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1-11-05 12:00: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是反射、折射现象的基础,可以提高同学热情,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STS意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造光源;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方法与过程: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3、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连的夜景和自然光现象,在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提问:图中的光是从哪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光源定义。

  请学生思考:你知道还有那些物体是光源?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并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举出的光源进行分类。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传播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如下几种猜想:直线、曲线、折线、射线。

  教师引导学生理论的得出需要实验的验证,教师给出实验器材:激光笔、大矿泉水瓶、蚊香、加有少量牛奶的水溶液、果冻、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蜡烛。请学生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

  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大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完善实验方案。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小组分别展示光在空气、液体、固体中的传播。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学习,自己实验得出结论,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接着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让学生举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象等,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解释。并请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课本“想想做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学以致用,那么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得出激光准直、枪的瞄准、排队等。

  活动三:探究光的传播速度

  生活中还有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电脑展示雷电,提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生回答:光速大于声速。光速多大呢?教师向学生讲述光的传播速度,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的阅读材料,教师拓展知识让学生适当了解有关光的传播的知识。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3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3题

  选做题:第3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4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2

  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本节内容根据教材要求是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版块内容:压力、压强,压强的应用留到第二课时再讲。本节课我用动画和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及分析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本课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

  一、 说教材

  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

  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教学资源:

  1、多媒体及课件。

  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

  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

  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小不一样,钉子多的,每个钉子分摊的力就小,所以就不会有危险,进一步引导得出关键是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这里顺势提出压力的效果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效果可以用压强来描述,从而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压强。

  2、新课教学

  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对于这两个重点概念我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压力的概念我是这样建立的,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上的两幅图的作图,实物投影,学生纠错,总结出共同点,让学生充分感知压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且在描述关系的时候始终是控制某一个因素不变的,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但现在如果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变化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来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了压强的概念,类似于速度的定义的建立。

  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化解的:用了一个演示实验,两个物体对齐分开放,上面搭上一块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码,学生观察可以发现三合板发生了形变,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关键是因为受到了压力的作用,教师继续提问,那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师举例,比方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体还会给水平面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学生可以很快得到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教师在这个地方顺势提问:是不是压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比方说擦黑板,用手压着黑板擦,手给黑板擦一个压力,黑板擦要压黑板,这时候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松,板擦由于重力作用会掉下来,所以这个地方压力并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继续回到实验上面来,用手将三合板的一端缓缓抬起,观察三合板的形变程度,学生一眼看出形变变小了,引导学生得出此时压力的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得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压力大小并不都等于重力的大小。考虑完大小,还要再考虑一下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学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点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

  本课的难点之二压强概念里面的物理意义以及压强计算,在介绍完压强的公式以后,紧接着介绍压强的单位Pa,同时指出压强的单位是符合单位N/m2,这样在描述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为0.5Pa的物理意义就会得心应手。另外对计算一定要强化解题格式的规范。

  另外,本节课对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需要,自己从老师所给的器材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并相互交流实验方案,并上台边模拟边讲解实验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然后一起总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会准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完整回答相关结论。

  到了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课堂反馈的题目里面我主要解决的是受力面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东西,对于课堂反馈的内容实物投影,学生自纠。

  五、说教学效果评估

  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但有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到位,环节与环节过度不够自然,需要进行一些细化处理。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对《压强》这一课时的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评委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

  板书设计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

  2、作用效果大小的影响因素:①压力的大小 ②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3. 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 简称 帕 符号是 pa 1pa=1n/㎡

  三、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f一定时,s增大,p减小;s减小,p增大

  s一定时,f增大,p增大;f减小,p减小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力”这个字,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

  c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能力目标

  a 通过探究活动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教材编写思路及结构特点

  教材对每个知识点,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议议”来引入力的有关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并规范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再进行特定的探究活动及教学演示,让学生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分析总结出来的。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后,来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学生初学物理学中的“力”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准确、完整地根据演示实验及探究活动分析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么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确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我计划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 (2)多媒体演示实验法 (3)探究法

  (4)引导法 (5)讲解法 (6)举例法

  (7)启发式教学法

  2、说学法

  (1)探究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实物演示法、引导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分析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讲解法、深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进行讲解、说明。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法及举例法说明。

  (4)观察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举例法等多种方法并用进行阐述。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力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人推墙时,墙也在推人。这种意识在学生以前的认知中是没有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二是要从一些打破常规、能发散思维的问题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新课、课堂活动、小结、布置作业等四个部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放大“力”字。请学生用力这个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战斗力,力不从心,身强力壮……(学生个别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用“力”这个字组了很多词,包括很多领域。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力”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探究。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2)新课教学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把教学活动分为4个探究过程。

  探究活动一:力有些什么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而且,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让学生看投影。这样,能使学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动二: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对力的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进行概括总结。

  探究活动三:怎么样用一个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这部分内容是个死内容,在探究活动二的录像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又因为这种作图的方法是人们人为地、直观地表示出来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表示方法,大多数学生就能掌握,再指导学生会以这种方法作图就行了。这要进行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教师巡视并指导。

  探究活动四:在物理学中,为什么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力学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思维发散 总结

  按照这个步骤,教师最后进行启发式思维发散讲解,引导学生得出“苹果落向地球”,同时,“地球也在落向苹果”的结论。以此进一步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样来确定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最后,进行课堂内容小结,并布置课后练习。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力,对力的有关概念很难理解,对此,我适当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直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进行学习。解决了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问题,也完成了一些较不容易实际完成的物理实验。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该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创意的地方便是思维发散部分。对于这一部分能够直观地进行演示,这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难体现出来的。而且,该多媒体课件中,引用了大量的录像资料,且我又对这些录像进行剪截,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录像中的知识,而不是看过就过了。从这一点讲,这是该课件极具个性之处。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我设计了这个表格:

  教 学 效 果 的 评 价 标 准

  项目(总分50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内 容

  标题

  标题文字组织较好,能激发学习兴趣。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较吸引人。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能用准确的语言,适当的多媒体介绍。

  教学内容能引用多媒体资料,适当的进行组织。

  教学内容完全引用资料的内容。

  多媒体的引用

  多媒体引用与内容吻合,能突出主题。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吻合。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基本吻合。

  学生的感受

  内容中有独特、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内容中包含1-2点学生的学法指导。

  内容中没有独特的见解,学生反应一般。

  引人入胜图片或文字

  背景图案选择较好,能增强文稿的可欣赏性。

  背景图案选择恰当,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赏性。

  无背景或颜色

  总分

  对于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把这个表格印发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由他们来给这节课进行定量评价。而评价结果可以很直观地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的板书设计,做到了层次清晰,知识点直观表达,能用较少的文字,将本节课的内容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板书中的第3个知识点的表达,更是清晰的说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4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的内容。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概念课课,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通过物质的宏观现象分析总结出来的,所以教材对分子动理论的每项内容都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通过讨论宏观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结论。在这些实验探究完成之后,教材接着介绍了物质中的分子状态,解释了固态、液态、气态所具有宏观特征的根本原因,充分体现了“注重实验探究”的新理念。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状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概括出“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分子动理论知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教法选择:

  本节教学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养成独立观察并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习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提倡教师成为学生探究和讨论的一员,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2.学法指导:

  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1.导入新课(2分钟)

  为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演示实验导入的方式,(演示实验是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分别装有50mL酒精和50mL水的量筒,问学生能看到水和酒精的间隙吗?)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思考的过程。

  2. 新课教学(25分钟)

  (板书:看不见的运动)

  探究一:分子间有空隙

  请同学们按课本中第一个实验探究做实验,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请各组猜想混合后的总体积并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

  比较实验结果,并与猜想的结果对照。

  实验结果是总体积没有100mL,那么少掉的那些体积跑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师提示:往一堆鸡蛋里撒一把细沙子,你能看见细沙吗?为什么?直到同学们得出正确结论:分子间有空隙。

  也可以用针筒吸入一定的空气,然后挤压,发现针筒里的空气减少了。说明气体分子之间也有空隙。

  (板书:一、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师问:组成物体的微粒都在原地不动吗?请猜想。

  探究二:分子的运动

  (1) 多媒体展示:将空瓶口对准装有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口(按图10-16(a)),抽去中间的毛玻璃,观察空瓶中是否有棕色的气体。解释为什么选用图10-16(a)的原因: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实验(b) (c)没有(a)更能充分证明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向冷水和热水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是否散开,哪个散得快。

  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板书:二、 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

  师生共同总结出扩散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总结总结扩散的影响因素和原理。

  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温度高时扩散得快。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间存在间隙。②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探究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掉着一个重物时能不能被拉开?

  (2) 将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手堵住针筒嘴,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动吗?(与空气相比)

  首先通过分组实验和观看视频然后引导同学说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板书:三、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列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

  1、在空气中挥舞手臂轻而易举

  2、在没膝的水中急行步履维艰

  3、拔冻在冰中的木棒难于登天

  让学生带着解释这三种生活现象的问题阅读课本P200页的物质中的分子状态内容,并引导总结其原因。

  (1) 固体: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 液体: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没有一定的形状。

  (3) 气体:分子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5分钟)

  对应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叙述这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也体现了学科知识建构的思想。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手册上的当堂检测检测题后,学生分组展示,对出错和疑问较多的地方,通过兵教兵和师教兵的方式解决。

  6.学后反思(3分钟)

  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和本节的目标,在笔记上自己构建本节的知识树。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1、 分子间有空隙

  2、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 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以上是我对“看不见的运动”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5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猜想:

  继续观察:

  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位置。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进行实验: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分析与论证: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三、归纳小结

  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连续完整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骨传导。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3、重点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复习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通过复习前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耳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人听到声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生分小组谈论,教师巡视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感觉人体可以传声,但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让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讨论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骨头能传声

  这样设计通过自己试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

  选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材的特点

  教材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贯穿教学。“测量活动”的选择可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本节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测量活动,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鉴于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测量活动”为核心展开。使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二.说教法和学法

  突出物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问题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教师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

  问题二:请学生回顾小学所学到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教师补充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长度和时间的侧量

  3.长度的单位

  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问题三:请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教师总结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

  问题四:让学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断出长跑运动中的冠亚军的,教师总结

  5.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问题五:让学生回答我们测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实值完全一样吗?

  教师总结并引入误差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学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

  2单位国际单位米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三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消除。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

  2、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

  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生]白光是复色光。

  [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二、新课教学

  1、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补充后教师板书]

  一、红外线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红外线遥感

  ③红外线遥控

  2、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生]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生]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生]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生]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生]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二、紫外线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

  ②防伪措施。

  ③生理作用。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P53①②③

  3、复习本章内容

  【板书设计】

  1、红外线

  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

  2、紫外线

  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应用

  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医用消毒、防伪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力对空间和时间的积累,是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前一节介绍了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动量定理,而本节深入介绍了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这是高中学生所必修的自然界中四个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因而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教学大纲中,动量守恒定律是B类知识点,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

  教材选取两体问题中的碰撞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表达式,再将结论拓展为多个物体、两维情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它不仅和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于宏观低速系统,也适用于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观高速系统及微观系统,教材还详尽介绍了动量守恒的条件,提出在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前节教材讲述的冲量、动量及动量定理是全章的基础知识,在中学物理中用动量定理处理的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通常可看作质点)本节则将研究对象拓展到系统,在动量定理的基础上概括了封闭系统中的一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处理物理综合问题以及学习新的物理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在一维情况下两物体的相互作用情景中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并掌握定律内容及定律成立条件,了解定律的几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并使学生明白定律虽可由牛顿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但其具有独立性、普适性。掌握定律中“系统”、“内力”、“外力”等名词的确切含义。

  2、能力目标。能在具体问题中判定动量是否守恒,能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知道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科学思维品质目标。通过对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研究物理量的守恒关系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常见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动量守恒成立的条件及定律的表达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是理解动量守恒的物理内涵,动量及动量守恒方程的矢量性,动量的相对性以及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物理状态的同时性。

  四、教法及学法指导

  1、实验及引导探索式。学习物理,重在理解。为使学生理解动量守恒的概念及其守恒条件,本节课宜采用实验及引导探索式教学法,即通过实验,对一维两体模型中的每个物体及由两者构成的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单个物体及系统所受的合冲量,确定单个物体及系统的动量变化,在对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的基础上,引出系统动量守恒的概念,进而探索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分析、推理的方法,通过演绎论证,环环相扣地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

  2、讲、练、评结合式。在讨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通过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随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五、教具的准备:气垫导轨、细线、弹簧、两质量相等的小车、砝码。

  六、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到自然亲切,充满趣味性,可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及充满对未知科学领域的好奇,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2、讲授新课

  a、演示课本上的一维两体模型实验。实验改为用气垫导轨,可使实际情景更为理想化,使学生体会到理想化的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验初步建立动量守恒的概念;

  b、引导学生由观察实验过渡到理论推导,定量地导出在一维两体模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此过程又引导学生回味了前面学过的重要定律、定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c、引导学生推导出动量守恒的几种不同的数学表述及其意义;

  d、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动量守恒成立的条件,并归纳得出动量守恒定律;

  e、演绎、推广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

  f、通过举实例说明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3、用典型习题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及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同时可及时反馈学生中知识接受及理解上出现的错误及遗漏。

  a、实际问题中,系统不受外力的情景很少见到,此时往往做近似处理(定律成立条件的拓展)如外力远小于内力时亦认为动量守恒;有时系统在某个方向所受外力为零,即该方向系统的动量守恒;让学生了解一般在作用时间很短,内力影响远大于外力时均可认为动量守恒成立,例如碰撞、打击、爆炸等问题的处理中可运用该定律;

  b、定律表达式中要注意动量的相对性、矢量性及作用前后两物体动量的同时性,注意定律的适用对象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性)。对于矢量性的理解要重点突出动量是矢量,动量守恒表达式为矢量式,但在一维问题中可将之转换为代数式,故解题时正方向的假定是必要的。

  4、板书设计。板书板图应做到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主要板书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要长,使之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

  5、作业布置。为了让学生理解定律的内涵,掌握定律的应用,设置了三道作业题留给学生课外完成,可起到巩固新课、回味课堂的效果,题量不宜过多,以减轻学生负担,留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器材

  显微镜,凸透镜(两只),凹透镜(一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

  眼镜的度数如何计算

  二、引入新课

  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三、新授课

  (一)显微镜

  1、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2、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离物体近的这个透镜叫物镜,其焦距较短;离眼睛近的这个透镜叫目镜,其焦距比物镜稍大。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①拿显微镜时,要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不要单手提拿,以防目镜或其他零件滑落。

  ②显微镜不可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③不要随意取下目镜或拆卸显微镜的各种部件,以防灰尘落入内部或发生丢失损坏等。

  ④使用显微镜时,操作要正规,养成两眼同睁、两手并用的习惯,边观察边计数和绘图等。

  ⑤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发现有灰尘或操作中不慎使镜头和载物台沾上染料、水滴等,应及时擦去。光学和照明部分的镜面只能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绸布等擦摸,以免磨损镜面。机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⑥显微镜使用完毕,转动粗调螺旋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取下标本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离开通光孔,然后再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使接近物镜,垂直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虹彩光阑,复原倾斜关节和报片器位置,把显微镜放回镜箱。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

  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二)望远镜

  1、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

  2、组成:有一种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物镜的第二焦点与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

  3、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4、视觉效果: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是由于“视角”增大,人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望远镜的直径比我们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

  还有一种望远镜用凸透镜作物镜,用凹透镜作目镜(伽利略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望远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军用望远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是因为安装了正像系统。

  5、思考题

  用望远镜看远处运动的汽车,其运动速度比实际上的速度快了还是慢了?

  四、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5、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显微镜

  1、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2、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3、原理: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二、望远镜

  1、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

  2、组成:

  3、原理:

  4、视觉效果: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由于“视角”增大,人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易讲得太深,只要求让学生知道两个凸透镜组合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

  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三棱镜、档光板、白光屏。

  学生:玻璃板、白纸板、盛水的碗、光碟、三棱镜、手电、各种颜色的颜料和透明光屏、调色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进行新课

  1、光的色散

  提出问题: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光的色散。引导学生观察自屏及彩色光带上颜色的排列顺序。

  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或两次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彩色的光。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

  启发学生思考彩色光带再经过三棱镜后,又将怎样?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实验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三基色(课本图4—37)。认识红、绿、蓝被称为三基色。

  用挂图或多媒体投影电视机画面,简单说明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4、颜料的混合

  让美术专业较好的学生回答:只需哪三种颜色就可得其他种颜色的颜料。

  学生分析总结出红、黄蓝为三原色。

  引导学生将不同的颜料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学生分组做实验,体验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不同。

  课堂小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板书设计

  第四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二、色光的混合

  三基色:红、绿、蓝

  三、物体的颜色

  四、颜料的混合

  三原色、红、黄、蓝

  布置作业

  做一做“水三棱镜”和“七彩陀螺”。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看《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的教学设计思路,主线:凸透镜的基本知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应用。可见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

  教材中对于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或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

  (二)分析学生情况

  1.知识储备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凸透镜不太了解,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的就更少。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同时通过前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物理概念,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2.技能储备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学生对于蜡烛的使用非常熟练,从技能上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是: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是:①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4。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因为这是学生在物理课上经历的第二次探究实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乏经验,因而把它作为重点。

  把难点放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对于实验探究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记录数据后,分析这些数据归纳得到结论,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而此处确定为难点。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1.学生体验一:教师手持一张精美的中央电视塔图片在教室中前后走动,学生用凸透镜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究,亲身感触到凸透镜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与物距有关,引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猜想。

  2.学生体验二:让学生用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与前一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图片,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所观察到的像是不同的,进而引发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可能与透镜焦距有关的猜想。

  通过以上体验活动,学生从中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物距和焦距都会影响到所成的像,由此完成猜想。

  (二)设计实验,操作记录

  1.制定实验方案

  提出猜想后,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教师先展示器材介绍构造(投影),再示范调节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在光屏上找到像;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怎样观察虚像? (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再示范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操作要领。

  对于如何观察虚像,可以示范当物由远及近靠近凸透镜时,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不成像,这时把眼放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成虚像,与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相同。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养成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去除实验中可能影响学生探究的干扰因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探究实验。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把学生分为三大组,给各大组焦距不同的透镜,学生进行实验时,观察成缩小

  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因为学生处于实验探究的初级阶段,对于表格的设计会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后面的教学能够顺利展开,此处直接在学案中给出实验记录表格。

  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辅导实验。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投影),现以四组过去学生实验数据为例,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使学生很明显的发现放大、缩小的分界点及虚实像的分界点,此时教师再说出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让学生归纳出物在什么范围内,凸透镜成什么像,学生自然会把10厘米、20厘米作为分界点,这时实验中使用凸透镜焦距为5厘米的学生们会不认可这一结论,学生们会建议再处理另一大组的数据,结果找到的分界点是5cm和10 cm,根据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透镜不同,焦距不同,所以分界点不同,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到两个分界点,但如何从数据中分析出成像的性质与焦距有关,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比不同大组的数据找到与焦距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针对物体在一倍焦距处、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什么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物距大于2f成放大的像,小于2f成缩小的像,则2f处成等大的像。

  此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更加完整。

  (四)小结

  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五)当堂巩固

  用一个试题来巩固所学。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本文获北京市20xx年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配置与设计,增设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效果反馈。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分析

  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三、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重、难点

  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用媒体可把抽象变具体形象。

  五、教法与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

  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已经非常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4、最后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节课侧重现象的特点,不准备设计课后练习,而是把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现象的解释作为一种练习,让学的现象和练的现象浑然一体。把课堂最后时间作为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去了解有关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在体会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文明同时,进一步把现象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本堂课。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播放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引出声音的重要。

  2、媒体引课:

  3、从声音的产生开始研究:(媒体展示)

  活动⑴要求学生用手头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个声音,再研究发声的原因。(学生也可用教师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活动⑵学生汇报结果,先演示实验再说结论。

  板书:发声体都在振动

  多媒体展示较新奇的发声现象。

  深入研究:敲响的鼓,用手按住。(现象,结论)

  4、产生的声音怎样到人耳?

  活动⑶学生读教材声音传播部分

  活动⑷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作适当解释)

  媒体:学生试完成展示的小实验

  总结:人耳听到的大多数声音多数靠空气传播的

  问: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吗?

  媒体展示实例。

  活动⑸学生举例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板书)解释介质

  问:固、液、气都可以传声有什么不同?

  明确:15℃时空气传声速度340m/s

  气体传声最慢

  问:如果没有介质声音会不会传播?

  媒体动画:真空铃。把抽象变具体形象。

  5、媒体: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6、媒体:回声现象

  通过问题提出听到回声的条件

  问题:船测水深

  七、媒体展示练习、小结。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4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第七章第一节《压强》。

  一、说教材

  《压强》选自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压强》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压力的认识、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并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一节内容不仅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本节课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并通过实验探究来加深对压力压强的理解。因此,我制定的本节课的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列举常见压力实例,知道压力的概念,会区分压力和重力。

  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 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评价设计

  1) 通过参加探究性实验的活动,在体验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并渗透对比法。

  2)通过课堂计算练习,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生容易把压力与重力混淆,所以我把认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虽然压强是第一次接触的新概念,但对于压力确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迎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里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

  准备教具:自制压力小桌、海面、气球、图钉、砝码、钢条、白纸、一端削尖的铅笔等。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提倡学习的多样化,注重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法: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为:观察对比、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器材准备:

  选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用:长方体小木块、海绵、重物、长塑料直尺,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用:气球、海绵、小桌、砝码、砖块、沙盒、图钉、钉子、矿泉水瓶、木板等。

  六、说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本节课我安排了5个环节进行教学,在每个环节中,力求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究为主

  第一个环节:环节的引人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1)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2)产生学习的内动力。

  我准备采用:“实验---观察---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首先安排学生用两种不同方法"让学生用手指压一端削尖的铅笔两端。”,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不用的方法顶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呢”指出这是通过今天的学习需要解决的。

  我认为"用手顶笔的两端”这个实验是比较贴近生活的,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习习相关,更好的激发学习愿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带着问题迅速进入课堂

  第二个环节:理解压力的定义

  (1)压力的概念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常用到“压力”这个词,但对“什么是压力”和“压力的方向”没有确切的认识,所以我用砝码压钢条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钢条的弯曲是受到了力的影响,而且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知道这个力是压力,初步让学生知道压力的存在,然后利用几幅图片说明,哪个是受力物体,力作用在哪里?方向如何?学生总结出共同点,通过上述几个实例的受力情况的共同点的归纳,指出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这个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这个难题是我这样化解的,通过叫学生演示几个不是由重力而产生的压力。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的压力的概念画出几个例子的压力的示意图,然后根据已经所学的知识画出重力的示意图。观察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学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点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

  第三个环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决定把这部分的教学建立在学生观察和实验上,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完成这个部分的内容,教师间接的引导学生,对这个环节的完成,我分以下步骤来进行

  (1)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提出,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提出问题,我又让学生重新作了手指同时压铅笔的两端的小实验。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一样吗?你认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2)让学生根据实验提出猜想,学生会根据实验感觉,提出合理的猜想。

  (3)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并提出实验中如果涉及多个变量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让学生上讲台来分享他的实验结果。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表格:

  一、目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的关系。

  二、实验方案:应控制_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观察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三、选择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压力(大或小)

  受力面积(大或小)

  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或不明显)

  第四个环节:建立压强的定义

  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我是这样设计的,由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也就是说当一个量的变化由其他两个量来决定时,是怎么比较的,我通过叫学生回忆速度定义的提出,并引导学生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了压强的概念。在理解了压强的定义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利用一些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然后发给学生气球,让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内容提出气球的形变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动手动脑如何改变气球的形变程度?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第五个环节: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第六个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建立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中完成。问题的提出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学生学习的热情比较高,探究的欲望非常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虽然准备的教具不多,但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所进行的实验多种多样,所以我采用叫学生上台来讲解他的实验思路,这样作一可以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实验是否正确,又可以思考别人的实验是否更科学更合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5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电功公式是掌握层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开首篇,足见这节的重要性,在力学中,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因素。而在电学中,不但物体在电磁力作用下移动算做功,电流通过用电器使其发热、发光、发声等现象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这就扩展了力学中功的概念,为学生理解电能与其它形式能的转化打下了基础。后面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电功公式导出。所以本节在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2、知识目标

  A层次: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和做功形式

  2.会计算一个用电器的电功。

  B层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层次,运用串、并联电路特点及公式计算电功。

  3、能力目标

  1.学会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2.会读电能表的示数。

  4、思想教育

  通过介绍一度电的用途,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

  5、教学关键

  做好电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6、准备教具

  课本图9-1所用仪器(将钩码换成小车),秒表、电能表、投影仪改幻灯机。

  二、 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体、师生间相互反馈的层次教学法和传统的五环教学法。学法是讨论归纳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学程序

  分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提问。提出与本堂课有关的易中难三个问题,分别叫ABC三个层次学生回答,为本堂课的教学奠定知识基础。三个问题是:1.水流能做功吗?

  2.功的表达式如何? 3.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引入新课,水流能做功,电流能做功吗?演示图9-1实验后,问:是什么原因小车被提起的呢?是因为有了电流。即电流对小车做了功。

  第三个环节:探索新知。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这节我们就学习电功。(板书课题)

  1. 建立概念

  电流做功形式很多,如电流通过收音机做功,我们听到声音,电流通过电视机……让学生再举电流做功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出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 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猜想,有的说与电压、电流和时间有关,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让学生看书图9-1,画出电路图,目的了解实物的连接方法,……当一个量随着几个量变化时,我们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让ABC层次学生各一名,在教师引导下计时读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让全体学生观察小车上升的高度,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电压值,电流值做两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第二次小车为什么升的高呢?学生答: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大。教师讲解: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近似看成等于电动机对小车做的功。小车上升的高,说明电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呢?引导学生回答: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让学生推想,保持电压、电流值不变,延长通电时间,小车上升更高。结论:保持电压、电流不变,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通过上面实验得出定性结论: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出了计算电功的公式W=Uit,讲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导学生说出公式的物理意义。为了让学生对电功的单位焦耳有一个具体认识,告诉学生在力学中将两个小鸡蛋举高1米(匀速),做功约1焦。在电学中每秒钟通过普通电灯的电流所做的功是几十焦,每秒钟通过洗衣机的电流做的功约为200焦左右,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单位在电学使用中显得很小,生活中用起来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单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么来测电功呢?用电能表。

  3. 电能表

  讲清读数方法和计算某段时间内用电度数,看书上图9-4,让学生了解一度电的作用,渗透节约用电教育,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第四环节:让学生小结,把这堂课知识形成体系。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为此我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填空题,采用自查形式,选择题,用答题卡,判断题用手势出示。这样,教师一目了解地掌握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了双重反馈。

  四、 说板书

  采用横向板书。一什么是电功。二、怎样计算电功。三、用什么仪器测电功。使教学具有流畅性,同时学法一目了然。难点:讨论归纳法。重点:感知探索法。

  五、 说时间

  复习提问约4分钟,引入新课约1分钟,新课教学约24分钟,小结1分钟,巩固练习约14分钟,作业约1分钟。这样做到三快一慢,导入新课快,进入重点快,训练节奏快,突破重点、难点慢。

  附:(练习题)

  一、 填空题:采用自选自查形式

  A层次:1.电流所做的功叫( )。国际单位是( )。

  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 )能转化成( )能的过程。通电的电动机将砝码提起( )能转化为( )能。

  3.实验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 )( )( )和( )成正比。计算公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 )( )( )和(

  )。生活中常用( )做电功的单位。

  4. 用来测定电流做的仪表是( )

  5.某户电表月初示数:123 4 0 月末示数 12962 ,本月用电( )

  B层次:6.有一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是0.5安,在2分钟内电流做了900焦的功,那么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 )伏

  C层次:7.两只电阻R1:R2=4:3,串联接入电路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 ),若t相同W1:W2=(

  ),并联执着入电路,I1:I2=( ),在相同的时间内W1:W2=( )

  二、 选择题(出示答题卡,对3个为A层次,4个为B层次,对5个为C层次)

  1.以1安的电流通过5欧电阻,在1分钟内,电流所做的功是( )焦

  A300 B1800 C720 D360内

  2.两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分别并、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总电功W1和W2之比为( )

  A2:1 B1:2 C1:4 D4:1

  3.一只灯泡两端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在相同时间内,它消耗的电功为原来的( )倍。 A B2 C D4

  4.电能表测( ) A电功 B电压 C电流 D消耗电能

  5.属于电功的单位有( ) A度 B焦 C伏·秒

  三、判断题:(用手势,出示左拇指和食指为对号,两食指交叉为错号,对3个为A层次,即3A,同理:5B,6C

  1. 1度电表示电流能做功3.6×106焦耳

  2. 电阻是484欧,两端电压220伏,通电一分钟消耗电能是6000焦耳

  3. 导体两端电压越长,通过电流越大,做功越多。

  4. 导体中通过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在这段导体中做功就越大。

  5. 1焦=1伏·库=1伏·安·秒

  6. 某导体电阻为4欧,每秒钟内有5库电量通过,电流做的功为100焦。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1.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

2.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3.八年级美术说课稿

4.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5.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总结

6.八年级物理《透镜》教学反思

7.【推荐】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三篇

8.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八篇

9.【精华】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