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时间:2024-06-10 10:47: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经典)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经典)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门前八尊气势恢宏的汉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博物馆由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组成,分为四层,各层有各层的特色,第一层是青铜器馆,第二层是陶瓷馆,第三层是书画馆,第四层是货币馆。

  我们随着井然有序的参观队伍进入博物馆大厅,先来到青铜器馆。里面的青铜器琳琅满目,大克鼎、牺尊、黄觥等青铜器历史悠久。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的古人就能创造出这么造型奇伟,花纹精致的青铜器,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参观完青铜器馆,我们来到了陶瓷馆。我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瓷器。一个叫汝窑盘,它是北宋时期的茶壶,质地非常坚硬,到现在一点磨损的痕迹也没有,完好如初。我想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镂空高柄杯轻薄易碎,杯壁仅一毫米厚,因此被称作“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欢的还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画着青色的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张牙舞爪,好像在找谁比试;有的两条龙缠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奋力往天空飞去,仿佛要去摘太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龙,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一晃而过,转眼就要离开博物馆了。我回头凝望身后的博物馆,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个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书画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感到骄傲!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2

  休息,百无聊懒,感觉好无趣! 女儿提议:带我们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看看。有孩子们请客,我当然高兴!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地铁13号线,它特意建立了一个站点,并设有多个出口,给予前往观光游览的人们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绿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馆,门票30元,人好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了两具高大的恐龙骨架,超大无比的大恐龙一下进入眼帘,那仿真模拟的深沉高亢的声音在整个空间回荡,似乎一下子把观光的人们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几万年前......

  展厅里还有许许多多动物的标本:金丝猴、大熊猫、金钱豹、虎、亚洲象、梅花鹿、羚牛、扬子鳄、白鲟、狮子、长颈鹿、袋鼠还有恐龙蛋等等,那动态十足的摸样,栩栩如生。

  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绵延至今40亿年,谁也不能窥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罗棋布,编辑海洋、天空、陆地,谁也无法令它们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时空,济济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长河汇聚凝结一瞬。一件件的珍贵的.标本待给我生临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这别有洞天的博物馆里找寻,追溯,甚至可以亲身体念遨游星空的感受与美轮美奂的奇异过程。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各场馆错落有致,是根本看不过来的,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参观的人流还络绎不绝进入。

  上海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是集视觉、听觉、触觉的自然科学的一次盛宴。她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知识,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3

  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栩栩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

  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4

  上海是一个科技文教很发达的城市:上海科技馆、上海美术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博物馆等等,这些都在展示着上海的科技文教气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了上海这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会,第二天我们便去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有四层。我们一进博物馆,就听到一个漂亮的导游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绍,博物馆的'一楼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在第一展览厅里,中国古代雕塑馆里面收藏有120件雕塑。这120件雕塑展现了从古至今的文化变化和佛教艺术文化。中国古代青铜馆有400多件青铜珍品,它们有着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二楼有中国古代陶瓷馆。在第二展览厅,二楼有陶瓷精品500多件,个个都是集历代名窑的佳作。

  三楼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印章馆和中国历代书法馆。绘画馆汇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迹。一幅幅画都那么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馆汇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选的实物展品。

  四楼的第三展览厅,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货币馆。在中国历代货币馆里我看到了最值钱的成吉思汗金币和最不值钱的无名小钱。最大的和最小的、签字板的袁像共和纪念银币、像一把钥匙一样的刀币。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纸币,明朝和宋朝的纸币等,总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家具馆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来传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书房用品、衣柜、桌子、厅堂、椅子等。玉器馆有300余件精美的玉器,有朴实神秘的,也有传世绝品。

  上海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这次都没有看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5

  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6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但是长大以后就要接触到经济情况。了解当下国家经济情况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我们对于过去的金融历史却了解很少。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上海银行博物馆参观。一进大门,里面金光闪闪的,壮观极了。首先我们来到了六楼,只见两个栩栩如生的蜡像呈现在我们面前,展示着清末民初上海钱庄在办理业务的情景,让我的视线久久不能离开。这时,我看见了许多的记分册和一些照片。这些照片讲诉了我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的成立,这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从原先的一家银行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多家银行。

  接着,我们来到七楼,我看见了许多的金币和几百多张银行卡。在古时候,贝壳就是钱,你可以用相应的贝壳去换你想要的东西,发展到后面有铜钱,金币,还有现在的人民币等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银行卡了,它分为两类,借记卡和信用卡。你可以把多余的钱存到借记卡里因此得到利息。而信用卡可以透支,可以将银行的.钱借给你使用,但到期限是要还回去。

  一转眼,参观的活动已经结束了,这次活动让我感悟到了银行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的社会很发达从原先的一家银行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家银行。我要好好学习金融知识为以后打下基础。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7

  “哇!这么长的队伍,什么时候能排到啊?”我无奈地对父母说。终于等了恍如“七七四十九天”,我们来到队伍最前,根据计划直奔四楼。

  嘻嘻,我们计划的不错,四楼人少。首先我和爸爸妈妈参观的是钱币馆。这些钱币都是古代的,包括公元前,三国时期,唐、宋、元、明、清等古时候朝代所使用。别看我们现在的硬币是完整的圆,纸币很新,和古代钱币区别大着呢!我走进展馆,第一个看到的钱币是——长方形的,扁扁平平,还参差不齐!嗯…下面的几个钱币准会让你大吃一惊:

  蚁鼻钱:名字有趣吧?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模样很小,像一个小贝壳那么大,中间刻有“贝”、“君”等阴文。因为它像一只小蚂蚁歇在人的鼻子上而得名,是楚国用的钱币。

  马蹄金:这是一个用全金打造的'马蹄形的货币。如果让马穿上这“马蹄”,那该多神气啊!

  贞祐宝券五贯钞版:这种钱币名字很长,表面也很大,长约20厘米,宽大约15厘米,就厚度也有1厘米。说来也真奇怪,古代人提得动这么重的“钱”吗?往展馆里面走,这些钱币就越来越接近现代了,也慢慢成形了。大小各异,奇形怪状,样品琳琅满目,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时间像水流一样迅速流逝着,钱币馆也在不知不觉中参观完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书法馆,玉器馆,雕塑馆……其中我最赞叹不绝的便是书法馆。瞧哪些书法家写的字,有些龙飞凤舞,有些小巧玲珑,还有些铁画银钩。这个展馆的展品并不多,却给我了一个启示:这些名人能写出一手好字,是要从小苦练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啊,参观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再回头一看那5个金字,它们仿佛在和我述说着古人的生活呢!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8

  昨天,上海虽然下着雨,但也没有阻挡我和孩子们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步伐。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延安东路,是坐北朝南6层英国古典风格的建筑,馆名是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书写的。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共有24万余件标本藏品。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部分,现代动物又包括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还有上海地区古尸展,海洋动物展览共有九个陈列室。

  一楼:古动物史。二楼:古生物进化史、古人类、古尸。三楼:无脊椎动物、鱼类。四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整个陈列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历史进程,以动物界门,纲,目的代表物种,并配有各种生态景观环境,科学展示了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形象反映了它们的栖息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其中许多为我国的特产和一二级的保护动物。

  在古动物史陈列厅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四川合川县,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此外,还有许氏禄丰龙、多棘沱江龙、魏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雷兽、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这里展示了从地层中挖掘出的古代动物化石。阐明了动物的起源和发展,兴盛和衰亡。恐龙,古象都是已经绝灭了的动物,千百万年过去了,在地层中留下的仅仅是它们的化石,这些化石犹如特殊的文字,向我们叙述着远在人类出现之前的亿万年内动物演化的生动故事。

  对从来没有参观过自然博物馆的孩子们来说,恐龙还是有足够的震撼力的。刚步入大展厅时,由于里面灯火昏暗,面对大大的恐龙骨架,孩子们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也许是惊叹于它们的庞大。

  现代动物陈列共有展品2千多件,其中有的还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有不少外国珍稀动物。并配有生态景观衬托。在陈列标本中,有大珠母贝、大鲵、扬子鳄、东北虎、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外国珍稀动物,如高脚蟹、极乐鸟、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

  古人类史陈列展品3百多件,展示了人由古猿的'进化历程,人类社会是由猿群发展而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色的人种的区别,形成了人类的原始社会,以及贫富两极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的进程,从最原始人到现代人的300多万年历史,这里还有许多不同人种的塑像。

  今天也许是因为下雨,来这里参观的人不多,多是学生、三口之家,几十张的照片,还没有把自然博物馆扫了个遍,可惜电池没电了,备用电池忘了没带,真是遗憾!

  馆内张贴了一些关于博物馆的介绍,我的总体感觉是:展品标本都是50,60年代制作的,陈旧僵硬,展柜不密封,很多标本上都是灰。介绍文字因为年代久远颜色都淡了,好多还是手写的。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樟脑味道。因为下着雨,好多展室开着窗,亦有的展室,吊扇加立式空调调节温度,总的来说这样一个博物馆看上去比较陈旧,是应该全面整修了,是应该搬迁了,和大上海的形象完全不搭调。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9

  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是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在家只会通过书本等传递历史知识,让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成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于孩子的上进心有帮助的,对于提高孩子的视野是有帮助的,上海博物院确实是个好去处。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0

  中午时分,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馆,这是1996年新建的馆。里面有四个楼面,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展出了上起一万年前,下至二十世纪初的青铜、陶器、书法、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

  我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馆,里面陈列着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它们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而美观实用。雕塑馆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铜铸件件是精雕细刻。二楼的陶瓷馆详细地介绍了制陶的每一个过程。书法馆里是浓墨喷香,会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馆里的400多件宝贝是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家具馆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欢少数民族馆,里面的服饰、染织绣、陶器、面具、藤竹编,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创造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让老外们流连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1

  上周我们拿到了老师给的电影博物馆的票子,想着,大概是介绍电影的历史吧,于是我们便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在星期六的一天中,我们参观了上海电影博物馆,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和电影有关的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

  我们八个人(黄天爱、郦丝箫、宋雨青、刘陆淇、李昊、毛晔淳、周子红、叶哲宇),在星期六下午一点到学校门口集合,一起出发前往上海电影博物馆参加小队活动。所有的成员都到齐后,Let’s go!坐了14站56路公交汽车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上海电影博物馆。一进去,我们就坐了乘到4楼的电梯,在电梯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小小的屏幕,上面倒数着:“5(伍),4(肆),3(叁),2(贰),1(壹)”。当1结束的时候,电梯门就开了,刚一走出门,我们就进入了“星光大道”,地上红色的感应灯就像红毯一样闪烁,在两侧墙壁上有各种观众,记者的造型,闪光灯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就好像真的当了一回电影明星!

  再往里走,有一面长墙,上面都是有名电影明星,在墙边,有展柜,里面都是这些明星的文物,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墙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成龙,蝴蝶……突然我们被电影里独有的“咔”声所吸引,原来在一面景板墙边,真的有人拍剧!一个穿着老上海旗袍的美女在门前渡着,而这一幕却因为各种小的瑕疵,导演的不满意,而一遍一遍的重新来过。我们不禁想到,原来拍电影也不是这么容易啊!在金光灿灿的照耀下,我们看到了曾经上海拍摄电影场景的模型,大家都纷纷和“不动”的人物拍照。向前走着,一幅一幅的海报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原来百年发行放映展区透过模型、广告及百余幅各个历史时期的海报,回顾发行放映的百年历史,展示上海电影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我们的同学总是发现一张张大家小时看过的电影,常常引起一声一声的回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回忆电影的场景。

  不知不觉我们就逛完了一层楼,我们充满好奇的来到了3楼。还在自动扶梯上的我,就听见同学们激动地叫声“葫芦娃!”“黑猫警长!”“小蝌蚪找妈妈!”原来是一个个我们小时候熟悉的人物造型。在这一楼里,仿佛是回顾我们小时候的乐园。在这里,可以在荧幕板前体验自己的配音和电影动作,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听听自己在电影里的配音是否和原著接近。听,是什么让大家都笑的那么开心?原来大家在看加菲猫,大家笑的不只是加菲的'滑稽的动作,而是上海话版的加菲猫更引来大家的注意。我们还看了短片“梦之船”,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电影长河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上海的成长。

  来到二楼,这是一层体验楼,我们在此观摩影视作品的生产创作流程,而且还看到了在工作室:有叔叔阿姨在“平板电脑上”认真的画着动画。我们还看到了录音室等。那里还有手摇放映机、各种演员的服饰。突然听到了庄严国歌的我们急忙冲下1楼,哇,左边的一面柜子上大概有几百个奖杯吧,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辉煌。时间也在不经意间流失,“咔嚓”八个少年的灿烂的笑容伴着“上海电影博物馆”字迹,一个下午的活动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悟了很多,原先一直很羡慕电影演员在影片里,社会上的风华绝代,遭众人追捧。但是这次活动中,我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拍电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自身的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耐心,看起来很容易的一条片子,都是经过上百次的演练铸就的,我们不能随意的说一部影片的不好,因为他们也都是用心血做成的。上海电影历史的发展,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改变,这更是让我们欣慰。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2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雄距在世界东方。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边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蜿蜒在山上的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从秦始皇下令建造长城,到孟姜女寻找丈夫,最后明代开国元勋——徐达修筑长城。它蕴含着砥砺奋进、生生不息的文化真谛,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华夏儿女的骄傲!

  今天来到玻璃博物馆,观看明清重镇——秦皇岛长城专题展开幕仪式。仪式过后,来到展播播厅,“天开海岳京师屏障”八个大字,顿时让我感受到了长城的雄浑、凝重、神奇与美丽。秦皇岛境内有223。1公里的明代万里长城,它们气势雄伟、风光秀丽、建筑精美、关隘众多、文物丰富、故事动人,展现了长城文化的精髓。

  第二部分——天工巧夺匠心独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长城由城台、马道、垛口墙、望孔、排水、射孔、宇墙、雷石孔、吐水嘴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讲解员叔叔特意讲了吐水嘴的作用,让我大开眼界。

  第三部分——雄关要塞长城烽火,主要介绍了榆关抗战对长城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军事武器——铁弗朗机。“戚家军的驻守,戚继光曾招募浙兵9000余人守之。”“9000人,这么多人”我不禁感叹道。

  第四部分——精神守望永续传承,从70年代开始,秦皇岛市就出现了义务保护长城组织。当我看到展览柜里展示长城保护员——张鹤珊维护长城的工作笔记和工作总结时,我才明白原来长城需要工作人员年复一年的`精心维护和修复。到20xx年底,张鹤珊与其他74位长城沿线农民一起,在村民中义务宣传长城保护知识。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来。它蜿蜒在山上,是我们值得骄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长城建成后,经历数代人的坚守,它蜿蜒在山上。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我再次看到展厅里的长城模型,情不自禁地眼眶湿润,那是因为我对长城爱的深沉……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3

  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在家只会通过书本等传递历史知识,让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成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于孩子的上进心有帮助的,对于提升孩子的视野是有帮助的,上海博物院确实是个好去处。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4

  听说上海博物馆要从旧址搬走了,那里有许多上海长大的80后的儿时的回忆,于是去匆匆重温了一下,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感。

  西洋风格的老建筑,门口的大石阶,虽然规模不大,还被延安高架路盖过了风头,但也感觉得到一点纽约NMNH的气质。门票多年以来都是5块,算是最平民的豪华博物馆了吧。

  自然博物馆自然是要看恐龙的。一进馆,巨大的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s 就占据这中央大厅的中央。虽然当时对这些大型食草蜥脚类复原的姿态与现在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这更留下了它在许多人心中的深刻印象。

  马门溪龙更可能的姿态是脖子和尾巴分别向前后平伸以保持身体平衡,尾巴不拖地,头只是稍微扬起,不会因为长脖子对位置太高的大脑造成供血不足。

  当事人回忆:“我小时候真的被门口的那个东西(合川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 吓哭过,好多次……”

  我表示我小时候每想到此货总是在想吃合川桃片,于是这几乎是我小时候说得最多的恐龙了。

  马门溪龙旁边的家伙是我们的本土剑龙:多棘沱江龙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同样在川渝一带出土,它有15对棘板,数目是已发现的剑龙科中最多的——当然这是博物馆里的说明介绍的,不知现在更新没有。

  这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中国剑龙,还有一副化石在伦敦自然博物馆。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历史的印记了,它们永远也不会再复活,我们不过是在怀缅过去罢了!

  一块横匾上悬挂在正门上方,七个大金字熠熠生辉,这高大的建筑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馆。

  十月十四日那天,我们由老师带领到那儿去参观,这次参观真使我大饱眼福。

  我们先参观了古尸陈列室。古尸室里,存放着一具具形态不同的古尸。我们分别参观了新疆哈密、楼兰等地的五具古尸。他们除了肉已干瘪,皮肤变成咖啡色以外,形态等都没改变。听讲解员介绍,这些古尸很有研究价值。我想:这些古尸能够完好地保存千百年直到现在,可真不容易!

  走出古尸陈列室,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特别宽敞的大厅,这个大厅大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大厅中央停放着四具恐龙化石,中间的一具最大,这具恐龙化石大约高二十二米,头颈一直伸到大厅的'天花板上。它的头骨向上仰着,似乎在眺望远方;胸骨一根根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身体两旁;臀骨呈扇形,朝两边张开;两只前肢高高腾起,腿骨有碗口那么粗。远远望去,这头恐龙化石就象一辆大吊车,听别人说这只恐龙名叫“马门溪龙”,在大恐龙的两旁还分别陈列着三只小恐龙的化石。最前面一只小恐龙名叫“沱江龙”,大恐龙后面的那只叫“禄丰龙”,大恐龙旁边的那只叫“棘鼻青岛龙”,这三只小恐龙团团围着大恐龙。这时,我仿佛看到“大恐龙带着小恐龙一起出去寻食,它发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就迫不及待地想跑过去,美餐一顿,小恐龙形影不离地跟着大恐龙向树林跑去……”。

  在恐龙旁边还有一具黄河象的化石骨架,虽然它已经变成了化石,但是尊容如故。在这里,我还详细地了解到从猿到人的进化史。这时,集合的哨声响了,我带着美好的遐想离开了古生物陈列室。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二楼“无脊椎动物陈列室”,这里几乎是鱼的天堂,大鱼,小鱼各种各样,无所不有。但在这些鱼中,给我印象最深是那条凶猛的鲨鱼标本,人们常说它是海中一霸,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见这条鲨鱼的身躯有二三米长,两排锋利的牙齿排列在那只大嘴的上下,它的眼睛虎视眈眈,似乎又发现了什么猎物。这时,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鲨鱼果然凶猛啊!”

  走出无脊椎动物陈列室,我们又参观了“哺乳动物”陈列室。在这里我似乎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自然界:飞禽走兽都汇合到了一起,我还看到了庞大的海龟,珍贵的禽兽,美丽的鸟儿和巨大的鲸,最引入注目的要算一头虎鲸标本了,它虽然没有蓝鲸那么巨大,但它那比老虎还要凶猛盼样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自己似乎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一次,获得了不少新知识,收获真不少啊!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5

  早上一起床,就有一个惊喜等着我。妈妈告诉我:今天一整天都不用写作业,外公带我去邮政博物馆参观。于是我特别兴奋,很快吃完了早饭就出门了。

  进入博物馆后,两边都有楼梯,我们选择了左边的楼梯。走上去后,一边陈列着有关古代邮政的照片,另一边陈列着有关现代各类邮政的展览品。

  我们继续往前走,进入另一展厅。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电子地图。我一按按钮,就能放大缩小地图,在地图上“走遍了”很多邮局。大厅里还展出了各种以前人们送信时的雕塑:有坐在船上送信的,有骑着马送信的`,还有扛着很大布袋奔跑着送信的。

  最后我和外公在里面迷了路,还是我带着外公走出来的呢!我觉得今天学到了不少知识,可以分享给我的小伙伴们咯!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1-23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4篇11-16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15篇(实用)06-09

博物馆观后感11-12

博物馆观后感07-06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03-09

南京博物馆观后感01-15

博物馆观后感优秀10-31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