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

时间:2025-07-16 07:17:3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攀登者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1

  昨天晚上我们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叫《攀登者》它主要讲的`是中国和尼泊尔争珠峰主权,双方存在了不少争议,在一系列谈判中可以说中国登上队是“逼上珠峰”的!于是,中国人向珠峰发起挑战,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

  刚开始方五洲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珠穆朗玛峰,有个同学说“老师,我们到底有没有登上过珠峰呢”这是方五洲想起了之前,他们一起登峰,可是雪崩而来,他们的队长死之前对方五洲说“方五洲,就由你来当队长带领大家一起登上珠峰”。方五洲为了救松林,把相机给扔了,后来,他们是搭人梯上去,最上面那个队员把鞋袜都脱了,上来后他们把绳子扔下去让其他队员再爬上来,最终他们登上了顶峰。还插上了红旗,在一张纸上写了日期装在手电筒里埋在了山顶。还带了几块石头回来。

  方五洲拿出一块石头给同学们看,有个学生却把石头掰成两瓣。后来方五洲又当了登山队长带领着大家再次登上了珠峰。

攀登者观后感2

  今年的国庆节即将到来,而在国庆档将有多部电影上映,也是竞争激烈。在这其中,有吴京出演的两部电影,一部是《我和我的祖国》,还有一部就是《攀登者》。相比之下,《攀登者》更为大家所关注。

  电影《攀登者》由吴京、张译、胡歌和章子怡等主演,有了这些实力派演员加盟,这部戏自然是看点很多。不过,这部戏多少受到了题材的限制,使得一些人并不看好其票房。

  对此,吴京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出演这部戏就像《流浪地球》那样,主要还是重在参与,其实只要参与了这个过程,自己也就值了。可见,对于这部电影的票房如何,吴京本人还是很有信心。

  最近,这部戏的.国际版预告曝光,据说将在北美和英国同步上映。吴京在转发时,还以“攀登,用实力说话”给自己打气鼓劲。

  很多网友看了新的预告后,认为吴京的确是与众不同。此前的《流浪地球》一开始也不为大家所看好,但上映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以至于跻身于票房前几名的行列,更被誉为开创了科幻题材的历史等等。

  此次吴京主演电影《攀登者》,虽然主要将攀登者的事情,相信依然会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票房和口碑还是会有很好的保证,让我们拭目以待。

攀登者观后感3

  1960年5月25日4点20分,登山队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但是由于登山过程中相机因为救人而丢了,所以国际上不承认。

  1975年登山队又开始了第二次攀登,故事主要就是讲的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我的写故事的能力差了一点,还是写观后感吧。

  徐缨因为爱情,去陪了方五洲,但最终肺气肿走了,虽然做了主任,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了,虽然为了爱情,但世间的`故事再也与她无关。为何这么幸苦疲惫呢。

  与好久不见的人可以拥抱,可以握手,拥抱是革命友情,握手要差一点,但也还好。

  做领导要有魄力,要有曲松林教练的魄力。说话中气要足,要有男人味。领导的精髓是个人魅力、专业、义气。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合格的领导。

攀登者观后感4

  《攀登者》1960年,发展国家体委两个决定从珠峰北坡去挑战珠穆朗玛峰。

  七位登顶队员逐渐连续突击主峰。在珠峰艰险的“第六台阶”处,刘连满为托举跑位而耗空点劲,长期停留在8700米处,剩三名队员在25日凌晨登配珠峰。这是现代人类首次出现在在夜里登配珠峰,的现代人类首次出现从北坡成功了登顶。

  贡布不过当时拿起了两面国旗飘扬,让国旗在风里飘展。一段曾被到国外徒步者视做“鸿沟”的山岩路段,自己是靠搭人梯多种方式的。惋惜而,加之严重缺乏登顶的视频影像资料信息,

  看完《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初心。队员们跋山涉水,面对的'是环境险恶、地势险要,面临的是生命安危,但是队员们没有畏惧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勇闯生命禁区,最终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之巅。

  看完《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信念。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领土主权捍卫之争“登上去,让世界看到

  《攀登者》作为对新

攀登者观后感5

  感谢这部电影把珠峰登顶这段历史故事拍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英雄的中国登山者的事迹。画面还是很震撼的,登山过程的动作戏也好、剪辑也好、音乐和节奏也好都非常棒。比较可惜的是,爱情部分似乎变成串联主线,并且两段爱情故事也不出彩,并没有给人物的刻画添多少力。另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整个登顶珠峰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诠释和烘托有点薄弱。对部分登山队员们的形象,刻画有问题。比如黑牡丹,作为唯一一位女登顶队员,真实的人物绝对非常出色和优秀,可是电影里看得人恼火,非常可惜。觉得会误导不明白历史的人,我认为对那位女英雄不够敬畏。章子怡这个人物,本来应该更丰满一点,她应该也是有自己的信仰的,可是电影里她的选择也好、坚持也好、牺牲也好,似乎都是围绕着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去的,是围绕着爱情去的。我认为,他们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个人的强大信仰、双方的共同追求之上的。电影里表现得太弱了。

攀登者观后感6

  今天,我们全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攀登者》。电影的主演吴京、章子怡分别扮演了攀登者方五洲和气象专家徐滢。1960年中国组建的第一支登山队挑战从山的北坡攀登,最终成功爬上了最高的山------珠穆月玛峰,由于救人于危难时刻把相机丢了,没有能拍下顶峰的照片,所以有人说我们没有攀上去,不能被世人所承认。于是我们国家在十五年后的一九七五年成立了第二支登山队,在攀登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雪崩、10级以上强风等艰难险阻,就是这样也没能阻止他们继续向上攀爬的步伐,在他们顽强的斗争,团结拼搏中,终于登上了顶峰并把十五年前留下的国旗找出来插在了顶峰上,拍照片留下了记录,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爬上来了,并测量出了我们中国的高度是:8848.13米。

  这个电影让我学习到了中国人为国而战,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的精神。我暗自下决心,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为我的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攀登者观后感7

  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他的主演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吴京。从《战狼1》到《战狼2》,再到《攀登者》,影片无不充满了爱国的激情,让人热血沸腾。

  《攀登者》这部影片讲的是在我国建国初期最困难的时候,我国的登山健儿勇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伟大壮举。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可惜由于没能留下影像资料而遭到西方国家的质疑和嘲笑。为了向世界证明,时隔十五年之后国家决定再次组织队伍再次向珠峰发起挑战。

  登顶的过程一波三折,为了保护好摄影机留下证据,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面对血崩、十级大风和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他们没有屈服过,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困难,终于在1975年5月27日那天,中国八名登山队和一名女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我们创造我们自己的——中国的高度。

  “那座山,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可就是为何登不上呢?”不,我们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可以,我们中国人可以登上!

  看过《攀登者》这部电影后心灵被深深的感动了:敬英雄,不畏生死;敬英雄,国之荣。

攀登者观后感8

  “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山,我们要自己登上去”。电影《攀登者》根据中国登山队队员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的历史事实改编,讲述中国登山队完成世界首次北坡登顶并实地勘测出属于中国自己测量珠峰的“中国高度”,向真正的登山英雄致敬。电影筹备期,吴京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1975年登山队成员夏伯渝的故事,对他后来用假肢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巅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情节也在片中以彩蛋的形式出现。

  塑造攀登者的形象无疑是具有时代象征的意义,但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有担当有情怀的.视效大作,是最大的难题。影片从20xx年1月5日正式开机,定档9月30日上映,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制作量。监制徐克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高强的难度让许多导演望而却步,最终导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李仁港在拍摄中一直强调:“我们不想拍一个硬邦邦的所谓英雄奉献的故事,而是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最大的真诚。”

攀登者观后感9

  强烈推荐《攀登者》,真的太好看了,本来没打算看这个电影,但是别的场子基本就都满就看了这个,说实话刚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本身对这个题材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也让我对这部电影存在一点质疑,但是今天看完真香了!!真的很好看,首先这部电影的阵容非常强大,吴京,章子怡,张译……

  哪个单独拎出来都能扛起电影票房,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吴京跟章子怡就不用说了,张译演的曲松林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人物刻画的及其细腻,收放自如,多一分会夸张少一分又没有感觉!总之很棒了!井柏然和胡歌的加持也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并不知道他们也有参演,所以看到他们还是有点惊喜的,跟这些大佬飙戏也没有被压很多,看的很过瘾!再来说说剧情吧,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在我眼里的登珠峰都是一些冒险家,一些热爱挑战的`人,从来没把他们跟国家大义联系起来,但是这个电影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看着登山队一次次的遇到各种危险,看的我也是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秒又要雪崩,又要有牺牲!总之,这绝对是下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大家千万别错过了!

攀登者观后感10

  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中心,就是为了荣誉而坚持!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一行人冒着生命,历经种种困难,最终有3人成功登顶珠峰。但因当时情况危机,相机半道丢失,导致当时虽登顶,却无力证明从而不能赢得国际上的认可。为了得到这份认可,更为了证明珠峰也有中国的一份,登山队在15年后,也就是1975年重新组队,为了荣誉再战珠峰。

  影片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展开故事,有悲壮的牺牲,有凄美的爱情,还有伤残的无奈和惊心动魄的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恶劣条件中,让观众始终悬着心。最终吴京饰演的方队长带领9名队员终于成功登顶。中国人终于有机会将上次登顶埋下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悬挂在珠峰之巅,中国人也终于第一次测得了珠峰的高度8848.13米。

  通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责任、毅力和坚持。现今的我们在享受前人流血创造的美好今天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努力,将这份美好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1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国产电影,名叫《攀登者》,我看了之后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但是因为没能照相,所以世界登山会不承认中国登顶。过了15年之后,中国再次组建登山队员,再次登峰,结果气象局测量出的信息有误,迟迟没有登顶,直到最后一个窗口期,登山队才能又一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在这部片子中,让我感受到最有毅力的人便是由吴京扮演的方五洲了。他在15年前因为丢了摄像机而后悔不已,而他在这次登峰的时候拼了命的保住了摄像机。而他自己却被埋在了地下,虽然他被救了下来,但是他自己也负伤了。

  而为了给登峰队提供更准确的气温变化,气象局队长杨缨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她也是方五洲的女朋友。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想成功便要去向《攀登者》那样去勇敢地攀登高山,如果只有一步之遥便可以登顶,也需要做好准备,如果掉下来,那么什么都白费了。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登顶?结果我找到了答案:因为要让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抬起头。

  所以,我们也要学习《攀登者》中的精神!让中国人抬起头来!

攀登者观后感12

  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攀登者观后感13

  今天和朋友一起走进了电影院,很久之前就想约要来看一看攀登者,吴京的出演仿佛就是票房保障,之前在网上看了徒手攀岩的纪录片,不知这个电影会以怎样的形式记录。

  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方五洲一行人历经雪崩登上了珠峰,影片中为了救队友方五洲放弃了摄影机导致他们攀登珠峰不被国际认同,后来1975年他们重新攀登了珠峰,经历了两次失败和一些同志的牺牲,最终获得了成功,重新测量了珠峰的高度。

  除了攀登珠峰本身的伟大意义,它的'象征性更令人动容,就像国家从重建到富强,一路上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突发情况,一步步拾级而上,抗过一次又一次风暴,解决一场接一场的危局,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壮举,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那份坚韧与勇气是长在我们民族根骨里的精气神。而片中的这些攀登者是最佳的代言人。前进道路上经历的所有苦难,付出的辛劳和牺牲,都在五星红旗飘扬在珠峰顶时,成了永载史册的光辉,足以激烈后人挑战自我,冲向有形或无形的“世界之巅”!

  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攀登者观后感14

  1960年5月24日,人类史上中国人首次从喜马拉雅山北坡登上珠峰,令世人震惊,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为家喻户晓的登山勇士,如今这部《攀登者》电影,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登山精神。

  登山精神就是要有勇于攀登、不怕吃苦、胸怀天下,团结合作,树立远大的梦想和抱负的精神。登山精神是让我们更好的去结合实际做好我们要做的`事情,实现我们的目标。

  扶贫攻坚好似登山,一座山登完了,还有山需要攀登,人生不到生命的尽头,就要奋斗不止。扶贫攻坚如登山,循径而上,则是在创造扶贫工作的辉煌。然而路途艰险,一路上重峦叠嶂,需要每个人付出代价。扶贫攻坚如同一座山峰,我们要想完美的成效就要勇于攀登,努力攀登。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登山如此,此刻我们的扶贫攻坚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努力了,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努力了,就离我们预想到达的成功更近了一步;只要我们努力了,相信到20xx年我们的目标必须能够实现。

攀登者观后感15

  《攀登者》影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从1960年到1975年,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1975年第二代攀登者顶着凌冽的'风雪攀登架设“中国梯”,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需要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并精准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这不仅仅是一次攀登,更是对国家主权捍卫的使命,对祖国热爱的态度。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深处、已成为激励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勇气。观影结束,大家纷纷表示登山队员的团结拼搏无惧艰险,映照了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我们会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并把它带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中,勇于攀登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意志努力奋斗。为“寰宇高度”架设“东方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

【攀登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攀登者观后感07-04

《攀登者》观后感10-06

攀登者观后感12-09

攀登者观后感11-28

《攀登者》观后感08-25

《攀登者》观后感05-23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05-08

攀登者电影观后感12-04

《攀登者》观后感【荐】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