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1-11-08 08:22: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一直想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昨天,从书店抱来一摞书。归家,便迫不及待地从书堆中抽出《文化苦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翻开了第一页。

  听人说,《文化苦旅》,是要带着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去读的。毕竟疑惑,但我看完第一篇,才一抬头,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是感动吗?

  是悲伤吗?

  是我感受到了余秋雨的文字中对敦煌文献惨遭掠夺所饱含的深深的无奈!

  便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心底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份对文化的凄苦与无奈。当这些悲怆的感情被激发的时候,仿佛深渊里的岩浆,便不顾一切冲将上来了。

  当我沉浸在《沙原隐泉》带给我的震撼,《夜雨诗意》带给我的惬意,《道士塔》带给我的酸辛,《藏书忧》带给我的风趣……仿佛在依稀中看见,余秋雨——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整日行走在那些细细密密的古老民族的文化当中,抚摸着那透着沧桑与无奈的残垣断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像是在聆听它的心声,又像是品尝古老文化的痛楚——不觉哑然惊了。

  有时也曾想过,这样深厚的古老文化,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翁来说,是不是太凝重了?是不是,太过沉闷了?

  然而,看着,看着,这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书中,尽管大多数是在渲染一种苍凉,寂寥的古文化氛围,但不难看出,他并没有普通老人的日暮沉沉、行将就木的老气,而是跳脱着一种小小的调皮,小小的愉悦,使人在深刻反省为何会遗失诸多古老文化的同时,也不禁哑然一笑了。

  在这部浸透着古老气息的沉甸甸的书中埋下头去,顿觉心中被什么沉重、苍凉而又无奈的东西压住了。那是文化的呼喊;文化的凄泣与一位老人的沉痛的话语;每一句话,都透着古文化的辛酸泪,一滴,一滴,滴在余秋雨的心上,也滴在我们的心上。

  但《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令人眼前一亮了。余秋雨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生动形象,我仿佛沉浸在江南小镇的凄美柔婉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

  阅毕,掩卷,珍重而搁之。它毕竟不同于其他小说,它拥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珍藏,一份古韵,一份沉重,一份丰厚的文化馈赠,是要仔细地读三五遍的,方能更深地了解,更深地领悟其中的酸辛与无奈,柔婉与凄迷。《文化苦旅》,不仅仅是一次空间与稿纸的双旅行,更是一次考验人心与在一片漆黑中探寻、摸索古文化的心灵旅程。在黑暗中探索,在思考中沉淀,在心灵中挖掘,在空白中书写,《文化苦旅》便是完美地诠释了它们的意义。

  在文化中苦苦跋涉,风餐露宿,只为找寻那些被遗失的古文化,只为唤醒那尘封在人们记忆中的古老的民族精神——或许,这便是《文化苦旅》的精粹之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2

  人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老信客从有信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到后来的后悔弥补,最后守坟过完一生,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年轻信客任劳任怨、待人宽容、真诚无私和信客的阅历使他增长才干,又教好国文最后受人尊重,如愿葬与老信客墓旁,他是行走在消逝中的。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是在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写的自序。当我看到这句话,实为之一惊。

  《文化苦旅》表层上讲的是各种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但其背后却隐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华夏历史软肋。以故作轻松的笔风为我们写下了消逝这两个字。例如《道士塔》中写道“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道士塔就是原由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掌管的一座宝塔,内原含数以千计的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及佛经等。但最后却因王圆箓太过单纯对世事不练达而毁于一旦。原本属于中国的宝藏却被轻轻松松交予外国人的囊中。宝藏的消逝不就代表着文明的消逝吗?在文中,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王道长的深深不满: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璀璨的文化却是活生生的毁在一个道士手中,那仅仅是艺术品吗?那带满了民族气息和深深的华夏文化底蕴啊!读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毁于强盗之手,我们已是愤怒不已,而道士塔里的宝物呢,听说是毁于国人之手。有意无意呢。我不知道。

  文明渲染整个世界,文明的气息倾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文明在不断的变更中,推动着世界的发展,而只要有人类的存在,文明就不会败落,但文明确实在消逝,在悄无声息的消逝。

  道士塔消逝了。在从由道士掌管的那一天起就在消逝。神秘优雅的壁画被刷的充满“光明”惨白,于是优雅就消逝了;丰富的宝藏被他交予外国人,他也担不起民族的吼叫和这笔沉重的文化重债,于是宝藏消逝了;因为消逝了优雅神秘和宝藏,促使道士塔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因消逝而消逝了。王道士也在消逝,不仅落得不好的下场还要背负千古骂名和卖国贼的辱骂。是的。都在消逝。

  什么都会消逝不见对吗?历史呢?文化呢?难道它们也像握在手中的一滩水,不管华夏人民握紧还是摊开都还是会流失于指缝之间的吗?几千年来,华夏文明不断变更,实已伤痕累累,久经风霜,文明踏遍全国,最后还是涩的吗?

  璀璨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3

  有幸拜读余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已被其深深地吸引。余秋雨,大陆著名文学家、美学家。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中。

  整本书都很美,在读的过程中一直抱着继续读下去的欲望,泛着一种直达灵魂的深邃。抱着追寻的心态一路尾随文字的流转。在即将入睡的午夜,点亮床头的台灯,伴着作者的文字,在安静的夜幕画下心中的幻想。或在无事的下午,抛却烦躁,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跳出来,透过渐渐平稳的内心重看历史。

  读完“牌坊”这一章,我心里有一股隐隐的痛,又有一种无畏的敬仰。

  其实牌坊是让人仰望的。是为了表彰功勋,它也是忠孝节义的代表。但是在中国封建礼教压迫的论调下,贞节是中国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么的痛,那么的伤痕累累。一块块冷峻的牌坊,无情地压住他们所有的爱恨情仇,他们为了生路,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着。

  然而他们又是生活的那么优雅,那么的精致。他们象熹微的晨光,当大地还在沉睡的时候,为一个个乡村解了冻,为一道道山梁解了冻,为一批男孩子,也为自己解了冻。

  在《文化苦旅》中以细腻的笔触够了一张张充满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灵、轻柔的嗓音轻轻吟唱令人感动的瞬间。

  作者从生活中提取精华,经过淬炼,融成经典,伴随着人流传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这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欢他的真实,真实的描述了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面对艰苦未来时坚强的一代人;在灾难中瞬间凝固的庞贝古城、空静之境的罗马、气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镜头之外,艰难生存,却古朴善良、充满智慧的边缘人……更爱他细腻敏感丰富深远的灵魂,让沉寂历史的古人以一股扑面而来的,充满生气的的姿势占据想象的空间。

  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以最真实的姿态记录感动自己的人生,表达心灵深处最真的感触,清风拂过最细微的颤动。我觉得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

  这位作者或这本书让我萌生了拿起笔,写下生活的冲动。但是放下书,我又回到了现实,面对本专业的数学、计算机之类的理科性东西,不禁想起某位伟人说过的一句话:是科学赶走了花丛后的精灵,让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满幻想。

  有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从事作家之类的行业,但我可以通过阅读,感触这个广阔、美好的世界,并学着记录自己的想法。在以后的某一天,翻开略略泛黄的纸张,重温一次春暖花开、云寂风清、青春少年。

文化苦旅读后感4

  书籍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然而读《文化苦旅》,当茶余饭后咀嚼着其中优美的文字,欣赏古代历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让人有所感、有所动。

  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们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们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们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们可以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然而读《文化苦旅》,让人变得深沉达观。

  任何物体都有承载它的器皿,唯有知识无垠无度。文化的承载,不只是书籍,就像余秋雨所言,历史文化的沧桑,散布于历史的古迹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尔斯泰曾坦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恰恰罗素·罗兰又说:“智慧,友谊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没有钥匙,如何打开智慧之门,又何谈放射光芒?文化苦旅这本书,昭示古代历史,人类告别愚昧混沌,从事文化探寻的历程与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沉溺纸醉金迷的世界,让我们远离了文化的正面熏陶。读《文化苦旅》,不但能改变人的气质,还能使人树立更为健康人生观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负苍天赋予的生命,成为沧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这对于人生的回答,对于国家的培养,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对人类的历史,无疑是最好的回答。

  读《文化苦旅》,是一种陶冶,是一种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众生中,不以荣辱待己,不论成败待人。不热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会仰头看天,蓝天澄清,白云悠悠,释怀心里的郁结,面对现实,笑对人生。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谈的“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教诲,会注入一股清醒剂,快乐地生活着。当我因辛勤工作而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会告诉我要笑对生活,这时我会浑身充满工作的激情;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鼓堂时,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浑浊的官场,如何独善其身,激励我,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当我志得意满时,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告诉我盛极则衰……

  《文化苦旅》让我体会”怦然心跳“的共鸣,有一种“莫名感动”;《文化苦旅》让我进行自我审视,也曾感叹人生百态。我只愿心情伴书平和而宁静,灵魂伴书纯洁而超然。有时候读书不是一种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熏陶,畅想无暇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5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我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所以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简便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可是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我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终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简便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我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终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当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我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后感6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过之后,掩卷沉思,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悲愤、沉重、欣喜……

  《道士塔》前,他感慨万千:既悲又愤。悲的是王道士的无知幼稚,不懂得文物的价值,官员随意处置那唐朝的经书,送给京官做生日礼物,留在家中自己收藏,在少量经书运往京城的过程中任它被拿走。愤的是那些外国人知道这文物的价值,却利用王道士的无知用极少的钱或物品换得大批经卷,使得大批价值连城的文物流落到海外,而中国的专家研究自己国家的敦煌却要饱含屈辱地从英国人手中买微缩胶卷。

  雪灾人们心中大都是美丽的,《阳光雪》却带着一千多年的沉重飘飘洒洒,站在这昔日的战场,带着这沉重的心情,在这如潮的沙坟,如浪的寒峰间,又想起了昔日王维的劝酒,又想起贬谪逐官的人们,飘扬的雪花中独立寒风,无论是谁,处于此情此景,心情都会不由自主地沉重下来,本还该有几声羌笛和胡笳做伴,可那却是士兵的哀叹,在这昔日的战场上,其实心头最多的还是沉重的心情。

  也许苦旅中作者还带着几分欣喜吧。

  《腊梅》,生在病院里的腊梅,带着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在病院竟还有腊梅,芬芳淡雅的香味让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在上边了。下雪了,他们在乎梅花朵数的增减,下大雨了,他们在乎梅花会不会被打落。下雪了,有身子袅娜的护士冒雪数花,下雨了,有身材颀长的护士架伞。即使是生病也带给作者以欣喜,他的心中应是快乐的吧,因为冬天,他们有过一枝腊梅淡黄色的腊梅,傲然立于雪中……很久很久……

  也许这文化的苦旅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苦,还有悲愤,还有沉重,还有欣喜,还有……我读了这《文化苦旅》是带着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作者的漂泊旅程中,每一次的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每一次心的感悟,都带着一丝智慧的光彩,也许它比任何一段文字都苍老,但作者的心是永远年轻的,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去游历大江大河,遍访大好河山,趁着我们还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让人生永远充满年轻的心情,拥有年轻的色彩,永远年轻!!

  山水间的跋涉之时,作者有时有许多的回忆,而这种回忆渗入笔墨之中,让我感受到山水历史之外,人生回忆也能增加声色情致,也许作者本无心写这些,是山水给了他回忆往事的空间。也许这些只是因为作者的心还是年轻的,年轻的心不只属于年轻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代,有一个人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余秋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积蓄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乡。

  中国人总是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讲究“落叶归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热泪,血红的残阳也浸润了游子的惆怅。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人在科举的作用下,逐渐分散到各地。这是历史的必然。恰巧,农耕文明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终能荣归故里。因此,故乡也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理想国”。故乡的范围随时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间房舍,一座小桥,一株杨柳,一种乡音,而变成了一个国家。如今,故乡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国的边疆。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说,这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长城,恰好是这两种文明的分界线。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质就决定了它的落后。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原文明没有消磨殆尽,而是日趋完善,都源于农耕文明的先进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就会“江郎才尽”,最终导致灭亡。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冲突的结果,是双赢。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诞生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对比,最终分析了这几种文化的异同,调查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因为当中华文化在辽阔江河中熠熠生辉时,其他古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只有废墟知晓。文明形态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农耕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和为贵的中华儿女,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推进,现在的年轻人却逐渐迷失了这个优良传统。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作者提倡回归自然,以水为道,回归中华文明的本真。我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

  总之,《文化苦旅》这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探求,体现了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反思,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于古代文化的思索与融合。这部书,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我一直不明白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要把他的旅途称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纵横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体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余秋雨要做的不是顿悟、揭秘,而是体验,仅仅如此,足以让他名留史册。

  因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义。

  秋雨先生无法做到重建,因为散文不是小说,《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历史已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笔已无法更改历史的选择,再灵的口也辩不赢已成的事实。余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给厚重的历史添加了一缕清幽,仅仅如此,就足以让《文化苦旅》传遍大江南北。

  因为历史的本身比任何浮华的余缀都更为厚重。

  余秋雨的文才并不突兀,也不虚浮,是一种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赋不过是一种巧合与上苍的遗弃,所以他不张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与天赋都化作了一句句对古人的追问与一卷卷对山河的摩挲。因为他已见过太多从山峰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赎之路固然如朝圣般洁净,但除非堕到谷底,谁也不想走这条不能回头的路,所以他选择把自我之才彻底熔化,铸成一把利刃,插进中华的大地中,深深地听着大地的脉搏。

  苦旅是艰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对神秘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样神秘的目光,向躲在暗处窃喜的蒋孝琬投去一个祖国的蔑视。他到宁古塔,看着中原名士与南国佳人流徙在塞北辽阳。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龙王钱镠,看到了白居易和苏轼,他看到了一切,却又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叹都寄托给了一枝枝瘦削的笔和一张张单薄的纸。

  苦旅更是心灵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秘不示人。历史的虚妄与苍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灵感一旦爆发就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黄州于苏轼,琵琶女之于白居易,苦旅之于余秋雨,都是产生伟大艺术前的鸣奏,通往陡峭山峰上的台阶。

  苦旅不是为了弄清楚什么,而是为了探索的过程,有些东西并非人类一朝一夕间可以明晓,但过程可以在瞬息间积累。换句话说,探索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因为一切你未经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观喜好的影响,一切你未经深思熟虑就极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内心恐惧的左右。

  先生显然不想在历史中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实的历史,哪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评判。

  余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说过:“忧郁,是巴金对社会的审视,对未来的疑虑,对人性的质问。”那样,苦旅,是余秋雨对文明的融入,对历史的敬畏,对自我的剖析。

  苦旅绝非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会有尽头。

文化苦旅读后感9

  徜徉在一书架散文著作之间,我的心在犹豫,手已经不由自主地取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刚刚翻开第一页,就追随着他掉入那华丽的摸不着边际的文字宫殿。我一动不动,心却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游荡。冷落了几百年的古战场烽火重现,敦煌的黄沙中分明有赤脚的飞天在起舞,灵秀的苏州偏偏在雨中低声哭泣……

  读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处古迹放飞着心灵,让它随艺术的激流冲刷每一种文化,让它与古老中国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却被撞痛了,因为这文化承载着太沉重的历史,太沧桑的过去……

  余先生是一位幸运的苦行者,中东焚天的战火中,冰岛封天的严寒中,昔日罗马悲壮的斗兽场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总是在最佳的时刻巧遇文化,大雨来到宁波讲课,就遇上天一阁开放;黑暗中迷路,却无意中经过但丁故居。而细心的他又总能从眼前的蛛丝马迹中看到深远的历史,深刻的思想在稳重的文笔下交汇成河,征服了饥渴的读者,在华美中益显沉重,深邃中带有感性,像茶一样,几番品读,仍有余香再口。

  余先生又是心痛的,因为他必须一次次驻足曾经失去的辉煌,一次次仰望历史遗留下来的沧桑。最是痛心在敦煌,于敦煌漫天的黄沙中,我真想随余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个斯坦因跪下。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内涵!为什么?为什么敦煌要生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却没有一双智慧的双眼,没有一腔为民族文化而生的热情?我好恨,好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生一个世纪,与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对峙,我相信我的冲动可以让他苏醒!

  就这样,敦煌一步步走着,文化一点点残缺着;就这样,我们的祖先,他们精神上的财富一点点地流失着。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说些什么,也许语无伦次的我只能瞪着血红的眼睛在凄艳的晚霞中与他对视!我愿让大漠的朔风将我与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黄沙漫天的敦煌,我愿与他对视千年!让我用这种方式阻止他们对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总是心存幻想,也许,眼前的一切辉煌与沧桑,都是冥冥之中历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场戏;,让艺术活生生地为后人演绎吧!

  仍在追随着余秋雨先生,让心在历史古迹中游荡,我在心中祭奠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妙笔生花,给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静听风声鸟声

  大地默默无语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

  从作者的文笔下

  哗哗的奔泻

  尽情的释放

  ...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一种回到家中那般安闲,那般享受。

  带着虔诚去尊敬余秋雨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来仰望这位大文豪,“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重。”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每每、处处无不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这来。摘自《采果集》。人总会不断地寻家又弃家做着永恒的异乡人再从无奈中寻找出路重新出发。老师向我推荐《文化苦旅》读了感慨良深。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他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找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和《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感叹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却是柔丽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雨天一阁》《青云谱堕想》等直接把笔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还有文化走想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余秋雨先生凭借着渊博的文化和学史学的功底他写下的文章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文化苦旅》在作者有限的文字空间里无论是大漠荒芜的阳关古道还是秀丽凄美的江南小镇;无论是多年丛立的牌坊默无声息的废墟还是病房外那株幽香扑鼻的腊梅风雨飘摇中的天一阁浓厚的文化气氛自然升腾出来。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历史社会和人生等因素交融在一起作者笔下全是文化感悟的对应物读来总能记人有所思悟无端地感动。《文化苦旅》的内在魅力是在山水风物之间寻找文化灵魂和人生的奥秘探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它的艺术风格磅礴大气典雅而富于激情灵性的语言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自然交付的手法共同铸成了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厚重感和形式的新颖性。因此无论是赞美者还是批评者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文章无疑是美的健康多美。在恶俗之作普天盖地的今天我宁愿选择这样的。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既无宫庭轶闻气功秘传又无算命学和厚黑学更无欲盖弥彰的色88aa情描写是极为严肃的纯文学他开创了散文创作的新路。这种将"学者文化"特色溶于自然山水之中寄托自己独有的情思才使他的散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无数的捧阅不正证明了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这种辞旨兼胜的作品么?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余秋里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共235万字,有三十七篇。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其中最为感触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

  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漂泊的旅程中,是谁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迹? ——题记

  接触《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书当中也是堪称经典。荒茫大漠中,一个古老的意象,记载了敦煌文明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耻辱与无奈。当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时,一个壮丽无比的乐章便开始奏响。它是一千多年层层的积聚,它是一千多年鲜活的生命,它是无数艺术家与信徒膜拜的圣地。可是谁又能想到,它最终的命运却交付到一个麻木无知的道士手里。

  王道士不过是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一个小丑,他的无知,他的卑贱,他的自以为是,无不让人心中可悲可叹,可愤可恨。

  当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绚丽的壁画粉刷得所剩无几时,我好恨;

  当看到王道士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得意的笑时,我好恨;

  当看到一车车的瑰宝被大摇大摆地运到国外时,我好恨;

  大漠孤烟,冷冷的夕阳将那些马车的影子拉长。如血的余晖,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时,这块宗教的圣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飞,粗砺的黄沙击打着空空的石窟。呜咽的寒风,在唱着最后的挽歌。此刻,这个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谈起这些人和事都会使我们感到心口隐隐的痛,我们恨王道士那个历史的罪人。然而,将所有的罪责全都让这个无知的躯体承担,也过于沉重。即使当初没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梁小丑也会出现,悲剧依然会要发生,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悲剧。

  通过《道士塔》,通过那苍凉深邃的笔触,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难,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的荣辱与沦落。太多的眼泪已被戈壁的风吹干,然而那份美不会改变,纵使它曾经被无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说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么烟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态同样使人可叹。

  在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江南,一切的氛围,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赐予的,更多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营造出来的。虽然我不曾去过,但是书中描绘的江南小镇却给我一种回家般的宁静。

  历史对苏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发苏州》中,为这个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鸣不平。没有金陵的王气,没有森然的殿阙,没有沙哑的军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桥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弹唱。然而真的如此么?沉寂千年的苏州,也有石破天惊的一天,也有奋起反抗的一天。面对明朝腐败的统治,苏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壮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壮、义无反顾,令世人震惊错愕。然而当浩劫过去,苏州人依旧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桥依旧精致,桃花依旧鲜艳。隐者式的文化影响着这里的人,恬淡闲适是他们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却他们还有那副铮铮铁骨。深深庭院中,虚掩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为其中深厚的文学、史学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所折服。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愿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从而引导我们不断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5篇】相关文章:

1.文化苦旅读后感

2.《文化苦旅》读后感

3.《文化苦旅》读后感(集合15篇)

4.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5.《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6.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7.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8.《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9.《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