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此集体备课制度。
一、组织构成
集体备课由教科处组织,各学科组具体落实。每个年级组的每个学科作为一个备课组,设备课组长一人,负责本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协调、任务分配、质量把关。学科组负责本学科集体备课的总体计划、教材的分析、深广度的把握、新课标的学习以及考题的研究。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所授课程的地位任务。
2、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钻研所授课程的教材内容。
4、分析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
5、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6、编写具体详细的教学计划。
三、实施方法
1、每学期开始前,备课小组应制定实用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交给备课小组,一份交给学校教育科学部。
2、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讲授前一周,备课组长应组织集体备课,带领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分析知识体系结构,分析学情,找出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定出课时计划,指定中心发言人,限定备课时间,确定下次集体备课时间。
3、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需要编写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心发言人应充分准备课堂讲稿(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设计、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过程安排和依据)。
4、在讲课前2—3天,备课组长应再次组织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带上自己设计的教案。先由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应讲述自己设计本教案的指导思想,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措施。还要重点讲解例题的选择意图和切入点,习题的选择理由和讲解方法。
5、演讲结束后,讨论中心组长组织备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积极发言,提出更多问题,仔细讨论。经过共同研究,每位教师根据备课要求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教育科学部应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修订情况。
五、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六统一”,即确定时间、地点、内容和中心;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和测试。注重教材的处理,重点难点的突破,特别是范例练习的选择和处理,并提出统一方案(具体备课时间由各备课小组根据情况确定)。
2、教案要备详案,备好每一课时的教案。课堂中要讲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深度、广度,老师上课准备说的每一句关键性话都应写在教案里。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能力不同,每课时都要准备好必做题和选做题。
3、集体备课时间包括每组固定时间和自主时间。在固定时间内,每个备课小组至少每周一次,每次一学时,学科小组每两周一次,每次一学时。每组设定的时间由组长根据教学进度要求灵活确定。
4、集体备课遵循的原则:个人――集体――个人原则,必须在个人先备课的基础上进行。
5、备课的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材分析(包括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的关系、本节知识体系、本节在学术水平考试中的热门表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和措施);学习方法指导;班级分配;教学过程;运营安排;黑板书写设计;教学时间;学术状况分析。
6、备课组长要做好教案、习题、试卷以及课件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建立学科教学电子档案,供其他教师分享使用。
六、检查和评估
1、检查:集体备课的检查由教科处负责。可以通过参加集体备课、查看教案、检查作业、推门听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
2、奖励:学期末,评选优秀备课小组,举办优秀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学校予以表彰。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相关文章: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04-23
集体备课制度04-07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10篇08-11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10篇)08-11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04-23
高中集体备课制度12-23
集体备课实施管理制度08-08
小学备课制度04-24
集体备课活动总结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