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1
消火栓是消防供水的重要设备,它分为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两种。
(一)室内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是建筑物内的一种固定灭火供水设备。它包括消火栓及消火栓箱。室内消火栓和消火栓箱通常设于楼梯间、走廊和室内的.墙壁上。箱内有水带、水枪并与消火栓出口连接,消火栓则与建筑物内消防给水管线连接。发生火灾时,按开启方向转动手轮,水枪即喷射出水流。
室内消火栓由手轮、阀盖、阀杆、车体、阀座和接口等组成。使用室内消火栓时,应先打开消火栓箱,取出水带和水枪,把消火栓阀门手轮按开启向旋转,即可出水灭火。
维护保养消火栓应注意:
1、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是否完好,有无生锈、漏水现象。
2、检查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
3、消火栓阀杆上应加注润滑油。
4、定期进行放水检查,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打开放水。
需要使用室内消火栓箱时,根据箱门的开启方式,用钥匙开启箱门或击碎门玻璃,扭动锁头打开。如消火栓没有紧急按钮,应将其下的拉环向外拉出,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打开箱门,打开箱门后,取下水枪,按动水泵启动按钮,旋转消火栓手轮,即开启消火栓,铺设水带进行射水。
灭火后,要把水带洗净晾干,按盘卷或折叠方式放入箱内,再把水枪卡在枪夹内,装好箱锁,换好玻璃,关好箱门。
消防软管卷盘和室内消火栓一样,是建筑物内的固定水灭火设备。
消防软管卷盘通常装在与室内消火栓供水管相连的支供水管上,它主要由转动部分、支撑部分和导流部分组成。
转动部分包括转盘、摆臂、轮壳支架,主要作用是将卷盘从墙箱内摆出,并能使输水管展开和收回。
支撑部分包括底座和支持架,卷盘安装在上面。
导流部分包括出水管、进水管、水密封套和连接件等,除了导流、喷射水的作用外,还可防止渗漏。
使用消防软管卷盘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打开软管卷盘箱门,将卷盘向外转动90度;
开启出水阀,拉动软管,喷水灭火。
平时,应定期检查卷盘、水枪、水带是否损坏,阀门、卷盘转动是否灵活,发现问题应及时检修。
定期检查消火栓箱门是否损坏,门锁是否开启灵活,拉环铅封是否损坏,水带转盘杠架是否完好,箱体是否锈蚀。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修理。
(二)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与城镇自来水管网相连接,它既可供消防车取水,又可连接水带、水枪,直接出水灭火。室外消火栓有地上消火栓和地下消火栓两种。地上消火栓适用于气候温暖地区,而地下消火栓则适用于气候寒冷地区。
1、地上消火栓
地上消火栓主要由弯座、阀座、排水阀、法兰接管启闭杆、本体和接口等组成。在使用地上消火栓时,用消火栓钥匙扳头套在启闭杆上端的轴心头之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消火栓钥匙时,阀门即可开启,水由出水口流出。接顺时针方向转动消火栓钥匙时,阀门便关闭,水不再从出水口流出。
维护保养地上消火栓时应做到:
(1)每月或重大节日前,应对消火栓进行一次检查。
(2)清除启闭杆端部周围杂物。
(3)将专用消火栓钥匙套于杆头,检查是否合适,并转动起闭杆,加注润滑油。
(4)用纱布擦除出水口螺纹上的积锈,检查闷盖内橡胶垫圈是否完好。
(5)打开消火栓,检查供水情况,要放净锈水后再关闭,并观察有无漏水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2、地下消火栓
地下消火栓和地上消火栓的作用相同,都是为消防车及水枪提供压力水,所不同的是,地下消火栓安装在地面下。
由于地下消火栓系安装在地面下,所以,不易冻结,也不易被损坏。
地下消火栓的使用可参照地上消灭栓进行。但由于地下消火栓目标不明显,故应在地下消火栓附近设立明显标志。使用时,打开消火栓井盖,拧开闷盖,接上消火栓与吸水管的连接口或接上水带,用专用扳手打开阀塞即可出水,用毕要恢复原状。
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2
1、目的
为了提升人力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制定《培训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作为各级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员工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3、权责划分人事部门权责
(1)制定、修改全公司培训制度;
(2)拟定、呈报全公司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3)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4)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全公司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5)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6)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7)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8)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4、各部门权责
(1)呈报部门培训计划;
(2)制定部门专业课程的培训大纲;
(3)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培训信息;
(4)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5)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内部培训工作;
5、培训管理总论
(1)凡本酒店员工,均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2)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并结合个人兴趣,把握自觉自愿、合理公平的原则。
(3)全酒店培训规划、制度的订立与修改,所有培训费用的预算、审查与汇总6.培训体系
6、培训体系包含三个模块
(1)培训对象:所有新进人员。
(2)培训目的:协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进入工作状况。
(3)培训形式:以周期性的内部授课方式进行。
(4)培训内容:分常规类和专业技术类两项科目,两项科目的具体内容可根据任职岗位的不同进行选择。
常规类科目: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发展史及企业文化,企业愿景,公司架构及职能等)
公司制度(主要是人事管理制度,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行业介绍与市场分析
专业技术类科目:
岗位设计与工作流程
服务标准与操作技巧
管理流程与强化训练
7、内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员。
(2)培训目的:依靠公司内部讲师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加强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在公司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丰富员工的业余学习生活。
(3)培训形式:在公司内部以讲座或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4)培训内容:涉及酒店服务、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及员工感兴趣的业余知识、信息等。
8、外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员。
(2)培训目的:依靠外部专家力量,提升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培训形式: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或请外部讲师在公司内部授课。
(4)培训内容:可分为三类。
常规实用性培训——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销售技巧、管理方法、领导技能、经营理念等;
适合高层领导的培训——含企业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
个人进修方面的培训——如MBA、专业技术认证等
培训计划的'拟订
(1)结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由人事部门依据对内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以及公司相关培训的政策、财务预算等,统筹各部门的需求,于每年年初拟订年度培训计划,并呈报审核。
(2)各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部门培训需求计划,并反应给人事部门统筹规划。
9、培训实施
新员工入职培训
(1)新招人员的培训一般为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每次2—4学时,尽量安排在业余时间。
(2)应届毕业生的新员工培训在上岗前进行,课程则较为全面和深入,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日内,一般为一周左右。
(3)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在上岗前或上岗后最长不超过十个工作日之内,除特殊情况外,都必须接受新员工培训。
(4)各培训科目由相应部门的内部讲师资格人或负责人担纲主讲,根据需要还应负责考察试卷的编写和审阅。
(5)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严格遵守培训规范。
(6)如有必要,可以笔试的形式考核培训效果,成绩合格者方可顺利上岗;
不合格者依具体情况进行补修或重试(一般应用于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
10、内部培训
(1)充分挖掘公司内部可用资源,组建内部讲师团队。
(2)不断充实和完善内部培训课程,形成重点课程的逐渐固定和循环开设。
(3)培训参与人员应严格遵守培训规范。
(4)根据课程需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
11、外部培训
(1)培训课程的选择应结合公司的内部需求和外部资源,并严格审批权限。
(2)参加培训人员的选择应突出目的性、自愿性,结合各人的职业发展规划。
(3)培训相关资料(包括教材、讲义(PPT)、证书等)必须在人事部门备份存档。
12 、出勤管理
(1)所有培训一经报名确认,受训人员须提前做好安排,除特殊原因外,应准时参加。
(2)凡在公司内部举办的培训课,参加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培训规范,课前签到;
由专人负责纪录,填写《内部培训考勤表》;考勤状况将作为培训考核的一个参考因素。
(3)业余时间参加培训,不以加班论。
13、培训评估
(1)对授课的评估,包括对外部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讲师、效果等的评估,及对内部讲师的课程内容、准备情况、讲授技巧等的评估。
(2)对学员的评估,主要通过课后考核的方式检查学员的接受程度和效果。
14、培训记录及总结报告
(1)建立相关外部培训资源的详细信息纪录,以便寻找更优惠的高质量课程。
(2)建立《全员培训档案》,并定期呈报。
【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培训机构管理制度 03-05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05-29
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制度10-12
培训教育机构管理制度09-06
艺术培训机构管理制度06-09
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制度08-09
培训机构老师管理制度09-10
培训机构制度汇总08-22
培训机构实习报告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