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29 18:33: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1

  我国都有那些传统艺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这节课先出示故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讨论,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1)大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的艺术美感和实用性。

  (2)为什么采用木结构的建筑体系。

  二、将同样是通过人物形象表现理想美的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希腊雕塑的代表之作《米洛斯的阿弗萝蒂特》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去体会不同的.风格及其艺术美感。

  三、古希腊和我国魏晋时期,中西美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在魏晋时期,中国绘画观念就已经深深奠定了“神”的表现重于“形”似紧密联系。将中西风景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霍贝玛的《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进行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各自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技法上去分析作品,引导学生从表现手法上去比较中西方人物画的异同。通过引导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理解。

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2

  朋友家的桌上,摆着几帧精美的写意葡萄画,令我眼睛一亮。如草书般写出的藤蔓;如玉珠般晶莹的葡萄果实;豪放自由的泼墨;现代感强的布局构架;诗意禅境的感觉……朋友说:这是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其华教授画的。

  王其华与共和国同龄。生长在大城市,插队当过农民,又当过工人。后来就读天津美院,又到西南师大美术系读研究生课程。从教多年,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科带头人,负责美术专业教学工作的领导。他教学成果显著,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和骨干教师。在他的教学理念里,注意传统民族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他关注创新意识与新教学手段的互动、提升。为把工作干好,他一心扑在岗位上,为打造学院学习、创作氛围,营造学习、观摩、切磋艺术的环境呕心苦干实在不易。

  朋友说:“王其华以深夜为自己的创作学习时间。”身为高师,时刻注意自我继续学习、艺术创作,给同仁以激励,给学生以榜样。可贵!

  当下国内行为、装置艺术泥沙俱下,风潮正劲。似乎艺术家不搞现代艺术就过时了、老土了。一时间“超越传统”、“全盘西化”、“西方艺术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等口号、行动、展出铺天盖地。我国许多青年艺术家借西方人的法术、理念大搞所谓新潮艺术,玩理念,玩花样,把自己整个搞成“假洋鬼子”,听命于西方人的艺术话语权,自觉文化殖民,抛弃优秀的民族文化理念、技法,自以为得志、成功,蒙骗民众,自欺欺人。面对这一切,从上世纪80年代起王其华就抓住了一个创作点倾尽全力:中国花鸟画的葡萄主题。这真可谓逆潮流而行。但已足见其恪守的坚决与前瞻的明了。他是一个在意国学修养的人。他注意国学中“经学”的学习;他珍惜传统文化、技艺;他看清楚中国美术的意象绘画有广阔的天地;他认为只有不断深入生活才有“实践真知”的真艺术;他注意技法的熟练后才能得“道”成功……

  注意到:中国文人画水墨到了晚清已入低谷,其人物、山水已渐衰败。与此同时,花鸟画这一支则因海派兴起而呈柳暗花明。当时西方文化的渐入给了民族文化以压力,又由于经济发展之关系,在吴昌硕、任伯年的艺术中我们看到一批中国画家求新求变的探索。他们当时之创作一则为摆脱旧文人画陈习;二则为适应当时新兴工商及市民阶层的趣味和文化需要。吴融金石书法于绘画,将大写意花鸟技法、境界推向新峰。任巧妙吸收西画造型、水彩画法以生动、直观、甜美境界、技法开蹊径,是近代小写意花鸟画大家。二人影响斐然及于南北。后来齐白石、刘奎龄、于非三人的绘画给古老传统的中国花鸟画注入活力。这说明中国花鸟画这一画科受西方文化冲击少。迄今保持传统面貌、精神似乎更多,依然受人民大众喜爱。感到花鸟画发展变化(含技法、审美价值、判断标准、现代性)势在必行。于是,80年代起他开始于葡萄画的.探索与实践。他拜苏葆桢先生为师,既刻苦临习前辈名作,又长期写生。他多次去新疆吐鲁番等地写生,多年风寒雨露中他注意观察葡萄的生态、形态、常态、变态,注入生命、人格意识,以草书用笔强其“骨”,以泼墨、黑白布局张其“势”,又大胆吸收西画中用光的明快,用色的美妙。他笔下葡萄质感强,讲究笔墨技法、营造禅理与诗意,现代结构意识到位,可谓别出心裁。

  近年王其华的中国画葡萄斐声海内外,为美术界称道。作品在日、澳、德、美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区展出,并在美国举办大型个展。他本人多次参加美国、欧洲诸国及地区艺术交流。他先后出版五本有关花鸟画、葡萄画、色彩写生方面的专集专著,可谓硕果累累。可以说是生活给他以艺术灵感,是真情使他真诚面对事业,是执著使他耕耘出一片属于他的艺术天地。

  创新也要有一定的基础。也是在传统上进行变革。传统并不代表过时,创新并不代表成功。只有扎实与传统,才能有想法去创新。

  艺术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与自然,善于发现,勇于去探索。也许佳作就在眼前!

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3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

  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

  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传统美术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反思10-26

美术教学反思06-20

美术的教学反思06-21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3-23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6-22

美术的课后教学反思06-08

美术教学反思[优秀]07-18

美术教学反思范文06-01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