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管理制度

时间:2024-12-27 14:25:36 制度 我要投稿

电梯管理制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梯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梯管理制度

电梯管理制度1

  电梯系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保障:有效防止电梯事故,保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2. 效率提升: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3. 成本控制:科学的维护保养策略可以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更换和维修成本。

  4. 法规合规:避免因违反相关规定导致的罚款或其他法律纠纷。

  5. 用户满意度:良好的管理制度能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信任和满意度。

电梯管理制度2

  为规范电梯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电梯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一、电梯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二、电梯保养、维修应由有资质的电梯专业公司进行。

  三、电梯日常维护、检查、由持证电梯管理人员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签名。

  四、对电梯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电梯运行正常。

  五、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通知电梯维保公司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六、电梯必须定期进行年审年检,合格才能运行。

  七、电梯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

  八、电梯维保公司维保工作结束后,电梯管理人员需对维保工作做出评价、记录并经双方签名确认。

电梯管理制度3

  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所有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庆市宜海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操作员(以下简称乙方)签订电梯安全运行目标管理责任书。

  1、甲方经常向乙方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购置一些常用的电梯检测工具设备,购置有关电梯操作的安全防范内容

  的书籍资料。

  2、甲方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对乙方进行业务培训,适当组织安全应急救助演练。

  3、甲方定期或不定期听取乙方关于电梯运行质量和安全隐患检查情况汇报,及时帮助乙方处理不能自行解决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4、甲方每年底对乙方履行责任书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后,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不合格的,甲方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5、乙方应积极主动加强电梯操作技能学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有记录。

  6、乙方每天对电梯检测一次,并有记录,负责及时消除电梯各类安全隐患。对不能自行处理的`安全隐患和技术问题,应及时向甲方反映,以保证最短时间内解决故障。

  7、乙方应每周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保持轿厢壁整洁,并有记录。

  8、乙方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梯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违规操作致使电梯人为损坏或造成事故的,甲方应依据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9、乙方接有停电通知,应提前张贴告示,并做好电梯停电时的准备工作。

  10、对电梯在运行中,发生意外事故时,乙方应成为第一责任

  人,第一时间内向甲方报告并按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助。

  11、本责任书有效期间为壹年,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12、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签章):乙方(签字):

电梯管理制度4

  电梯安装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电梯安装的安全、高效和合规,它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验收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立项与合同管理

  2.设计与施工方案审批

  3.安装人员资质管理

  4.现场安全管理

  5.设备验收与调试

  6.质量控制与检验

  7.培训与应急响应

  8.合同履行与后期服务

  内容概述:

  1.项目立项与合同管理:确定电梯安装项目,签订安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2.设计与施工方案审批:根据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制定设计方案,并通过专业审查。

  3.安装人员资质管理:确保所有安装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4.现场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规定,执行安全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

  5.设备验收与调试:对安装完成的电梯进行全面验收,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调整。

  6.质量控制与检验:实施质量监控,确保安装过程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7.培训与应急响应:对用户进行电梯使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合同履行与后期服务:跟踪合同执行情况,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电梯管理制度5

  1.0巡视监控

  1.1专职人员每天应对所有电梯的主要部位至少巡视一次。

  1.2巡视监控的主要内容如下:

  曳引机有无异常噪音或气味,是否温度过高(烫手),曳引电机轴承是否需要加注

  a.润滑油,螺栓是否松动;

  b.减速箱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油色、油位是否正常,联轴器是否牢固可靠,螺栓有无松动;

  c.指示仪表、指示灯是否正确,各继电器、接触器动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d.变压器、电阻器、电抗器温度是否正常,有无过热现象;

  e.制动器动作是否正常,制动线圈是否过热,制动轮上是否有油污;

  f.曳引轮、曳引绳、限速器、测速机等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g.通讯设施是否灵敏畅通,指示牌、标示牌是否完好,盘车手轮、开闸扳手等救援工具是否已放置在指定位置;

  h.轿厢照明是否正常,厅外轿内指层、指令及指示灯是否正常;

  i.厅门及轿门踏板是否清洁干净;

  j.轿厢运行有无异常振动或声响,舒适感有无明显变化;

  k.电梯运行有无异常(顺畅);

  l.开关门有无异常(顺畅);

  m.底坑限速器、张紧装置、开关和碰铁距离是否异常;

  n.补偿链是否有异响;

  o.底坑有无积水或脏物。

  1.3巡视过程中如发现上述情况有不正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整改时,应严格遵守《电梯维修保养规程》。

  2.0异常情况处理

  2.1发生火灾的处置:

  a.楼层发生火灾时,专职人员应立即击碎玻璃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电梯运行到基站后,应使乘客保持镇静,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

  b.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应即刻停梯,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c.对于上述两种情况,专职人员应及时通知消防中心,《安全管理手册》中《应急处理程序》处理。

  2.2电梯湿水处置:

  a.当底坑内出现少量进水或浸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断开电梯总电源;

  b.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一层,断开电梯总电源;

  c.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时,应立即停梯,断开电梯电源总开关;

  d.发生湿水时,应迅速阻断水源;

  e.对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用干抹布擦拭、热风吹干(湿度不能太高),自然通风(用工厂用鼓风机)、更换管线等。确认湿水已消除,各绝缘电阻达到要求并且试梯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2.3停电造成停梯或故障造成停梯时的困人救援按《电梯困人救援规程》处理。

  3.0电梯机房管理

  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需要进入,需经服务中心主任同意,并在专职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机房。

  3.1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机房内应备齐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方便、显眼处。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

  3.2每周打扫一次机房卫生,做到地面、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锈蚀、无油渍、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

  3.3机房应当通风良好、光线足够、门窗开启灵活。

  3.4机房都应当做到随时上锁,钥匙由工程部保管,不得私自配钥匙。

  4.0交接班要求

  4.1接班人应准时接班。

  4.2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并查看《电梯运行记录》,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在《电梯运行记录》上签名。

  4.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接班:

  a.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

  c.机房不干净;

  d.接班人未到岗;

  e.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班时发生故障此时应由交班人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协助进行。

  5.0当值管理员应将电梯的运行情况规范、详细、清晰地记录在《电梯运行记录》内,并将记录整理成册存档,保存期为两年。

电梯管理制度6

  1、电梯钥匙应由专人保管,除维修、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使用。

  2、机房内照明、温度应正常,保证通讯及降温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3、轿厢内必须配备专用消防器材。

  4、轿厢内环境要保持清洁。

  5、每周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6、操作电梯时应确保厅、轿门关闭,点动上下各运行一次后,再操作电梯运行。

  7、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做好电梯的防雨准备工作。

电梯管理制度7

  一、使用单位电梯作业人员经录用后,如无市(地)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应将个人资料送交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申请培训,经考核合格且取得资格证书后,操作人员方可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二、使用单位应制定对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应予以实施。培训考核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是否熟悉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2、是否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3、是否熟悉紧急救援措施,是否能熟练操作,每次救援演习是否按规定完成。

  三、使用单位将依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奖惩。

电梯管理制度8

  电梯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预防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寿命,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它涵盖了电梯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故障处理、应急措施及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日常检查:每日对电梯进行功能测试,包括门系统、控制系统、运行速度和停止位置等。

  2. 定期维护: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和国家法规,定期进行深度清洁、润滑、部件更换和性能测试。

  3. 故障处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生故障,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确保及时修复。

  4. 应急措施: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被困乘客的救援程序和现场安全防护。

  5. 人员培训:对维保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了解最新的安全规定。

  6. 记录管理:详细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情况,以便跟踪设备状态和历史故障。

  7. 质量控制:定期审核维保工作质量,确保所有活动符合标准和法规要求。

电梯管理制度9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电梯安全、正常、有效使用。依据xxx体系文件《特种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物业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电梯的'运行管理

  为确保小区电梯安全运行,延长电梯使用寿命,保障使用人安全,小区电梯维保工作由专业电梯公司负责,并接受管理服务中心的监督检查.

  1、电梯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2、电梯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验证培训。每月应对电梯机房、使用情况、轿厢、维保单位维保情况、故障处理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3、电梯每年应由xxx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一次检测,限速器每两年检测一次,检测合格后使用合格证应及时张贴在显著位置。

  4、电梯保养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者进行此项工作。

  5、平时电梯保养、维护、巡视及故障记录由维保单位进行,使用单位只做相关认可记录及签字。

  6、发现电梯有严重隐患或电梯有震荡、异音、损坏时,应立即通知维保人员,并在维保人员到达时,详述电梯不妥之处,以便及时恢复故障问题。

  7、在电梯运行中遇到突发问题应立即通知维保人员到现场解决,不得擅自处理。

  8、对投入使用的电梯原始资料及注册备案资料应有专人建档管理。发现电梯有严重隐患或电梯有震荡、异音、损坏时,应立即通知维保人员,并在维保人员到达时,详述电梯不妥之处,以便及时恢复故障问题。

  9、电梯机房除电梯维保人员、消防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

  10、严禁装运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

  严禁在电梯门外用水冲洗地面和物品。

  11、电梯管理人员及值班人员在使用、检查电梯时不允许在门厅外用手扒启厅门;

  不允许作为载货使用,尤其是超长物品、易散物品等。

  12、对乘客不文明乘梯行为工作人员应积极进行劝解、告知。

  13、当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停运等故障时,当班人员应及时通知电梯维保人员,并安慰被困乘客,使其耐心等候,切勿自行开启梯门,以免发生危险。

  二、电梯服务标准

  1、电梯公司维保人员依据《电梯维护养护标准》,对小区电梯实施维修保养。

  2、轿厢内须张挂“电梯服务标准”、和“乘梯须知”;

  3、执行北京市房屋电梯运行标准:18小时运行,24小时有人值守;

  4、司机须持证上岗,统一工作服,礼貌待客,按时交接班,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5、维修保养及时,严格执行保养规程,认真填写保养记录

  6、轿箱环境整洁明亮,不得有油污,垃圾等。机房干净,整洁,各种应急设施,抱闸扳手,盘车轮,灭火器等齐全有效。

  7、按计划进行大、中修,并提前2天通知管理服务中心,经同意方可实施。

  三、安全质量管理

  1、电梯公司质管部门定期对小区电梯维保工作进行安全检验并填写《年度电梯安全普查表》,电梯维修质量实行内检,互检,专职验检制度,填写《电梯维修保养检查验收摘要》确保电梯维修质量,电梯运行安全可靠,

  2、电梯公司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填写《电梯运行维修(周)检查表》。

  3、维修、保养电梯时应在电梯基站张贴或挂立告示牌,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电梯设备出现停电、故障、火灾、浸水等紧急情况时,启用《电梯故障应急方案》。

  四、电梯设备档案管理

  1、电梯运行及保养、修理过程的记录表应建档,保存期为两年。

  2、建立电梯设备台帐及设备清单,妥善保管电梯安装,调试等原始资料。

  五、质量监督检查

  1、管理中心事务员每日对小区电梯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填写《电梯运行抽查记录》。

  2、每月3号前事务员将上月《电梯运行抽查、考核记录》,交中心主任审核后,上报公司财务部,公司财务按照维保合同中相关约定,按电梯维保工作考核实际得分情况支付维保费用,电梯维保费用计算公式:月承包费×乙方实得分数%.

  3、在维保合同到期前一个月,物业管理部根据服务中心每月的《电梯维修保养考核表》,对电梯公司进行评定,以此决定是否续签合同。

电梯管理制度10

  一、电梯维护保养必须遵守电梯维护保养操作规程,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分为日常性维护保养和专业性维护保养。

  二、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应由具有资质证明的人员承担,专业性维护保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维保单位承担。

  三、日常性维护保养记录由电梯操作人员填写,每日应将记录报送电梯管理部门保管,存档备查。

  四、日常维保依据月维保计划,认真执行,积极主动做好维保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难于处理的即上报电管部门和维保单位。

  五、巡检制,工作人员接班后,按指定线路、时间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登记包括机房、外呼、楼层、指示灯、隔层按钮、厅门、轿厢门、开关及安全装置、照明、轿厢内装饰及巡视记录中所有项目。

  六、电梯每次进行维护保养都必须有相应记录,电梯管理人员必须向电梯专业维保单位索取当次电梯维护保养记录并进行存档。

  七、重大项目的维修应由具备资质的维修单位承担,并按照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机构申报备案。

  八、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或维保单位进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台严禁投入运行。

电梯管理制度11

  超市电梯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超市内部电梯的安全运行,提高顾客购物体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该制度涵盖了电梯的日常维护、使用规范、应急处理、责任分工和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设备管理:定期进行电梯设备的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及时维修和更换磨损部件。

  2.使用规定:明确电梯的使用规则,如限制超载、禁止乱丢杂物等,以及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的使用指引。

  3.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电梯故障应对措施,包括被困人员的`救援程序和对外联络机制。

  4.岗位职责:明确电梯管理员、保安和其他相关人员在电梯管理中的职责。

  5.培训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电梯安全知识的培训,提升其应急处理能力。

电梯管理制度12

  电梯维修管理制度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规范,它涵盖了电梯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维修人员资质、应急响应、记录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乘客安全,延长电梯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内容概述:

  1.日常维护计划:制定定期检查和保养计划,包括清洁、润滑、调整和部件更换等任务。

  2.维修人员资质:规定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证书,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评估。

  3.故障报告与处理:建立故障报告机制,规定故障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维修流程。

  4.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电梯操作和维修的安全规定,防止意外发生。

  5.配件采购与管理:规范电梯配件的采购、存储和使用,保证配件质量。

  6.记录与档案管理:记录每次维修活动,建立电梯维修档案,便于追踪和分析。

  7.性能测试与验收:维修完成后进行性能测试,只有通过验收的电梯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电梯管理制度13

  1、目的和范围

  1目的

  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状况。

  2范围

  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竣工;

  e、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运行状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事故及故障记录;

  i、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带给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3、5有关人员部门需借用电梯资料的应经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同意签署意见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借阅,并按规定作好借阅登记手续,按时归还借阅资料。

  3、6电梯的各种资料应按年度由档案管理部门装订成册。

  3、7电梯相关资料的销毁应经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的允许才可进行。

  一、每台电梯应建立单独的安全技术档案,(以下简称档案),不得与其他设备资料混装。

  二、档案应由酒店经理或经理制定人员,必要时交公司统一归档管理。

  三、档案应有目录,对文件的名称、数量及保存年限详细记录。

  四、需要调取档案查阅时,应办理借阅手续,用完湖立刻归还,管理人员应清点文件数量,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五、档案应至少宝货以下资料:

  (一)《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二)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三)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

  (四)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

  (五)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六)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六、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

  七、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

电梯管理制度14

  1.电梯是保证大厦运营的重要设备,必须加强管理。

  2.电梯设备的'安装、大修、更新等必须由劳动局认可的单位进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运行。

  3.电梯人员、电梯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4.电梯的保养维护工作必须按生产厂家的有关规定进行。

  5.电梯机房要清洁整齐、无杂物,符合安全及要求,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6.电梯系统要保证“安全、舒适、快捷”,有碍安全的故障或隐患必须排除后方可运行。

  7.电梯出现故障困人时,应执行《电梯发生故障应急》,并及时排除故障,解救被困人员,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电梯管理制度15

  1、电梯发生故障停留空中时,乘客按响紧急呼救铃后,值班员立即通知保修人员迅速修理,同时用电梯内对讲机善言安慰被困乘客,请其耐心等待,切勿自行开启电梯门,以免发生危险。

  2、劝喻用电梯搬运物件者,不可超重,防止造成事故。

  3、乘搭电梯人数过多时,应维持秩序,指导分批搭乘,以免超载发生危险。

  4、住户应留意,切勿让幼儿单独搭乘或进入电梯,以免发生危险。

  5、保安值班员时刻注意闭路电视、警惕坏人恶意破坏电梯或梯内设备。

  6、经常清除电梯门路轨内积存的垃圾,以免影响梯门开关。

  7、如发现电梯有震荡、不正常的`声音或电梯有损坏时,应即通知保修人员进行修理。当修理人员到达时,管理员应详述电梯不妥之处,以便研究毛病,一切详细情况,必须详细记录送物业公司。

  8、狂风暴雨时,如发现机房顶或接近电梯的门窗有水渗入时,应即尽量阻止雨水流入电梯槽,暴风雨过后,必须根治漏水情况。

  9、凡有水渗入电梯,应即停止使用,以免触电,并设法将电梯升高至较安全地方。

  10、电梯槽底有积水时,应即报告上级处理,同时研究水的来源,及早修理。

  11、电梯机房钥匙及电梯门钥匙,除修理人员或保安消防人员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

  12、电梯每年'年检'一次,并取得年检合格证。

  13、冲洗走廊和楼梯时,勿让水流入电梯内,以免损坏电梯设备。

  14、火警发生时,劝喻住户切勿乘搭电梯,因电梯可能随时在半途停顿,将人困于电梯内,被困者可能因浓烟而致命。

  15、经常检查电梯机房是否有足够的通风,温度是否过高,气窗玻璃是否完整。机房门须特别上钥,加上'不准擅闯'之类告示牌。

  16、电梯内求救警钟、电风扇必须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以免紧急时无法求救及导致窒息。

【电梯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电梯管理制度11-14

物业电梯管理制度05-22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05-23

商场电梯管理制度07-09

物业电梯管理制度12-02

施工电梯管理制度12-18

酒店电梯管理制度11-17

电梯安全的管理制度11-08

电梯使用管理制度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