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情深》读后感

时间:2025-09-09 07:16: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母爱情深》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爱情深》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母爱情深》读后感

  厉彦林散文集《母爱情深》以深挚笔触织就母爱图谱。它独创性地将个人创伤记忆升华为生命韧性的美学表达,以母亲躯体为符号,编码出承载乡愁与民族记忆的宏大诗篇。这部沉静深邃之作,在快餐时代重塑了散文的重量与尊严。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确定的准,抓住了《母爱情深》一书的核心,厉老师在《跋》中提出了生身、养身、立身母亲,从肉体,到大地,至文化,这三重母爱的感悟,正如正文中,由写母爱、到沂蒙、山东,乃至中国,是由小及大的视野拓展,是由近及远的境界提升,对应切合了弘一法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人生三见的观点。个人看重的是,由自然情感到人文情怀的跃升,由文学表述到哲学思辨的凝炼,没有局限于具体而微的母爱描写,体现了深沉博大的文化自觉,蕴含着生命传续、大爱传承,生生不息、薪尽火传的内在力量。

  其实,由血缘母爱的真实,到文化母体的温暖,我们每个人在自然土壤中长大,在文化土壤中扎根,无论是肉体成长,还是精神丰足,是同步进行的,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层面从来不是分开的,只是我们需要足够清醒的文化觉悟。而且更感佩的是,厉老师身体力行召开家庭读书会,以母爱为引,团聚家族,传承文化,培育文心,为我们家庭教育、传承文脉做出典范。

  对文学创作,一直提倡由“小我”到“大我”的进阶,由“情”入“理”的进步。要从文字中咀嚼出哲学的味道,那可能就离文学大作不远了。《母爱情深》是个很好的例证,给我们进行创作提供了好的启示,下一步持续深入研讨,努力推进临沂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

【《母爱情深》读后感】相关文章:

母爱的伟大,胜过一切——《慈母情深》读后感06-08

《慈母情深》说课稿10-19

慈母情深说课稿11-09

慈母情深说课稿06-21

《慈母情深》说课稿07-24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简短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反思12-25

舐犊情深读后感12-26

慈母情深读后感01-22

慈母情深读后感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