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评价制度

时间:2022-08-13 17:09:57 制度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1

  为了更好地落实有关师资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特制定此评价制度。

  一、考核评价目的和原则

  (一)目的

  用新的教育观念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等,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二)考核标准以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任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基本依据。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模范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精通本职工作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教育教学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本职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工作能力较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工作中有失误,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三、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教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和尊敬。

  3、教学能力。能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4、交流与反思。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热爱学习。

  四、评价方式和途径

  教师自评:

  应用自评量表、教学反思、阶段性工作总结、个案分析等自我反思方式,与可比对象比较,要求能经常地反思,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客观地分析别人的评价意见,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实际可持续性发展。

  同事互评:

  应用教学案例分析和研讨、说课、听课与评课、述职测评或展示成长记录等交流方式,调查问卷或互评量表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建立教师教学个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互评应持真诚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团结氛围,促进共同成长。

  领导评价:

  应用面谈、座谈会、评课或教师述职等交流方式,日常观察、常规检查记录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领导评价时要实事求是,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关注教师个体差异和工作特点,体现关怀,注重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进步,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实现自我发展。

  学生评价:

  应用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生成长册填写或个别征求意见等调查方式,师生对话等交流方式进行。要求评价前应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评价工具,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以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为准度。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2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抓住当前不断增多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创新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开展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构建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师评价 制度改革 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随着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不断上升,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成为一个人们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各地结合实际采取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效,促进教师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长期以来,在教师评价方面,有重在德、能、勤、绩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有重在评先评优、晋级的教师激励考核,有重在配套绩效工资政策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乃至于有的地区和学校仍然以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考核教师工作等。教师的考核评价众多,但并未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师普遍关注的专业成长评价还很薄弱。因此,按照“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开展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念是“让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愿望;二是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潜能;三是每一位教师都有多方面的专业发展。要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发展性、层次性等基本原则,既考虑到“一般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在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不同发展过程的共性,又兼顾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和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的教师。因此,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评价内容上,要由重升学率的单一评价转变到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二是在评价方式上,要由重自上而下的他评为主转变到以教师内在需求发展的自评为主;三是在评价结果上,要由重甄别优劣的处理转变到激励教师主动自觉发展;四是在评价重心上,要由重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到形成性评价为主。

  二、构建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是多元的评价,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等发展情况,构建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关键要素和核心要素。

  4个A级指标:师德水平、课程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师德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课程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个B级指标:师德水平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4个方面;课程力包括课程观念更新力、课程理解力、课程实施力、课程开发力和课程评价力5个方面;教学反思能力包括反思行为和反思质量2个方面;教育科研能力包括课题研究和成果运用2个方面。

  18个C级指标:按照教师“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专业发展历程及特点,兼顾共性要求,体现个体差异,细化B级指标成18个可操作、可检测的C级指标,做到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现实与可能相结合,设置具体评价内容。

  4个A级、13个B级、18个C级指标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评价体系。

  三、建立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

  教师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因此,要建立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学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一是开展教师自评,将评价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二是开展教师互评,有利于加强沟通与融合,了解同伴长处,比较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同伴互助,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开展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各类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考核评价,有利于帮助教师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提高专业发展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四是中小学生、家长等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可采取问卷调查法、座谈访谈法、听课评课法、数据分析法、资料查证法等多种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广泛收集信息,确保全面、准确、真实、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

  四、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评价结果,有利于发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一是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实现专业发展的信心,激励主动自觉发展。二是帮助中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幸福,创设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帮助教科研和教师培训机构了解中小学教师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四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准确掌握区域教师发展情况,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教师、科学评价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3

  一、评价目的和原则

  ㈠目的

  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多元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思等促进评价主客体发展的功能,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㈡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二、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和尊敬。

  3、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4、交流与反思。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恿于创新,严谨自律,热爱学习。

  三、评价方式和途径

  ㈠教师自评(权重占60%)

  应用自评量表、数学反思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个案分析或成长记录等自我反思方式,与可比对象比较,调查问卷,调查交流或问题诊断等分析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经常地反思,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给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如何,客观地分析别人的评价意见,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实际可持续性发展。

  ㈡同事互评(权重占10%)

  应用教学人案分析和研讨、说课、听课与评课、述职测评或展示成长记录等交流方式,调查问卷或互评量表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建立教师教学个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组或年段为单位进行互评,互评应持真诚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团结氛围,促进共同成长。

  ㈢领导评价(权重占10%)

  应用面谈、座谈会、评课或教师述职等交流方式,日常观察、常规检查记录或教师成长记录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领导评价时要实事求是,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关注教师个体差异和工作特点,体现人关怀,注重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进步,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实现自我发展。

  ㈣学生评价(权重占10%)

  应用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生素质测查或个别征求意见等调查方式,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师生对话等交流方式进行。要求评价前应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评价工具,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以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为准。

  ㈤家长评价(权重占10%)

  应用调查问卷等调查方式,家长开放周、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和热线等交流方式进行。要求评价前要适当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以及工具等,针对家长的城乡地域、文化素质等差异,设计相应的评议工具,要信任家长,要正确引导家长客观、动态地评价教师,鼓励家长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家长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有分析地看待评价结果。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4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充分调动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特制定教师教学评价制度。通过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学校各类教学检查,对教师教学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并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严格教风,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的基本要求:

  1.评价依据具有客观性

  教师绩效评价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使评价的过程符合客观事实。评价者、被评者都要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运用科学的认识工具,对教师工作的不同绩效作出客观的科学判断。

  2.评价目标具有导向性

  评价教师行为的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导向性,坚持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反映教师劳动的本质属性,构建成一套以教育工作绩效为中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实施方案,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提高教育质量。

  3.评价过程具有激励性

  科学地评价教师必须重视激励,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挑战感和成就感,提高教师的成熟度,推动学校群体发展,形成良好的教师工作集体,运用评价手段客观地、公正地区分出教师中不同的工作绩效和水平,通过评价推动教师有效完成工作目标的行为过程,本身就是激励的意义。

  4.评价手段具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包含三层意思,即评价指标体系的可判性和可行性;评价的全过程能为教师理解和接受;评价工作要与学校管理制度和要求一致。评定的条目应简明清晰,能为人理解和接受。同时评价的程序、方法和计量都要科学明确,简单易行,便于实施。

  三、评价形式:

  1.教师自评

  教职工依据个人所需制定自主发展规划,各处室对此审核认定后,个人定期对照,自评实施状况,及时调整,以增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教研组内互评

  各教研组应加强对教师相互间听课的组织,提高同行评价的准确性。各教研组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将教研组教师同行评教结果交教导处。

  3.学生、家长评价。

  学校通过网络、座谈会、家访、问卷调查、校长信箱等途径,听取学生和家长对教职工教学工作表现的意见。

  4.学校评价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学评价考核小组每个学期,学校教学评价考核小组对每位教职工的工作行为表现进行认真分析讨论,认真参看学生和家长评价、质量监控反馈结果、教师自评和互评的结果以及搜集的信息资料,一项一项给出档次。同时,要注意对一个组内的各位教师掌握标准的尺度一致,也要注意各个组之间掌握标准的尺度一致。

  四、评价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浦南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实施方案(试行)》、《浦南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和《浦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经校务扩大会议修改后试行。

  五、评价时间:

  每学期结束前评价考核一次。

  六、评价结果:

  学校评价考核小组对评价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并征求被评价者对整个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便改进评价工作。

  评价结果作为新学年教职工岗位、职务、职称聘任的主要依据,也作为区、校级骨干教师年度奖励的重要依据。

【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08-11

制度变更管理制度08-10

会诊的制度08-11

差旅的制度08-06

值班的制度07-19

小学教师离职报告10-15

小学教师述职报告06-25

小学教师培训感言07-08

小学教师培训总结12-23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总结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