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3 16:16:5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

  由于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们求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在"玩"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2

  1、 理解教材:

  备课前教师要准确的理解教材,知道教学的重难点,知道每

  段、每句、甚至每字的含义和意图,了解训练重点,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回答,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收获知识。我们所有老师一起钻研教材,为了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有关植物的知识,确保教给学生知识的正确性;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思,自己一遍一遍的练习朗读,好给学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到处找葫芦,制作教具。能想到的我们都认真去做。

  2、确定好教学思路。

  一开始我们考虑到学生以前都是按顺序分析课文的,就想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教学,可是经过研究这篇课文更适合倒叙,孩子们应该也可以接受,只要精心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即可。所以就决定还是用倒叙来讲课文,随即制定出介绍葫芦导入——学习生字——分析课文(先说结果,再分析原因)的环节。课上完后,觉得这样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只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说出你想要的答案。

  3、逐字逐句推敲。

  框架是基础,而往里添血和肉却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要设计好每一句话,想象学生有可能怎样回答,我要如何引导。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难得很,为了缕顺这些话,领导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挖空心思,一句一句的斟酌。反复修改,试讲完再修改,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尤其是重点段落,为了让学生弄清种葫芦人只想要葫芦,不想要叶子的心里,老师们一遍又一遍的设计问题,一遍又一遍的演示应怎样让孩子理解种葫芦人想的、说的话的含义,以及怎样读出。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读法,进行研究,怎样使他们读正确。正因为这些都预想到了,上课时学生遇到问题,教师也就能临危不乱,做出正确的引导了。所以说课上的'精彩源于课下的钻研。

  4、环节设计优化

  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更好的接受知识,我们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是改了再改,变了再变的。就拿倒入介绍葫芦这段来说吧,刚开始想画简笔画,这样既显示教师的功底,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画简笔画,速度太慢,不能显示出葫芦长得很好很茂盛的样子,也不能变黄,我们就决定去掉画画,这样一上课又觉得不够吸引人;于是改画葫芦为贴葫芦,费心费力的还请别的老师帮忙,终于弄出了三幅长得茂盛又有颜色变化的葫芦。大功告成心里格外高兴,可一实践却弄了一个手忙脚乱,贴上去,换背面难度比较大,还浪费时间,我们犹豫再三,不得以只能忍痛割爱把这个环节去掉,改为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真是费了一番周折又回到了原点。浪费了很多精力,最终也没用到,看似是无用功,可实际上却是经验的积累,相信以后再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会随机应,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5、过渡语精心设计。

  这课中的过渡语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很好的起到了课文上下衔接的作用。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大环节里的每个小环节都定好了的缘故,根据环节编出过渡语,让每句过渡语中都存在下一步的任务,简洁明了就非常自然了。

  6、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课上表扬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表扬要针对学生的回答,根据教学选择词语。这些词语教师也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准备好了,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有的表扬,这比单单一个你真棒要管用得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积极的回答问题,听到老师用很有水平的话表扬自己的孩子,心里都很高兴。

  7、课上教师要真情流露

  课上得好坏,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感染。教师理解课文,爱学生,上课时就能把这些流露出来,自然就会变得语言亲切,表情自然,制造出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被带入其中,从而更好的理解了课文意思,读出了非常有感情的课文。所以教师的表现能给学生很大的感染,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3

  一.关于识字

  第一板块的主题是快乐地玩,包括三篇选文。第一篇就是清代高鼎的诗《村居》。这首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上学期的音乐课上他们已经初步感受了古诗的意境,能够配乐演唱。在此基础上学习理解这首诗并不是件难事。教学时依然以读为主线,贯穿全课,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古诗的经验,读书的正确率能达到100%,初读时“拂堤”读得不够准,尤其是“堤”很多同学读成“提”。我想这是很好的辨析形近字的机会,于是结合动作展开联想让学生了解两个汉字的不同含义,从而正确运用、区分。先让学生“提”书包,“提”东西,想一想还能“提”什么,感受“提”是一个动词,与手的活动有关,所以是提手旁。“堤”字的理解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见到的堤坝,结合提土旁想一想,学生说修堤坝的时候要用土,所以是提土旁。这样两个汉字就区分开了。接着又拓展识字“题”,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我想识字时要将汉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结合起来,让他们动动手感知古人造字的智慧,体会汉字的不同用法和不同含义,展开联想丰富汉字文化的内涵,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识字质量。

  二.关于写字

  指导写字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临帖效果比较差,经过一个不算漫长的暑假,他们的临帖能力倒退不少,缺乏仔细的观察,跟着自己的感觉写字。第一次落笔写字耗费时间久,效果不明显,书写质量不高。写字指导,学生经验越多难度越大,因为很多学生输在写字的惯性里,习惯基本养成,改变很难,提升更难。他们对汉字的结构、笔画有了基本的了解,度过了看一眼写一笔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读帖、临帖能力要比从前更有难度。我想教师在写字指导上要跳出来看,“教”的少一点,让学生自己“悟”得多一些,抽出时间多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书写质量也会提高不少。

  想起与一位小有名气的教孩子钢琴琴法的老师的交谈,她对我说:“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学过琴法,一个小时100元费用;如果学过琴法的孩子来学习可能费用是没学过的二倍或三倍。”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理解她的话,后来才明白,学过琴法的孩子万一指法不正确,第一印象很可能根深蒂固,老师将耗费更大精力、更多时间帮助他纠正过去的错误。这远远比辅导一个从零开始的孩子要费力的多。惯性、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走向和发展态势。不仅仅是写字教学而已。

  三.关于“读”和“背”

  由此我又想到了阅读教学,想起另一次对话。一位少年宫的老师专门辅导孩子播音主持,有一次拜托她辅导一个孩子参加演讲比赛,她说:“千万不要让孩子提前把稿子背熟,那就很麻烦了。”我开始不解,后来经她解释懂得:孩子一旦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就很难再去揣摩演讲的技巧,语言在脑海里打下深刻烙印,那一句的后面是哪一句几乎脱口而出,那时孩子只是复述演讲语言的机器,没有了灵性和语感。学语文应该追求这种“水到渠成”的无痕,淡化“教”的痕迹,注重方法的习得,让学习变成自主成长、主动发展的过程。古诗不应该是“背”熟的,应该是在反复咀嚼涵咏的过程中脱口而出的一种生命样态,不是刻意而为,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其他文体的背诵、理解我想也应该如此。“读”的设计要有梯度,有目的,有层次,让学生产生一种“不知不觉”就心领神会的感觉,读着读着就背诵下来,“背”不再是一种苦差,而是个体生命享受与文本对话的美妙过程。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4

  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如:找近义词,找反义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等等。但是有些词语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如:庄严。对于小学生而言就非常难理解。

  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13课《星星的新朋友》中就遇到这样一个词:自豪。如果,仅仅是帮它找一个近义词“骄傲”来理解,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不能体会到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于是,我又想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在文中的句子是:一颗星星自豪地说:“我是气象卫星,专管预报天气的。”那么,在这句话中,我是这样理解“自豪”的:因为气象卫星本领大,所以能自豪地说。但是,在句子中,并没有具体写清楚气象卫星本领大,为了让学生感到它的本领大,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两个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了“自豪”,也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个问题:气象卫星有什么作用?学生完成填空:气象卫星预报明天要——,第二天果然——。有的学生说:“气象卫星预报明天要下雨,第二天果然下雨。”有的学生说:“气象卫星预报明天气温下降,第二天果然气温下降。”……

  第二问题:有了气象卫星,我们有什么好处了?由于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开始自由说开了,有的说:“如果气象卫星预报明天要下雨,我第二天就知道带伞。”有的说:“如果气象卫星预报明天很冷,我们就要多穿一些衣服。”接着学生回答,我马上小结: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的生活真方便,所以说气象卫星的本领大啊。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学生很容易从嘴里说出:“自豪。”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5

  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才得以培养”。在《我有一盒彩笔》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让学生积极思维,合作想象,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整个设计安排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增强形象感受。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增强形象感受,不进行分析讲解,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感知课文具体生动的形象,进入课文描绘的情景。开课激趣导入,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感知课文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二是将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这一方式引进课堂。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合作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其中学生的个体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群体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发散思维。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用心听一听,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既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也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

  四是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读,赏,说中感悟我们生活的幸福,我们心愿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6

  《上天的蚂蚁》这一篇课文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第11单元以“努力”为主题的主体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巨人和一只蚂蚁对待“爬通天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孩子们学习蚂蚁“人小志气大”“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肯努力不放弃”的精神。懂得只要肯努力,再难的目标也能达到的道理。

  在“激趣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先讲滴水穿石的`故事给学生听,让他们初步感受“努力”二字。在出示课题时,先让孩子们谈谈对“蚂蚁”的印象,出示课题后,让他们自由质疑,他们提出了许多不错的问题;“这只蚂蚁为什么要上天?”“蚂蚁借助什么上天”“蚂蚁上天了吗”“蚂蚁上天后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通过与孩子们课前谈话,自由质疑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在“角色朗读理解感悟”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白胡子爷爷、巨人、蚂蚁说的话,然后采用多种形式指导他们朗读,组织他们进行动情投入的角色朗读,还鼓励几位孩子们尝试角色表演,这样,通过朗读、表演、人物对比,孩子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巨人的胆小怕累,蚂蚁的勇敢、努力、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在“联系生活课堂延伸”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围绕“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蚂蚁的什么精神?”“当你遇到了困难,你努力了吗?”这两个话题,组织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自由交流,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做法。因为班上有很多孩子就像“小猫钓鱼”一样,做事总是无法坚持,于是我抓住这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引导学生朗读《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还告诉学生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为了让童第周从小就明白坚持的重要性,让他能执着地学习和做事,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童第周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相信通过这些故事的熏陶,孩子们今后做事时,会更有耐心。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7

  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以发展语言为目的的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运用插图——动情

  语言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词语的理解开始的。学生只有准确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奠定其内化的基础。利用课文插图可以有效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形象地理解语言,有利于词语的积累。

  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我先让孩子们观察长势很好的小葫芦插图,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所看到的葫芦,然后我再让他们读读文中作者描写小葫芦的相关句子,对比感悟作者遣词用句的准确、巧妙,从而感悟、积累优美语言——“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样图文结合,孩子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小葫芦的'可爱,自己的内心燃起了对这棵葫芦的喜爱之情,自然而然地理解、体会到文中种葫芦人对自己所种葫芦的深爱情感。为后面的感情朗读也起到了水到渠成的引导作用。

  二、凭借语言——融情。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要经过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为积累和运用语言打基础。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我抓住描写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等重点词句,让学生抓关键词、关键标点符号等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想象、感受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思想感情。

  三、角色体验——抒情。

  角色表演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蓄积”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蓄积”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丰富的过程。我给孩子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演一演的情境: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角色演一演种葫芦的人和邻居之间的对话、动作、神情,学生在与伙伴的愉快合作中,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从而能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同时把全体学生的情感推向了新的境界。

  四、教学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学反馈及应变能力有待于提高。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学生当堂的生成,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肯定,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比如:在给种葫芦的人如此爱葫芦,请你给他起个“雅称”时,有一个孩子起名“葫芦迷”,可以说起的恰到好处,这时我激励性的语言就显得比较苍白。还有在学习“盯”时,我也应让学生在说一说为什么用“盯”不用“看”?这一点,我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另外,在听课时多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2、教学语言的再精炼。我觉得在教学时,语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比如在比较陈述句和反问句时,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是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不断地钻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8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经过反复修改之后,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1、教学中,我尝试着随文识字,抓住“端详、评奖、叭、糟”等重点词语进行识字教学。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

  2、当然,遗憾的是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语言上不够严密,应准确分“案”和“画”的区别,“名字”和“字”的区别,不能为了自己所认为的“巧妙”失去语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

  最后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说了努力克服的困难,但是没有体现的“好”事。由于是第一课时,字只停留在认读上,如果有时间的.话,应做写字的具体指导, 掩卷深思,是带来的启示很多:多看语文教学专家的论着,将理论和实践恰好地结合,才会使课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师、向周围的人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自己更加游刃有余;继续深钻教材,提高短时间把握文本的能力;时刻不忘语文教学的本,不忘记在语文课堂上扎实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9

  《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是二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语文园地一》中的内容。第一组教材是以科学为主题编排的,力求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策略是:尝试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一种有趣的`动物或,通过创设情境、示范引路、尝试接触、小组交流、班内交流的教学流程,体现出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时循序渐进、逐步递升的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认真倾听”、“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抓住特点介绍”、“注意有礼貌”等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介绍和交往,使学生养成善于交际、乐于交际的好习惯,并能在活动中感觉到动植物的有趣以及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中精心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和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并让他们在交际中了解各种有趣的动物、植物,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培养,同时更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0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经过反复修改之后,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1、教学中,我尝试着随文识字,抓住“端详、评奖、叭、糟”等重点词语进行识字教学。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

  2、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

  不足之处:

  当然,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语言上不够严密。对于字词的学习只停留在认读上,而“爸爸”的话是全文的哲理所在,在读“爸爸”的话的时候如果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用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指导朗读上,还不是很到位。

  改进措施:

  讲后反思,这次讲课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很多:以后要多读、多听名师的讲课,让课堂更加精彩丰富;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继续深钻教材,提高短时间把握文本的能力。

  我喜欢语文课,更希望能够把语文的精华在我的课堂上更精彩的呈现出来。就让这些启示鼓励我继续努力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1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的读,引导学生理解“大吹大擂”的意思,春天到了,小猴子在做什么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小猴子在做什么呢?出示这句话。自由练习读这段话。指导朗读。说一说小猴子栽上树以后是怎么想的?刚栽上树,他就说要结大梨了,可能吗?那什么是“大吹大擂”呢?我们应该怎么读小猴子说的话呢?通过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悟小猴的急于求成。

  在课的结尾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几年后,满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子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小猴子他错在哪儿了呢?假如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找到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充分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的答案会是多角度的,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华。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2

  古诗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让他们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诗中的意思,去体验诗中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

  在本课教学古诗《登鹳雀楼》一课时,我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中的`景色。接着再通过用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上台画出此时太阳的位置,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在教学 “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们用一些词来形容黄河。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在学生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我通过这样的教学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从而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3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青蛙为了实现看海的愿望,努力攀登上山顶的故事,通过学文让学生明白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顶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本课设计在倡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并通过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演中感受青蛙的心理变化。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个性化的补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拓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并没有对文章的内容过多的讲解,而是在范读的基础上,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分清角色的内容,并且把握语句中没有提示语的话是哪个角色说的。在范读的时候讲明要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且能够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为理解文章的内容预设铺垫。

  一、提示语

  有了《小鹰学飞》一课所做的感情色彩和基础铺垫,对这篇文章内涵的理解也就很简单了,都表达的是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学生们朗读课文之后,分析课文中提示语的位置变化,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为以后填写标点符号这类题做铺垫,还可以把握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心理、动作的变化。

  二、反问句

  文章中出现的反问句有两处,“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学生们第二次接触到反问句,为了能够让他们能够把握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逐步地分析句子,讲解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点,分析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步骤:1、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2、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4、问号改为句号。之后出了几道简单的题进行巩固。

  三、分角色表演

  学生们自己找伙伴,通过老师的讲解,把握人物的.心理和动作的变化,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作和表情的变化,但是要尽量把提示语的内容都要表现出来,这样,学生们在彼此的合作中,了解文章的主旨,比老师站在讲台前,不断地点着白板,不断地翻着PPT要强很多。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彼此合作的能力,老师站在讲台前可以看到学生们在细节和学生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一面,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还能够在学生之间,和他们交流,感受他们不断迸发出的奇思妙想,并且适当地进行鼓励,给予他们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们自主地学习,比老师在讲台前侃侃而谈,他们只是呆板地接受要强很多,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地提高。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4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一、教学效果: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不体现了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二、成功之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让学生自读为主,在此环节中,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题。小组合作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猜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记忆也很深刻。

  三、不足之处: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

  四、改进措施:让学生阅读课辅资料,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洁,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15

  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走过,留下了一个个难以忘却的瞬间,留下了一抹抹难以擦拭的记忆。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个学期,是身兼重负的一个学期。由于师资力量的紧缺,学校安排我代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虽然,任务有些重,也让我起初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分析一下现实情况,估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我还是比较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埋藏着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今年,我代两个班的语文,这种不用言说的压力让我思索着各种更合理的工作方式和处理办法。

  往常我都是很早来到学校,一见有学生进班就早早融进了孩子的世界,嘱咐着读书,嘱咐着打扫卫生,嘱咐着及时交作业。但是,两个班的语文,我必须同等看待,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看守一个班,组织一个班的早读。

  在紧迫的时间压迫下,我终于看到了孩子们最大的缺点:依赖性太强了,自觉性太差了,自理能力太弱了!当我寻思到这都是我不当的处理方式,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时,我开始想办法改变这一切,让孩子们真正活起来,自觉地活起来。

  于是,我开始放手很多事,给孩子们更多的锻炼时间。早上让纪律委员和领读生组织大家做好早读,把权利更多的交给班委。开始几天,班委是管不了这些依赖惯了的学生们的,甚至有一天几个孩子看老师不在,干脆跑到操场上玩起来,小干部叫都叫不回,无奈我只有站到让他们能看到的地方,目送他们乖乖回班。我及时抓住这次批评教育时间,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给予了一次严厉的教诲,以致后来再没有学生会在早读时间在操场上玩耍了。

  但当我发现早读的质量仍然是“居低不上”时,我又找了个适当的时间对全班进行灌输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到早上自觉交作业,自觉拿书读,中午自觉练字。当孩子们第一次做到自觉早读时,我及时表扬,每人奖励了一朵红花。努力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会自己分配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物,我花了不少心思训练他们。

  开始一段时间,我控制自己不要过早进班,给孩子更多自理的时间。时间一长,我也由不放心到自然了。哪怕会反复出现不良的状态,只要我一进班,或者只是从窗外走过,也能提醒一些孩子拿出书本。

  二、想方设法,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让新班的孩子尽快投入我的课堂

  因为多代了一个新班,我很担心孩子因为不习惯而丧失学习的热情,所以,我很充分地准备着每天的课程教学,想办法让这一帮孩子尽快适应我的教学风格。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这一帮孩子学会了在课堂上和我一起徜徉书海,他们开始了积极热情的发言,开始了非同一般的思索。

  (二)让“漂流瓶”传递我们的快乐

  为了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从卖废品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买了两本又大又漂亮的“漂流瓶”系列笔记本,作为二年级两个班的快乐日记。教师节那晚,我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写了两篇一模一样地教师日记,还各自附上一幅插图,为“漂流瓶”启航做了充分准备。漂流瓶在我们的班级河流里漂流着,孩子们都高兴地做着这项漂流瓶活动,传递着自己的祝福和希望。有个孩子说:“漂流瓶日记,就像奥运圣火一样,在我们心中传递着知识和爱。”有的孩子说:“看着您那灿烂的笑容,我也非常的开心!”有的则说:“谢谢老师给我们这个表达内心的机会,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看着孩子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感动不已。

  漂流瓶行动,促使一部分孩子喜欢上了写日记,他们在日记的.后面还附上了自己喜欢的图画。即使在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仍然有孩子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

  (三)让读书声感动你我

  为了让孩子们摆脱读书拉长腔的不良习惯,我坚持过,伤心过,失望过,甚至绝望过,后来,我把读书越指导越乱的现状告诉了校长,也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伤心和失落都是多余的,知道了这正是孩子们有感情朗读的开始。之后,我信心百倍,并且利用上公开课是时间,自己训练读书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认真练习读好书。在潜心的钻研努力下,我和孩子们第一次为读书而感动,而孩子们也切实体味到了读书的乐趣。之后,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便高涨了起来,每次上课,只要一提到读书,两个班都是一样的积极,有些孩子还因为没有机会而惋惜。为了鼓励这种积极的势头,我又及时组织班级内的朗诵比赛,让更多的孩子发展自己朗诵的优势,增强读书的热情。

  (四)让书写成为我们的骄傲

  为了对二年级的孩子进行书写规范训练,我们在学校的提醒和关注下,开展了练字活动。如今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我们也对孩子们的书写成果进行了展览评比。孩子们竭尽全力的书写,我和部分孩子精心的设计,还有热心老师们的帮助和校长的支持,让孩子们的作品以更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让孩子们倍感自豪,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有一匹新的汉字书写精英出至芳华路小学。

  三、教学失误

  本学期,我虽然克服了上学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但依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今后改正:

  1.虽然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于一些问题浅尝则止,但是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过多过杂的现象。

  2.由于过分的信任学生,导致自制能力不稳定的孩子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展。

  3.由于工作事物较多,没有找到更合理的安排方式,导致一些工作进展缓慢。

  4.对于后进生的帮助,缺乏更有效的辅导策略,以至于教学压力较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

  2、积极争取家长的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3、加强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去学,学而不忘。

  4、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认真揣摩有效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反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将往事的喜怒哀乐再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而往日的忧愁则变成了今日的喜悦,正是过去一点一滴的忧和愁,成就了我今日的喜和乐。依然还是这句话:“错误和遗憾才能成为进步的台阶,我要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