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范例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范例1
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办公用品采购与管理流程,保证部门(科室)申请的办公用品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出现闲置、浪费现象,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办公用品与低值办公设备的管理。
2.2办公用品分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如签字笔、铅笔、胶棒、笔记本、色带等)与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如笔筒、剪刀、订书机、文件夹等)两大类。
2.3低值办公设备是指扫描仪、喷墨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购置金额小于1000元(含)的办公设备。
3、原则
3.1采购前货比三家,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
3.2先申请,后领用,库存最少的原则。
4、职责部门
4.1院办(人事行政部、后勤)指定专人(以下简称“采购专员”)负责医院办公用品采购与管理工作;
4.2院办(人事行政部、后勤)负责人(以下简称“采购主管”)负责审批各部门办公用品申领计划及汇总分析办公费用使用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4.3采购专员负责汇总各部门(科室)的办公用品申领计划,经采购主管批准后集中购买并发放;负责办理采购报销手续;负责核算各部门(科室)办公费用,按月上报采购主管。
4.4部门(科室)指定专人(下简称“部门文秘”)负责本部门(科室)办公用品的'申请、领用与《部门办公用品台帐》的日常管理。
5、工作程序
5.1申请
5.1.1部门文秘每月末汇总本部门(科室)对办公用品的需求,填写《办公用品申领表》并交至采购专员。
5.2采购
5.2.1采购专员汇总各部门(科室)上报的办公用品申请计划,针对采购项目向供货方询价,经采购主管审批签字后,进行集中采购(采购期间一般为三天之内);办公设备采购需报总经理(院长)审批。
5.2.2办公用品采购金额超过1000元(单件价格,含)时,需报总经理(院长)审批。
5.3入库及领用
5.3.1采购专员完成采购后,根据采购项目明细单逐项办理入库手续;
5.3.2入库完成后,采购专员通知部门文秘领取所申请的办公用品;
5.3.3部门文秘根据申领明细在部门(科室)内发放物品,按照领用情况分别登记《部门办公用品台账》(,并对“需归还类”(可重复使用)物品做出标记。办公用品领用人需在《部门办公用品台帐》本人页上签字确认。
5.4配发
5.4.1新员工入职时配发的办公用品一般包括签字笔、笔记本、笔筒、文件夹、文件架各一件,其它因公必备办公用品按需申领。
5.4.2对于每人每月必须定额发放的必备用品(如劳保用品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匡算量每月一次性配发,以减少申请程序。
5.5返还
5.5.1部门(科室)出现领用量剩余或不再使用的物品时,需退还采购专员办理核销,冲抵本部门(科室)办公费用;
5.5.2员工离(调)职时,需提取《部门办公用品台账》的本人页到院办(人事行政部、后勤)办理“需归还类”办公用品的返还手续。
5.5.3需归还办公用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损坏,可到采购专员处以旧换新;如丢失则应由领用人按用品的采购价格予以赔偿。
5.6保管
5.6.1采购专员需清楚掌握办公用品库存情况,并经常整理,保证物品不受侵蚀。
5.7盘点
5.7.1采购专员应定期盘点办公用品库存(根据库存大小自行安排盘点周期,一般每月进行一次)。盘点要求作到账物相符,如果不一致必须查找原因,经采购主管批准后调整账目,使两者一致。
5.8费用结算
5.8.1采购专员每月第一周应将上月发生的办公用品采购、发放情况及分摊的费用汇总成表,上报采购主管审批后办理付款手续。
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范例2
某医院外包项目的评估、审核制度与程序
一、业务外包流程
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方、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会计控制等环节。
二、外包项目的评估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医院业务与医疗工作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医院业务外包的范围,并根据是否对医院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
(二)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三)根据医院年度预算以及生产经营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及复核,包括承包方的选择方案、外包业务的成本效益及风险、外包合同期限、外包方式、员工培训计划等,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四)认真听取外部专业人员对业务外包的意见,并根据其合理化建议完善实施方案。
三、审核批准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的审核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各层级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同时加大对重大业务外包的管控力度,避免因越权进行业务外包给医院带来不利后果。
(二)在对业务外包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价时,应当着重对比分析该业务项目在自营与外包情况下的风险和收益,确定外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总会计师或财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对业务外包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评价。
(四)对于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院长办公会审批。
四、业务外包项目运行程序
(一)选择承包方
1.充分调查候选承包方的合法性,即是否为依法成立、合法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是否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2.调查候选承包方的专业资质、技术实力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履历和专业技能。
3.考察候选承包方从事类似项目的成功案例、业界评价和口碑。
4.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业务外包的人工成本、营销成本、业务收入、人力资源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5.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等适当方式,择优选择承包方。
6.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从候选承包方中择优做出选择,并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监督处罚制度,避免相关人员在选择承包方过程中出现受贿和舞弊行为。
(二)签订业务外包合同
1.在订立外包合同前,充分考虑业务外包方案中识别出的重要风险因素,并通过合同条款予以有效规避或降低。
2.在合同的内容和范围方面,明确承包方提供的服务类型、数量、成本,以及明确界定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细节。
3.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明确医院有权督促承包方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承包方有责任按照合同协议规定的方式和频率,将外包实施的进度和现状告知医院,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4.在合同的服务和质量标准方面,应当规定承包方最低的服务水平要求以及如果未能满足标准应实施的补救措施。
5.在合同的保密事项方面,应具体约定对于涉及医院机密的业务和事项,承包方有责任履行保密义务。
6.在费用结算标准方面,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7.在违约责任方面,制定既具原则性又体现一定灵活性的合同条款,以适应环境、技术和企业自身业务的变化。
(三)组织实施业务外包
1.按照业务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制定业务外包实施的管控措施,包括落实与承包方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机制,确保承包方在履行外包业务合同时有章可循。
2.做好与承包方的`对接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确保承包方充分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从价值链的起点开始控制业务质量。
3.与承包方建立并保持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业务外包过程存在的问题。
4.梳理有关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上的岗位职责分工、运营模式、管理机制、质量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四)业务外包过程管理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
1.在承包方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密切关注重大业务外包承包方的履约能力,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承包方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
2.对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包括承包方对该项目的投入是否能够支持其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企业预期目标,承包方自身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是否满足该项目的要求。
3.建立即时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偏离合同目标等情况,应及时要求承包方调整改进。
4.对重大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充分预计,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临时替代方案,避免业务外包失败造成医院正常工作中断。
5.有确凿证据表明承包方存在重大违约行为,并导致业务外包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及时终止合同,并指定有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向承包方索赔。
6.切实加强对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医院信息资料的管理。
(五)验收。在业务外包合同执行完成后需要验收的,医院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完成的业务外包合同进行验收。
1.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结合在日常绩效评价基础上对外包业务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评价,确定验收标准。
2.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财会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包方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审查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需求,并出具验收证明。
3.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报告,查明原因,视问题的严重性与承包方协商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并依法索赔。
4.根据验收结果对业务外包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总体评价,据此对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会计控制。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外包业务的核算与监督,并做好外包费用结算等工作。
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范例3
医院透析室工作制度
一、以“患者至上”为宗旨,热忱为患者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坚持岗位责任制,医师、护士、技师不得擅离职守。
三、医师要严格掌握血液透析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积极收治病人,组织血液透析治疗的实施和对危重病人的'抢救。
四、医师在透析前后要认真检查病人并做好医疗文件的书写。
五、严格查对制度,护士执行医嘱要三查七对,护士完成当日工作后须认真复查,并做好次日的工作准备,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六、定期检查急救器材、药品,保证抢救工作正常进行。
七、加强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对新技术的开展应做到有指证、有把握、有准备。
【医院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办公用品的管理制度03-17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精选】07-15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12-06
[经典]办公用品管理制度07-20
【热门】办公用品管理制度04-17
公司办公用品管理制度01-17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推荐】04-16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荐】04-16
【荐】办公用品管理制度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