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的读后感

时间:2024-10-11 10:21: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藤野先生》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藤野先生》的读后感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国外最关心他的人之一。他的导师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感激和鼓励他的老师之一。因为没有忘记藤野,鲁迅中年后会写《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因为没有忘记藤野,鲁迅有毅力继续写下“正人君子”的文章。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的老师。

  永远不要忘记老师,是一种美德。居里夫人发现镭后,名声远扬,当她回到祖国波兰时,波兰妇女界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她。会议期间,居里夫人被大家围住,但她却分开了大家,兴奋地跑到角落里拥抱,亲吻一位老妇人。这位女士是居里的小学老师西科尔斯卡。从此,居里夫人不忘恩师的美德,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故事。居里夫人成名后,她仍然拥抱她的小学老师,因为她有不忘老师的美德,这是居里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最重的人之一就有自己的老师。别忘了老师不是谁的专利。这种美德应该为我们所有人发扬光大。

  别忘了老师,不仅是美德,更是行动中的落实。张澜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朱德后来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了大半辈子,这离不开张澜的教育。革命成功后,朱德照顾老师,有一天,张澜来到北京,朱德亲自到车站迎接。张澜病逝时,朱德亲自担任丧葬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以礼、死葬以礼、祭拜以礼”。俗话说“一日为师,一生为父”,朱德对待他的老师,就像对待他的父亲一样。也许,对我们来说,没有必要像朱德这样的老师死后“祭拜”。但是,我们不应该回去看望以前教过我们的老师吗?真正不忘老师,就是要在自己的行动中落实。

  不要忘记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的中国孩子,以实际行动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应该从周围的小事开始,一点一点地开始,像鲁迅先生一样,不要忘记老师,振兴中国!

【《藤野先生》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藤野先生的说课稿12-08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06-18

藤野先生说课稿15篇12-08

《藤野先生》说课稿11篇11-09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推荐】06-18

藤野先生部编版说课稿12-05

[经典]《藤野先生》读后感12-24

《藤野先生》读后感(经典)07-24

藤野先生读后感06-24

藤野先生读后感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