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制度

时间:2025-06-24 08:32:35 制度 我要投稿

[必备]产科制度15篇

  现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产科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产科制度15篇

产科制度1

  一、“120”值班及接诊制度

  (一)蒋四桂同志负责做好产科医生接诊的派班工作。每月30日前将下月排班表交医务科并负责通知接诊医生。被派班的医生必须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其它科室不排班,通知科主任临时安排。

  产科排班要求:每月由一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和一名助产士或一线医师负责接诊,另配一名助班协助。接诊医生在当班或有重要公务缠身,如手术、接生等无法脱身者,由值班护士、医生通知助班完成“120”的接诊任务。

  (二)接送方式采取灵活机制的原则

  1)转送上级医院的危重病人或去各乡镇卫生院接诊抢救由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和护士长或助产士共二名接诊,接送时要将孕产妇或患者的危险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字,方可接送,特别危重的病人建议直接转送上级医院,根据病情安排医护人员护送转诊,同时报告科主任或医务科和上级医院联系。

  2)社会接诊:临产妇及高危产妇由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另带一名助产士或一线医师接诊,有临产先兆及普通产妇由助产士或一线医师一名接诊。如果只需要120接而不需要医生接诊来住院的孕产妇由产科直接通知司机接诊,接来医院住院后由产科当班医师接诊并负责登记司机出诊情况。

  3)妇外科、儿科的`120接诊通知由所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安排接诊。

  4)“120”急救电话设产一科住院部,电话有来电显示,以便查询,产一科值班护士和医生负责24小时电话接听,了解病情及接诊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负责通知夏卫华司机,告知具体出诊情况及出诊医师,并做好急救药品、物品、接生包、临时用药品和器械准备,急救小组必须在5分钟内离开医院出诊。妇外科及儿科接诊通知由所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安排接诊。

  5)产科值班医师通知夏卫华,如夏卫华确实因出差离开涟源时或电话关机及不接电话时立即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通知刘向荣负责接送。如夏卫华联系医师不能出诊或电话不通立即报告蒋四桂另行安排。并按第五款第三条规定处理。

  6)在接送转诊途中由司机负责电话联系患者。

  7)医师接诊回院后,负责向产科住院部值班医师交接患者并登记接诊处理情况,接诊者负责补充本次接诊所用的物品和药品。

  8)梁志银平时负责检查及准备急救药品、物品、接生包、临时药品或器械的领取和更换工作。

  9)蒋四桂负责做好产科出诊人员和出诊司机登记补助的领取和发放工作,并检查督促接诊人员“120”急救接送处理记录本的登记。其它科室的接诊由接诊医师处理并报告科主任登记办理。

  10)蒋四桂出差外出,由肖美满负责,梁志银出差外出由龚孟权负责。医务科长出差外出由护理部主任负责。

  11)接诊危急重病人来院须抢救者必须及时报告科主任,科主任依危险难度情况及时报告医务科,以便通知相关人员组织抢救及是否转送上级医院。

  二、院内急救中心值班制度

  1)院内急救中心值班由医院总值班、产1科、产2科当班医师和护士、产房当班助产士、手术室当班麻醉师和护士负责。

  2)值班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串岗,保持手机和值班电话通畅,不得长时间占用手机和值班电话聊天或接听工作以外的电话。

  3)接到与本科室相关的危急重症抢救病人的通知后,必须立即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认所有抢救设备、药品、场地等多处于备用状态。

  4)院内值班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2分钟内到达抢救现场实施抢救,同时须报告科主任。

产科制度2

  为提升我院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产科诊治水平,有效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我院产科安全管理水平,特成立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地点设置在医务科。

  一、成员组成:

  主任:

  成员:

  二、工作职责:

  1、建立工作制度,成立院内危重孕产妇急救小组,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转诊等机制。

  2、协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对本院发生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抢救。

  3、认真梳理危重孕产妇救治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健全诊疗预案,建立孕产妇用血等保障机制。

  4、针对孕产妇主要死因,建立抢救程序与规范,定期开展医务人员专项培训和急救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5、严格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不得借故推委高风险孕产妇或让孕产妇自行转诊。

  6、加强急救设备配备和储备,强化应急保障能力。

产科制度3

  为了让广大患难与共者和医务人员有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控烟知识和控烟参与意识,积极响应创建“无烟医院”的号召,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创建全面无烟医院指南》,结合我科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医院控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成立妇产科控烟小组,负责控烟措施的落实。

  二、本科职工、患者以及家属一律不得在医院内所有诊疗区域、办公室、公共场所等非吸烟区吸烟。

  三、在院内设置吸烟区,并张贴醒目标识和指引,吸烟者只能在吸烟区吸烟。

  四、拒绝接受烟草广告商赞助和标明了烟草广告的物品,院内不刊登、张贴、播放、散发烟草广告;在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场所不得设有烟具及与烟草有关的物品。

  六、利用宣传栏、海报、控烟标识等形式进行控烟宣传。

  七、全体员工均是控烟义务宣传员,应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等控烟知识。

  1.均有义务进行同伴教育及相互监督。

  2.均有义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控烟宣传。

  八、对在院内非吸烟区吸烟的人,全院工作人员均有责任进行劝阻或指引其到吸烟区内吸烟,劝阻无效时可逐级向上报告或请相关人员协助处理。发现妇产科工作人员吸烟,每次罚款100元,再次发现翻倍处罚,以此类推。

  十、建立控烟督察机制,及时公布控烟工作督察结果。

产科制度4

  1、认真落实产科质量管理相关文件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健全院内相关工作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产科相关业务及三基知识培训和考核。

  2、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控制剖宫产率。

  3、协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对本院发生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抢救。

  4、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严禁医务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5、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产科制度5

  第一项、妇产科管理工作要点

  一必须适应针对妇女的特点

  1、妇产科的服务对象均属女性,故在科室机构设置上必须适应妇女的特点,包括诊察室、处置室和手术室等不能与外界相通;

  2、妇产科治疗检查时都要脱下下衣,故要求诊察室、处置室、分娩室等都要确保保温和充分的光线;

  3、妇产科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尊重妇女的品质和文明服务规范,并具有善于理解女病人心理状态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必须具有专业管理的基本条件

  妇科的治疗多以手术方法为主,产科分娩有时也要配以手术治疗。计划生育包括上环(即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输卵管结扎等属外科范畴,因此妇产科管理要参照外科管理原则,做好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手术室管理、麻醉管理和感染管理,任何环节都不能马虎草率。

  三必须处理好病、健交叉的复杂性

  1、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既有患病理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人,也有相当数量的正常生理分娩的非病人,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病、健的各自特点,但又要注意病、健之间变化的复杂性,例如,有一部分孕妇正常生理分娩可演变发展为病理性分娩,甚至突然出现严重的医疗意外,故对这些“非病人”也绝不能忽视;

  2、必须重视产程观察和全程服务,工作耐心细致,态度认真负责,及时观察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努力使难产转变为正常产。相反,则可使正常产转变为难产。

  四必须考虑到产科的劳累性

  妇产科中的妇科和计划生育病人的出入院管理基本相同于其他临床科室,但产科有其特殊性,即产科病人在未入院之前的孕期就要做好产前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就要提前入院;产妇入院后的全产程一般初产妇的第一产程(子宫颈扩张期)约需1216小时,经产妇则在1小时以内;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约需515分钟。因此在这么长的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付出较强的劳动强度,其时间比任何大手术都要花费的多,因此应:

  1、配备人员时要有足够余地,并应付各种意外的发生;

  2、要求医务人员有更高的技术和道德素质;

  3、要求在可能条件下要配备各种分娩监护装置,以提高分娩质量;

  4、要求做好详细准确的产程观察和记录,这些都是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后的重要评价依据。

  五必须做好产妇产褥期的特殊服务

  1、服务内容

  为保证母婴身体健康,要加强产褥期的仔细观察、卫生指导和护理服务,要帮助产妇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工作及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观察工作,注意给产妇清淡易消化的合理营养,帮助缓解产后易发生的尿潴留和便秘,帮助产妇做好会阴护理,指导产妇早期下床室内活动,同时要做好产妇的.乳腺护理,鼓励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和预防接种等;

  2、在上述这些服务中,生活护理服务特别突出,因此在配备护理工勤人员时要多于一般病房,以保证提供对产妇的日夜优质服务;3、在这过程中,认真做好严防视制度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第二项、妇产科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每周1—2次,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

  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吸收、运用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7、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1—2次,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和讨论。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

  (四)总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和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会同主治医师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负责组织科室内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院内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进行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

  5、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进修、实习医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6、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总结讨论并记录,做好病死率、治愈率、化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7、负责排班及书写各种手术通知单,安排业务学习

  8、执行24小时值班,并严格督促检查交接班工作。

  9、总住院医师工作结束,做个人小结、业务上初步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五)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数量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三年内)实行住院医师值班,担任住院、门急诊的值班工作。

  2、带领实习医师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书写医嘱,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巡视病人至少2次,对危重症病人应多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3、书写病历(第一年写大病历,以后写入院录)应于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及时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病程录及其他各项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并将病案整理编号交上级医师审查。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诊断及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撰写会诊、转科、出院等记录。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在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人除书面交班外,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或巡视病人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的会诊情况,并记录巡诊后的意见,临床病例讨论会上要汇报病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指导或亲自操作各种重要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主动登记。

  8、有危重病人时不论家住院内院外,必须等接班者到位后才能离去。如因交接班不严而发生差错事故,要追究责任。

  9、住院医师期间(毕业后第二年)参加全市“住院医师继续教育”考核。

  10、住院医师期间每年参加本科产、妇、门诊、计划生育组织轮转,每年轮转结束后须进行学习工作小结,交本科上级医师签署意见后交科室保管,作为晋升时参考。

  第三项、护理岗位职责

  一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病区护理业务的组织领导和科研教学、病房管理和病房内外的联系。

  2、有计划地安排病房的日、周、月、年工作重点。检查、指导办公室护士及责任组长的工作。

  3、每日根据病人的数量及病情需要合理排班。

  4、参加并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参加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5、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组织领导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并督促实施促进母乳喂养措施。

  6、教育本病房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遵守劳动纪律,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及时帮助解决护理人员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慎独精神。

  7、负责病房的医疗器械,医疗表格及文件、日用品的领取、保管,检查和维修。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定期与科主任、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协调沟通,研究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做好工作总结。

  10、定期考核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每周检查母乳喂养指导及落实工作,每半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二总责任护士职责

  1、听取夜班交班报告和床头交接班。

  2、熟悉本组病人的病情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进展、治疗和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

  3、定期检查护理病历质量。

  4、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负责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5、根据病区内护理人员的带教能力、工作经验、职称,合理安排护生带教。

  6、负责指导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进行实习讲座,教学查房,负责出科考核,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完成出科小结的鉴定。

  7、了解实习生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8、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护士长,以便得到解决。

  三主班护士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听取夜班交班报告和床头交接班,参加晨晚间护理。

  2、核对夜班和中班医嘱及重危病人护理记录,核对日报表

  3、录入医嘱、打印治疗单、输液单、交治疗室护士及责任护士执行,必要时亲自执行。

  4、打印催款单交管床医生。

  5、办理出入院手续,介绍住院相关内容,同时做好母乳喂养宣教。

  6、负责出院病历的质量控制。

  7、处理各类检查单及检验申请单。

  8、记录更改的护理级别和饮食种类,交责任护士。

  9、书写交班报告,保持护士办公室的清洁整齐,进行交接班。

  四责任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翻阅有关医疗及护理记录,了解分管病人的病情和治疗。

  2、听取交班报告。参加分管病人的床头交接班。

  3、根据病人护理级别进行晨晚间护理,评估病人。

  4、负责病人(注射、给药、输液、雾化吸入等)治疗工作,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健康教育。

  5、接待新病人、做好入院评估、入院教育,24小时内完成护理病历。

  6、根据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估。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

  7、执行分级护理,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8、及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9、做好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指导护生书写护理病历并修改。

  10、督促护理员做好各项工作。

  五治疗室护士岗位职责

  1、参加早会、听取夜班报告。

  2、清点治疗用物及抢救室的药品和物品。

  3、更换所有预处理消毒液。

  4、核对大型输液,配制药液。

  5、负责所有治疗、护理、抢救、监护用品的供应及消毒、保养与保管。

  6、负责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的整洁、消毒与登记。

  7、负责药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过期药品及时退还药房。

  8、摆放并核对次日长期输液。

  9、与小夜班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产科制度6

  (一)严格执行“五同时”,坚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同时提出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各级生产调度会上有职业安全卫生内容。

  (二)组织好均衡生产,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搞好劳逸结合,确保生产安全。

  (三)组织外场试验时,制定外场试验安全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外场试验整个过程的.安全。

  (四)贯彻执行和广泛宣传上级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有关车辆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的条例、法规。认真做好人员、物资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对本部门在用机动车辆、电瓶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六)经常对本烧结厂车辆驾驶、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七)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安全卫生、安全行车、安全运输的竞赛活动,表彰先进,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经常督促驾驶人员学习交通规则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

  (八)建立、健全驾驶人员、运输车辆职业安全卫生的有关档案资料和交通事故的档案。

产科制度7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

  二、对疑难重症病人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三、门诊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热情接待,太度和蔼,耐心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方便病人。做好门诊分诊、导诊、咨询服务和候诊宣传管理工作。

  四、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科主任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

  五、门诊检验、超声、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药房划价、发药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亲自操作。

  六、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七、门诊各科与病房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人情况,有计划地收病人住院治疗。

  八、门诊工作人员要遵守劳动纪律,不得离岗缺岗,特殊情况须请假,经临床科主任同意,作好代班安排。

  分娩区工作制度

  1.分娩室每日二十四小时应有人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分娩室。

  2.分娩室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必须穿戴分娩室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5.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并做记录。

  6.分娩室应保持清洁,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

  7.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及时,准确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和出生证等记录。

  8.产妇在产后留分娩室观察一小时,无特殊情况送回病房。新生儿处理完毕,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全身检查,测验脚印、点眼等,送婴儿室。

  交接班制度

  一、我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二、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

  三、值班医师负责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遇有需经主管医师协同处理的特殊问题时,主管医师必须积极配合。

  四、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

  五、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

  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要更换手术衣、口罩、帽子鞋子。

  2、待产室整齐清洁,地面无污迹,每天用有效氯拖地,墙壁、无影灯与桌面等处,每日擦抹一次,晨晚均要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3、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每周更换一次,各种消毒液浓度要达到要求。

  4、每周彻底清扫一次,每日用紫外线定时消毒。

  5、物品排列有序,消毒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标志。

  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灯照射,作出院终末处理。

  2、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含氯制剂拖扫一次。

  3、工作人员注意手的清洁,治疗操作及接触产妇、新生儿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喂哺前帮助母亲清洁手、乳头。

  4、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

  5、工作人员如患传染病及时调离。

  6、隔离病房收住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如hbeag阳性孕产妇)。

  7、产妇与婴儿用物分开,直接接触新生儿的布类需经高压消毒后使用,换下的尿布要放在固定的容器内。

  8、控制陪护探视人员,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产科制度8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3年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二、对孕产妇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具体实践操作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

  三、书写病历。检查和改正实习医生的病历记录。并负责书写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小结。

  四、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高危孕产妇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五、对所管孕产妇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需要特殊观察的高危孕产妇,要向值班医师进行床头交班。

  六、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孕产妇每天至少上午、下午各查房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孕产妇的病情和诊疗意见。其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医疗事故。

  八、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九、随时了解孕产妇思想、生活情况,征求孕产妇及家属对医疗保健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孕产妇的思想工作。

  十、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室工作制度进行工作。母婴同室责任制护士职责

  1、保证婴儿和母亲24小时在一起(洗澡、医疗处置和观察,与母亲分开不能超过1小时)。

  2、掌握产妇的泌乳情况,保证按需哺乳。

  3、教会每位产妇正确的坐姿、卧姿哺乳姿势和挤奶方法。

  4、使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卫生要求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5、禁止用奶粉,奶瓶,奶嘴喂养婴儿,需补奶时要用小勺、小杯喂入奶库的奶。

  6、禁止给新生儿喂乳汁以外的任何食物和饮料,保证纯母乳喂养。新生儿确需喂其他饮料时,责任护士必须明确其医学指征。

  7、教会母亲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穿脱衣服,观察新生儿睡眠、饥、饱、冷、暖、大小便等护理技术。

  8、做好婴儿的一切生活护理,防止发生臀红、皮肤脓点、鹅口疮等。

  9、做好产妇生活护理。

  10、保证病室内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管理好病室秩序。

  11、做好富余人乳收集工作。

  12、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问题,做好出院产妇的母乳喂养宣教。

产科制度9

  1、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及《消毒技术规范》,室内布局合理、整洁。

  2、手术室内除必需用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各种器械专人保管,定期消毒。

  3、手术室应备有氧气,抢救药品齐全,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组,不得外借。

  4、受术者排尿后进入手术室查对姓名、术前三部(末次月经、末次分娩、末次手术),三查(子宫、附件、化验单),术后三查(绒毛及胚囊、出血量、受术者情况)。

  5、每日清扫室内,空气消毒。每月对手术室空气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监测并记录。

  6、术后记录登记表册填写完整、准确、专人保管。

  7、手术后留观一小时,告诉注意事项、进行避孕指导。

产科制度10

  1、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2、热情接待病人,提前作好术前准备工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术中禁止闲谈与手术无关事宜。关心体贴病人,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4、作好手术记录,负责各种登记准确无误。

  5、保持手术间整洁,各种物品归放合理有序。

  6、负责带教进修、实习生、认真讲授,正确指导。

  7、下班前关水、关电、关机器、关好门窗,协助手术室消毒。

产科制度11

  1、认真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贯彻《爱婴医院十条标准》,倡导对6个月内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2、加强产科门诊孕期母乳喂养营养指导,使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为哺乳做好物质准备.

  3、做好入院时产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纳入住院告知内容,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能性,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及信心。

  4、做到早开奶、早吸吮、皮肤早接触。产后1小时内开始行早吸吮及皮肤接触,并持续30分钟。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增加产妇信心。剖宫产产妇术后回病室立即行早吸吮及皮肤接触,并持续30分钟. 5、坚持母婴同室.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特殊医疗护理处理必要的`新生儿,应在产后2小时送入母婴同室.母婴同室的婴儿应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实行早吸吮,指导按需哺乳.

  5、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医护人员应掌握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并不断更新,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鼓励多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6、新生儿病房仍应坚持母乳喂养,允许母亲亲自喂养病儿。

  7、医护人员应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如奶胀、奶头疼痛等,并指导将多余的乳汁或不能亲自喂哺孩子时将乳汁挤出,收集后存入奶库,放冰箱内标明收集时间,冷藏母乳2—4℃,可保存24小时。

  8、除有医学指征外,禁止给新生儿吃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或饮料。实行母乳喂养,病房不得出现奶瓶、奶头及奶粉,禁止使用橡皮奶头、奶瓶或之使用奶头作安慰物,禁止任何形式的代乳品喂养宣传。

  9、产后42天访视检查产妇时,应检查实施母乳喂养的情况并予以咨询指导。

  10、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不得宣传、销售母乳代用品,不得接受奶粉厂商的馈赠.

  11、落实岗位责任,将母乳喂养开展情况、环节质控纳入工作质量考核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出生医学证明》捆绑其它有偿服务,搭售其他物品。

产科制度12

  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院外参观人员须经医务科批准,每次一般不超过三人,急诊手术谢绝参观。

  三、室内保持整洁肃静,严禁吸烟,值班人员不得在手术室内用餐。

  四、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开手术间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

  五、工作人员患急、慢性呼吸道感染、上肢感染性化脓或者溃烂,不得进入手术室。

  六、手术室内一切非一次性物品,固定位置,用后放归原处。所有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药品、氧气、电源要经常保持在能正常运转状态。

  七、负责保存、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

  八、注意安全,做好“三防”工作。

产科制度13

  一、《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使用由产房派专人负责,从妇幼保健站领取后,应做好编号、数量等方面的登记工作,若有填写错误应作废上交。

  二、非本院出生婴儿不出具《出生医学证明》。

  三、不得出具与婴儿及其父母不相符的`《出生医学证明》。

  四、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必须审查婴儿父母监护人的有效证件。

  五、不出具伪造、涂改和非法印刷的《出生医学证明》。

  六、医务科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定期栏、查、监督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情况,对违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产科制度14

  一、严禁医疗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非法开展产科诊疗活动。

  二、严禁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三、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控制剖官产率。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全面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四、严禁违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定。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五、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武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

  六、严禁危害新生儿人身安全的`行为。医疗机构要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交接制度和流程。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产科、新生儿科等关键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并建立严格的24小时监控和管理。

  七、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新生儿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出生缺陷新生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妥善处理。

  八、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买卖或非法处置胎儿附属物。胎儿附属物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脐带血采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

  九、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对死胎、死婴,必须经产妇或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后,方可由其自行处理。委托医疗机构处理的,应当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可能存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不得自行处理,产妇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后,由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进行处理。

  十、严禁任何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伪造、倒卖、转让、出借、私自涂改或使用非法印制的《出生医学证明》。严禁倒卖和泄露产妇和新生儿相关信息。

产科制度15

  一、产科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组织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培训。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

  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吸收、运用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学习。

  7、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房,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和讨论。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指导孕产妇做好母乳喂养。

  (四)、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数量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三年内)实行住院医师值班,担任住院、门急诊的值班工作。

  2、带领实习医师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书写医嘱,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巡视病人至少2次,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对危重症病人应多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3、书写病历(第一年写大病历,以后写入院录)应于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及时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病程录及其他各项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并将病案整理编号交上级医师审查。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诊断及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撰写会诊、转科、出院等记录。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在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巡视病房,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人除书面交班外,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或巡视病人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的会诊情况,并记录巡诊后的意见,临床病例讨论会上要汇报病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指导或亲自操作各种重要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主动登记。

  8、有危重病人时不论家住院内院外,必须等接班者到位后才能离去。如因

  交接班不严而发生差错事故,要追究责任。

  9、住院医师期间(毕业后第二年)参加全院“住院医师继续教育”轮转。

  10、住院医师期间每年参加本科产、妇、门诊、计划生育组织轮转,每年轮转结束后须进行学习、工作小结,交本科上级医师签署意见后交科室保管,作为晋升时参考。

  (五)产科门诊医师职责

  1、接诊人员应具有医师资格,并持有执业医师证书。

  2、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监守岗位,佩带胸卡。

  3、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

  4、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早孕建卡(或产科门诊病历),规范填写保健卡门诊登记及处方,认真全面详细检查。

  5、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按期进行高危评分。对高危孕妇实行专册登记并在保健卡(病历)上作高危妊娠标记。

  6、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应转入“高危妊娠门诊”诊治。

  7、凡属妊娠禁忌者,应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8、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指导与咨询。

  9、做好产后42天复查及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10、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二、护理岗位职责

  (一)、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病区护理业务的组织领导和科研教学、病房管理和病房内外的联系。

  2、有计划地安排病房的日、周、月、年工作重点。检查、指导办公室护士及责任组长的工作。

  3、每日根据病人的数量及病情需要合理排班。

  4、参加并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参加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5、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组织领导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并督促实施促进母乳喂养措施。

  6、教育本病房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遵守劳动纪律,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及时帮助解决护理人员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慎独精神。

  7、负责病房的医疗器械,医疗表格及文件、日用品的领取、保管,检查和维修。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定期与科主任、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协调沟通,研究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时制定对策,做好工作总结。

  10、定期考核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每周检查母乳喂养指导及落实工作,禁止奶瓶、奶头、奶粉进入产科病房,每半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11、24小时母婴同室率达95%左右,院内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保持在95%左右。

  (二)、总责任护士职责

  1、听取夜班交班报告和床头交接班。

  2、熟悉本组病人的病情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进展、治疗和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护士实施护理计划,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

  3、定期检查护理病历质量。

  4、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负责护理人员的临床业务、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培训。

  5、根据病区内护理人员的带教能力、工作经验、职称,合理安排护生带教。

  6、负责指导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进行实习讲座,教学查房,负责出科考核,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完成出科小结的鉴定。

  7、了解实习生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8、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护士长,以便得到解决。

  (三)、主班护士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听取夜班交班报告和床头交接班,参加晨晚间护理。

  2、核对夜班和中班医嘱及重危病人护理记录,核对日报表。。

  3、录入医嘱、打印治疗单、输液单、交治疗室护士及责任护士执行,必要时亲自执行。

  4、打印催款单交管床医生。

  5、办理出入院手续,介绍住院相关内容,同时做好母乳喂养宣教。

  6、负责出院病历的.质量控制。

  7、处理各类检查单及检验申请单。

  8、记录更改的护理级别和饮食种类,交责任护士。

  9、书写交班报告,保持护士办公室的清洁整齐,进行交接班。

  (四)、责任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翻阅有关医疗及护理记录,了解分管病人的

  病情和治疗。

  2、听取交班报告。参加分管病人的床头交接班。

  3、根据病人护理级别进行晨晚间护理,评估病人。

  4、负责病人(注射、给药、输液、雾化吸入等)治疗工作,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健康教育。

  5、接待新病人、做好入院评估、入院教育,24小时内完成护理病历。

  6、根据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估。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

  7、执行分级护理,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8、及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9、做好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指导护生书写护理病历并修改。

  10、督促护理员做好各项工作。

  11、负责配奶室的消毒、配奶工作。

  (五)、治疗室护士岗位职责

  1、参加早会、听取夜班报告。

  2、清点治疗用物及抢救室的药品和物品。

  3、更换所有预处理消毒液。

  4、核对大型输液,配制药液。

  5、负责所有治疗、护理、抢救、监护用品的供应及消毒、保养与保管。

  6、负责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的整洁、消毒与登记。

  7、负责药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过期药品及时退还药房。

  8、摆放并核对次日长期输液。

  9、与小夜班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中班护士岗位职责

  1、执行责任护士职责。

  2、协助治疗护士配制药液。

  3、与主班护士共同核对医嘱,协助主班护士整理出院病历。

  4、测绘10:00、14:00体温、脉搏等。

  5、核对查房后医嘱,负责中午病人的所有治疗和护理。及时指导产妇做好母乳喂养。

  6、收治急诊病人,完成入院评估。

  7、做好与日班的交接工作。

  (七)、小夜班护士岗位职责

  1、提前15分钟上班,清点物品、药品,检查抢救物品性能。

  2、阅读交班报告,进行床头交接班工作,了解危重病人病情。

  3、翻阅有关医疗及护理记录。

【产科制度】相关文章:

产科制度06-24

妇产科制度10-14

产科管理制度06-01

妇产科保洁制度与流程08-26

妇产科工作制度08-07

产科管理制度【实用15篇】06-28

产科实习总结11-05

产科出科小结09-13

产科的实习报告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