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优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优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优质1
本节课重点讲授了“等式的性质2”和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讲学两用稿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听数学的视听享受,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在课例安排上,采用性质、例题、练习、思考四层教育法,全方位的巩固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一些例题或结论的变形更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听课情况总体来说也是比较好的,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答问题积极。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且从回答的情况来看,很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二、听课注意力集中。
学生听课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听课的程度——认真。
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复习导入时,没有注意学生群体的参与性,没有充分让学生全员参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2)练习时:层次不明显、趣味性不够,还是与传统的教学一样,比较枯燥,练习时要求的单一化造成,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几点,今后应该注意:
练习层次化。对练习的要求是由准确到又对又快过渡;对练习的目标是好中差均有所得;对练习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综合的三方面内容的层次要求。
教学趣味化。在教学中不断采用新颖的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实验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等都能得到满足。
引导学生学习弹性化。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弹性的学习,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也体现教师的教学观是否以学生的需要为着眼点。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优质2
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假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开始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示得,口欲言而示能”的境界,使他们有兴趣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少。
下来出示的问题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不等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性质。这一环节上展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问题2、3的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选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得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便于后面的练习。
过问题4让学生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运用符号评议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评议表达能力。
练习的设计上两道练习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起来回答音量的时候有点耽误时间。
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一是进一步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也是为了激起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力争用成功蕴育丰功,用自信蕴育自信,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致以捕捞学习中去。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其中不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优质3
关于《不等式的性质》一节的教学,我在集备组的多次建议修改下,把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运用不等式性质解简单不等式这三个内容整合到本节课;基本思路是:用比较数的大小引进不等式的概念;利用表格对不等式两边进行运算来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展开小组讨论加深对不等式性质3的认识;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把不等式转化为的形式。本节课用的是平行班,强调的是实用性。从新课到练习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小组讨论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性;为后续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自己在这节公开课吸取的经验是:
1、充分准备是保证。从怎么引入怎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及探索性质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写了份大概的讲话稿,在脑海里反复演练,以帮助克服紧张情绪。
2、专业术语阐述不够清楚,需要加强。部分学生会对数量关系中的“不大于”、“是负数”、“是非负数”等数学术语理解不清,我只是从字面上给予解释,并没有对学生为什么出错进行深究,导致学生在复习回顾环节出错又在新课后的巩固练习出错。
3、对性质3这个难度的教学不够。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了对性质3的探索,但由于对设计意图没有说清楚,导致有几个小组在不等式两边乘了不同的两个数来进行比较;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教学完全回避了(我以为除法都可以化作乘法来做,所以讲乘法就够了),结果学生在遇到化作之类的题目都卡住了。
4、用式子表示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一笔带过,备课还需要加强。我备课时认为这个知识点不重要,但后来听教研员说这里才是展示教学个性的地方,并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符号语言能力。
5、注意学生的反应。这个班平常回答问题等都比较积极。但这次他们也是第一次经历,学生也显得紧张,我没能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课堂气氛调动不出来。本节课是第九章的第一节课,内容安排的'有点多,对于中下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但我没有在课堂及时的调整。准备在后续的课当中再反复训练,循环提高。公开课是对我的锻炼,不仅仅是教学能力,更是心理素质的锻炼。
总的来说,本节课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要进一步学习的还很多很多,我会多多向前辈老师学习。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优质】相关文章: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06-20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1-06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04-18
【通用】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06-28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05-23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5篇12-20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经典(15篇)06-20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通用15篇06-23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9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