曾对她说,你不用变得非常优秀才能在异国他乡立足生存,你还可以回自己国家,你的国家会包容你、保护你。我们才恍悟,和平是有代价的,在我们视及不到的黑暗角落,仍有人在饱受战火而流离失所,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剧中当伍万里举起枪正要对一位受伤的美军士兵补枪时,哥哥拦住了他说“有些枪我们必须开,有些枪不必开”,弱时不惧强敌,不失大义,强时惠己及人,承担大国责任。中国正在以独特的民族魅力引领世界瞩目,给千万英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有书信达意,如今这太平盛世是否如您所愿……
长津湖观后感10
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是用无数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我去看了长津湖,电影主要讲了,五千里和他的.弟弟还有无数的将士一起去抗美援朝的故事。
在抗美援朝时,因为我们的新中国刚刚立,没有飞机,坦克,但是我们的革命烈士在没有飞机,坦克用自己的生命打赢了。那时革命战士一天只是一个小小的土豆,穿的薄的,有的还变成了冰雕。美军穿着棉袄,喝着咖啡,吃着鸡肉了,还谣言在过圣诞节之前就打败们,让士兵回家过圣诞节。在长津湖对北极熊军团发起了总攻。北极熊军团的团长也被伍千里。北极熊为我军打败了。与此同时,美的机场也在撤退。然后炮兵连长雷爹壮烈牺牲。美军扔了标记炸弹,引来了更多美军的轰炸机。雷爹为了掩护,壮烈牺牲。同时,第九兵团打败了史密斯,在史密斯撤退时,遇到了变成冰雕的中国军人,外国人彻底被征服。
看完这部影片,我很震撼,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太幸福了。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我想起了一篇课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这一代的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为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长津湖观后感11
“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
影片中,上战场前毛岸英问出了这句话,毛主席缓缓地说了一句:“老彭,你就让他跟着你去吧”。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十几万的志愿军战士像毛岸英一样,长眠他乡。
能够幸存下来的战士和埋骨他乡的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史诗。
我在小学语文课本和初中语文课本上学过几篇关于抗美援朝的课文,印象最深的是《再见了,亲人》和《谁是最可爱的人》。年少的时候读课文是用眼睛读的,人到中年再去读这两篇课文是用心读的,读的时候是满心悲痛。那课文不是用字句写成的,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这两篇课文中的很多字句不是文章,而是一曲曲英雄赞歌,一次次悲壮的天人永隔。
为抵御外侮而牺牲的朝鲜人民是英雄,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抗美援朝的所有战士不仅是英雄,更是魏巍笔下的“最可爱的人”!他们保卫了朝鲜,更是为祖国带来了长远的国泰民安。
我们的视角还可以更宏广一些。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有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些英雄们,连同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护佑着国家。
当我们开着小轿车去上班的`时候,当我们考虑菜单上的牛排该是八分熟还是九分熟的时候,当我们仔细权衡考虑孩子的教育的时候,当我们住在装有地暖的楼房里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这是先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福祉。
如今,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面对每一次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我们都被保护着。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我们也要记住在当今的年代里为保护祖国山河而牺牲的戍边战士,以及在常年积雪、寒风彻骨的高原上“生命禁区”里日夜坚守的英雄官兵。我们享受着一切岁月静好,那是因为英雄们为我们抵挡着大江奔流。
当我们观看《长津湖》的时候,当我们缅怀革命先辈、致敬英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心怀感恩惜福的心,说一句: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长津湖观后感12
“今天的幸福,是生命换来的。" 这是我的父亲常对我说的话,小时候稚嫩的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长大了,也认为抗美援朝很轻松,这个想法,却被《长津湖》这部电影打破了。
1950年10月19日建国一年不久,军人们刚来探家,却被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招了回来,毛主席与彭司令下达了作战任务,支援朝鲜,我不禁同情志愿军起来,他们刚踏乡土,却又要去朝鲜,可是他们却毫无怨言,反而斗志满满,我疑惑起来,难道他们不伤心吗?他们不会因为美军的全副武装而感到害怕吗?
志愿军队七连收到保护电台与译电员的任务时,他们不畏自己的生命,他们将译电员与电台保围在中间,遭受子弹的撕咬。志愿军们为了后续战斗,在敌人的飞机下一动不动,可是拥有高级装备的两位美国飞行员并不满足,对着"死尸"一顿扫射,血与石头碎片飞溅起来,志愿军们为什么不跑?可是并不能隐藏起对美军的愤怒,志愿军们强忍着悲痛,冒着牺牲的风险,为的是什么?
在天寒地冻的朝鲜,志愿们刚完成任务,却休息不到半小时就接收了新的任务, 前一战他们 连棉衣还没来得及带,就奔赴战场,这次,志愿军又冒着严寒去战斗,使我心头震撼,志愿军连长的`"这仗不打,就要留给我们下一战打。"解开了缠在我心头的疑感,他们出身入死,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啊!如果他们不参加战斗,就没有我们,没有中国的下一代。志愿军在战场上顶着枪林弹雨,冒着炮弹,向前冲锋,火,烘干了他们身上的雪霜,他们被爆炸震飞,却依然站起来冲锋!雪花满身的志愿军不畏行军路上的严寒与困难,饿了,吃硬土豆,一天一餐,而美军却吃着烤鸡,喝着美酒。
长津湖战场上志愿军迎着枪炮,与敌人战斗,也终于把美军从朝鲜的土地上赶走了。他们眉开眼笑,比探家时更加欢乐!因为,他们的后代再也不用吃苦了!中国也有如此大的威望,虽然他们没有像美军那样武装到牙齿,没有像他们一样的大棉衣,没有像他们那样的高级装备,但是中国军人依然靠着意念打败了美军。
美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拥有那么多的装备,怎么会失败了?在撤退途中,他们明白了,他们眼前是上百个手握钢枪警戒状态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甚至美军差点认为是尚未牺牲的强敌,美军长官忍不住向他们敬礼,他明白了他们缺少了什么,他们缺少了向往维护和平,和中国军人的精神。
长津湖观后感13
《长津湖》影片里都是老演员,演技自然不必说。易烊千玺表现也很棒,这部电影中突破了自己。有点痞痞的小流氓气质到后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影片整部故事情节紧凑,看的人心情紧张,情绪也提的十足。雷公去世的那一幕,很多人都哭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心中大部分时候是压抑沉重的,中间也有温情搞笑。先辈打下江山不容易,吾辈更要自强不息。为生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
无数的`历史面前,吾辈当今的未来、梦想、生活…都曾构筑在、堆砌在先辈的尸骨上,在那个年代的光辉信念浇筑之下,无数的英雄前赴后继,在战场抛洒热血,仅凭一腔孤勇,一个理想,为了他们的后辈永远一个和平的年代,甘愿死在冰冷的异国他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青山永远铭记,历史永远铭记,每当人类精神崇高性因其渺小而不屈显得伟大。
先烈于吾辈之前为英雄,吾辈之后又是朗朗青山。先烈的精神在现世仍然需要铭记传承,不仅仅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有无数次这样的战争,有无数次牺牲,那些都是出自于人民群众的英雄,中华民族复兴任务交给于吾辈,定要不负家国,不负众望。
希望在先烈尸骨埋存的青山,远望是蔚蓝的春天。希望他们开创的和平,能够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长津湖观后感14
今天是国庆节,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长津湖》。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自己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坐船回家和家人们团聚。刚回到自己的家乡,就被紧急召回,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伍千里和战友他们上了火车要紧急出发,可是没有棉衣,就在这时,当地战士还有老乡都急忙跑过来送棉衣,每个人都跑得特别快,为的`是把棉衣扔上火车,看到这里我觉得中国人是非常团结的。即使是大的队伍在我们眼前,只要拥有团结、不屈服的精神,我们一样可以战胜他们。
当看到红军被美国飞机扔下来的导弹炸的血肉模糊时,我的心里难过极了,对美国人充满了愤恨,我们必须把美国人的梦想毁灭,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是不好惹的。当他们走过那片石路的时候,有两架侦察机过来,看见躺了一地的人都觉得是尸体。其实那是他们发现了那两架飞机,才赶紧躺下装死。没想到的是那两个开飞机的人竟然拿他们赌钱,比谁炸的尸体更多,看到这里我心里的怒火更旺了,很多人都被他们的导弹炸的四肢分裂、粉身碎骨。
这场战争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美国军团叫“北极熊团”,再加上美国人的武器比我们先进,他们开着坦克向我们冲来,他们的大炮和我们枪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是光明一定能战胜黑暗。当美国军团看到我们的战士拿着枪一动不动被活活冻死,变成了冰雕的时候,他们向这群战士敬礼。
我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圆满完成了抗美援朝的任务。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替我们肩负着这重大的使命。
长津湖观后感15
今日去看了电影《长津湖》,电影以七连的连长伍千里和他的弟弟伍万里作为切入点,讲述了支援朝鲜战争的一个局部,重点就在长津湖一个地方。
为什么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看完《长津湖》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才真正地了解了。当千里放下碗筷接受归队命令时,当梅生虽然可以退伍但还是骑了几十公里自行车来报到时,当积雪覆盖在战士身上他们一动不动避免侦查时,当他们咬着焦黑坚硬的土豆时,当无数战士甘于献出生命与敌人输死对决时,他们都是最英勇的军人,是最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是世世代代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勇敢与奉献。他们不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不为了胜利而胜利。他们的鲜血洒在战场上,无畏的精神永远凝聚在国人心中。这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来打……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
我泪目了,边看电影边想,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珍惜食物,从认真工作,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的观后感04-21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观后感11-21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的观后感02-27
《长津湖》观后感12-28
[合集]长津湖观后感06-14
《长津湖》优秀观后感05-25
关于《长津湖》观后感09-22
长津湖观后感(优选)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