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长津湖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很多人观看之后都有不一样的心情。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津湖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津湖观后感1
昨晚,我和好朋友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感触很深!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场景。
1950年10月19日,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不论是毛泽东,还是当时的任何一位中国领导人都不会事先预测到,新中国刚刚建立,便要经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当时,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而且面对的敌人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这几乎意味着要同大半个世界进行战斗!
即便困难重重,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出发了。在这部电影之前,人们对朝鲜战争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多:松骨峰战斗、上甘岭战役等,但论艰苦残酷,论敌人之强大,丝毫不在它们之下的“长津湖之战”却鲜为人知。
如今这个遗憾,终于被展示到了国人的面前,令人震撼。
当时,作战条件非常严苛,天气就是志愿军面临的第一个“敌人”。
1950年的冬天,朝鲜气温在夜间达到零下三四十度。9兵团里战士们连“衣食”都难以保证,有的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活活冻死,有的战士冻成了冰雕。然而,美军当时毕竟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当中国志愿军连吃个土豆都必须用身体暖化之后一层层硬啃时,美军却可以在感恩节吃火鸡大餐。后勤上的如此差距,换了其他任何国家的一支军队,恐怕都会绝望。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因此,拥有坚强信仰的志愿军,创造了奇迹!他们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在严寒的境地中,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这样的军队,让世界震惊!
虽然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是: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新中国的发展付出生命的战士!
长津湖观后感2
今日,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中国军为阻断美军撤退的路线而炸断水门桥的故事,其中有几个片段非常感人。
当余从戎为了吸引美军飞机的燃烧弹,主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他用劲的奔驰,火焰追逐上了他的身形化为了灰烬,一个战士就这样在战斗中化为灰尽。
其次电影中战士们的牺牲让我热泪盈眶:平河舍身炸坦克;梅生开车撞死大批敌人;伍千里为炸毁水门桥而牺牲..….他们不仅是一个个一般的中国战土,而且是一个个让人鄙视的中国英雄!
最终,各连开头清点人数,每一个连都牺牲沉重,和七连一起执行炸桥任务的'九连,更是全军覆没,无一人幸免,当伍万里说出那句:“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泪流满面。
如今,我们生在和平岁月,再也没有战乱。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一个个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是用血肉之躯和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美妙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奉献一份力气。
长津湖观后感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题记
今年一部名为《长津湖》的电影上映之后,轰动了全国人民,首映日便打破了五项票房的纪录。于是,我就和朋友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50年7月10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电影结束后,我感慨万千。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出海军侵入中国台湾的海峡。之后,美军竟然越过三八线,直逼到鸭绿江,并且还出动飞机轰炸鸭绿江。直接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经过反复权衡,我们国家在10月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了1951年的6月份,历时了七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家”进行战役,为了履行国际主义的义务。
在这个战斗中,许许多多的中国军人,永远、永久长眠在了朝鲜的地上。也许那个时代,真的会有一个从不懂事的小孩变成成熟军人的`伍万里,会有一个身经百战、勇敢、不怕死的伍千里,会有一个在乱世里仍然保持乐观的余从戎,会有一个退役了仍然回来打仗的梅生,一个会欺负新兵但会一直热爱家乡的雷睢生。
我想对全部的战士们说:“我爱你们,每一个‘伍万里’,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4
……随着音乐,幕布变暗,《长津湖》结束了。我的眼眶又一次红润,积满泪水。
我回到家,努力保持平静。在心里回顾着《长津湖》。
我突然发现,我们可以在战士们身上找到各种精神——团结一致、舍己为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为什么这样说呢?
有一个细节可以证明。
在岩石上躲避敌机时,新兵伍万里刚好躺在一具尸体上,可他一动没动。只见他紧闭双眼,发青的嘴用力闭上,身体微微抖动。可他还是一动不动。外国敌机第一次在他头上嗡嗡作响,他也是第一次离死亡那么近,可他更是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因为害怕吗?不,如果害怕,伍万里早就夺路而逃了!这是团结。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将士们都不可以动——再害怕也不行。而所有人都没有动,说明了什么?
团结一致,万人一心!我从血腥的`战场的回忆中醒来,享受着体内一时感动的温暖。
想着想着,眼泪的闸门悄悄打开。
长津湖观后感5
《长津湖》是一部关于抗美援期的红色电影,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情节,那就让我讲讲最令我热泪盈眶的情节吧。
电影中许多打仗的情节,其中的一场仗,有一个美国飞机飞来,投下了百枚信号弹,于是,有许多飞机飞米了,对着我军投下数百枚炮弹,雷公是僵队伍里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拨起信号弹,开着车带着信号弹往远处跑,结果……他壮烈牺牲了。
还有一个情节,是电影末尾的一个情节,在美军撤退的.过程中,发现了抗美援朝中冻死的中国战士们,他们在零下30°中,也不顾寒冷,最终冻死在胜利的路上。他们死前,还依旧保持着托枪的姿势。这是英雄留给世界最后的姿势!连美国人也为他们敬了礼。
有些人活了,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长津湖观后感6
百里、千里、万里……
仰望历史,时光以生生不息的英雄热血,点亮和平年代的旭日曙光,刻入进巍巍历史丰碑中的忠勇之魂,凝结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生活于幸福国度的我们,虽然早已不见昔日的战火硝烟。但在宁和岁月里,我们回眸仰望,总会忆起新中国历史上,那一场让中华百年雪耻,震慑列强,保家卫国的扬威之战。
朝鲜、长津湖、志愿军、冰雕连……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雄史实,被搬入进荧幕。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的浩然之姿在《长津湖》影片中重新浮现。
置身于演播厅,烁亮的光线渐暗,光影穿越过时空的路,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物,那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解放军战士伍千里带着战亡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乡准备与家人享受和平生活,却因延伸向中华的虎狼利爪,未褪戎装,又踏征程,与他一同前去的,还有他的弟弟伍万里。
远去的征程,冰封雪寒,万里路遥。穿着单薄的志愿军战士们,在远行的列车上仰望祖国山河在万道霞光中的旖旎风光,忠贞的使命告诉他们,那是他们将要以血肉之躯去捍卫的江山领土。
渐离祖国的路,让志愿军战士从温暖的国度进入到酷冷的战场,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令白雪皑皑的阵地刻入进刺骨的冷峭与严酷,只能以肉身与寒冷相抗衡的志愿军战士,坚毅地注视着敌机飞行的方向,以大无畏的勇敢与智慧,将“奇袭”与“夜袭”相互并用,趋利避害地从敌人手中抢夺过武器。
冲锋号响彻的战场上,冰与火对撞出的热血在熊熊燃烧,血肉与钢铁的碰撞在厮杀中飞溅。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战士们,立身在冷彻的土地上,以超越意志力的顽强,沸腾起不朽的军魂。
朝鲜战场上的极度严寒,冰封住志愿军战士温暖的躯体,但他们依然手握钢枪,目光坚毅地凝视向敌军袭来的方向。一张张年轻而刚毅的脸庞上结下了厚厚的冰霜,雪山埋葬的忠骨,化做悍然不动的冰雕。这样坚韧的军人,这些刚强的战士,让敌军也为之震撼,让天地也为之动容。
看到此刻,忽觉有泪从腮边滚烫地落下,而我身边早已充满压抑的哭泣。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在万里冰封的大地上凝固成的军魂史诗,我们能够明白,背负着祖国希望的志愿军战士们“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精神硬度与摧不垮的`民族脊梁是怎样一种顽强的力量。正如影片里台词所言“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志愿军战士们将生命留在了那个最冷冽的寒冬,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有机会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因此,这场仗,他们明知千难万险,百死一生,依然挺身迎上,以巨大的牺牲扭转了战局,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换取到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时光。
殷红的鲜血,血染的旗帜,在历史丰碑前,映照出中华民族绝不向列强低头的不屈意志。伍百里走了,伍千里还在,伍千里的征程上还有伍万里接力,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凝固成强健中国的基石,一个穷困潦倒的中国,在血泪交融的蹒跚步履中逐渐发展壮大。
忌日无碑,山河为证。先烈的躯骨早已化身成支撑华夏的巍巍脊梁,军魂荣耀下的精神品格,融汇成与日月同辉的明灯,照亮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
当凛冬散尽,春山如笑,盛世歌飞,我们站在鲜艳的国旗下,庄重地抬头,仰望着英雄丰碑的方向,以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他们述说:如今,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以忠贞之心,续写着新时代的辉煌史诗,赓续红色血脉的远征,又岂止百里、千里、万里!
长津湖观后感7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建国初期的一场立国之战,是新中国精神的铸造之地,也是当时冷战初期世界形势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奉命入朝。11月末,他们与当时世界上武器装备最优良的美军海军陆战队一师展开决斗,美国上将麦克阿瑟曾扬言要在美国的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比赛,却不想到这才是厄运的开始。电影主要以第七穿插连的战斗经历为主线,对历时28天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展开了描写,最后全歼美国的北极熊团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走向的故事。
71年前,无数的志愿军义无反顾的奔赴朝鲜战场,他们知道这次可能一去不复返,但他们的身后,是他们热爱的祖国和思念的亲人,他们不能退缩,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也不能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和鲜血共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这场战,我们不打,我们的下辈子也要打。"他们怀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远赴边疆。他们是为了身后的中国人民而打仗。"祖国是什么?""当我跨过鸭绿江,看见对面炮火的时候,我的身后就是祖国。"还记得伍万里问的,杀几个敌人才算英雄,回答是,上了战场就算英雄。是的,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还记得在下碣隅里驻守的由杨根思率领的一个连,阻挡了美军的八次进攻,最后一次当他问身边谁还有手榴弹的时候,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战友了,他最终抱着炸药包与美军同归于尽。还记得在美军投下标识弹后,雷爸一个人载着装有标识弹的'车,面对着美军的轮番轰炸,把标识弹引离大部队,最后壮烈牺牲。还记得战后美军记者问参加了这场战役的士兵,打仗时上帝如果可以满足你一个要求,你会要什么。他们都说,给我明天吧。中国志愿军人用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不屈的信念打赢了这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仗,甚至让许多美军士兵都感到后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朝鲜战场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的冲锋号角响彻在战场的上空,他们冻僵的战斗队形永远保持在了那一个姿势,他们将胜利的旗帜深深插在了阵地上,而他们,却永远的长眠在朝鲜战场……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致敬英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长津湖观后感8
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看一部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讲的是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同美军对抗,最后美军逃跑的故事。
电影中,有一位名叫伍万里的战士,他一开始没有加入志愿军,但他很想为国出一份力。伍万里的.哥哥是七连队长,一天,他哥哥要去战场了,伍万里就偷偷跟着去了,到战场后,他哥哥发现了他。经过战友们的议论,他加入了七连的队伍。
还有一位名叫雷爹的战士,雷公为了保护战友们,独自一人把滚烫的标识弹放到车上,开车将标识弹运到了美军的坦克车群中,结果自己却被敌军的炮弹打中,最后整个人都血肉模糊。
这次战斗之所以能够胜利,就是因为无数个“伍万里”和“雷爹”这样的英雄,用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和血肉之躯坚守了阵地。
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铭记历史,珍惜现在!
长津湖观后感9
我们在这周二的时候观看了《长津湖》。它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讲述了1950年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影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一个定位弹空投了下来,“雷爹”为了不让更多的志愿军战士受伤,徒手把定位弹装到了车上,想把它运的远一些,定位弹把他的手烧成了黑色,衣服也烧着了,他依然强忍着巨痛把定位弹运到了远离我们战士的.地方。他自己却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炸弹炸伤了,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尾时,一群中国志愿军被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冻成冰雕可是他们还是以匍匐的姿势坚守着阵地,这也为他们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中国军人太伟大了《长津湖》只是一部电影,有可能现实更加残酷,在这里,我要向中国英雄致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
长津湖观后感10
这周周末,我观看了由吴京、易烊千玺等明星主演的抗美援朝大电影《长津湖》。看完之后深有感触,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战士们明知战争很辛苦,还要坚持上战场呢?
我曾经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听边防战士们说:“兄弟们!我们的身后是祖国!是人民!是万家灯火!我们无路可退!为了祖国和人民,一定要守住!”
“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又听《长津湖》中的老指导员梅生同志说,“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我被战士们的那种为国捐躯、保家卫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不为荣誉,不为金钱,不为名利,而是为了新中国。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七连穿插连的连长伍千里将活着的,退伍、退休的,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单和编号,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呢?
我认为,这寓意着七连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战士,他们不会忘记任何为国牺牲的兄弟和战士。表达了战士们之间互帮互助、互不放弃、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毛主席不阻拦儿子向彭德怀司令员请缨?
我觉得,是毛主席为了锻炼自己的儿子毛岸英,让他更成熟,稳重些。可是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为了去拿地图,壮烈牺牲。毛岸英战土牺牲在了异国他乡。这对年迈的主席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啊!
长津湖之战,是当时抗美援朝最残酷的一场战役。无数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长津湖观后感11
国庆期间,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长津湖》。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1950年,美国政府为了侵占朝鲜,打过了“三八线”,占领了朝鲜大片土地,眼看就要打到我国的时候,我们的政府派出了志愿军帮助朝鲜对抗美国,最后中国收复了被美军占领的地区,在“三八线”签下了停战协定。
电影中让我感动的画面太多了。最深刻的是感恩节这天,美军在隆重庆祝,大吃大喝,而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隐蔽在零下40多度的雪地中,吃的是冻得僵硬又发黑的土豆。我还看到伍万里啃了一下土豆,连牙齿都掉了。
为了让我们直接感受一下吃冻得坚硬的土豆的滋味,老师特别交代妈妈们把蒸熟的土豆放进冰箱冷冻,然后拿出来给孩子尝尝。这种土豆硬梆梆的,而且冷得要命,我拿都不敢拿,更无法吃了。可以想象出来,志愿军战士们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那种饥寒交迫的状态,妈妈说他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在与美军对抗。
电影里的一个场景我看得都哭了。美军的飞机从天上扔下的冒着红烟的标识弹落在志愿军营地,雷公看到了,赶紧捧起地上的沙土想盖住它的烟,但不成功,情急之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还是不成功,最后只得把标识弹抱到车上,把车开向远处。雷公自己全身被烧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后来还被炸死了。我觉得他很勇敢,很伟大,为了战友们的生命,牺牲了自己。
让我感动的画面还有很多,例如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冰雕连里的战士、为了拿回地图而失去生命的刘秘书……
看了这部电影,我真的能够感觉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上一代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要珍惜、要感恩、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建设好国家,才对得起这些战士。
长津湖观后感12
在当今社会,也许对先辈们是幸福的,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但生活在现在社会更多的人并没有太多幸福感,更多的是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不美好,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便是那一瞬间的幸福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看着战火纷飞的沙场,听着炮声和机枪声,我不禁想问:“子弹无眼,枪炮无情,明知危险重重,能活着回国的机会渺茫,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还要去打仗呢?更何况,美国侵略的是朝鲜,又不是我们国家。”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浮出水面,因为先辈们不想让下一代继续生活在这个硝烟滚滚,充满杀戮的世界里,所以他们把下一代要打的仗全部打完,吃的苦全部吃完,这样,他们的后人就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快乐的世界里,看到这,我不禁感慨,这是多么伟大的.先辈啊!顿时,我双眼模糊了。
要知道当时志愿军装备是比较落后的,后勤供应也得不到保障,而他们面对的是装备先进、吃喝不愁的美军,在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恶劣的天气下迎战,看着眼前的中国战士一个个地倒下、一个个地冻成冰雕……我不禁泪流满面,心里默默地说道:“如今之盛世,正如你们所愿!”
看到最后,我早已泣不成声,就连妈妈给我买的零食,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我收了起来。
为什么美军装备这么先进,吃的喝的穿的这么好,最终会败给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因为我们有一个致命的武器,那就是——中国心,一颗爱国的心。只要中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儿,不管是什么样厉害的武器或强大敌人,我们都是可以将其击败的。
中华男儿保家卫国、奋起反抗,更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在此,我想致敬每一位战士。希望大家都能勿忘历史记住英雄,记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也希望中华儿女砥砺前行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长津湖观后感13
长津湖之水门桥,看完了,今天带孩子一起去看,看完感觉水门桥比长津湖好。
不仅是家国情怀,更重要的是看到水门桥中的每个人物的变化和成长,让我觉着意外惊喜。
长津湖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无一遗漏,全部在水门桥中交代的命运,怎么说呢,可以说是上部当中的所有铺垫,水门桥里几乎都得以伍万里从一个毛头小子到成长为七连的中流砥柱。
伍万里从桀骜不驯到日渐成熟的过程,而这种真实感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通过战场带给他的'快速成长,这种成长速度比我们快很多,因为这背后是用战争的残酷换来的。
再说梅生,水门桥战役我们充分看到了我军除了有信念和勇敢,背后的智慧谋略也是我们能够在战场上取得优势的重要原因,梅生与美军的斗智斗谋,认清布局真假,运筹帷幄,身为连级指导员,却有大将之风,成长为了一个战术运用高手。
说到战术,我觉得水门桥对战术的表现是经过非常细致的打磨的,很突出。电影里,我志愿者已不足一个连的兵力进行部署,第一支小分队和第二支小分队分别在桥南和桥北轮番发起干扰,吸引守桥美军大部兵力,趁敌人后方空虚,第三支小分队突击指挥部,第四只小分队又从中路管道突袭水泵房,从内部瓦解敌人战斗意志。
整个战术执行有上单,有中单,有辅助,有打野,最终到达桥上实施爆破,达到一种虚实相间、声东击西的效果。
这电影呢,第一次看很燃,很感动,我准备再去看二次重点看这些细节。
长津湖观后感14
“这场仗我们不去打,我们的下一代就得打,我们出生入死,是为了他们的未来”,长津湖中梅指导员的一番话催人泪下,先辈们的'努力,不仅为当代的发展,更是为后代中国长久的和平。
影片中的伍万里在火车上拉开车门时,正是霞光映照长城的景象,长城是古人为保家卫国,抵御倭寇所建,而解放军越过长城抵赴朝鲜,便是当代中华儿女为国献身的象征。解放军身上具有的惊人纪律性,让我们学生受益颇深,为了不暴露行踪,即使被机枪扫射,也一动不动,我们如今的高三学习也应像他们那般坚毅。
如果可以和抗美援朝将士们隔着时空对话,我想对他们说,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如果说抗美援朝到底有多大的意义,那么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便是最好的答案。
长津湖观后感15
我今天去看《长津湖》,看老一辈革命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换得如今我们没有硝烟的幸福生活,又比平日里更多了一份感慨。
我在电影院遇到了两拨人让我印象深刻,一拨是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小男孩来看这部电影,结束后两个小孩站在海报前举着少先队员敬礼手势一起合照,没有嬉皮笑脸而是满脸认真;一拨是我原来初中的数学老师和他儿子,他年轻时候当过兵,现在他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我想这就是传承!这就是永垂不朽的精神!看完电影,我百感交集。最为触动我的.是,先辈们说:“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时光,缅怀先辈。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的观后感02-27
长津湖的观后感04-21
长津湖观后感11-21
《长津湖》观后感12-28
《长津湖》优秀观后感05-25
长津湖观后感(优选)09-27
关于《长津湖》的观后感11-28
关于《长津湖》观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