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计划

时间:2024-05-24 11:19:4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舞蹈教学计划15篇【精品】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舞蹈教学计划15篇【精品】

舞蹈教学计划1

  总体目标:

  培养儿童的兴趣、律动和柔韧性。

  2、培养对音乐舞蹈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其名称,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4、教授2—3个组合或幼儿舞蹈。包含民族舞蹈、和芭蕾基本要素。

  第一阶段:

  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初步接触基本功训练

  (1)开胯练习(2)地面压腿、小跳训练(3)列队、坐姿、站姿(4)手型和脚型(5)芭蕾手位、脚位练习(6)歌曲创编《小毛驴》

  第二阶段: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律动性和柔韧性。

  基本功训练:(1)把杆压腿、小跳练习(2)开胯练习(3)小踢腿训练(4)后腰的练习(5)复习芭蕾手位(6)新授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

  第三阶段:

  培养幼儿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叉、胯的练习(2)正旁踢腿练习(3)勾绷脚练习(4)手位练习:兰花指、旁按掌(5)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

  第四阶段:

  培养幼儿丰富的感情、想象力、即兴表演能力。

  基本功训练:(1)压叉、胯及小跳练习(2)手位、脚位练习(3)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4)擦地练习(5)新授舞蹈组合《吹泡泡》

  第五阶段: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简易技巧训练。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叉及后腰的组合(2)吸腿练习(3)正、旁踢腿练习(4)侧手翻训练(5)擦地练习(6)舞蹈组合《吹泡泡》

  第六阶段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

  基本功训练:(1)压叉训练(2)(3)侧手翻练习(4)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6)舞蹈组合《吹泡泡》(7)舞步练习

  第七阶段

  教学成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舞蹈的理解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那么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

舞蹈教学计划2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五、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中级幼儿舞蹈教案第一节:教学目的

  主要以培养3-6岁幼儿认识,学校舞蹈为目的,是中国幼儿舞蹈训练课堂必须具备的舞蹈专业只是和技能。课堂训练内容已参考北京舞蹈许愿中国舞幼儿考级教程,再经过自己的选择,创编组合而成的一套芭蕾基本功和舞蹈韵律强的音乐歌舞小组合的课堂教程。

  第二节:教学任务

  经过一套综合练习,使幼儿逐渐识别音乐的节拍,并能按照音乐节奏跳舞,把握基本舞蹈元素动作,能够准确的完成。慢慢地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增强他们身体机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他们身体灵活性,活跃性及心灵的愉悦感。陶冶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并为有一部分幼儿对舞蹈产生的浓厚兴趣,为将来投身舞蹈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节:教学内容

  1)课前热身游戏2)芭蕾舞基本功训练

  3)音乐舞蹈小组和共6个,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第四节:教学步骤

  1)第一至第三课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前压腿,旁压腿,竖叉,横跨舞蹈组和地面:腰部训练,站立:头部训练

  2)第四至第六课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前压腿,旁压腿,躺身后压腿,舞蹈组合地面训练:腿部训练,站立:蹦跳步

  3)第七至第九课教授a芭蕾基训,已复习1-6课内容,提高动作的准确度和规范性

  4)第十至第十三课教授a组织一个芭蕾基训基本功组合b把小朋友分组,轮流表演基本功组合c通过每一堂游戏的循序渐进,排列队行并加添幼儿生活情趣的小舞蹈。

  教学大纲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考级一:走步:大苹果

  二:1、手背位置、手背动作。2、保护小羊,你说可笑不可笑

  三:1、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2、小钟,小脚

  四:1、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2、擦玻璃

  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2、小鸟的歌,伸手

  六: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2、小白兔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成立“乡村少年宫”为契机,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目的: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性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三、基本功训练:

  1.把杆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等;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转的技巧、舞姿训练等;

  3.舞蹈技巧训练:翻、转等训练。

  四、时间安排:

  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周:在低年级吸收新队员,并确定适合人选。热身组合。

  第二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手臂的意识组合。

  第三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脚的意识训练组合——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第四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肩和胸腰的开度练习。

  第五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跳跃意识组合。

  第六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腿及脊椎的规范意识组合。

  第七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上体活动练习:下旁腰练习、涮腰练习。第八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软度与腹肌的开发性训练。

  第九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一周:基本脚型:勾脚、绷脚、勾绷脚。

  第十二周:脚的灵活性与节奏配合。

  第十三周: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第十四周: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山膀按掌、

  斜托掌、冲掌、提襟。

  第十五周:手臂的基本动作:单手动作(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第十六周:学习舞蹈《天竺少女》,参加校庆元旦汇报演出。

舞蹈教学计划3

  一、舞蹈教学目标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2、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

  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

  4、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幼儿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

  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学习藏族舞、汉族舞、新疆舞等。

  2、理解幼儿舞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学习幼儿舞蹈3-4个。

  舞蹈老师的教学计划2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构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齐。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资料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透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齐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我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到达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舞蹈教学计划4

  学期总目标:

  技能、知识培养目标:

  1。训练少儿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

  2。训练少儿的舞蹈想象力、创造力;

  3。提高少儿的表演潜力;

  4。让少儿掌握中国舞的基本脚位;

  学习常规培养目标:

  1。培养少儿的音乐节拍感;

  2。培养少儿舞蹈的方向感;

  3。培养少儿的模仿潜力;

  社会认知培养目标:

  让少儿能够独立完成舞蹈组合及成品舞蹈,并进行表演。

  学期计划

  第一周:

  教学目标:

  学习《打花巴掌》组合,让少儿掌握节拍的快慢变化,在舞蹈中熟练应用节拍;

  活动主题:

  学习《打花巴掌》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在舞蹈组合中,透过动作、音乐与儿歌的配合,提高少儿的节拍感。

  第二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熊舞》组合,学习中进行手眼配合练习,提高表演潜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熊舞》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熊舞》组合主要是锻炼少儿在舞蹈中的手眼配合潜力,同时模仿动物形态,从而培养少儿的模仿力和表现力。

  第三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练习少儿的手脚协调潜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蝌蚪变青蛙》组合是一个表演性的组合,透过表演锻炼少儿手脚配合的协调性。

  第四周:

  教学目标:

  学习《飞吧,小蜜蜂》组合,学习中锻炼少儿手腕的提、压;

  活动主题:

  学习《飞吧,小蜜蜂》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飞吧,小蜜蜂》组合是一个蒙族风格的简单组合,练习中让少儿初步掌握蒙族舞蹈中手臂的动作,主要对手腕的提、压进行练习。

  第五周:

  教学目标:

  学习《我的小小手》组合,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对舞蹈手位的掌握;

  活动主题:

  学习《我的小小手》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我的小小手》组合主要训练少儿对舞蹈手位的掌握,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手位,本节周主要是透过更丰富的手臂动作加深少儿对手位的记忆。

  第六周:

  教学目标:

  学习《我是小画家》组合,训练少儿的表演潜力;

  活动主题:

  学习《我是小画家》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我是小画家》组合透过儿歌及音乐的配合,训练少儿的表演潜力和模仿力。

  第七周: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组合,从而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活动主题:

  复习巩固所学组合;

  教学概述:

  进一步规范所学的组合,加强对身体柔韧性的练习。

  第八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透过练习让少儿掌握三个基本脚位,并加以应用;

  活动主题: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蝌蚪变青蛙》组合首先让少儿掌握中国舞的基本脚位,其次要求少儿对小青蛙的形态进行模仿,加以表演,提高少儿的表演潜力。

  第九周:

  教学目标:

  学习《吐泡泡的小鱼》组合,简单了解傣族舞蹈,学习鱼形手和傣族舞蹈其他简单的手型;

  活动主题:

  学习《吐泡泡的小鱼》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吐泡泡的小鱼》训练少儿初步掌握傣族舞蹈的手型、臂型及节奏,动作时眼神要与之配合。

  第十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鸡啄米》组合,训练少儿的手脚配合潜力,模仿潜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鸡啄米》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鸡啄米》组合透过少儿想象小鸡形象,配合音乐进行舞蹈。在练习中发挥少儿的想象力,加强少儿模仿潜力;练习少儿手脚协调配合的潜力。

  第十一周:

  教学目标:

  学习《燕儿飞》组合,训练手臂的灵活性和控制力,进一步练习蒙族舞蹈中提、压腕的动作,以及手腕的柔韧性;

  活动主题:

  学习《燕儿飞》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燕儿飞》组合运用少儿熟悉儿歌为素材,透过手臂的上下运动锻炼少儿手臂的灵活性,加强掌握舞蹈中提、压腕的`动作。

  第十二周:

  教学目标:

  学习《蹦蹦兔》组合,练习少儿的表演潜力和模仿潜力;

  活动主题:

  学习《蹦蹦兔》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蹦蹦兔》是一个小的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少儿的表演潜力以及对动物形象的模仿潜力。

  第十三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鸭嘎嘎》组合,简单了解苗族舞蹈,进一步练习少儿的表演潜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鸭嘎嘎》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鸭嘎嘎》组合是让少儿简单了解苗族舞蹈,透过对动物形象的捕捉从而进行表演,增强少儿表演潜力,要求少儿动作时要有较强的表现力。

  第十四周: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活动主题:

  复习巩固所学组合

  教学概述:

  进一步规范完成的组合,巩固所学知识,要求能够独立完成。

  学期总目标:

  技能、知识培养目标:

  1。训练少儿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

  2。训练少儿的舞蹈想象力、创造力;

  3。提高少儿的表演潜力;

  4。让少儿掌握中国舞的基本脚位;

  学习常规培养目标:

  1。培养少儿的音乐节拍感;

  2。培养少儿舞蹈的方向感;

  3。培养少儿的模仿潜力;

  社会认知培养目标:

  让少儿能够独立完成舞蹈组合及成品舞蹈,并进行表演。

  日期教学目标教学资料

  第一周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基本功练习(1)地面压腿

  第二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

  第三周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第四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潜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第五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

  第六周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众共同合作的潜力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

  第七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八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九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一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二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潜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6春天在那里

  第十三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潜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6春天在那里

  第十四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潜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6春天在那里

  第十五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潜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1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6春天在那里7小鸟小鸟

舞蹈教学计划5

  一、前言

  舞蹈艺术在儿童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舞蹈技能,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将介绍儿童舞蹈五到八岁教学计划,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进行儿童舞蹈教学工作。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2.培养孩子们的舞蹈技巧和动作协调性,提高其身体素质和灵活性。

  3.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教学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体能训练主要以舞蹈基本功为核心,包括平衡、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的练习。

  (2)基本舞蹈功法:根据孩子们的身体特点和年龄特点,选用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的舞蹈动作,如华尔兹、小跑步、原地转等。

  (3)舞蹈节目编排: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编排一个小型的舞蹈节目。通过编排节目,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舞蹈的节奏、拍子和节目结构等。

  2.教学方法

  (1)游戏式教学法:五到八岁的孩子们大多不擅长专业技能的学习,如果采取刻板教学模式,反而会让孩子们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尝试使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方式来传授知识。

  (2)阶段性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五到八岁的孩子们,教学应该以简单、容易掌握的技能为主,逐步提高孩子们的舞蹈水平,从而达到更高的教育目的。

  四、教学步骤

  1.前期准备:

  (1)班级准备:确定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学生年纪、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

  (2)器材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准备舞蹈音乐、瑜伽垫、舞蹈服装和头饰等。

  2.正式讲解:

  (1)第一阶段:介绍舞蹈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教学内容等。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

  (2)第二阶段:开始体能训练和基础动作练习。通过简单易学、重复练习的方式,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3)第三阶段:学生们开始编排舞蹈节目。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根据舞蹈音乐,自由发挥创意,设计出一个小型的舞蹈节目。

  3.教学总结:

  (1)第一阶段:让学生们表演编排好的小型舞蹈节目,学生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专注度,做好舞台表演的演示。

  (2)第二阶段:总结本次教学空白及不足的地方,让学生们反复回顾教学内容,及时弥补不足,加强巩固。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

  对于教学评估和反思,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学生教育效果的评估、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估、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在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落实教育理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继续提升教学水平。

  六、结语

  儿童教育是一个非常细致而复杂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希望本文能给广大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舞蹈教学计划6

  一、舞蹈教学计划

  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较为协调,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 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二、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16周)

  第一周:

  熟悉幼儿 、正确的站立姿势、方位练习、下课常规等

  第二周:

  学习盘腿坐, 头、肩部节奏练习,动作组合

  第三周:

  勾绷脚,压腿练习组合

  第四周:

  地面压腿练习、开跨练习

  第五周:

  腰部训练组合

  第六周:

  送胯练习,踏步转圈练习

  第七周:

  芭蕾手位练习、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第八周: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幼儿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九周:

  把杆练习:压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

  第十周

  把杆练习:压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形体练习、芭蕾手位、脚位练习

  第十一周:

  芭蕾组合舞

  第十二周:

  提压腕、硬肩练习练习,

  第十三周:

  民族舞组合(一)

  第十四周:

  民族舞组合(二)

  第十五周:

  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第十六周:

  舞蹈组合(待定内容)

  大班舞蹈教学计划二:幼儿园大班舞蹈教学计划(896字)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一)

  第二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二)

  第三周

  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三)

  第四周

  1、复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4、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一)

  第五周:

  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

  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二)

  第六周:

  1、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三)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内容。

  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4、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

  第八周:

  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

  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一)

  第十一周:

  第九周:

  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组合。

  3、舞蹈组合:“七色花”(二)

  第十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新授步位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三)

  第十一周:

  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位蹦跳的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

  第十二周:

  1、复习从手位开始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

  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

  3、舞蹈组合:“剪羊毛”(一)

  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

  3、舞蹈组合:“剪羊毛”(二)

  第十四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

  1、汇报演出,发放评价表。

  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大班舞蹈教学计划三:20xx年舞蹈班(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544字)

  本学期大班学舞蹈的幼儿较多,因此,我们将从多方面启发、开导,培养幼儿在形体、气质上的自我审美能力,并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地进行训练和舞蹈,计划如下:

  三月份

  三月份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周用一周的时间给孩子复习上学期所学的舞蹈。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第二周1、基本功的练习:下半腰

  2、学习蒙古舞常用手、肩、臂动作

  第三周学习蒙古牧歌

  第四周1、复习蒙古牧歌

  2、学习耸肩、摇头、轮臂、波浪手

  第五周复习蒙古舞

  四月份

  四月份目标: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耐力、肌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第一周学习舞蹈柴竹调

  第二周1、学习单手基本动作:撩掌、盖掌、分掌

  2、基本功、下侧腰

  第三周学习:十字步、点步、娃娃步

  第四周学习舞蹈赶海的小姑娘

  五月份

  五月份目标: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一周:学习跑步类:小跑步、后踢步、前踢步

  二周:复习小跑步、后踢步、前踢步

  三周:学习舞蹈七色光

  四周:双手配合动作练习

  六月份

  六月份目标: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一周:学习舞蹈阿里山的姑娘

  二周:复习舞蹈阿里山的姑娘

  三周:学习舞蹈拉大锯

  四周:基本功组合练习

舞蹈教学计划7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班是由一年级6人、二年级7人、三年级8人组成。年龄差距较大而且二、三都年级已经有了一年以上的舞蹈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力、协调能力的发展已比较完善。而一年级只是刚刚起步,有些学生则对舞蹈一无所知。这样的混合班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由于一年级人数较少,因此我们准备把本次舞蹈兴趣班的教学重点放在对二三年级的训练上。部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但是一年级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我们开展分层次和以大带小等等多种的教学活动形式,使每名儿童在舞蹈兴趣班的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

  2、训练学生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4、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 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

  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三、注意事项

  (一)舞蹈专业训练中,不宜过早安排力量性练习。在力量练习时,负重、练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会影响下肢的'正常发育,引起腰的变形,足弓下降,影响身高增长。所以应以自身重量的练习为主,采取交替进行的方法。

  (二)当儿童少年肌肉主要向纵向发展时,宜采取伸长肢体的练习,如弹跳和支撑自己体重的的力量练习。把力量练习安排在青春发育期后期较为合适。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学生 ,方位练习。

  第二周:复习:方位练习 ,肩部练习,小碎步(一)。

  第三周:肩部练习,小碎步(二)。

  第四周:复习:肩部练习,小碎步, 芭蕾手位(二)。

  第五周:复习:芭蕾手位 ,学习:走步和敬礼。

  第六周:舞蹈《茉莉花开》。

  第七周:复习:手位,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

  第八周:复习:手位,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九周:形体练习,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一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二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三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 第十四周:民族舞蹈

舞蹈教学计划8

  一、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中班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

  2、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4、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幼儿

  新授:头组合:培养孩子的头部上下左右方位感。

  第二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走步(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三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胸肩组合:培养孩子开并胸肩伸展姿态。

  新授:音乐反应(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四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压腿组合:培养孩子前旁腿的柔韧性。

  新授:音乐反应(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五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压大胯组合:培养孩子胯部的柔韧性。

  新授:扩指(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六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腰背肌组合:培养孩子的腰部背部正确姿态。

  新授:手臂动作(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七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腰组合:培养孩子腰部的柔韧性。

  新授:弯腰、转腰(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八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腿组合:培养孩子的后退和腰部的柔韧性。

  第九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律动部分《走路》

  第十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律动部分《小手小脚》

  第十一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律动部分《我的本领多么大》

  第十二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前压腿(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十三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双吸脚(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十四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脚位(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十五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头的动作(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第十六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摆臂(配乐: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伴奏)

舞蹈教学计划9

  一、教学任务: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经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舞台表现本事,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6、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最美丽的一面。

  3、经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本事。

  4、了解我国不一样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经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

  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倒踢紫金冠,转的技巧,舞姿训练。

  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

  1、学习广场舞、汉族舞、等。

  教学资料

  第一阶段:基本资料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四、教学计划

  九月份:基本资料:

  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

  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

  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

  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

  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

  十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舞蹈(欢聚一堂)

  十一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小苹果)(火火中国风)

  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

  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十二月份----一月份: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在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第二课堂舞蹈兴趣班教学活动进展计划。

  本学期参加舞蹈兴趣班的学生xx人,有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舞蹈兴趣大,所以学生们很愿意学。愿意在舞蹈上用功。小学生的舞蹈是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童年的童趣、童心,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小学生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小学生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常常为了表示高兴而手舞足蹈,对于大多数孩子,跳舞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促进个性丰富发展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舞蹈班活动过程中不但要强调舞蹈技能,还要让孩子意识到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学会自如地舞蹈,树立为自己跳舞的意识。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快乐地健康成长。

  要教好小学生的舞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从基本动作教起,着重进行了舞蹈的基本训练,包括:

  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型、脚位和手型、手位

  (一)基本脚型

  (二)基本脚位

  (三)基本手型

  (四)基本手位

  (五)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

  (六)舞蹈技能(下腰。下一字马,倒后腰走)

  (七)舞蹈组合

  第二、平时要常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舞蹈语言的理解能力。如:在教新疆舞前,为了丰富学生一些有关的新疆民族的知识,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

  第三、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显得十分重要。我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每当我们打开录音机,响起乐曲时,同学们情绪高高涨,快乐地和我跳起舞来,动作是那样的到位、漂亮,小脸蛋笑得是那样的甜美。

  第四、教师要认真设计每节课,力求做到真挚传神,情趣盎然。在深入进行教学领域改革的今天,我非常重视课的设计,及复研究修改每一步骤,努力寻求最佳方案,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每一节课中的复习、新授,巩固几个环节组织在一个主题中,层层展开,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

  第五、对学生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引导为主,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多个别辅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中重视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孩子热爱舞蹈。我们观察到,小孩子在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看到电视电影里的舞蹈动作的时候,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并模仿动作,这说明喜欢唱歌跳舞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充分调动童心这一积极因素,引导小孩子热爱音乐,热爱舞蹈。有时,我们会以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某种情绪。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创编过程中,我们只能深入了解上述影响因素,能使我们舞蹈更加有吸引力。我会在舞蹈方面下苦功。努力让学生热爱舞蹈。融入到舞蹈世界去。

舞蹈教学计划10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活与协调潜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群众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一样舞蹈风格。

  3、乐于透过舞蹈表达自我情感。

  4、群众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资料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

  (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

  (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

  (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

  (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

  (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

  (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

  (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十八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

  注:

  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芭蕾舞蹈教学计划2

  近日看了两个版本的《海盗》(Le Corsaire),一部是俄罗斯Kirov的演出,另一部是美国ABT的演出。可以这么说,本人是巨喜欢《海盗》这部芭蕾舞剧,看着不仅享受,而且过瘾。

  之所以如此赞赏《海盗》,是因为这真是一部“老爷们”的戏。它不像其他一些芭蕾剧目那样,男演员多是充当Ballerina们的“支架”。在《海盗》中,男演员终于尽情地展示了男人们的舞姿,男演员的舞蹈特别突出,特别豪迈,渲染并宣泄着一股侠气(不光是康拉德,还有他的忠诚奴仆阿里以及那个想要离心离德的比尔邦托,甚至那个人贩子阿赫麦特等等,他们的舞蹈都有着男人的豪气)。在一些精彩部分中,舞蹈动作之难、之美,对顶级演员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演到这些片断时,演员和观众的情绪强烈互动,情感表达精彩至极,每每引来观众经久不息的喝彩赞叹。(我的播客中置顶了一段精彩片断)

  另外,《海盗》芭蕾的音乐非常优美,在一些精彩段落中,旋律或悠扬抒情,或气势磅礴,层层递进,最终总会把人们的情绪带入高潮。剧中的音乐和舞蹈编排相互交融,音乐完美地衬托舞蹈,音舞相得益彰。

  观看了两个版本后,我对Kirov的Asylmuratova表演(Medora米多拉)和ABT的Angel Corella表演(饰演Conrad's slave康拉德的奴仆)印象非常深刻,他们的表演精准而且精彩,或动或静,不仅平衡性、稳定性超好,而且舞蹈姿态迷人。他们的舞蹈也正好表现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各自风格。看着Asylmuratova的表演,还令我想起一串俄罗斯著名女演员的名字,俄罗斯真是个盛产ballerina的地方,就仿佛是你方跳罢我登场,争芳斗艳,明星层出不穷。两个版本风格虽不同,但我看着都感觉很过瘾。

  搜看了网上一些报道,几年前中芭也演过《海盗》(见插图)。期待着中芭再次演出《海盗》,届时我是一定去看的。

舞蹈教学计划11

  一、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中班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舞蹈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

  2、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4、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幼儿

  新授:1.头组合:培养孩子的头部上下左右方位感。

  第二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走步

  第三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2.胸肩组合:培养孩子开并胸肩伸展姿态。

  第四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3.压腿组合:培养孩子前旁腿的柔韧性。

  第五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4.压大胯组合:培养孩子胯部的柔韧性。

  新授:3扩指

  第六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5.腰背肌组合:培养孩子的腰部背部正确姿态。

  新授:4手臂动作

  第七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6.腰组合:培养孩子腰部的柔韧性。

  新授:5弯腰、转腰

  第八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7.腿组合:培养孩子的后退和腰部的柔韧性。

  第九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律动部分1.《走路》

  第十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律动部分2.《小手小脚》

  第十一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律动部分3.《我的本领多么大》

  第十二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6前压腿

  第十三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7双吸脚

  第十四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8脚位

  第十五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9头的动作

  第十六周:基本功训练

  新授:10摆臂

  中班舞蹈教学计划2

  幼儿情况分析及措施:

  1、在教学上着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对于舞蹈的兴趣和爱好,让她们真正的喜欢上舞蹈,从基本开始,由浅入深。

  2、选材音乐明快、新颖,对幼儿产生吸引力,节奏强,易接受。

  3、对幼儿进行表扬、赏识教育,鼓励跳的较好的幼儿贴上"小红花",以点带面。

  4、发展儿童的个性,注意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个别教育。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教授2—3个多元化舞蹈组合,包含韵律操、民族舞蹈、现代舞蹈和芭蕾舞。

  周次和目标:

  第二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3、新授舞蹈组合:"快乐的一天"

  第三周:

  1、基本功训练——腰、胯按压练习2、基本步伐——垫步、足尖步

  3、舞蹈组合:"快乐的一天"

  第四周:

  1、基本功训练——勾绷脚、劈叉练习、腰部练习

  2、基本步伐——踵趾小跑步、猫跳步

  3、复习舞蹈组合:"快乐的一天"

  第五周:

  1、基本功训练——勾绷脚、劈叉练习、腰部练习

  2、基本手型——兰花掌、虎口掌

  3、复习舞蹈组合:"快乐的一天"

  第六周:

  1、基本功训练——压腿练习、腰部练习

  2、基本手型——兰花掌、巴掌

  3、新授舞蹈组合:"印度风情"

  第七周:

  1、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2、复习所有基本手型

  3、舞蹈组合:"印度风情"

  第八周:

  1、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2、复习所有基本手型

  3、舞蹈组合:"印度风情"

  第九周:

  1、基本步伐——跑跳步动作

  2、芭蕾舞基本手位1到4

  3、复习舞蹈组合:"印度风情"

  第十周:空

  第十一周:

  1、复习基本步伐、动作组合

  2、芭蕾舞基本手位5到8

  3、新授舞蹈组合:"快乐宝贝"

  第十二周:

  1、基本功训练——腿部练习、腰部练习

  2、复习芭蕾舞基本手位

  3、舞蹈组合:"快乐宝贝"

  第十三周:

  1、基本功训练——韧带压松、腰部练习

  2、复习芭蕾舞基本手位

  3、舞蹈组合:"快乐宝贝"

  第十四周:

  1、基本功训练——踏点步

  2、复习舞蹈组合:"快乐宝贝"

  第十五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舞蹈组合:"快乐的一天" "印度风情"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二十周:

  1、汇报演出,发放评价表。

  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舞蹈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小朋友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我组特制定学校舞蹈教学计划。

  二、教学措施: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色、受小同学欢迎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自身的感受。

  2、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教师感情投入、语言感染是提高同学兴趣的关键。

  3、潜心构思、以趣引人。教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小朋友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发明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示出来。

  4、采取先练后讲并采取典范示范,集体练习的方法,在教学中让能力强的同学带能力弱的同学,再集体练习,提高整体同学水平。

  三、教学内容:

  九月份

  1、基本舞步训练:正步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碎步、舞姿碎步、双晃手、顺风旗花梆步。

  2、基本舞步组合练习(合乐)。

  十月份

  1、地面·提沉含仰训练。

  2、提沉含仰组合练习(合乐)。

  3、基本手位训练:提襟手位、小五花、山膀、按手位、托手位、顺风旗手位、双托手位、斜托手位。

  4、基本手位组合练习(合乐)。[={中国-www.zgxxjyw.CoM{}+

  十一月份

  1、软开度训练:基本关节训练、前低头、仰头、单肩、双肩、前环肩、后环肩、推指、拉肩、压肩。

  2、软开度组合练习(合乐)。

  3、勾绷脚训练:勾脚趾、勾脚踝、绷脚踝、绷脚趾、单勾脚、双勾脚、外环动、内环动。

  4、勾绷脚组合练习(合乐)。

  十二月份

  1、髋关节训练:展胸压胯、含展胸、侧压胯、侧抬胯。

  2、髋关节组合练习(合乐)。

  3、腰训练:胸腰、大腰、旁腰。

  4、腰训练组合练习(合乐)。

舞蹈教学计划13

  一、课程性质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美育的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很多教育领域的认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保证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中舞蹈专业技能的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无处不在,影响着幼儿的成长。综上所述现将我院幼师专业两年制舞蹈教学形成计划,便于越系统、规范教学,更好的培养从事幼儿教育、教学人才。

  二、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舞蹈课是幼师专业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2、教学目标:通过两年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形式,形成基本的舞蹈体态;训练并培养完成舞蹈动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更主要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及少儿舞蹈创编方法;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舞蹈体态,能够完整、流畅、正确、优美的完成舞蹈动作。

  (2)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动作素材。掌握四到五种主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常用动作、简单实用的表演组合。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动作语汇量。

  (3)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有基本的创编幼儿舞蹈作品能力。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热爱儿童,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幼师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通过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多方面共同完成的。

  2、教学基本要求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是一门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重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本课程应与舞蹈理论基础知识,幼儿生理、心理学及幼儿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需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整教学的具体内容,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同时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突出实践环节。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并通过回课检查督促学生不断进步。组建舞蹈队选拔条件较好学生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五、各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及授课时数比重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规定,舞蹈课每周授课2课时,两学年授课128

  课时。

  2、各项舞蹈教材内容的要求:

  (1)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的基础知识;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舞蹈的基本术语、内容与形式;人体结构与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动作的基本记录方法;幼儿舞蹈的形式、特点及教学方法;幼儿舞蹈创编原则与方法。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培养正确身体姿态和健美体型的形体训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以及与舞蹈相关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幼儿舞蹈的基本步法及其组合。

  (3)民族民间舞蹈:

  我国各民族的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授课时数和教学目标的限制,大纲中只能列出一部分,如汉族、藏族、蒙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典型基本动作及其组合。还要本着各民族地区重点学习本民族的舞蹈。

  (4)幼儿舞蹈:

  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幼儿舞蹈基本动作与组合,不同年龄班级、不同形式和特点的幼儿舞蹈。

  (5)综合素质和幼儿舞蹈教学创编:

  学习成型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示范、讲组织课堂的教学能力。以组为单位进行有命题或无命题创编训练。

  第一年上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和健美体型的形体训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以及与舞蹈相关的身体素质的训练。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期32学时每周2学时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学习舞蹈对于幼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3、了解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关系。

  4、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基本本手形、手位、脚形、脚位。

  2、把上压、踢腿训练及舞姿协调性组合训练。

  3、把下简单的弹跳、腰的训练、胯的训练、旋转。

  4、古典舞身韵、芭蕾舞组合训练

  第一年下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学习舞蹈动作而且要学习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及表现力。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舞步、舞姿造型和动作基本韵律特点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眼界,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期32课时每周2课时以藏族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蹈为主。

  藏族民间舞蹈

  1.藏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3.藏族民间舞弦子、踢踏的基本舞步

  4.藏族舞常用的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掏甩袖、晃袖、献哈达、敬礼等动作。

  5.藏族典型的舞蹈(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汉族民间舞蹈

  1.东北秧歌

  ⑴东北地域环境、东北秧歌的风格和特点

  ⑵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⑶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练习

  ⑷各种手绢花

  ⑸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2、云南花灯

  ⑴云南地域环境、云南花灯的风格和特色

  ⑵云南花灯基本动作动律

  ⑶云南花灯基本舞步

  ⑷扇花

  ⑸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第二年上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继续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强化民间舞的风格特点、韵味和文化内涵及表现力,增加舞蹈动作语汇量的掌握,扩大学生的眼界,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32课时每周期2课时主要教授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民间舞蹈。

  蒙古族民间舞蹈

  1.蒙古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蒙古族民间舞蹈常用的脚位和手位

  3.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舞步、马步、基本动作

  4.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维吾尔族地域环境、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2.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3.维吾尔族舞蹈常用的手位

  4.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5.维吾尔族舞蹈基本舞步的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傣族民间舞蹈

  1.傣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及动作特点

  2.傣族民间舞蹈基本动律练习

  3.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

  4.傣族民间舞蹈头、肩、手的基本动作

  5.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步训练

  6.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第二年下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通过幼儿舞蹈部分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学习,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练其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教学内容与安排】

  理论课部分

  1、幼儿舞蹈教育的目标

  (一)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二)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增强幼儿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增进幼儿身体健康。

  2、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组织形式

  (一)基本内容:

  ①欣赏部分内容不受幼儿技能所限,可以开阔幼儿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兴趣,为舞蹈表现、创造积蓄功力。

  ②实践部分内容可以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各种富有童趣的舞蹈语汇,反应幼儿生活,寓教于乐从而促进舞蹈欣赏与舞蹈表现力的提高。

  (二)组织形式:

  有计划、有目的,由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舞蹈活动形式。

  3、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提示范法、练习法、观察模仿法、分解组合法、游戏法、语言提示口令法。

  4、幼儿舞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教学内容和形式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②充分注意舞蹈情趣的培养,发挥舞蹈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③教学应不断探索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规律,逐步解决好幼儿舞蹈教学的因材施教,形式、内容与时俱进。

  ④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部分

  1、幼儿的生理、心理的成长特征

  2、幼儿的基本舞步走、跑、跳三类

  3、幼儿律动

  4、幼儿表演舞蹈(包括幼儿情绪、情节舞蹈和幼儿民族民间舞蹈)

  5、幼儿集体舞蹈、幼儿体操

  6、幼儿舞蹈创编

舞蹈教学计划14

  一、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动态性的艺术。舞蹈教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美育,培养学生的礼貌、礼貌、,热爱团体,具有良好的纪律性和团体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点: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作为主线,使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以小组间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创造具有鲜明音乐形象的歌曲或音乐的动作和形式,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初步具备感受音乐的.能力。使学生在独立愉快的氛围中闻到音乐和动作,闻到歌曲和舞蹈,在“练习”中逐渐感受到音乐语言,掌握“音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动作”中发展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通过热情、主动、自主的合作教学活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和动作得到充分协调和平衡。这部电影只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皮肤感觉运动,达到协调平衡的发展,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全面、整体地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素质。

  三、舞蹈教案及教材: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的敏感性、记忆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将身体动作与音乐相协调,并理解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龄人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舞蹈班是一个具有一般舞蹈基础和较差的身体协调和舞蹈表现的初级班。因此,我设计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首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首先参与,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受,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观看、练习、思考和跳跃为主,辅以教师的示范、激励、启发和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在介绍古典芭蕾舞和爵士舞的类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总结教学活动,感受舞蹈的魅力,了解舞蹈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4.跳舞后让眼睛说话,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舞蹈训练技能。

  2.协调行动。

  3.舞蹈的表现力。

  六、教学难点:

  1.眼球运动与舞蹈姿势的协调。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舞蹈教学计划15

  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

  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

  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

  学情分析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组合·爵士组合·元旦舞蹈。

  第十八周 总结

【舞蹈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舞蹈教学计划12-07

舞蹈教学计划02-02

小班舞蹈的教学计划11-30

舞蹈小班教学计划06-23

舞蹈教学计划范文02-03

舞蹈教学计划15篇12-11

舞蹈教学计划(精选15篇)02-01

幼儿中班舞蹈教学计划02-22

舞蹈社团教学计划07-27

舞蹈教学计划书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