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时间:2022-01-05 20:06: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活着》读后感【精】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着》读后感【精】

《活着》读后感1

  《活着》讲述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段历史的剪影,是一首社会的挽歌,是一位不幸者对后来幸者的悠悠叙述。他款款而谈,他让我们陷入一个巨大的哲思漩涡,让我们重回那个生命起点的终极疑题。活着,该是怎样地活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妯娌间的谑语在福贵的世界里无限放大。他曾是徐家少爷,花天酒地,挥金如土,拿着家里的田产一次次做赌资,骑着妓女给老丈人请安,当众殴打怀胎的妻子家珍。最终,他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家产四散而空,一家人守着一座茅屋艰难度日。但福贵自知是孽子,自此也就安心过着他的贫苦生活。徐家少爷拿起锄头,正如一个老农般一下一下地耕作着一家人的希望。卖田以后的他,再也没有富裕过,其间起起落落,最后还是剩下了一个人。他亲眼看着靠赌博发家的龙二被击毙,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军官战场上未放一枪就被流弹击杀,做县长的春生文革时被迫害。他们发迹好像一瞬间,所谓张扬也不过一刻,恶事做多了,要还;放肆太久了,要还;太过突出了,也都有突出的代价。而最沉重的代价,莫过于死。余华好像在清算着每个人的账目,每一个人都死得明明白白,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他就是把最简单,最明白的道理如水一样浸在看似千疮百孔的人生当中。每一个人物的退场都没有悲痛的理由,但魔术般的氛围已经完全笼罩在读者的内心,在一次次地拷问中,余华让我们从自己的心里寻找答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人说,福贵苦了半辈子,但苦的半辈子也是甜的,毕竟他拥有了多少人不曾有过的。当他被抓壮丁抓去两年,归去家乡,与妻子家珍的抱头痛哭,见到凤霞时激动地哽咽,那一刻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家的温暖,柔软的温情地始终伴他左右。妻子任劳任怨,拖着病体下地干活;凤霞伺候一大家子,无怨无悔;有庆一边养羊,一边上学,心疼鞋子光脚在雪地里奔跑。他身边的人太多太多,太暖太暖。福贵遇不到好事情,但身边总有许多好人。一家人虽然贫苦,虽然常常挣扎在生死线,但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传递着爱的火把,正是这把火,驱散了黑暗,在生活的压迫下救出了福贵。也是它,让福贵恰拥有了一切的一切。我们总是习惯现代电视剧中的家庭关系,妻子与丈夫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总是经不起一点火星,好似随时会爆炸。活着,有时更多是为了他们而活着。

  中国故事

  《活着》有许多语言版本,外媒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也都很高,看我看到外文序的时候只能摇摇头。我想作者和我的观点一样---这是中国的故事,没有中国文化沉积是很难理解这部作品的。所以在外文序中,他更像是把自己的福贵直接点开,外国友人们或许在书中找的只是证据,但在中文版序中,他正像是引导读者进入他的世界,并祈祷其从中获取新东西。

  小说的背景贯穿了中国一个起伏涨落的大时代,那些好的东西,坏的东西或许都给福贵留下了痕迹,或许说他的幸与不幸并不是他自己的幸与不幸,而是当时病态中国的幸与不幸。他嫖,他赌,是在那个时期地主阶级普遍的丑恶面貌,是那个曾经黑暗的社会给他们烙下的伤痕。兵、匪、饥荒、文革,每一个社会的灾难都爆发了大量的冲击波,无一例外地给这个本已无奈的家庭增加不幸。那是中国的故事,是中国的泣血自白,是对那段心酸历史的回望,而福贵做了一个时代的牺牲品,他的身后,是新的光芒。

  尾声

  《活着》有一种魔力:当你不幸时,看看它,无论你对情节已经多么烂熟,合上书时,精神还是会骄傲地升华,阻挡不了。有些书是百读不厌的,《活着》正是如此。在困苦下,活着不意味着单是生存,是有尊严,有温情地使用上帝赐予的一分一秒。

《活着》读后感2

  带着为什么书名叫做《活着》的疑惑开始了阅读,随着情节地慢慢深入,了解到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农民福贵的一生,然而就是这样平凡的人却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因为福贵的一家老小,随着时间、各种原因相继地离开了人世,到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只被他命名为福贵的老牛,他俩相伴走完剩下的路。

  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忐忑的,更是觉得很苍凉。忐忑是因为看着福贵一家人的离世,一个接着一个,永远都不知道你读到哪个章节,他的家人会离开;苍凉是因为看着在这世界就只剩下福贵一人,年迈的他尽显孤独。

  他做过地主、打过仗、逛过戏院、赌过博,经历着家人们一个又一个的离去。从富贵到落魄无比,从放荡的青年直至寂寞的晚年,或许平常人看来是悲惨的,但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使读者能够和主人公一起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当年那个年代,像福贵那样的悲剧小人物多如牛毛,他们无法活得体面,甚至连生命也失去了原有的厚重,即使面对着悲惨的命运,也努力地活下去。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主人公实在是太悲惨,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读完后发人深思,以前总觉得活着就要有崇高的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活着有什么意义呢?读完《活着》让我才明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了一切,你会发现,你还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还要继续。

  我很喜爱这本书,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人总是这样,如果他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的以为他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因此便忧郁困惑,一筹莫展。这本书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追求我想要的幸福。

  而世上却有太多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为了爱情、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有些人觉得是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抱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我叫张晶,出生于石河子150团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1999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三年后顺利就业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像我这样的家庭和出生,我做梦都没想到能留在首府乌鲁木齐最好的医院,这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培养下,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车······而这就是我的幸福,幸福只是内心对生命流转的一种感受和领悟,而这种感觉不在于它的长短,但只要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珍惜它的存在就已经获得了幸福。

  在贫苦的边缘,幸福仍然能够光顾,在光鲜的背后,幸福也许仍然味同嚼蜡。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所处的环境,而在于你所营造的心境,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是在于你内心感觉到了什么。做事遵循于本心,幸福就能够很简单,幸福的内心才是成就我们幸福人生的主体。

  用心追求幸福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在匆忙赶路的时候,却忘记了祝福。此刻的我们似乎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直在忙,一直在往前赶,以为拼命赶路的我们会在某个终点获得幸福,于是在这种不能停止的追求当中,我们深感疲惫,却一向不曾追到我们希冀中的幸福。生命本就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只是匆匆忙忙、平平庸庸的追求幸福,然而却忘却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是否幸福,都早已没有了感觉。因此当你不停向前奔跑的时候,适当慢下来,欣赏沿途的景和人,也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幸福。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知幸福的心灵。让我们放飞心灵,品味人生,感受幸福!

《活着》读后感3

  记得约莫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你活着为了什么?

  当时同学的回答五花八门,为了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报效国家,为了活着。是的,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不清楚为何自己会来到这个世界,具备了这样的灵魂和思考能力,但是我们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一个生命体,确实地存活于此。通过自己的所做所为与外界,留下印记,透过耕耘的时间去感知世界。

  余华的作品很少说教式的对白,他总是用口白平实的语言去描述那些低微的人,却带给你不平凡的思索和感触。他把自己的人生哲学都融入了他作品的角色中,透过他们的一颦一笑,慢慢地流淌出来。他对土地和困难时期,有着特殊的情怀,诸如《兄弟》,《许三观记》,《在细雨中呼喊》无一例外有相关的故事背景和描写。王小波说过:别人的痛苦灾难才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而绝不是艺术家自己的。这也难怪有种比较调侃的说法,说每一个作家都是后娘,不把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折磨得不成样子誓不罢休。虽然玩笑成分居多,但也体现出创作者借他们创作的人物去表达自己,文以载道人以载情。

  我看着《活着》的主人翁福贵,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地主少爷,到败尽家财,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与一头老牛做伴度过残年。看到最后我并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当一个再普通的人的一生如同一帧帧的幻灯片在你面前放映时,你会发现,那些大喜大悲,其实最后回过头去看,只是为你生命做上了一个注脚而已,所谓乐天知命虚室生白,讲的也就是一个心安理得。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绝不雷同的,那些细小的枝节,却是你有同于他人最大的亮点所在。

  “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地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在这里,我常常听到后辈们这样骂他们:"一大把年纪全活到狗身上去了。"

  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

  也许是余华采用的记叙方式,使得福贵这样一个农民的经历如此身历其境地展现在我面前,但更重要的,是福贵他本身知道如何精彩地讲述自己。人们常说要趁年轻,多去经历一些事情。其实比起经历更为重要的,是讲述,是思索。你从你经历过的事情当中汲取养分,你客观地去分析去评价,得出你的专属结论,构成你自己的人生哲学。干瘪的讲述可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在我自己年老或者有足够多的经历时,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我自己的经历我自己的见解,学会讲述,本身就是在学会做人,这就是活着。当你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你从记忆中又获得了一次重生,痛苦让你隐忍坚韧快乐让你自信豪迈,你从过去的时光中看到了最好的自己。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小有所成大富大贵,你的一生不一定会有这些东西。但人生肯定是有其规律性的,像正弦函数那样有高潮也有低谷,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勇敢地去面对你的经历,同时当自己在讲述这些的时候,稍加修饰面带微笑,那样你就是一个生活的智者,对你过往的事通透清明,那么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一旦一个人不停地叙说着传奇的事,那么,他本身也就变成了传奇的一部分。

  活着,没那么多深雠大恨。这是余华的《活着》,这也是我的活着。

《活着》读后感4

  有的书真真是非买不能读,你等着去图书馆能借阅到,那得猴年?也知看完也就罢了,未必有保留价值,但自新文化报介绍及在网上读了几章后,即生买心且两天读毕。想看阎真的《活着之上》,如饥似渴;看时,很享受,看后,意犹未尽。随着毕业于京华大学,就业在麓城大学的主人公聂志远在爱情、婚姻、事业诸方面,全方位的拼博、求索及始终“上下而求索”徘徊于“活着”与“活着之上”的关系而展开的“灵”与“肉”的挣扎、求索。

  妻子赵平平是重点本科毕业,然在当地小学任教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编”,发个奖金也是三六九等的,如:在编的4000元、区骋的800元、校骋的200元。且每逢节假日,在编的可以找各种借口不值班,领导确可以命令式的通知你:“国庆这三天你值三天班吧,埋头苦了”。想入编,考了多年,除第一次笔试没过,其它都是面试刷掉。两口子无奈买了六千元的软中华去区教育局赵副局长家走门路,好在终解决了区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与他的共性是做事虽有追求(求人),但是有原则、底线。当因“入编”一事请本校年级组长吃饭,对方想乘机“潜规则”一把,她马上说:“那就不麻烦了,我再等等吧。”毅然离开饭店。其老公不也是在评正教授的关键时刻,在掌握了对手破绽——所谓出书是非正规出版社的重要物证时,任可此次评不上,也终不忍上告校方,置对方于“死地”。

  再说聂志远吧,始终以屈原、王阳明、雪芹 诸君为典范,虽不能致,心向往之。同读博的蒙天舒,拿他的硕士论文稍加修改成就了优博论文并获国家和学校的双重奖金,后又经过与聂两次交换读研、读博的导师(看该导师是否为潜力股而定),并借此留校团委,进而成历史学院院长助理。这人是代表“权”的。

  还有读博室友郁明的,头脑精明而非学业,看重古玩字画等的鉴赏,为今后能增其学位鉴定等级而读博,也接一些老板的写自传等活,曾推荐过一单给聂,使其挣了四万(原六万郁拿两万中介)。但当其又接一单写某地铁矿老板的祖孙传时,却因其祖父与日本人合作过满铁的事而坚决不写,本来你要昧着良心写可得十万,立马可拿五万回家,车票也买好了,老板之美女秘书以“别让我为难”劝之,内心挣扎数度,犹如魔来扰佛,可最终还是对先贤信念吧使然,战胜物欲而拒绝了,好嘛,车票也不给送了,女秘书的送站车也免了,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摸黑打车去了火车站。这就是现实,残酷。

  上文说了,就算是人生的紧要处就那么几步的评正高时刻,他也没有以牺牲“学衔敌”来成就自己,选择放弃。人格啊,恐怕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吧?然天公地道啊,他这次还真评上正高了,1/4啊,金燕燕比聂早来两年有资历,但学术不灵,而另两个为聂后面的学生少壮派,一为校长弟子,一为院长第子(博士生),聂报着基本没戏的心态,只能寄希望于评委们的公来公正了吧,结果出来后两个年轻候评者,一个嚎啕大哭,一个昏倒了。据说校长、院长都想其第子夺标,反倒成全了聂志远评上正教授。此章节虽具戏剧性,但人间百态,贤愚高下,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好书,好文章!

  聂的感悟是,屈原、曹雪芹是用来崇景的,不是用来效仿的,人家可以不食人间烟火,而你我则不行啊,还有老婆孩子呐。书中说曹雪芹的姑姑嫁给了清的摄政王级别的,作为侄子,去稍加走动则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吧?有点钱能全家喝粥,有点钱能让孩子病死吗?然,屈、曹者流之所以为悲剧人物,正是困其在权与钱的巨轮以泰山压顶之势来袭时,他们是螳臂当车者矣。然而不唯此,屈原、王阳明、曹雪芹诸君的风骨、气节又去哪了呢?或许,这是神性和人性的区别吧?

《活着》读后感5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叫福贵的老人悲惨的一生。福贵曾经是一个阔少爷,家境很好,但到了他爹这一代,家道开始衰败,他爹爹生活奢侈、挥霍。而福贵比起父亲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吃喝嫖赌,无恶不做,终于在一次赌博中,上当受骗,把自己家的土地全部输给了别人。他的家境一落千丈,父亲也被气死。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相依为命,过起了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母亲由于过于劳累,生病在床,一次,福贵去给母亲取药,被国民党抓住,作为庄丁送上前线。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一次次的死亡,他思念自己的亲人,渴望能够活下去。两年后,他幸运的回到了家,母亲原来已经死了。悲伤之余,唯一能让他高兴的是他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他不幸命运这时候才刚刚拉开序幕。福贵家庭虽然贫穷,一家人却生活的非常幸福,儿子有庆也在健康的成长,一次学校组织给县长的太太献血。有庆由于先天的营养不良,再加上抽血过多竟然死去。福贵又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自此,全家完全沉浸在了一种悲痛的氛围之中。一直到又聋又哑的女儿出嫁时,全家才有了一点欢乐。然而,上天并不怜悯这可怜的人,仍旧一次一次的把难以忍受的苦难向他降临。先是自己的女儿难产而死。接着是自己的妻子难以忍受丧子、丧女的双重打击而去世。福贵只得和女婿二喜以及外甥苦根生活在一起。然而更加让人难以意料的是,二喜却在劳动时,不慎被两块水泥板夹死。自己的唯一一个亲人——外甥苦根最后也意外的离老人而去!最后,和老人相依为伴的只有一头老牛。

  一次次的死亡,都是主人公老福贵不紧不满、平静宁和的叙述出来的,该长哭当哭时,他无动于衷,该唏嘘感慨时,他不肯多谈半点。老福贵把所有汹涌的情感都潜进了冷漠的叙述之中,我的心中却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我不敢想象,谁也不敢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人公换作是我们,我们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但老福贵却活了下来,而且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老福贵是这样说的: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谁在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我真的不想折腾我的感情,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但是面对着这样欲哭无泪、欲叹无声的叙述,谁的感情不像一锅煮沸的水呢?

  人为什么而活着?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结论的话题。但是,我却觉得作者余华说的更有道理。

  余华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妻子家珍,她对人活着的意义看的明白清楚。她告诉福贵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福分,只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不是对余华这种“活的哲理”的最好诠释吗?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倾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好好活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好活着,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活着》读后感6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这本书已经读了不知几遍了,每一次都是一气呵成,一口气读完,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让读者不忍放下。

  《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富家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后赌光了家产。贫困之中,因为母亲生病,福贵为母亲求医的路上,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被解放军俘虏,放他回了家。结果回到家中,母亲已病逝,妻子家珍独自将一双儿女拉扯大,女儿在一次意外中变成了哑巴,儿子尚且活泼机灵。本以为这次大难不死是必有后福,但是悲惨的人生却才刚开始上演。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自己生命的友情,讲述了人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

  《活着》的电影拍得也不错,但是在心里留下的印记很少、很淡,可能因为电影的结局没有那么悲。书中写得没电影那么戏剧化,却如同起雾一样,一层层缭绕,最后伸出五指,却看不见了。悲痛就这样,一下、一下,按部就班地席卷。然而,合上书的刹那,发现自己的悲,不是因为福贵一生的遭遇,而是因为那种面对命运的无奈。小说的笔触非常极端,作者用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描写了福贵的生活,在一本不算厚的书里,写成了一个人的一生。当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旁人用几个小时去看之时,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主人公与他多舛的命运是一种友情的关系,相互感激又互相仇恨,但却如同影子般谁也抛不开谁。余华将大时代附在小人物身上,看着令人心酸。当福贵被拉去”打仗“,有幸回家的那一瞬,我有些激动,战乱年代,有条命比什么都重要;当败家变成贫农而不再是地主,划了成分,龙二成了自己的替死鬼时,福贵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小说本身不是描述现实,而是在现实与幻想中找到交集,从而更好地反映生活。福贵的苦难生活给每一位读者心灵上重重的一拳,对于生活,对于能够活着表示感恩,感恩生活中的平静,也感恩生活中的苦难。

  《基督山伯爵》中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这就是命运,在幸福和不幸之间,你没法抛弃它,也没办法抱怨它。更像那本童书《小房子变大房子》一样,把鸡抱进来,把羊牵进来,把猪推进来,把牛赶进来,让他们济济一堂,混乱一片,然后再把它们放出去,自己豁然开朗。理虽然平直,却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人说福贵,但是整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凤霞,福贵的哑巴女儿。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没有办法表达,当消失了两年的爹回来了,多么兴奋,认出来了却叫不了;当被欺负的时候,想告诉母亲却说不了。造物主给人这么多感官,没有一样是浪费的,凤霞说不了话,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活着,无声的活着,就像那个时代的人,多说多错,不如不说。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只有经历过福贵的一切才知道福贵为什么还活着,为什么还感激生活。我们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别人的故事,想要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真的很难,有些事情,必须亲身经历了才有资格谈及幸福或是痛苦,就像别人对我们或是我们对别人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这些话根本没用,有些事情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明白,冷暖年来只自知。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性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余华没有煽情,亲手埋了全家人,整个故事很痛苦。

《活着》读后感7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福贵,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富家少爷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终于在贫困中觉悟,也许那并不算迟。可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记得有那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说它荒诞,是因为这部小说内容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化地集中到一个家庭中来表现;说它真实,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这部小说的许多内容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对官僚主义、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内容,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

  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悲剧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当绝望和痛苦如狂风骤雨消失在宽广的海岸线,温暖而和煦的阳光总会相聚在某个云淡风轻的下午,让我们都去到山涧,望着无垠的天边,恬静而从容的呐喊出心中的那一缕缕不凡和坚持——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活着》读后感8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摘自余华《活着》

  当看完朋友对《活着》的评论后,就有一股想要看看这篇高尚作品的冲动,我不知道作者在写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作为一个读者,在品味这篇叙说一代人历程时的深切感受!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当生活在8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天报道的那位为钱财而贪污受贿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受贿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最近读余华的小说《活着》,蓦然间如沐浴了神奇的佛光般,混沌的心顿时开窍了。

  还记得曾经年少时,初入社会,茫然无知,带着几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我如作茧自缚般,不停地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快乐吗?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吗?但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一遍遍地追问自己,一遍遍地获得答案,可转眼间又一遍遍地否定,然后,又开始了追问、寻找答案、否定的循环。我就如同无头的苍蝇般,在思维的怪圈里找不出合理的出口。于是,烦恼便在心中郁结,痛苦也随之缠绕。

  尔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加深,繁琐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让我习惯,也似乎让我麻木了。我渐渐地淡漠了对生命的思考,不再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了。不知不觉间,我终于走出了思维的烦恼,走出了少女的忧伤。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让我曾经为之烦恼,甚至为之疯狂的问题,不再缠绕着我的心灵,原来是被我深深地埋藏了。这次阅读《活着》,被埋藏在心底已久的困惑被再次翻新出来。可喜的是,尽管困惑被翻新出来,却没有将往日那种被缠绕、被折磨的心灵之痛一同带出。

  我彻底地醒悟了。其实,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快乐,也不是为了实现价值。活着,就是因为活着,仅此而已。就如小说《活着》中的福贵,曾经富贵一时,又将家底败尽,经历过战争的慌乱,也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如此跌宕与惨痛的人生,福贵既没有表现出过分夸张的悲痛,也没有过分的乐观。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的本身。福贵叙述自己故事,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余华用平实的语言叙述着福贵的叙述。偶尔也来几分幽默,冷冷的,让人想笑却也只是嘴角微微扬起而已。小说的结尾,老人福贵牵着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走在乡村泥泞的小路上,生活依然继续。

  不要再问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因为活着。抛开曾经的烦恼,不再纠缠自己的心灵,好好地活着。

《活着》读后感9

  儿童看待人生的一种特殊态度,叫做“绝缘”。即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所见的便是事物的“本相”,而非交织利害与智谋的世间因果之网。

  在孩童的眼中,这个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世界,便是世界的本相。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是爱,活着这回事,本来如此单纯。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姐姐、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一个月以前,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素不看报的我,这时候也订一份《时事新报》,每天早晨看一遍。

  有一天,我正在看昨天的旧报,等候今天的新报的时候,忽然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

  不过当时张皇失措。

  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很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轰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越响越近,又越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子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枪炮声渐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

  傍晚,我坐在校旁的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次日,我同一邻人步行到故居来探听情形的时候,青天白日的旗子已经招展在晨风中,人人面有喜色,似乎从此庆承平了。我们就雇汽车去迎回避难的眷属,重开我们的窗户,恢复我们的生活。从此“逃难”两字就变成家人的谈话的资料。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喜欢什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不止这一端:我们所打算、计较、争夺的洋钱,在他们看来个个是白银的浮雕的胸章;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一切建设,一切现象,在他们看来都是大自然的点缀、装饰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

《活着》读后感10

  刚开始看书那阵儿喜欢外国的书,觉得中国的文学作品不过芸芸而已,剧情不够跌宕起伏文字太平淡。后来才慢慢感觉到文字本身的力量,翻译过来的作品终究给人一种外来户的感觉。

  《活着》全书不过十四万字,看得快的话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事儿。第一时间就想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感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用来交流而不是导读的,如果您还没有读过《活着》,此篇文章的意义于您或者笔者来讲意义都不大。

  由于内容实在是过于复杂与深刻,笔者在此只想对几点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每个人物都是一个个体

  无论文学还是电影,笔者觉得好的作品共有的特点就是不给任何一个人物贴标签。没有一个人生而性恶或性善,所有人都是在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等等的影响下形成了现在的人格,这才是真实的,人物才是饱满的。也没有一个人是二十四小时全天都与人为善或者为恶的,文中的龙二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本以为这个人在坑了败家子福贵的家产之后会痛打落水狗,但是他还真借给福贵两亩上好的水田,龙二在坑了福贵之后心里是否有那么一点愧疚笔者觉得可见一斑。主角福贵生而败家,年轻时吃喝嫖赌抽样样不落,但是当家道中落时还不是一样将整个家的担子扛到自己肩上,在文革期间春生被斗时又展现出了自己的善良与义气。有人会觉得家珍是个完美的正面人物,但是她还是会将有庆的死迁怒于春生身上。红卫兵让人气愤吧,但是能怪她们吗?

  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而饱满的,所以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余华老师没有在为了什么而写,或者说只是把内心的世界原原本本展现了出来。

  二、命运的力量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匪夷所思的命运的力量。福贵是个地主家的败家子,别的地主都在兢兢业业地赚钱,而他一夜败光了所有的家产,这时候开始打土豪分田地,所有的地主都被斗死了,而福贵却因为一夜从地主变为贫农而躲过一劫。这里余华老师真的无意于谈论制度的好处与弊端,只是单纯地想强调命运的力量是多么的奇妙。有生、家珍、凤霞、二喜、苦根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在一件件惨事中间又穿插着一件件喜事儿:凤霞出嫁、苦根出生。

  中国近代所有的凄惨事儿全都被福贵摊上了,每个年龄段值得开心的事儿又都被他摊上了,表面上富有戏剧性但实际上又是极具有真实性。但是结果呢,读书笔记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得不称之为坚强的人,我想这就是整部作品的精华,对待命运的态度。命运不会完全左右什么,但是会一定程度上对人生的轨迹进行干扰,我们可以称其为不可控因素。但这也不是说人生全都是不可控因素。

  三、悲剧

  整部作品中,除了代述者“我”之外,所有的人都是悲剧,福贵、春生、家珍、苦根、二喜、有生、凤霞。但是笔者通读之后内心并没有被如此之多的悲剧所动容,只是简单的感受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笔者想我们是不是该重新思考一下对于悲剧的定义了。是不是只要像保持乐观的心态就可以不称之为悲剧,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更改对悲剧的定义,而需要改变的只是作为旁观者或者当事人对于悲剧的态度,悲剧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悲剧产生的心境。

  整部作品的核心在于福贵最后说的那句话“年少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这是福贵终其一生发现的规律,而那句话能称之为真理吗我想并不是这样的,福贵活在福贵的人生中,而我们活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在前言中笔者很不理解余华老师这样的一句话:我写作不为任何人,只为我的内心。读到最后才发现是自己太过于急功近利,余华老师就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他内心的世界,他并不想你复刻什么样的生活。

  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自己半天敲了什么,总感觉对于《活着》有许多话想说而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期待大家的交流。

《活着》读后感11

  如果我们有更多选择,就不会有这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麻木地走过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圣经》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软弱的,人的体内人的成分使人易怒,冲动,不能自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人的软弱,使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无力支撑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恶却无胆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无声地攀爬,在无桥无船甚至无人的野渡泅过冰冷的河面,充分显示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的日子会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毒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读了《活着》,我想,接受现实,努力成长,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读后感12

  这段时间看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看完之后内心压抑了很久,老实说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对我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总觉得该写些什么又不知道能写些什么,写活着的读后感势必涉及对活着的理解,而活着本身是个很深奥的话题。离交作业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又实在找不到其他可写的东西,拖延症的我在办公室艰难的码下这篇读书笔记,请各位书友指教。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一生,出身地主家庭,从小养尊处优,吃喝嫖赌无所不占,在赌输家产后从少爷沦为贫农,从此历经苦难的一生。

  人们常说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福贵也不例外。在福贵赌输家产后,徐父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要打死福贵这个“孽子”,而是心平气和的变卖了田地让福贵把债还了,徐母跟福贵说只要人活着,穷一点也没有关系,家珍也没有因为福贵落魄离他而去,这一切让福贵反省了自己以前的胡作非为,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从某种意义来说,福贵似乎真正开始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然而命运似乎没打算放过福贵,搬到茅棚没多久徐父从粪罐上摔下离世,母亲病重去城里抓药,因多管闲事被抓了壮丁,回来时母亲已经去世,善良的儿子有庆为救县长夫人被无德医生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因高烧变成聋哑人,在后来的日子里受尽委屈,最终得遇良人二喜,一家人以为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凤霞却因难产而死,女婿二喜为养活家人在搬运时被水泥板夹死,但命运觉得给富贵的痛苦还不够多。外孙苦根因饥饿吃豆子过多而撑死。他的父母,他的妻子,他的一双儿女,他的女婿,还有他的外孙。除了母亲,剩下的亲人,都是福贵送的葬,都是他亲手埋的,几十年来,福贵送完了白发人又送完了黑发人,一生经历过许多苦难与痛苦活到了最后,却不断眼见着,承受着亲人好友的死亡。这种悲惨的人生遭遇,读者都能感到凄然落泪,何况福贵本身?种种的不幸不禁让人发问,福贵活着的意义在哪?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种所说:“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对富贵而言,徐父离世后徐母、家珍及凤霞需要他,徐母离世后家珍、凤霞、有庆需要他……苦根死后“福贵”需要他,每次经历亲人离世都还有人是他活下去的希望,这些时候,他都不能死,他总是一次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福贵的人生虽然充斥着悲剧,他也不是没有幸福过。福贵被抓走期间音讯全无,徐母不断的跟家珍说福贵没有去赌钱的时候,家珍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时拉着福贵的手说下辈子还要在一起的时候,当二喜带着大队人马风风光光迎娶凤霞的时候,当得知凤霞怀孕自己要当外公的时候……作者余华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着福贵的一生,但从文字间还是不难感受福贵对这些幸福瞬间倍感珍惜。就整个故事而言,即使悲大于喜,在书里都我们看到的都是主人公不断的将幸福放大,对苦难默默承受的乐观精神。

  刚开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疑惑是作者为什么会给这本书取名叫“活着”,明明书里到处都充斥着死亡,书中出现过的名字除了福贵到后面基本死完了,后来想想,作者是以死亡为读者讲述活着的意义吧。如作者在序言所写“活着,即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人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5月8日看完这本书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说说“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不该看这种书,越看越觉得人生无趣”,后来在老师家打球喝酒时谈到此事,青山师兄说是我看的方向不对,应该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比我们悲惨的多的人都还在努力活着。是啊,这个世界也许并不完美,但与福贵那个时代的人相比,我们身处的时代远离战争、饥荒、政变以及疾病,作为个体而言,我们也未曾承受过福贵所经历的种种不幸,我们已经是如此的幸福了,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

《活着》读后感13

  通过上一季《活法》读书活动,我领悟了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哲学。稻盛和夫从人不断成长的角度剖析了人的一生就不断修炼、提升心智的过程。在《人为什么活着》书中,稻盛和夫则用宇宙意志的概念解释了宇宙和人类进化的奥秘。宇宙之所以能够从质子进化为原子、分子等等,都是因为宇宙的意志在不断推动的。宇宙的意志这个概念利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就是你所在环境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文化与使命。我们在一个公司就要认真地执行公司的使命,深刻领悟企业的文化,这样就能够得到宇宙的意志,在企业中快速成长,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能够改变宏观环境,但我们能够适应把握宏观环境。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这句话可谓一语惊人。我们一直只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道盛和夫看来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失败之母。我们太习惯了逆境求生存。在逆境中我们会认真的分析当前形势,制定走出逆境的方案。在逆境中我们时刻保持着紧迫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逆境中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逆境中我们不害怕失败,我们敢于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在逆境中我们不会满足,我们充满渴望与激情。在逆境中我们可以张扬人性的优点,我们充实,我们豪迈。而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开始自满自大,我们开始固步自封,我们开始失去激情,我们开始猜疑团队,我们开始害怕失败。最终我们开始不断走向失败。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也当成是一种试炼,我们就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成功。我们就能够看到团队的力量,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在工作当也是一样,当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产品研发。我们应该把这个过程当成是一个试炼过程,我们应该去总结这个过程的得失,成而进一步提升、完善自我。

  在这本书中作者再一次强调梦想与努力的重要性。

  人生是由努力和梦想组成的。一路走来,有磨难有坎坷,有泪水有喜悦.支撑我到今天的是心中的那五彩斑斓的梦想.梦想和希望是每个人生活的支柱,在梦想的装扮下,将来的岁月会更加美丽绚烂.我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挖掘自己所有的潜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可能会失败,但放弃则意味着根本不能成功.

  在梦想的旅程中,我要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是每个人对自己积极肯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通过奋斗和努力取得成功.当然,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大,更不是不顾客观情况勉强去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许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怕失败,于是先给自己找一个后退的台阶.自信会使我扬起成功的风帆.当达到胜利彼岸后的愉悦心理体验,将永远是那些有高度自信的人所独具的.

  把苦难当成是一笔难得财富,把挫折当成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来精焊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来时代的伟人”.凡是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磨练出的,就像火柴,如果回避摩擦,它的一生就只有黯淡无光.每多一次失败,并不意味希望更加渺茫,而是代表着你朝成功又近了一步.失败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失败,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那么我想或迟或早总会成功.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塑造一个乐观、坚持、理性的自我是必要的.用爱的博大照耀一切,用敏锐的心感悟人生,用热情的心拥抱生活,用十分的努力对待任何事情,我相信这个全新的我即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稻盛和夫在书中还给我们阐述了因果报应法制。善根生善果,恶行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法则。人怎麽想,就会出现所想的结果,万物唯心造。大部分的结果都源自于人类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法则,这项法则始终与命运并行,并形成波浪起伏的人生。

《活着》读后感14

  我很抱歉,做了一个不算忠实的读者。我以极度不单纯的动机,抱着能让我哭的怎样要死要活的态度,来“审判”这本书。因为他们都说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苦难,关于悲剧的书。

  关于人生。我对此并没有任何异议。“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少年时没有羁绊,便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此时“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时家道中落,经历生死,在欲望和现实的沟壑中挣扎,有了值得牵挂和在意的人。此时“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老年时“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所牵挂之人都做了生命中的过客,最后只能归于寂寥。

  关于苦难。我只想说每一部小说都是用文字建立起来的第二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属于书中的人物,也可以属于把思想浸在书里的读者,我在余华先生的这个世界里站成了一颗没有悲欢姿态的树,但主人公福贵从未真正平静的苦难生活,让我不安分起来,最终我并没有在这个世界站成永恒。

  被欺骗而不自知,输光家产,气死父亲的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历经生死而归来的福贵。因患软骨病而死的妻子家珍,因生产时大出血而死的女儿凤霞,因献血过多而死的小儿子有庆,被水泥板夹死的女婿二喜,吃豆撑死的小孙子苦根。走着走着就,家就散了。一场场来势汹涌的暴风雨,冲走了他所有的家人。垂暮之年,身侧有的只不过是一头老黄牛。谁也不知道,这灾祸卷走得到底是谁啊!看似可笑的情节,却有最真实的感情以及最苦难的生活。我说的苦难是指生活,而不是人生。因为人生太大,不能妄断。

  关于悲剧。在把兵荒马乱的万千思绪安抚在一页白纸之后,骤然而起的“感同福贵之身受的悲痛”又骤然而落。木心说过:如果顿悟不置于渐悟中,顿悟之后恐有顿迷来。是啊,悲痛不在己身,感同身受只不过是所谓的悲悯,片刻而已。

  白纸上仅仅是一张人物关系导图而已,红笔划掉死者人名之后,却显得尤为悲壮。如若真不算上那头老牛,福贵就真真正正的是一个人了。按道理它不该不算啊,!这样,我又安下心来,雄赳赳,气昂昂的为接下来的文字铺平道路。对于接下来所写出的一切,理由十足逻辑到位,便都可顺利出现了。

  我也不管我是否真会读书,是否真的品到本书真味。但于千千万万字中,我只看到一句话福贵对“我”说的,“我全身都是越来越硬,只有一个地方越来越软”。所谓悲剧,想来也乏然无味,仅此而已。

  我有对于悲剧有异议,是因为我觉得他“惨而不悲,就不为悲剧”。

  后来我就懂了,读书的意义是读书本身。悟你所读到的东西就够了,活着的意义便也是或者本身,不为外物,不被外人悟。

  他们认为福贵在与于命运负隅抵抗,最终被命运屈打成招。呼到:好一个悲剧。其实《活着》讲述的只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余华说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士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世间的悲剧本没有那么多,换一种温柔得说法,就是:所有得悲剧都不完全。人心敏锐精明,将悲剧解说的精通,生要揪出所有苦难,可却丝毫未察觉那总处在向阳面的美好。活着的悲剧大抵也不过如此了。要知道,面具既可伪装,亦可美装。所以,有的面具是不可以撕掉的,撕了就有点较真的意味了。和人间不值得硬碰硬,就太不值得了。

  余华先生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大笔墨铺叙。让我们知道,原来福贵苦苦的一生有甜甜的家珍啊!她说,“我不累”。她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她说,“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们。”若他在生命的尽头,回想曾拥有一双乖巧孝顺的好儿女,定是含着笑的。这么说来,悲剧其实是用来自我评价的,用它来评价他人,这样就显得太单薄了。

  故事的开始,福贵好好活着,活得光亮且油腻。故事的结尾,福贵好好活着,活得清楚且明白。这时候你便可以说他活得“好”了。

《活着》读后感15

  一直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

  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洗个清爽的热水澡,躺在柔软的床上,手持一本还散发着油墨味的好书,细品一杯清香扑鼻的香茗,让自己浮躁的心情在文字中慢慢地沉淀和安静下来。我想,这应该是一天之中最为惬意的事了吧!

  有人说,好的阅读是对心灵的洗涤和升华,而优秀的书籍更是思想的“清洁过滤器”,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本好书是值得去反复咀嚼的,每读完一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最好的读者,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

  读余华,我是很费了一些心思和精力的。以前有读过他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血记》等,隐约觉得他是个残酷的作家,把现实撕去表皮给人看,惨淡不堪。

  第一次读《活着》,感觉就像自己的心坠入了一个黑暗中的监狱中,令人窒息。以至于那几天吃饭、工作、睡觉都沉浸在文章的情景中不能自拔。

  所幸我警醒自己,强迫自己又出来了,然后又站在不同的角度阅读了两遍,因此我保留了自己清晰的感受和洞察。这次余华把生活撕扯的比上次更加悲惨,更加零碎,仿佛就是一场浩大的人生悲剧。

  但至少,我喜欢《活着》这个名字,充溢着压抑的活力和黯淡的温暖。

  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面对生活,我们应该走去怎样面对、坚强地走下去?——于我,《活着》努力在讲述的,起初只有这些。

  我且以为,余华在写《活着》的时候,思想是有过挣扎的。一个作家能把生活铺陈的如此颓圮不堪是需要一些勇气努力和对自己的说服力的。努力和说服之后,福贵被置于始终失去的位置。失去家产,然后失去在茅屋简单却快乐的生活,失去母亲,再相继失去一对子女,直至失去妻子,最后失去女婿乃至这个家庭唯一的香火——外孙。最后他还留下的是什么呢,一头叫“福贵”的老牛。

  让福贵失去这一切,余华似乎仍意犹未尽,连失去的次序都推敲再三。一次次的让福贵失去当时最不愿失去的东西,破烂不堪的生活。生活的现实,就是如此吧。生活最坏,坏不过福贵吧。撕裂,只是余华的第一道工序。

  生活撕完了,打烂了,余华又开始做针线活了。如此愁云惨淡的福贵,在如此的现实面前,该失去了生存的勇气了吧。要知道每一次的失去,都充溢着扼杀福贵生命的力量啊!但不,余华在这时候就要开始缝补了。一次一次,福贵只是直面黯淡的生活,甚至一次一次的撕裂,只有让福贵日渐习惯,习惯生活本来的样子。于是默默承受,一年一年的活了下来。

  绝望是不存的。

  还有一些东西是读了《活着》之后始终萦绕的。

  苏东坡讲作文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一直以为生活亦是如此,不曾意识到的是,就连惨淡的生活也是这样。

  福贵一生经历无数,家业凋零,亲人早殁,如此黯淡,大概也是另一种绚烂了。晚年生活却并不因此而一蹶不振。他只是懒懒的赶着他的“福贵”,每天几遍的念叨亲人的名字,以此来纪念以前绚烂或者惨淡的生活。绝望是从不存在的,于他,生命变成了和吃饭睡觉同样平常的事,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死也只是不活而已。生命,终于归于平淡。

  失去并不总是失去,就像结束并不只是结束一样。我以为,这也是余华在作品里想说的话。龙二神气活现,赢了钱,夺了地,以为日子从此就衣食无忧了。谁知命运无常,夺的地被分了,命也没了。“哪怕他有五条命也全报销了”,作家冷冷的写出这么一句有趣的话,似乎想说的是,福贵莫名其妙的就拣回了自己的命。那么前日的失去,是不是为了今日的得到呢。“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失去和得到,本来只是一线之隔。

  那么,绝对的绝望也就不存在了。

【《活着》读后感【精】】相关文章:

1.【精】《活着》读后感

2.【精】活着读后感

3.【荐】《活着》读后感

4.【推荐】活着读后感

5.《活着》读后感【荐】

6.【热门】《活着》读后感

7.《活着》读后感14篇

8.《活着》读后感 15篇

9.活着读后感(集锦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