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特殊群体关爱制度
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特殊群体关爱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特殊群体关爱制度1
为了给特殊学生群体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每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我校特制订如下制度:
1、特殊学生主要是指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身体和心理异质学生等。
2、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政教主任、安全主任及班主任为组员的专项排查与管理领导小组。
3、学校特殊群体学生专项排查与管理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分析各班级需要被特别关爱学生的成长状况。同时把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工作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4、严格各级救助资金管理,设立专用帐户,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救助工作的.信誉度。
5、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随时关注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心理,如发现上述学生,及时上报安全办并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2)协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特殊群体档案,对于他们的档案信息要做到保守秘密。
(3)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4)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5)经常与学生沟通,化解心理障碍。争取让这些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6)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并与家长联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和关心模式。
6、学校具体管理措施:
(1)逐个建立完善特殊学生档案,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设定档案借阅权限,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2)为每名特殊学生配备成长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状况,学校安排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做“成长导师”,通过开展“师生共成长”等活动,鼓励导师结合自己的优势,帮助被辅导的学生健康成长。
(3)建立走访反馈制度。
学校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学习情况,注重做好的信息收集、情况反馈及协调服务工作,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特殊群体应助尽助。与父母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做好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工作。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家长进行校访,设置专门房间,接待学生家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强化交流合作,在教育转化不良学生上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
特殊群体关爱制度2
为给特殊学生群体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牢记人本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不能忽视对学习成绩较弱学生的管理和关爱。
二、多组织集体活动,用集体的力量和积极向上的活动引导问题学生向善,自我转变。
三、建立健全"问题学生"档案,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改造,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反馈转化转化效果。
四、家校沟通,加强联系,积极寻求家长配合,以有效防止再犯,同时加强感情、亲情渗透以此感化问题学生。
五、实行转化"问题学生"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制度,把做好教师本职工作与转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六、对"问题学生"实行定期、不定期的`"会诊"制度。及时地调整转化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转化策略。
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家长进行校访,家长与学校多交流,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特殊群体关爱制度】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关爱制度09-11
特殊人员管理制度01-31
特殊作业管理制度10-17
留守儿童关爱制度【精华】09-11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11-08
特殊作业票管理制度07-08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2-14
《特殊的葬礼》教学反思07-08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