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志愿军》有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志愿军》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志愿军》有感1
项目组织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影片场景震撼,情节内容生动而流畅,精神再次受到洗礼。片段中爆炸声、机枪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几乎刺破了耳膜,脸上、衣服、枪杆上都沾满了泥泞和污浊,那些年轻而坚毅的士兵,抱着炸弹扑向坦克炮口,冲锋在前,看到无数伤亡者流的血泪,这一切都深深触动人心,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强烈共鸣,深感今日和平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伟大的中国人民,弱不欺,强不惧。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段话:“你仍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凭什么说我们能打败美国?”“因为只有打败美国,中华民族才能生存。”联想到工程项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明辨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要牢记身份,坚决向上看齐,追求务实高效,主动担当作为,贴近职工群众,时刻保持警醒;要主抓班子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奖罚分明,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激发全体员工价值创造的`活力;要深化一体化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项目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观《志愿军》有感2
又到一年国庆佳节日,我们在享受着当下的幸福时,始终不能忘却的是峥嵘的曾经。从《长津湖》到《志愿军》,我们歌颂着烈士们誓死捍卫国家尊严、不惜一切代价冲锋陷阵的精神,铭记着那段感天动地的抗美援朝战役。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关于责任的描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注定了要有牺牲;如果牺牲的不是我们,那就会是我们的儿孙。”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乏韧性、不畏牺牲的民族。这也鼓舞着我们,坚强的意志是可以帮助我们越过前方荆棘重重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吾辈登临正少年。”于二十一世纪的潮头,吾辈青年在仰望这些高山时,更应该将坚强的意志、必胜的决心融入学习与工作的征途中,上下求索。
观《志愿军》有感3
今天的观映感觉很震撼,特别是炮声、爆炸声效果很真实,让我有如前阵子参加军训时的坦克炮声一样。影片表现了战斗的突然性与很多不确定因素,强调很多电光火石、稍纵即逝的战机,还有指挥的当机立断和魄力,以及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为祖国而战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这不得不又让我想到鲁迅的一句话:“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是的',我们紧记着:无论战火纷飞的往昔,还是盛世繁荣的当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以,请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一切。
观《志愿军》有感4
战场上,炮火纷飞,枪林弹雨;战士们,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精神上,坚韧不拔,永不言败。这,就是我看完《志愿军:存亡之战》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画面。
电影里的志愿军叔叔们太厉害了!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定地守护着我们的国家。那一片片被战火燃烧的土地,那一具具倒下的身躯,都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伟大。我看到他们在敌人的轰炸下,毫不退缩,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愤怒,对胜利的渴望。
其中,教导员李想叔叔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个人要像一颗钉子一样,狠狠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这句话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战士们心中的斗志。他们真的做到了,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还有那些军工专家们,他们不顾危险,来到战场,为战士们提供技术支持,他们也是英雄。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志愿军叔叔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勇敢、坚强和爱国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奋斗,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观《志愿军》有感5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电影。电影刚刚开始,只见一个美丽的院子映入眼帘,李想和他的爸爸准备归队,前往抗美援朝战场。
在上一部《雄兵出击》中,志愿军与美韩军队在三所里发生遭遇战,还有松骨峰阻击战。这一部,在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向南突破了“三八线”,“联合国军”仓皇后退,被歼灭万余人,我军解放汉城战役大获全胜。1951年1月25日开始的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和人民均在西线汉江南岸坚守防御,在动线横城地区实施反击,取得重大胜利,歼敌7万余人,将战线始终控制在三八线以南,这就是著名的“西顶东反”。但是,好景不长,在对砥平里的攻势中,志愿军遭受挫折。2月16日拂晓前,志愿军进攻部队撤出战斗,砥平里战斗标志着志愿军战略进攻大规模、大纵深运动战结束,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战略相持阶段来临。
1951年4月,李奇微接任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马修·邦克·李奇微)。1951年4月,志愿军和人民军准备发起第五次战役,想要打错敌人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便发生了抗美援朝以来大规模最惨烈的“铁原阻击战”。因为63军如果要撤退也会退到铁原,凶恶的敌人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不拿下铁原绝不善罢甘休。在临津江等战斗之后,南撤的敌人开始反扑。第15军在芝浦里、第20军在东线华川方向阻击敌人。接替了65军防御的63军,开始在铁原以南展开阻击。美军转守为攻,以快速特遣纵队进攻向我军纵深穿插。
63军189师开始了为期三天的阻击,战斗异常惨烈。6月5日,联合国军开始正面进攻187、188师的防御阵地。我军挖战壕、陷进、水沟等,正面防御很是吃力。几天后,狡猾的敌人开着像坦克又不是坦克的怪物,它们用安可改装的.推土机,要把188师阵地的工事和掩体全部推平,惨烈的搏斗又开始啦,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尽管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阻击,但后方的铁原城里,物资和伤员的转移仍未完成。联合国军夺取铁原野心不死,重新组织兵力,再次展开对铁原防线的攻击,整连建制的志愿军士兵一次次的倒下。为了帮助188师,转移的189师残部根据地形和188师一个突击连,以几乎全部牺牲的代价打开阵地上部的曹川水库,阻遏了敌人的攻势,188师1营全体官兵壮烈牺牲,阵地上那抹鲜艳的红旗是那样的鲜红。
1951年6月10日,经过12天的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共毙伤美军万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为稳定朝鲜战场局势作出巨大贡献,同月,“联合国军”提出停战谈判的协议。
电影结束,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他们打败了美军夺回了土地,使他们奋不顾身保家卫国,是他们让我们有了幸福的生活。爸爸对我说,如果不打败侵略者,那么被打败的就是我们。志愿军战士和我们都一样,血肉之躯的背后是家乡,是祖国,是民族,我们都会选择在民族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刻向死而生,义无反顾。
用什么词能够准确地形容他们,他们的名字永远光彩熠熠——中国人民志愿军——那个时代、这个时代、未来时代“最可爱的人”!
观《志愿军》有感6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电影《志愿军》讲述了新中国刚成立1周年美国参与南北朝鲜内战,打破了中国和平的美梦,再现了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第一场战役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抗争!
彼时中、美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都相差悬殊,美国是中国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中国参战,有胜的可能性吗?如片中的专家所说,“就像小孩与拳击世界冠军打拳一样,完全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可能性”。如果不打,美国就会打到鸭绿江,新中国在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就可能被摧毁,和平的愿望就会成空,新中国可能不复存在……
因此,1950年10月19日,在新中国刚成立1年后,中国出兵朝鲜,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跟着参加了这场战争。而在38军第一次任务失败被批评时,军长回复老总原因时,说刚结束战争,心疼战士,想做足准备再打,但错失时机,让老总对自己军法处置。将军说,“我们不打,我们的儿子、孙子就要打,我们都是泥腿子抗过来的,还是我们来打吧,谁让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呢?”
最震撼的是松骨峰战役了。美军根本没料到我军的伏击,但是仗着大炮飞机和坦克的多重加持,连续发动了五轮进攻,我们的战士奋力死守到底。当连长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尸横遍野的黑色士地上颤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我似乎看到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举起了手……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
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有的烈士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松骨峰上的那棵松树会记得,我们也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通过一部电影了解一段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险阻和中国人民的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观《志愿军》有感7
“军长,我们回不来了,一营倒下了,你们继续前进……” 电影里志愿军叔叔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国庆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电影一开始,激烈的战斗场景就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志愿军叔叔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我看到了朱一龙叔叔饰演的营教导员李想,他带领着战士们死守阵地,就算敌人的炮火再猛烈,他们也没有丝毫退缩。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他们饿了就吃野菜,渴了就喝雨水,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就像一颗颗钉子,狠狠钉在那里。还有辛柏青叔叔扮演的'李默尹,他和子女在战场上的短暂团聚,让我感受到了战争中的亲情是多么珍贵。朱亚文叔叔饰演的军工专家吴本正,为了给战士们提供更好的武器,不顾危险地在战场上奔波。
看着志愿军叔叔们为了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奋斗,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观《志愿军》有感8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英勇抗战故事。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电影以志愿军出征朝鲜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战斗场景和人物命运的展示,展现了志愿军官兵在战火中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
电影中的战斗场景非常真实,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志愿军官兵们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人民的铜墙铁壁。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打出了一片片胜利的战场。每一次的战斗都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有信仰和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的志愿军指挥官们,他们有着坚定的领导能力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他们带领着官兵们冲锋陷阵,决不退缩。而那些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或许没有高深的军事战略,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是无名英雄。他们的.形象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敬佩。
电影中还有一些感人至深的场景,比如志愿军官兵们在战斗中互相搀扶着前进,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还有那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枪口,这些场景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可贵。
《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志愿军官兵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我为有这样一支英勇的军队而自豪,我为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英雄而自豪。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和珍惜,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志愿军官兵们的英勇抗战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部电影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和平。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观《志愿军》有感9
昨天下午去电影院看了志愿军这部电影,整场看下来真的有很深的感触。很庆幸我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融入影片中,他们每一个都不再是演员,而是为国冲锋的勇士。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关键时刻因不会开保险而自责的通信排新兵杨三弟;为减少牺牲伤亡主动承担一切的三八军军长梁兴初;说出“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的司令员彭德怀;在联合国控诉美国霸行,捍卫和平的军人伍修权;还有“咱们三连,什么仗没打过呀”的三连副连长孙醒……《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电影,又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以影评的形式让身处和平等我们再次回望历史,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能走进电影院,通过影片经受抗美援朝战争的深刻洗礼,我很荣幸!
观《志愿军》有感10
这是一部令人感到震撼的电影,它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军人的忠诚和信仰。正是这种信仰和爱国精神,让他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伟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员工,我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志愿军》有感11
观看完《志愿军:存亡之战》,心情犹如汹涌的波涛,久久不能平息。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给我带来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感动。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疲劳,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十分逼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炮弹的呼啸声、机枪的扫射声、战士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丑恶,看到了勇气和懦弱,看到了希望和绝望。这些画面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此外,影片中的情感描写也非常细腻。志愿军战士们之间的战友情、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对家人的思念,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在战争的背景下,这些情感显得更加珍贵和动人。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总之,《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电影。它让我们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观《志愿军》有感12
《志愿军:存亡之战》这部电影,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之旅。影片通过宏大的战争场面与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壮阔与艰辛,让观众在紧张激烈的战斗情节中,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影片中的志愿军战士,虽然衣衫褴褛、装备简陋,但他们身上那种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惜一切代价的坚定信念,令人钦佩不已。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牺牲,每一个角色都鲜活而立体,让人记住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被遗忘的名字。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对于细节的把控,无论是战场上的生死瞬间,还是战壕里战士们的.相互鼓励,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又不失人情味,让人感受到战争中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也更加明白,和平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珍惜和维护。《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志愿军:存亡之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一部值得每个人观看和深思的佳作。
观《志愿军》有感13
位于金城地区,这里安葬着1953年5月13日至7月27日,在夏季反击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发起进攻的战役,历时两个半月。
志愿军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其第三次进攻即金城战役,一举突破敌人四个师的防御,突入敌纵深15公里。
夏季反击战役共毙伤俘敌123000余人,收复土地240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伤亡54000余人。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的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学习致敬!
观《志愿军》有感14
今天我满怀期待地看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在新中国创建初期,美军突然开始攻打朝鲜。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志愿军冒着生命危险,不怕牺牲,最终打败美国坦克大军的故事。
当我看到战士们哪怕身受重伤,也依旧冲锋陷阵的时候,我被他们身上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心中不禁感慨: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
长大以后我也要保家卫国。但在这之前,我要好好读书。周恩来总理以前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祖国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才能给祖国尽一份力!
观《志愿军》有感15
一身血,两脚泥。谁是那最可爱的人?观看《志愿军》后,我才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战火纷飞的世界。
1950年,本该是我新中国成立的大好日子。可是,那一架架战斗机,一辆辆坦克,竟出现在了我国国土上。一座座高山,一片片土地,几乎被夷为平地。
就在这时,我们中国志愿军喊起了中国的口号: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一个个脚印,是那些先烈们冒着凛冽的寒风走来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是啊,谁都想停止战争,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中国是最不希望打仗的那一个”。但是,面对敌国的挑衅,我们能坐以待毙吗?
不,不,绝不!
当志愿军到达松骨峰时,我军的伏击给了美军重重的一棒,可他们却仗着飞机大炮和坦克向我军发起五次进攻。我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的土地上,伸出了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告诉了全世界:中国还没有倒下,中国还没有投降!
与此同时,伍修权也正告诉着全世界的代表,中国要反抗美国的侵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该站起来了!中国第一次在全世界中抬起了头。
而在那挺拔的松骨峰上,终于传来了胜利的消息!那些被褫夺的土地和尊严终于还给中国了!在这儿,到处都氤氲着鲜血的气味,那是这些战士们的血啊!戴如义独臂架机枪,遗为一座不倒的雕像;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把炸药抓在手上,消灭了敌人,同时也光荣牺牲......
美国啊,不要小看了我们中国,一把枪,一把刀,就能让我们守好边疆,保卫祖国,不受外来者的侵略!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鲜艳的中国红!
【观《志愿军》有感】相关文章:
观《志愿军》有感05-15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03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24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16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16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小学生10-19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00字06-26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00字左右10-18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大全(15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