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演唱曲目《蒲公英》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6 08:16: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上册演唱曲目《蒲公英》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演唱曲目《蒲公英》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上册演唱曲目《蒲公英》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演唱曲目,要求能用轻柔地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唱好弱起并感受三拍子的强弱。但是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只学一首歌曲,所以定好课题后一直在考虑还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辅助学生不仅更好的学唱《蒲公英》,又能起到拓展和提高的效果?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并且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就是坐不住,爱动,所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中学到东西,而不能枯燥的教授乐理知识,作为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聆听、综合性艺术表现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

  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怎么样能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把本课的重难点轻松的解决,于是首先设计了音乐游戏,通过参与音乐游戏,锻炼孩子的听力、注意力及创造力,能在特定的歌词处准确、投入地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并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按歌词正确的表演。接着自然的进入到第二环节的教学:节奏练习,这个节奏练习正好也是解决了《蒲公英》的教学难点之一弱起,对整首歌曲的节奏能否正确的把握起到了关键的铺垫作用,按照这个节奏把歌词换成蒲公英的歌词就轻松了许多,节奏掌握之后就要开始学习歌曲的旋律,这里则由我来扮演蒲公英妈妈,学生扮演我的小宝宝,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表演,通过完整两遍的互动表演,既给予孩子们创造性表演的机会,又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接下来再学唱歌曲就简单多了,孩子们几乎都会唱了。在整首歌曲学会之后以加入打击乐器来伴奏的形式解决了歌曲的第二个难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因为新课标中对1-2年级的孩子提出来: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并且也提到:1-2年级的孩子要能随够在唱歌和听赏的过程中用合适的动作来表演,所以整课的设计都是尽量多的让孩子们来参与,让她们多体验,多感受,多模仿,多创造,多合作,在提高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她们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表演,提高听辨力,能够按照歌词选择合适的表演。

  本节课感觉总体上的比较顺畅,能按照设计步骤一步步完成教学内容,由于课堂气氛很轻松,孩子们非常活跃,我想以后还得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再设计一些整理课堂秩序的好点子。

【二年级上册演唱曲目《蒲公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蒲公英教学反思07-19

《蒲公英》教学反思04-04

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 12-30

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15篇12-30

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15篇)01-27

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08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7-16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4-13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18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