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时间:2022-01-08 17:15: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活着》读后感【推荐】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着》读后感【推荐】

《活着》读后感1

  昨天因为工作比较忙碌,没时间更文。前天一口气把《活着》读完,期间多次由于难过而中断,不得不说,这本书叙事跌宕起伏,作者的文笔简洁有力,使我感受到福贵的甘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又会黯然垂泪。悲剧接踵而至,当我看到凤霞和二喜结婚,心里着实为他们的婚事而开心,但勺子突然跟我说,马上凤霞要去了。心里又难过了一阵。读《活着》,心中一口气、一颗心始终提着,现在写这读后感,也是一颗心提着。

  全书的内容,我就不一一细讲,简单来说就是福贵这个主人公一生的坎坷遭遇。余华将福贵的人生,放在抗战、解放战争、文革这段历史的剧变中,主人公的命运在历史和社会的洪流下,起起伏伏,最后一家四代,只剩下主人公一人茕茕孑立,形单影只地在“活着”。

  余华在序言里一直都在强调两个事情:一个是希望读者能够站在福贵的角度去感受,只需要去顾及福贵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因为在旁观者眼中,福贵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第二是事情是活着的含义,活着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想象一下,在战场上,当你的亲爱的战友们,在他们倒下的那一刻,跟你说:好好活着!

  或许我们更能体会到,“活着”所承担的重担。主人公的命运真的是非常凄惨,但凄惨的生活里也有着些许快乐,其实活着并不单是承受,活着是享受,唯有能承受其重,方能享受活着的美好。豆瓣里面很多人认为,余华给我们传递出来的是——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觉得这种理解,至少是不符合我个人的价值观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未免太苟且!当福贵适应了死亡,艰难的生存环境带走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他仍然顽强地“活着”。许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活着,因此归结于,他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得,他是为了他的亲人们而活着。在福贵的想象中,他的生活里依然有他的亲人们,有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余华在文中写到,福贵跟那头叫福贵的牛说话,我想,他是在借这暗示着福贵的心中,福贵的生命里,这些人依然存在,为了这些亲爱的人,他也应该继续活下去。

  我一直认为,人活着,就要有一个目的,不管这个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有一个目的。当你还不明白的时候,活着就是继续寻找活着的原因。人始终不能放弃对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着好奇心,才能继续前进。当你明白自己活着的目的的时候,继续去实现这个目的,继续努力,保持向上的心态。

  从“活着”的含义的探讨,我下面还想谈两点。

  第一点:家珍,真的让我异常感动。明事理、勤劳,热切地爱着福贵,爱着自己的孩子们,爱着自己的家庭。我起初并不认为,福贵与家珍之间是爱情,因为这种爱,我只看到了家珍一人的容忍与宽容,而不是夫妻之间。但仔细一想,其实福贵对家珍又何尝不是深爱呢,只是因为第一人称叙事,福贵也不可能说自己有多爱多爱家珍,因此使读者对这一块的感受就淡化了。每次看到家珍,我就想起我的勺子,越发觉得骄傲与满足:我的勺子也这么爱我!

  第二点:书本的最后——外文版评论摘要,我曾经认为是出版的最大败笔!当时看完余华的正文之后,难过知情难以自抑,但是接着看这些外文评论摘要,让我不禁想说一句:WHAT!虽说,一千个读者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当时仍然很难理解,为何大多数外文评论里面淼淼几句话指向的不是“活着”,而是指向的“文革”那段历史。但后面我在仔细看了一下,其实外文版评论大部分并没有批评影射文革那段历史,而更多的还是“困境中活着”的这种观念。我觉得自己,有点小题大做了,没有认真看完人家的评论。是我的过错。

《活着》读后感2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余华说过:活着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更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这是一个普通的人的生活,但他却创造了不一样的精神世界。没有抱怨,福贵很平静的诉说着自己苦难的一生。正如余华所说,如果用第三人称写福贵,福贵无疑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但是正是因为很巧妙的运用了第一人称,使他的经历由自己的口诉说出来,反而不是那么令人难过!在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是他自己的感受,他自己的生活。贺拉斯说过: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福贵只是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死去,将他们一个个埋葬,看着他们的一抔黄土,想着他们就这样在人世间销声匿迹。

  活着,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然而,活着对于某些人反而成了责任,亦或是负担。痛苦,揪心,烦恼,苦闷……接踵而至。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小事,与美丽擦肩而过。在生命的牢笼里束缚着自己,不肯放开自己。将自己从高楼中推下,将自己抛入湍急的河流之中,将自己扼杀在生活的紧箍咒中……而《活着》这本书却给了我不一样的震撼!活着的理由是什么。只是因为有爱而活着,有人说他悲苦,有人说他不幸,有人说他的人生就是苦难的代名词,有人说……我却认为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知道最重要的东西——生命的意义。生活所需要他面临的事,不是苦难而是磨砺,不是痛苦而是希望!为了在家的妻儿活着,为了孙儿活着,为了自己活着,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他始终很真的活着。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福贵的存在只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那个时代的普遍所有。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活着》是繁华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福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令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

  在人生中生与死都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我们无法选择于哪年哪月哪日出生于哪个家庭,同时也不知哪时哪分哪秒死于哪个地方。人生或许就是这样,生与死都不是我们可以预测的,但每天能够在匆匆的步履中看着迎面而来的晨光和那缓缓升起的朝阳,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活着的快乐!

《活着》读后感3

  一直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

  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洗个清爽的热水澡,躺在柔软的床上,手持一本还散发着油墨味的好书,细品一杯清香扑鼻的香茗,让自己浮躁的心情在文字中慢慢地沉淀和安静下来。我想,这应该是一天之中最为惬意的事了吧!

  有人说,好的阅读是对心灵的洗涤和升华,而优秀的书籍更是思想的“清洁过滤器”,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本好书是值得去反复咀嚼的,每读完一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最好的读者,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

  读余华,我是很费了一些心思和精力的。以前有读过他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血记》等,隐约觉得他是个残酷的作家,把现实撕去表皮给人看,惨淡不堪。

  第一次读《活着》,感觉就像自己的心坠入了一个黑暗中的监狱中,令人窒息。以至于那几天吃饭、工作、睡觉都沉浸在文章的情景中不能自拔。

  所幸我警醒自己,强迫自己又出来了,然后又站在不同的角度阅读了两遍,因此我保留了自己清晰的感受和洞察。这次余华把生活撕扯的比上次更加悲惨,更加零碎,仿佛就是一场浩大的人生悲剧。

  但至少,我喜欢《活着》这个名字,充溢着压抑的活力和黯淡的温暖。

  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面对生活,我们应该走去怎样面对、坚强地走下去?——于我,《活着》努力在讲述的,起初只有这些。

  我且以为,余华在写《活着》的时候,思想是有过挣扎的。一个作家能把生活铺陈的如此颓圮不堪是需要一些勇气努力和对自己的说服力的。努力和说服之后,福贵被置于始终失去的位置。失去家产,然后失去在茅屋简单却快乐的生活,失去母亲,再相继失去一对子女,直至失去妻子,最后失去女婿乃至这个家庭唯一的香火——外孙。最后他还留下的是什么呢,一头叫“福贵”的老牛。

  让福贵失去这一切,余华似乎仍意犹未尽,连失去的次序都推敲再三。一次次的让福贵失去当时最不愿失去的东西,破烂不堪的生活。生活的现实,就是如此吧。生活最坏,坏不过福贵吧。撕裂,只是余华的第一道工序。

  生活撕完了,打烂了,余华又开始做针线活了。如此愁云惨淡的福贵,在如此的现实面前,该失去了生存的勇气了吧。要知道每一次的失去,都充溢着扼杀福贵生命的力量啊!但不,余华在这时候就要开始缝补了。一次一次,福贵只是直面黯淡的生活,甚至一次一次的撕裂,只有让福贵日渐习惯,习惯生活本来的样子。于是默默承受,一年一年的活了下来。

  绝望是不存的。

  还有一些东西是读了《活着》之后始终萦绕的。

  苏东坡讲作文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一直以为生活亦是如此,不曾意识到的是,就连惨淡的生活也是这样。

  福贵一生经历无数,家业凋零,亲人早殁,如此黯淡,大概也是另一种绚烂了。晚年生活却并不因此而一蹶不振。他只是懒懒的赶着他的“福贵”,每天几遍的念叨亲人的名字,以此来纪念以前绚烂或者惨淡的生活。绝望是从不存在的,于他,生命变成了和吃饭睡觉同样平常的事,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死也只是不活而已。生命,终于归于平淡。

  失去并不总是失去,就像结束并不只是结束一样。我以为,这也是余华在作品里想说的话。龙二神气活现,赢了钱,夺了地,以为日子从此就衣食无忧了。谁知命运无常,夺的地被分了,命也没了。“哪怕他有五条命也全报销了”,作家冷冷的写出这么一句有趣的话,似乎想说的是,福贵莫名其妙的就拣回了自己的命。那么前日的失去,是不是为了今日的得到呢。“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失去和得到,本来只是一线之隔。

  那么,绝对的绝望也就不存在了。

《活着》读后感4

  夜深人静,窗外传来了稀稀落落的犬吠声,点点星光洒落在床头,闻着淡淡的茉莉花茶香味,翻开了搁置许久的《活着》。起初我是不知道余华写的这本书,还是偶尔看到朋友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当和尚”吸引了我。我想,这种对生命的感慨,已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简短的一句话写到了我心里,但却不敢苟同。我想自己也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但我觉得活着之外也有许多人们想要追求的东西。作为一个年轻人,并不想以福贵那种老来当和尚的心态去活着。

  福贵年轻的时候是个浪荡子弟,吃喝嫖赌败光了自己的家产,沦为一介贫农。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也因此病倒了,再去给母亲请大夫看病的时候又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福贵,没有见到母亲最后的一面时,我已经对这个主人公失去了信心,同时心怀怨恨,怎么就没死在战场呢。在我看来,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情感的一种寄托。虽然此时的福贵已经体会到活着的好了,想要去过稳当的日子,但这时的女儿凤霞却因病变成了哑巴,妻子身体也因病而每况日下。

  生活的苦难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少给你增添一点压力。福贵的妻子本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却要跟着福贵去辛苦的劳作,最后因为营养不良吃喝不好,而得了软骨病。索性的是,福贵的儿子在一天天长大,那真的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就是这么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却在为自己的校长(县长的女儿)献血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看着医生不顾孩子死活,抽干孩子的血,只为了救县长的女儿。我哭了,因为这个可爱的孩子死的真的太冤枉了。那个时代,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命就那么不值钱吗?此刻的我已无力去追问那些坏人是否受到应有的惩罚。

  四口之家变成了三口之家,福贵的聋哑女儿凤霞慢慢长大了,终于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本以为生活可以让这个苦难的家庭幸福一些。可是凤霞在生孩子之后大出血死了,留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苦根。福贵的妻子,在几个月之后也拖着病体撒手人寰,去找自己的孩子了。我想,或许此刻的她才是最幸福最轻松的时候吧。

  这时候的家庭,就剩下了福贵的外孙、女婿一起生活。尽管如此,大家也要努力活着。可是福贵的女婿也在工作的过程中死去了,然后苦根在福贵无意中让孩子吃了豆子之后撑死了。此刻的我已经无法用言语去描述自己对于福贵这个主人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了。

  就是这样的生活,风烛残年的福贵还在努力的生活下去。我在想起了书中开始时候的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或许真的是吧。富贵的一生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我在想,如果我处于福贵的状态中,是否有勇气去面对他所面对的一切,又是否有勇气去继续活下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此刻的我仿佛看到了福贵坐在大槐树下,缓缓讲述着他的一生,语气中没有大喜大悲,这种大喜大悲却传达到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福贵学习,学习他那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无论面对多么沉痛的打击,都要有活下去的勇气,这大概就是生命的真谛吧。

  生活有时候是无奈的,甚至很现实、残忍,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努力去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正如我们遇到生工作中的困难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得抱有希望,去努力的工作,去解决问题,去经历磨难的洗礼,才会懂得成长,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努力奋斗,懂得生活!

《活着》读后感5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叫福贵的老人悲惨的一生。福贵曾经是一个阔少爷,家境很好,但到了他爹这一代,家道开始衰败,他爹爹生活奢侈、挥霍。而福贵比起父亲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吃喝嫖赌,无恶不做,终于在一次赌博中,上当受骗,把自己家的土地全部输给了别人。他的家境一落千丈,父亲也被气死。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相依为命,过起了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母亲由于过于劳累,生病在床,一次,福贵去给母亲取药,被国民党抓住,作为庄丁送上前线。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一次次的死亡,他思念自己的亲人,渴望能够活下去。两年后,他幸运的回到了家,母亲原来已经死了。悲伤之余,唯一能让他高兴的是他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他不幸命运这时候才刚刚拉开序幕。福贵家庭虽然贫穷,一家人却生活的非常幸福,儿子有庆也在健康的成长,一次学校组织给县长的太太献血。有庆由于先天的营养不良,再加上抽血过多竟然死去。福贵又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自此,全家完全沉浸在了一种悲痛的氛围之中。一直到又聋又哑的女儿出嫁时,全家才有了一点欢乐。然而,上天并不怜悯这可怜的人,仍旧一次一次的把难以忍受的苦难向他降临。先是自己的女儿难产而死。接着是自己的妻子难以忍受丧子、丧女的双重打击而去世。福贵只得和女婿二喜以及外甥苦根生活在一起。然而更加让人难以意料的是,二喜却在劳动时,不慎被两块水泥板夹死。自己的唯一一个亲人——外甥苦根最后也意外的离老人而去!最后,和老人相依为伴的只有一头老牛。

  一次次的死亡,都是主人公老福贵不紧不满、平静宁和的叙述出来的,该长哭当哭时,他无动于衷,该唏嘘感慨时,他不肯多谈半点。老福贵把所有汹涌的情感都潜进了冷漠的叙述之中,我的心中却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我不敢想象,谁也不敢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人公换作是我们,我们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但老福贵却活了下来,而且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老福贵是这样说的: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我真的不想折腾我的感情,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但是面对着这样欲哭无泪、欲叹无声的叙述,谁的感情不像一锅煮沸的水呢?

  人为什么而活着?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结论的话题。但是,我却觉得作者余华说的更有道理。

  余华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妻子家珍,她对人活着的意义看的明白清楚。她告诉福贵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福分,只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不是对余华这种“活的哲理”的最好诠释吗?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倾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好好活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好活着,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活着》读后感6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眼泪而使得他们浪费自己的感情和金钱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心情看这本书,直到前天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活着》读后感7

  第一次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是因为偶然跟在美国读书的同学聊天,他说自己世界电影赏析课程的结课论文题目是“张艺谋与《活着》”。这使得我瞬间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兴趣,想想比较惭愧的是,我第一次欣赏这部经典电影竟然是在它上映整整二十年之后。

  因为被电影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所吸引,又迫不及待的去看原著——《活着》。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人们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似乎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和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噩梦与困境不再牵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只留下我猝不及防。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跑。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悦。

  可是他却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轻的我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合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就是生命的力量吧。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就像每朵乌云都镶着银边,无论当下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此刻的我们毫发无伤。

  其实,只是像富贵一样活着,已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普希金说过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我想,最好的生命应该是“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活着》读后感8

  如果我们有更多选择,就不会有这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麻木地走过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圣经》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软弱的,人的体内人的成分使人易怒,冲动,不能自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人的软弱,使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无力支撑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恶却无胆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无声地攀爬,在无桥无船甚至无人的野渡泅过冰冷的河面,充分显示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的日子会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毒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读了《活着》,我想,接受现实,努力成长,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读后感9

  “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

  余华的名著《活着》,悠悠在飞机上就几乎一口气读完一半,很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强烈感觉。可惜,飞机总不能始终在天上飞。当硕大的飞机在沉闷的发动机声音中,飞行了三个小时之后,最终还是按照计划安全地落地了。悠悠的心中却漂浮起一股莫明的惆怅……

  飞机落地后,正如悠悠所忧虑的,在日益繁忙的公务堆里,悠悠只能是忙里偷闲、陆陆续续地用了一周的业余时间,读完了剩下的另一半。

  然而,读《活着》却是很是震撼人心的。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可谓是完整地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也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对此,美国《时代》周刊20xx年11月9日刊登的一段评论可谓切中要害:“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

  是的,的确如此!

  福贵出生于地方家庭,用福贵的话说:“我爹和我,是远近闻名的老爷和阔少爷,我们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家中有一百多亩良田,供给福贵一家享受着悠哉悠哉的富贵生活。徐家的祖宗从“养了一只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就这样一步步地发起来了。到了福贵他爹手里,就把祖宗留下的二百亩良田,变成了一百亩,而福贵最终又把这一百亩全部输给了龙二。“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就将从白手起家养鸡,鸡逐步变成牛的反应进行了一次还原。福贵从一名阔少爷变成了龙二的佃户。福贵想到死,但更想到了“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过日子了,我得养活我娘和凤霞(福贵的女儿,笔者注)”。于是,福贵向龙二租了五亩地,开始了他的贫民生活。

  福贵的贫民生活充满坎坷,充斥悲哀!

  他相继经历了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春生的太太过度献血而死、女儿凤霞难产而亡、女婿二喜因工去世、相伴一生的妻子家珍积劳成疾而去。人生中所能经历的痛苦无不在福贵的身上得到一一体验。然而,这些还不够。更为残忍的是,最后,福贵将从“鸡变成牛”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孙子苦根的身上。但是,即便这样,这个与他相依为命的孙子也没有留住,还是由于吃豆子因噎而死。

  天灾人祸,让福贵受尽生离死别的痛苦与悲哀!

  然而,与此同时,福贵还看到了,得到他的一百亩地,却在解放初期的镇压地主中被枪毙的龙二,和从共产党俘虏而成为共产党县长,又最终在文革中被迫害而亡的春生。

  一个又一个看似意外的结局,终于让福贵看清了自己的人生。得出的结论是:“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不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这句话,是不是福贵的真心话,是福贵在经历了人生接连不断的大悲之后,彻底看清人生后的由衷感悟,还是被苦难人生重重压抑之下的由衷无奈!这,悠悠始终是不得而知,也许,就是作者余华自己也并不清晰。余华在《中文版自序》中,开篇就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而写。”是的,余华的小说简洁、简单,而这种简洁、简单,是一种让人欲哭无泪的简洁、简单!是一种直抵人心,让人心灵颤抖、心灵震撼的简洁、简单!是一种无需复杂、也无法复杂的简洁、简单!

  在阅读过程中,悠悠时常觉得余华是否写得过于残忍了!

  然而,当悠悠读到福贵和那头名叫福贵的老牛,渐渐远去的身影,和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的歌声时,悠悠又觉得这一切是真实的。生活,需要的是一种韧性,而这种韧性在福贵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活着!

  生活或许对某些人而言,是有着一种眷顾,让那些人活得有滋有味。但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徐家,有“从鸡变成牛”的辉煌,也就必然会有“从牛变成鸡”的衰败!这就是生活的哲学,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辉煌的生活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活给出种种磨难中消沉,此时此刻,“活着”就显得如此不易!

《活着》读后感10

  通过上一季《活法》读书活动,我领悟了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哲学。稻盛和夫从人不断成长的角度剖析了人的一生就不断修炼、提升心智的过程。在《人为什么活着》书中,稻盛和夫则用宇宙意志的概念解释了宇宙和人类进化的奥秘。宇宙之所以能够从质子进化为原子、分子等等,都是因为宇宙的意志在不断推动的。宇宙的意志这个概念利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就是你所在环境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文化与使命。我们在一个公司就要认真地执行公司的使命,深刻领悟企业的文化,这样就能够得到宇宙的意志,在企业中快速成长,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能够改变宏观环境,但我们能够适应把握宏观环境。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这句话可谓一语惊人。我们一直只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道盛和夫看来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失败之母。我们太习惯了逆境求生存。在逆境中我们会认真的分析当前形势,制定走出逆境的方案。在逆境中我们时刻保持着紧迫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逆境中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逆境中我们不害怕失败,我们敢于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在逆境中我们不会满足,我们充满渴望与激情。在逆境中我们可以张扬人性的优点,我们充实,我们豪迈。而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开始自满自大,我们开始固步自封,我们开始失去激情,我们开始猜疑团队,我们开始害怕失败。最终我们开始不断走向失败。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也当成是一种试炼,我们就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成功。我们就能够看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在工作当也是一样,当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产品研发。我们应该把这个过程当成是一个试炼过程,我们应该去总结这个过程的得失,成而进一步提升、完善自我。

  在这本书中作者再一次强调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

  人生是由努力和梦想组成的。一路走来,有磨难有坎坷,有泪水有喜悦.支撑我到今天的是心中的那五彩斑斓的梦想.梦想和希望是每个人生活的支柱,在梦想的装扮下,将来的岁月会更加美丽绚烂.我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挖掘自己所有的潜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可能会失败,但放弃则意味着根本不能成功.

  在梦想的旅程中,我要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是每个人对自己积极肯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通过奋斗和努力取得成功.当然,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大,更不是不顾客观情况勉强去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许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怕失败,于是先给自己找一个后退的台阶.自信会使我扬起成功的风帆.当达到胜利彼岸后的愉悦心理体验,将永远是那些有高度自信的人所独具的.

  把苦难当成是一笔难得财富,把挫折当成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来精焊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来时代的伟人”.凡是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磨练出的,就像火柴,如果回避摩擦,它的一生就只有黯淡无光.每多一次失败,并不意味希望更加渺茫,而是代表着你朝成功又近了一步.失败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失败,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那么我想或迟或早总会成功.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塑造一个乐观、坚持、理性的自我是必要的.用爱的博大照耀一切,用敏锐的心感悟人生,用热情的心拥抱生活,用十分的努力对待任何事情,我相信这个全新的我即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稻盛和夫在书中还给我们阐述了因果报应法制。善根生善果,恶行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法则。人怎麽想,就会出现所想的结果,万物唯心造。大部分的结果都源自于人类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法则,这项法则始终与命运并行,并形成波浪起伏的人生。

《活着》读后感11

  刚开始看书那阵儿喜欢外国的书,觉得中国的文学作品不过芸芸而已,剧情不够跌宕起伏文字太平淡。后来才慢慢感觉到文字本身的力量,翻译过来的作品终究给人一种外来户的感觉。

  《活着》全书不过十四万字,看得快的话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事儿。第一时间就想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感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用来交流而不是导读的,如果您还没有读过《活着》,此篇文章的意义于您或者笔者来讲意义都不大。

  由于内容实在是过于复杂与深刻,笔者在此只想对几点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每个人物都是一个个体

  无论文学还是电影,笔者觉得好的作品共有的特点就是不给任何一个人物贴标签。没有一个人生而性恶或性善,所有人都是在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等等的影响下形成了现在的人格,这才是真实的,人物才是饱满的。也没有一个人是二十四小时全天都与人为善或者为恶的,文中的龙二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本以为这个人在坑了败家子福贵的家产之后会痛打落水狗,但是他还真借给福贵两亩上好的水田,龙二在坑了福贵之后心里是否有那么一点愧疚笔者觉得可见一斑。主角福贵生而败家,年轻时吃喝嫖赌抽样样不落,但是当家道中落时还不是一样将整个家的担子扛到自己肩上,在文革期间春生被斗时又展现出了自己的善良与义气。有人会觉得家珍是个完美的正面人物,但是她还是会将有庆的死迁怒于春生身上。红卫兵让人气愤吧,但是能怪她们吗?

  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而饱满的,所以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余华老师没有在为了什么而写,或者说只是把内心的世界原原本本展现了出来。

  二、命运的力量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匪夷所思的命运的力量。福贵是个地主家的败家子,别的地主都在兢兢业业地赚钱,而他一夜败光了所有的家产,这时候开始打土豪分田地,所有的地主都被斗死了,而福贵却因为一夜从地主变为贫农而躲过一劫。这里余华老师真的无意于谈论制度的好处与弊端,只是单纯地想强调命运的力量是多么的奇妙。有生、家珍、凤霞、二喜、苦根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在一件件惨事中间又穿插着一件件喜事儿:凤霞出嫁、苦根出生。

  中国近代所有的凄惨事儿全都被福贵摊上了,每个年龄段值得开心的事儿又都被他摊上了,表面上富有戏剧性但实际上又是极具有真实性。但是结果呢,读书笔记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得不称之为坚强的人,我想这就是整部作品的精华,对待命运的态度。命运不会完全左右什么,但是会一定程度上对人生的轨迹进行干扰,我们可以称其为不可控因素。但这也不是说人生全都是不可控因素。

  三、悲剧

  整部作品中,除了代述者“我”之外,所有的人都是悲剧,福贵、春生、家珍、苦根、二喜、有生、凤霞。但是笔者通读之后内心并没有被如此之多的悲剧所动容,只是简单的感受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笔者想我们是不是该重新思考一下对于悲剧的定义了。是不是只要像保持乐观的心态就可以不称之为悲剧,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更改对悲剧的定义,而需要改变的只是作为旁观者或者当事人对于悲剧的态度,悲剧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悲剧产生的心境。

  整部作品的核心在于福贵最后说的那句话“年少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这是福贵终其一生发现的规律,而那句话能称之为真理吗我想并不是这样的,福贵活在福贵的人生中,而我们活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在前言中笔者很不理解余华老师这样的一句话:我写作不为任何人,只为我的内心。读到最后才发现是自己太过于急功近利,余华老师就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他内心的世界,他并不想你复刻什么样的生活。

  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自己半天敲了什么,总感觉对于《活着》有许多话想说而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期待大家的交流。

《活着》读后感12

  即便是柔和了结局,由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至今仍因敏感的政治问题未能够通过广电审批,无法进入影院公映。

  这是作为电影的悲哀,却是作为小说的幸运。主人公福贵青年时是一个阔少爷,嗜赌成性的他将家中祖辈积攒下来的庞大家业全部输光,省悟后的他和母亲、女儿过起了穷困潦倒的日子。然而,上天似乎注定要他为青年时的过错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去为母亲求医,半途上却被国民党残兵抓了壮丁;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同生共死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席卷全国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没想不久就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几年后,二喜在一次工地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相依为命;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因贫,吃豆子时被撑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终,孤苦伶仃的福贵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做伴,每天朝出暮归奔波于田间。

  名为《活着》,讲述的却是关于一个个关于死亡的事情。它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但有意地淡化了社会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当作孕育苦难的生存环境,一个磨练人性的“炼炉”。如果没有这条不可否认的环境线索,人物和事件就像照相馆里拍一寸照,换来换去都是一抹色单调的背衬。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就挣扎在这样一个“炼炉”中,他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一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震荡与困窘,目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逝。

  许多评论家认为,《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无门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新路。然而作者自己似乎都还没有准备好如何走下去,这从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就可以体现。任何读者都会觉得小说开头更像是孩子信手的涂鸦——“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这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与同时代的苏童、莫言风格类似。

  就像作者在小说前言中所说,“人是为或者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钟情煽情的作家,因此他在创作中也用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为了叙述而叙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入人心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小说主人公福贵过往的一生是痛苦的,然而,他淡然地讲述了他无法想象的经历。福贵以死去亲人的名字称呼老牛,把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情寄托到了老牛身上,而老牛似亲人般给予了福贵继续活着的希望。福贵与亲人之间本能、朴素、温暖的亲情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苦难的折磨下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并成为福贵坦然直面人生变故的精神支柱。如果有一天老牛死去,福贵活着的希望依然不会破灭,他还要为自己而活着,而且会好好地活着。因此,在小说的末尾,福贵郑重其事地对他自己的后事做出妥善安排:他在枕头下放上十元钱,以便发现尸体的人能够好好安葬他。善待自己也是慰藉亲人的一种方式。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对命运最有力的反抗,是对生命的召唤。不管是为了崇高轰轰烈烈地死,还是不为任何卑微坚韧地活着,都是一种生命的尊严。

《活着》读后感13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福贵,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富家少爷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终于在贫困中觉悟,也许那并不算迟。可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记得有那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说它荒诞,是因为这部小说内容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化地集中到一个家庭中来表现;说它真实,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这部小说的许多内容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对官僚主义、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内容,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

  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悲剧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当绝望和痛苦如狂风骤雨消失在宽广的海岸线,温暖而和煦的阳光总会相聚在某个云淡风轻的下午,让我们都去到山涧,望着无垠的天边,恬静而从容的呐喊出心中的那一缕缕不凡和坚持——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活着》读后感14

  余华的《活着》是一本很沉重的小说,沉重到令我不忍深读。书评上有一句话,我认为评价这本书最贴切不过了,那就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

  小说中的人物——主人公的亲人、朋友,在主人公福贵平静得近乎外人的讲述中,在这个叫做活着的小说里一一死去。父亲因福贵赌博输掉全部家产气极而亡,母亲因福贵被抓充军思儿心切而死,充军期间身边的战友中弹而死,儿子有庆为老师献血过量而死,闺女凤霞因为难产而死,妻子家珍积劳成疾最终抱病而死,女婿春生在工地上被水泥板砸死,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终年老体衰的福贵不得不与他在屠刀下救下性命的、也一样年老体衰的、也取名为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可以说,中国过去六十年的种种发生在底层劳动人民身上的几乎所有苦难和艰辛,都在福贵身上发生了。

  但是这本书也绝非只是单纯地想通过福贵讲述自己苦难的一生来表现人生的不易,而更多地展现的还是支撑着福贵的那些活着的希望。可以说,小说是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那就是:人为何而活着?古罗马政治家西赛罗认为,人是为了思考而活着,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认为,人是为了自爱而活着,而本书的主人公福贵却说,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看这本书之前,曾经看过一个电视专题节目,节目中小说的作者余华这样介绍了他写这部小说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本说的主人公福贵就是这样一个与命运友好相待的人:虽然是他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但他依旧坚韧。虽然他经历了重重打击,但他仍然乐观的面对每一天,和与他相依为命地老牛一起认真的活着。有一句歌词写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对于福贵,或许是十分天注定,十分是态度吧!我想,作者写这部小说,最想要读者明白的恐怕是一个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吧!无论命运对你眷顾或者虐待,你都要像福贵一样认真仔细的对待她,韧性的活着。

  是啊,生命中的很多苦难是不期而至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学学福贵,与命运开始一段友情呢?当命运将我们压制得喘不过气来,我们不防与命运握一个手,与之和解,建立一份友情,这份友情也许便消散了层层困苦。

  春来秋去,光阴倐忽,生命的脚步一刻也不停留地走向尽头。今天活蹦乱跳的人,明天有可能忽然消失。生命,不管你有过怎样的甘甜或苦涩,终将归于平淡。人世间的一切繁荣浮华,都不过是一场梦,所有的爱恨,最终都会像樱花飘落,繁华而后忧伤。生命是如此仓促,总是遗憾太多。在生命的时间轴里,我们匆匆来,匆匆去,其结果是一样的,只是过程不同,过程远比结果快乐。

  我们活着的理由有很多,为了这些理由,我们还活着。活着的时候,我们要真切地去体验生命本身的安详、真诚、善良和美好,因此我们必须要与命运和解,也因此与命运开启一段友情。

  《活着》通过福贵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中其实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

  读完这部小说,不知怎么,很自然地想起杨绛先生的那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活着》读后感15

  很久就听说过《活着》这本书,听说和《平凡的世界》一样能震撼人心,也拍成电影了。我喜欢这类作品,渗入人心的震憾一面,夹着感动,愤怒,不安和期盼等情绪去看待这个作品从而直指人生。

  我看的书比较杂,什么类型的都想去探阅,想知道作者想展示的是社会的一面还是心底的一面的比较多,从而在我这里有了一次存根的底。可是看了那么多书,能记得的很少,我相信这除我的记性差以外的原因就是作品本身符不符合我本身的需求,当然这个需求是讲精神层次的。

  这次就以之前读过的写一篇读后感吧,在此非常感谢弟送给我这本《活着》,我读了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样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脍炙人口的称赞,会成为人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如今让我有了一次谈谈它的冲动。

  那我先讲讲《活着》这本书吧(一年前看的,还记得大概情节,说明这作品确实能得到我的认可)。

  作者余华的写作非常有技巧和特色,他主线是让垂暮之年的福贵去讲述他平凡却又显得不平凡的经历,而对主人翁福贵既用了第三人称,也用了第一人称,让现在和过去不断切换,达到了层次分明却避免了直叙平铺的枯燥。福贵是不幸的,他好好一个有钱有地有势的二世祖因为好赌沦落为地位卑微而一无所有的佃农,父亲被气死了,母亲得病后他又被拉入打仗,在打仗时经历了生死的边缘后幸运回家,而母亲早已死去,贫穷让他聪明的女儿变成又聋又哑,后来嫁人了却在生产时不幸死去,她的老公也因为一次意外也同样离去。他懂事的儿子却因为当兵故友的妻子被活活抽血而死。老婆因为受苦受累也离他而去,他的孙子就因为平时吃不上好东西而过多食豆而离去。就这样一个个最亲最爱的人相继离他而去,只有一头让人看不起的老牛陪他度过晚年。经历了那么多曲曲折折,起起落落,是是非非,冷冷暖暖,主人翁福贵却能泰然处之,坦然面对,他觉得他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活下去的意念,还有替他们活下去的希望。他活得不糊涂,活得有期盼,所以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活力,生气。

  都说人物塑造成不成功主要是看我们能不能记住那个塑造的人物,所以这本书我觉得是成功的。我记住了福贵一生的大起大落,我也记住了福贵那面对生活的态度。很多时候我觉得角色可以互换一下,就像结婚互换戒指一样,要的就是对方一个承诺,如果我是福贵,我想我的精神早会崩溃,所以我觉得他是伟大不平凡的,心够强大,才能活着。

  我喜欢这类作品,让我有了更深层面的思考。为什么会酿成这样的惨剧?对于活着的我们而言将要做的和面对的又是什么?这除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道德因素还有什么?我想还有心理承受因素。今天的我们面对的太多太广,所以才会觉得压力山大的,才会想着拥有正能量。如果我们都像福贵一样有了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乐观及态度,到处都是正能量了,哪里还需要传播,哪里还有怨声载道的叫骂,歇斯底里的叫嚣和呼天抢地的叫喊。

  抱怨的太深,失去将太多;拥有的太多,麻烦也太多;轻松的太久,承载的必更多。而怎么样活着取决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还有一种意念,支撑我们去展示不一样的人生平台。

  后记:

  我记得余华写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的告诉我们及让我们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而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是封闭的,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活着》读后感【推荐】】相关文章:

1.【推荐】活着读后感

2.【热】《活着》读后感

3.《活着》读后感【精】

4.【精】《活着》读后感

5.【精】活着读后感

6.【荐】《活着》读后感

7.《活着》读后感【荐】

8.【热门】《活着》读后感

9.《活着》读后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