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16 10:24: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学棋》教学反思(精选4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棋》教学反思(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棋》教学反思(精选4篇)

  《学棋》教学反思1

  在这次王老师的辅导活动中,我选择了《学棋》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一年来,王老师对我们青年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辅导,我根据王老师对第一课时提出的要点结合自己的实际,备好了课。

  第一次上课后,学生总体反映不错,自我感觉在课的整体把握上比较流畅,但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对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精巧以及在“巩固复习”这一环节上的欠缺。课后,王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议,帮助我备好了第二次课:

  1、揭题环节的改动:

  原版本:围棋是我国的传统棋种,谁来读读它的名字。围棋的围,什么旁?棋,怎么记?修改后:围棋是我国的传统棋种,现在已被列为竞赛项目,想要获得竞赛冠军,那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得下苦功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怎样学会并掌握围棋的课文。

  通过这样的改动,更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学习怎样学会并掌握围棋的课文”,在课前就和学生说清楚本课要学的内容。

  在出示课题环节,原来的设计是在三部曲后,采用老办法,让学生用两个字概括课文讲了什么事?修改后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比较巧妙,通过看图交流,引出第二小节第一句话,着重“拜秋为师”这个词,再问“两个学生拜秋为师学什么?”自然而然引出了课题。

  2、教学中的失误:

  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在学生初读后就请他们找一找总领这一小节的句子,虽然学生找出来了。但当时学生的反应也让我感觉这个问题似乎不大符合学生实际,大部分人显出了很茫然的样子。王老师告诉我这是要到三年级才教学的内容,我这是在搞“大跃进”,如果真要教,可以等到第二课时时再讲。这件事让我知道备课不能光备本年级的课,要也备高年级的课,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3、结尾环节的处理:

  原版本我只是简单地讲了讲“另一位学生怎么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当时的感觉有点像一刀切,一下结束,让人明白不过来。王老师建议我可以引入第三小节,看一看这两个学生的表现,知道另一个学生没多大长进,请他们回家后读课文找原因。这样一来,整堂课就连贯起来,既有局部,又有整体,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于是我做了如下处理:用一个“聪”字回顾了全文,让小朋友明白了想要成为聪明的人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再问另一位学生的.情况,就比较自然了。

  4、巩固复习阶段:

  原版本只是设计了一些字谜,比较牵强,有的谜语都是自己编出来的,缺少科学性,游戏也做得比较死。王老师提出对于游戏巩固的形式可以灵活应用,还可以采用直接对话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生字的音形问题,为识字写字服务。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版本:给字找词、对号入座、直接对话、小灵通有奖竞猜等游戏,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学棋》教学反思2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课文其实很简单,要说明的道理学生也一看都能明白。我就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积累相关成语;能用“一边 ……一边……”说一句话;抓住重点词语、句子,通过看图比较,对比朗读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学习文中第二小节的样子,仿写几句话。

  一堂课下来,有些地方似乎没有讲清,问题可能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课的把握。

  对于这种说理的文章,到底应该挖撅到怎样的一个程度,通过一种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去明白这个道理考虑得还不够。其实,要说明的道理学生都懂,而且在一开始时,我让学生大胆预测自己如果拜秋或聂卫平为师的话,若干年以后自己的下棋水平会如何?学生已经说到,如果认真的话,应该水平会很高,但如果开小差的话,不会有多大进步。此时学生对文中要讲的道理已经明白一二,课上我想我不一定非得再程序化的让学生先读,再画,再说两个学生不同的表现,浪费了时间,效果也许还不如让学生直接说出原因然后再指导读读来得好。本打算在最后让学生看图写话:出示四幅图片,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认真学习的。意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指导学生的行为。这一想法自觉还可以,不过如真去做的话,估计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2、关于练习的安排。

  因为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如何穿插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也动了一番脑经。首先是根据低年级的学习特点,我以认识“棋”字开始本课的教学,写字训练紧跟其后。在讲到“一边……一边……”这组词时,考虑到以前学生对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这组词掌握的`不是很好,我设计了先读,再判断,然后自说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练习。应该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过所选内容有些模棱两可,给学生的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最后还设计

  了一个说写训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堂课要完成这些练习,实践证明是太多了些。

  3、对学生的了解。

  这堂课的设计有些偏于理想化,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备。不是对学生不了解,而是出于是公开课,似乎想追求的东西要多些,也就自然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问题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平时的课容量要增大,对学生的训练要多一些。二是公开课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切合实际,才能发挥学生最好的水平。

  《学棋》教学反思3

  第一次读《学棋》这篇课文,就觉得该课语言浅显易懂,条理清晰明了,道理易得实用。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拜秋为师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走神儿,所学结果完全不同,通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对比使学生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秋是古时候的一位下棋能手。主要通过“能手”“远近闻名”这两个词语突出秋的棋艺高超。教学时通过朗读,我引导学生谈谈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感受秋的棋艺高超,让学生心生赞叹。

  在讲完第一小节后,学生们直接说了本文的第三小节——两个学生的学棋结果:一个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在理解“出色”、“没有多大长进”后,问学生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提问:“两个学生跟同一个老师学下棋,为什么学习的结果不一样?”这时我再让他们自己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原因。

  课文中的插图和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读,自己去总结。

  简洁的叙述学生一读就懂,这时就让学生进行讨论,都是秋的学生,都是秋在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将来受益无穷。学完课文,我还进行了语文的外延。我们学校的特色教学就是以围棋为载体。我国也有许多著名的围棋能手,聂卫平、马晓春、俞斌、常昊等,我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他们的小故事并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在教学生字时,孩子们都是自己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以及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室范写,学生再写。养成了很好的写字习惯。

  《学棋》教学反思4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学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通文、识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在新课标中,对小学生还提出了具体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在第一环节导入部分中,我抛出一个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初步设想时,以为学生会“忙着”质疑,所以我对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是——别的学生提出问题时,你要认真听,避免与同学的疑问重复。提出了这个要求,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听,并促进他们多多地思考。然而学生却没有质疑,最终变成了我的自问自答。

  第二环节是随文识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流利课文。这环节教学中,“听、读、说”紧密结合,在指名学生读词语、读片段时,其他学生要带着问题去听:听读的同学字音有没有读准、句子有没有读流利,而且要等读的同学读完之后再点评。这样,每个人都能带着任务读好课文。在这过程中,我也进行及时、公正地对学生倾听进行表扬,经常采用“你听得很认真”,“你的小耳朵真灵”等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逐步提高倾听能力。由于时间关系,我在第二小节的教学中,就辅导了一个长句子和一个成语,忽略了其他内容的指导,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还要改进,争取在“教——扶——放”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环节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通读完整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的层次比较清楚,学生看着清晰的.板书很容易就能说出来,我要求指名的学生说的同时,其他同学静静地听,心里也默默地说一说,如有不同意见再反馈,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最后一个环节是识字写字,识字时仔细听同学读,如果同学读对了,就跟着他一起读,如果读错了,举手反馈,大家互相学习纠正。写字时,我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认清字形、了解结构、抓住主要笔画,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全,其他同学补充,如果学生不认真倾听的话就不会有“反馈”和“补充”。“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由于整堂课的时间把握得不到位,写字环节的时间太少了,也没有机会进行展示与相应的指导。

  总之,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会抓住每堂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

【《学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棋》教学反思10-16

《学棋》语文教学反思11-30

学棋说课稿06-29

《学棋》说课稿12-05

二年级下册语文《学棋》教学反思11-02

学弈教学反思11-26

《学弈》教学反思02-19

《学弈》的教学反思09-29

学与问教学反思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