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暖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暖春观后感1
平日里,我很少看电影,在这次暑假里,因为要写影评,只好在网上搜到了一部我喜欢看的电影《暖春》。
对于我这小学生来说,它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它教给了我一些道理:要珍惜生命,要勇敢的面对困难,要爱憎分明,更要有一颗善良宽厚的心。遭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批评,不必介意,坚持走自己的路就对了。例如:影片中八岁时的小花因失去亲人后,又被另一个村的老爷爷收养,还和老爷爷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虽然总是受到婶娘和周围邻居小朋友的欺辱,但他们从不放弃,并在老爷爷的精心呵护下,小花考上了有名的大学。这时,小花依然没有忘记那年老伟大的爷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部影片值得我们每个小学生去观看,片中爷爷的无私奉献、坚强的意志和小花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让我在欢笑和泪水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现如今这个社会,科技不断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小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毛病。所以,我很希望现在电影多拍一些类似《暖春》这类的片子,多制作一些适合我们小学生看的电影、电视。这样可以激励小学生的成长,我想:这类片子一定很受欢迎吧!
暖春观后感2
昨天又看了一遍《暖春》,这是唯一一部让我观看时几次泪流满面的电影,影片围绕着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小花展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暖春》是以小花在悲冷的黑夜中逃离苦海时惊慌失措的场景开头的,这种开头方式在观众心头抛掷下了一块因爱的缺失引发悲剧的重石,压得观众无法喘息,并且在这种窒息的环境下引发人们的深思。一边是因遭受生存生活打击而离家的小女孩,她忍受着饥饿、寒冷,在惊吓中逃亡,沾满泪的小手抚摸着的是自己满身的伤痕;另一边是早已安然入睡的孩子,他们衣食无忧,在关爱中成长,长得白白胖胖、结结实实,让观众在对比中找到同情和爱心。
电影的开篇场景与《暖春》二字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反射出了小花的不幸。小花是不幸丧失亲情而孤苦伶仃的典型,在不开放的山村环境中,在不富裕的艰难条件下,小花是很难独自生存的。因此,小花被同村的无子嗣的家庭收养,生活的艰辛和寄人篱下的无奈,使得不满十岁的小花过早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有顿饭吃,她学会了洗衣、做饭。但是人性在艰难贫苦的条件下,在传统的养女不如亲生女的旧观念下发生了扭曲,他们只不过是把小花当作免费的女佣,这也就造成了小花的命运悲剧。
本片是爱与善同人心冷漠、传统观念的冲突对抗,并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昭示爱的伟大。封闭的环境造就了山里人封闭的思想,贫困的农家生活转变了人性本善的优点。当小花被救到村子时,当遇到有谁来收养小花的难题时,在场所有的人避开了。此时最能显现人心的冷漠,说句好听的同情话谁都会,但当要他们以实际行动承担时,所有的理由与借口都显得那么苍白,所有人的弱点也暴露无疑。其实人性本善良,只不过是他们在私欲或传统观念下迷失了自我。宝柱爹是善良力量的代表和化身,而婶娘和宝柱则是受到各种观念失去自我的代表。婶娘和宝柱因为生理问题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宝柱爹领养小花的举动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儿媳,再加上他们观念中存在着自己的孩子更贴心的思想,使得他夫妻俩对父亲领的女娃特别反感。再加上生活的艰难等因素,就构成了婶娘两次送小花离开的缘由。其实,宝柱和婶娘本心善良,只不过他们迷失在了风言风语中,迷失在了传统观念中。
在人性回归的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应该是我们的小女主人公——小花。小花的努力是婶娘和叔叔改变态度的关键因素。小花在艰难的环境中过早地成熟,她深刻地体会到了幸福的可贵及来之不易,即使在艰难的条件下,小花从来没有对社会丧失信心,反而在爷爷身上看到了希望。也正是带着这种希望,小花一直在坚持着,她无怨无悔地干着家务,希望得到婶娘和叔叔的认可。当自己的饼子做得最好时,当有了村长送的大米时,当婶娘被药烫伤时,小花不顾一切去帮忙,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和放弃的权利,她也不想放弃。从生活来讲,小花给婶娘送的大米解决了婶娘的生活之忧,婶娘看到了小花孝顺的一面;从传统的亲子理念上讲,小花的表现胜于亲子,婶娘一次次欺骗,而小花却是用爱化解了仇恨,为婶娘送去好吃的玉米饼,忍着伤痛去叫人救治婶娘,想尽办法为婶娘捕捉蚂蚱。这份真情、这份宽容、这份理解,像春风化雨,像细雨润物,沟通了相互隔膜的情感,感化了婶娘和叔叔冰冷的心灵,唤醒了婶娘内心的亲情。
宝柱爹是一个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却以自己的平凡做出了不平凡的善举。这位诚恳朴实的老人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却以高尚的人格品尝到了人间的芳酿。老人的慈善征服的不仅仅是村长和全村的人,而是整个被“欲”和传统观念泯盖住人心本善的社会;老人的爱心唤醒的不仅仅是儿子和儿媳的冷漠,而是全社会为慈善事业而倾注的爱心和力量。是的,当被一切世俗观念泯盖住的人性爆射出善良的火焰时,溶蚀了的是传统式的冷漠,消解了的是陌生的情感隔阂。善是社会中人性的主流,爱可以战胜一切私欲,我们在善与迷失的人性的冲突对抗中看到的是春天的阳光和暖色,而不是冬日屋檐下无奈的冰寒。
《暖春》的故事情节设置巧妙,有力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同时注重细节的描写,给观众多而不腻的`感动元素。使影片更加有血有肉。为了供小花上学,老人拖着年迈的身体上山砍柳条编筐;老人与孩子互让叔叔送来的几块鸡肉,细微的动作,讴歌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真情;小花识字的那段情节,短短只分钟,寥寥十余个画面,便将小花的童真、聪明与老人的和蔼、心酸展露无遗。在老人为小花买新鞋的情节中,更是只用一个镜头就达到了震撼的效果,老人脸上的皱纹,孩子的大眼睛,在一个个中近景镜头中,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最为巧妙的是风车的设置,影片于不同阶段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插入了三个风车,用风车作为故事的旁线,寄托了人物感情。影片把画面的色彩做得很足,冷暖色调分明。例如,影片开始的夜幕,运用了黑色和蓝色的冷色调,表现出小花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再如,那个大雨瓢泼的傍晚,运用冷色调来表现老人和小花心中的苦涩等复杂情感。在拍摄庄稼、房屋等景物的大全景、全景画面时,影片则大量采用暖色调,不仅切合了《暖春》的片名和人间真情的主题,也为感人的故事情节做了良好的视觉陪衬。
《暖春》的故事很简单,它所表达的情感很质朴,它通过挖掘当代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朴实中蕴涵着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一种毫无雕饰的人性美,是一次人性的回归,是一回寻根溯源、唤醒生命本真的探索。导演乌兰塔娜采用温馨、细腻、朴实的创作手法,使影片在优美流畅的画面中真实地叙述着一份感动。《暖春》是呼唤真情的自然之歌,这对于习惯了观赏复杂曲折的情节、气势恢弘的电影场面的观众,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经验。这不是那种由大片、巨制所造成的感官和心理上的巨大震撼而带来的感动,也不是那种由沉重罕见的挫折、痛苦、悲伤、冤情而带来的感动。它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大喜大悲,就像一道浅浅的溪水,柔柔地、缓缓地在你的心田轻轻流淌;就像一座雪山在静静地融化,逐渐泅湿你整个心扉,最终让你沉浸在情感的汪洋之中。它让你流泪,让你哭泣,让你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最终让你的眼泪如开闸之水,但这种哭泣是那么地温馨,那么地恣肆,那么地无可遮拦、畅快淋漓。它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没有豪华精致的制作,也没有什么新潮的技巧和经验,更没有什么时髦的观念和手法,几个简单的小故事,几个卑微的小人物,但却是如此有力地打动着你,感染着你。这种打动和感染你的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东西,那就是在我们之间延续了几千年的最单纯、最真诚、最普遍又最平常,既是大雅也是大俗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真爱、挚爱、大爱——人类之爱。
但愿一部部像《暖春》这样的好电影能够为中国电影带来真正的暖春!
暖春观后感3
故事发在一个小山生村。一天,7岁的孤儿小花又累又饿得晕倒在村头。老农——宝柱的爸爸不顾儿子儿媳的反对将可怜的小花背回家收养,懂事的小花引起了不孕的婶娘香草的嫉妒。她一次次的想送走小花,但都没能成功。因为不能忍受儿媳,爷爷带着小花搬了家,爷孙俩的日子过得贫苦但很快乐,为了让小花上学读书,年迈的爷爷上山割柳条、编箩筐,替小花攒学费。善良的'小花则用她的心去接近叔叔和婶娘,感动了他们四周的所有人。爷爷用爱呵护小花,小花用善良感化宝柱和香草,一家人终于又团圆了。
这份爱心感染了全村人民,就在全村人为这一家人的团聚捐款,老村长却向大家讲了一个保守了三十年的秘密,原来宝柱的爸爸一辈子都没有娶妻,包柱竟然也是他捡回来的孤儿。四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维系着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家庭。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其中一种就是爱,还有一种叫做纯朴。香草因为自身的缺陷嫉妒小花,而换来的却是深深的悔恨。她三番五次的要将小花送走,找小花的茬,可小花还是努力的干活,给她送锅贴,她不顾被婶娘烫伤脚时把她推倒受伤,而去找人给婶娘包扎;为了治婶娘的不孕给她找偏方药材——蚂蚱,甚至把上坡上的蚂蚱都抓光了,终于感化了婶娘,让婶娘悔悟到自己的不是,也感化了村里的所有人。
小花是稚嫩的童爱,婶娘是及时反悔迟来的爱。最感人的是除了小花的爱之外还有宝柱的爸爸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的博大的爱。宝柱是他收养的,小花也是他收养的。这两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竟被他关怀的如此细致,如此的贴切,直到把他们养大成人。可见他是一位多么慈善、多么善良的人。
这部电影中处处显露着农民的朴实,黑黝黝的皮肤、土里土气的衣服、纯朴的性格。这部电影将农村的一幕幕刻画得淋漓尽致;将农民的憨厚表达的毫无瑕疵。
暖春观后感4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思绪万千。小花生长在大山里,父母双亡,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过着衣不避体、食不裹腹的生活,被好心的老爷爷收养,但又不被叔叔、婶娘接纳。于是老爷爷和小花不得不同叔叔、婶娘分开居住。由于大山人烟稀少,生活条件差,再加上老爷爷年纪大,没有能力供小花上学读书,老爷爷只好和小花上山砍枝条编竹篮、竹筐,卖的钱供小花读书。小花也很懂事,为了节约纸张,她让老师用铅笔来改作业,目的是为了用完本子后用橡皮擦干净了再写,她的铅笔也是用得实在不能用了为止。她坚持到校学习,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每天放学回家后,她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帮爷爷编筐。但是她的学习总是年级第一。并且用善心感动了叔叔、婶娘,一家人从此过上了既幸福又美满的生活,小花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上最好的大学。
我们现在有了良好的家庭环境,有了优美而又舒适的学校环境。我们还时常出现上课乱讲话、上学迟到、早退的.现象。回家后不但不帮父母做家务,反而吃饭让人盛,喝水让人倒,就连袜子、红领巾自己也不洗,还爱和别人攀比,衣服不好看就想扔,文具没用完就扔掉了。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放在心上,总是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完成作业,把作业当成了一种负担,还时时给父母出难题、使性子、添麻烦。我们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是花朵,小花却生活在大山里,但她不向自己不幸的命运所屈服,想凭借着知识走出大山。于是她克服困难拼命读书,最终成了大山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我真的为小花的命运而感到悲伤,为个别同学不爱学习感到可惜,为小花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到钦佩。面对小花,反省我们自己,我们真的应该向小花学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面对困难不屈服,做一个像小花一样勇往直前的好学生。
暖春观后感5
暖春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可怜懂事的小花,让我觉得她不是孩子,她有一颗比大人更宽大的心。不管阿姨怎么对她,她从来没有恨过。
阿姨踩了她的风车。我不知道这个风车对她有多重要。那是她奶奶生前用爱为小华做的风车。看着小华用她稚嫩的手一次又一次地拉着她沉重的脚。可怜的她,我真的很想上前帮她!
她上学了,一次又一次地考第一名,还对老师说:老师,你能用铅笔作业吗?这样,我就可以擦掉旧书上的字,重复使用,这样爷爷就不用上山砍柳条了。我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会说这样的话,这让我突然觉得我们想要的孩子太快乐了。但我们常常不满意,说要穿名牌,要手机……我们真的不知道祝福。
想想小华吃馒头的快乐表情,想想她和爷爷让对方吃鸡肉,想想爷爷每天为了让小华上学,每天上山砍柳条篮赚钱,想想爷爷留下的汗水,我忍不住哭了。
当她和阿姨做自行车时,她高兴地吹着风车,看着她天真的表情,她不知道阿姨会把她送走,当她知道,阿姨骑自行车离开,她哭了,拿着风车,跑到阿姨,哭着跑,嘴也哭着说:阿姨!我又做错了什么吗?婶娘!我听话,再也不坐自行车了!听着撕心裂肺的哭声,看着小华摔倒,看着她又爬起来追阿姨,我看完后真的很难过。
虽然阿姨这样对待小花,但她一点也不恨阿姨。她还为阿姨做了土豆蛋糕。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啊。阿姨终于被小华的所有行为所感动。就在阿姨让小华叫她妈妈的那一刻,我为小华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小华让我明白,是爱,融化了阿姨自私的心,是爱,让我流泪。爱,是人类的本质,它让我们爱生活,爱别人,爱自己,爱世界上的一切!
暖春观后感6
看了《暖春》之后,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来自和善和宽恕,也知道了亲情的珍贵。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老爷爷对小花无微不至的爱:倾盆大雨中爷爷还在山上砍柳条,为的是能够编更多的竹筐,攒更多的钱给小花上学。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爷爷全身都被雨淋透了,他走在那条回旋得让我心有余悸的小道上,一步一步地在泥泞中走来,我为爷爷捏着一把汗,我悄悄祈祷,祈祷雷声别这么大,祈祷雨快点儿停下,祈祷老天爷要保佑这位慈爱可亲的爷爷别摔着,我盼望自己能给爷爷力气,同时我也低声叫着:“爷爷你千万要当心啊,小花可不能没有你,小花可不能失去你啊!”可爷爷最终还是摔倒了,听着小花那撕心裂肺的叫喊:“爷爷,爷爷……”我眼里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禁不住泪流满面。
本以为爷爷会随着一场暴风雨离开我们,我难受得心都纠成一团,可导演却让我第一次在影片中破涕为笑由于“爷爷活下来了”!此时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当时自己的感觉,感谢导演!感谢老天爷!此时我是那样的欣慰,那样的快乐,顽强的爷爷!你真了不起!
“我最爱的人是我爷爷!”“教师,您以后能用铅笔给我批作业吗?这样我就可以把旧本子上的字擦掉重新再用,这样爷爷就不用那么辛苦的上山砍柳条了。”“这是胖婶给的熟鸡蛋,爷爷不吃小花也不吃。”小花的懂事令我震撼!那双让人怜惜的眼睛,那颗疼惜爷爷的心。是不是只有在那种逆境下,我们才能真正发觉亲情就在身旁?我感慨影片中小花的命运曲折,感慨那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两代的亲情,感慨那个时代人们质朴和善的心……
那个在暴雨中为了让小花上学而舍命背回柳条的爷爷,是那么的熟识,似乎在我的心灵深处,博爱,宽容,和善,一个不幸的小花能够遇到这样的老人应当说是一种幸运吧.我想就是亲生的爷爷也不过如此吧.这位慈爱的爷爷身上流淌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和善、真诚,面对孤儿,用暖春般的.真诚关心她,也感染着四周的人。我盼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老爷爷这样一份暖春般的美德!这种美德,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这部影片拍得真实而漂亮,清爽的田野,儿时的嬉戏,人性的表达,无一不表现得恰到好处,与时代非常的符合,或许这正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微小之处.虽然那个时代经济的不进展但人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即便是小花的婶娘为了不要这个孩子而三番两次的送走她,但这个女人本质上是和善的.看到小花为了给她治病而费尽努力为她抓的那瓶瓶罐罐的蚂蚱,那一切的怨恨和不承受都在这一幕中被化解了。
或许好的电影真能够带给人们许多的反思,心灵的洗礼,让人的心路历程回归自然.多盼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多出一些像此类的影片,让满身铅华的身心能够更伸展一些。
暖春观后感7
看完《暖春》这部电影,对我有着十分深的感触。《暖春》中主人公小花的命运十分悲惨,4岁时她被亲人抛弃在村口,后来一个爷爷把她带到了这个家。爷爷非常疼爱小花,但这个家庭的其他人都嫌弃小花,两次要把小花送人,但由于老爷爷的反对都没有送成。慢慢的小花长大了,她以纯洁善良的心感动了家人,家人也渐渐开始善待小花。而小花勤奋好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暗示了许多。尽管小花的身世让人心酸,不禁为她垂泪,可她那纯洁的品质也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部影片的画面并不像其它电影那般有着庞大的明星阵容,或是有着唯美如画般的画面,但是它有故事。我们身处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而每日生活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是的,我们缺少一种人情味。两点一线的生活早已让我们变得麻木,冷漠。而这部影片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敲响了警钟,我们是人,我们有很多的感情,包括爱。
人生最宝贵的是真情,这正是《暖春》所要揭示的主题。尽管一部电影仅仅只有两小时的时间,并不能阐述太多,也说明不了全部。只是渴望观众在看完这部影片后受到感动与深思,这便是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
让我们借这部影片,来重新感受爱,重新理解爱,重新去爱别人吧,不要再麻木的生活了!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花。她的身世非常的悲惨,刚出世父母就双双离她而去。后来,因为她的养父养母不给她吃,不给她穿,还每天对她又打又骂,所以,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趁人们熟睡的时候,小花连夜逃出了那个家,那个村。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晕倒在离村子挺远的一条马路上,幸亏有一位好心的大爷收留了她。当小花从昏迷中醒来,第一次看到老大爷时,由于恐惧而本能地蜷缩在墙角,可想而知她以前曾遭受过怎样的苦难,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历过怎样的创伤啊!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发现小花是个非常懂事的小女孩。她只有7岁,但小小的年纪却会洗衣服,做饭,自己的事情样样自己做,从不麻烦大人。她还常常帮爷爷砍柳条,编竹筐……一天,她的叔叔送来一盆鸡肉,因为小姑娘从来没吃过鸡肉,所以她看到鸡肉特别兴奋,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鸡肉的香味此时馋得她直流口水,她捧着鸡肉左闻右闻,左看右看,还用食指碰了一下放到舌头舔了舔,可是,她在爷爷回家之前却始终没有吃一块……
看着电影,我们一次一次地被电影情节所感动。看完电影,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从我们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起,我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筑造的蜜罐里,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里面泡大。我们平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洗一片菜叶,从不叠一床被子,连最简单的'整理书包都是妈妈帮我们完成的,上学时还要妈妈帮我们背书包。家里有了好吃的,理所当然地拿来自己吃,却想不到可以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和影片中比一比,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新一代小孩的思想和作为却在倒退,我们决不能再这样继续,我们要像小花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懂得爱,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长辈,让暖暖的春意弥漫在每一个家庭,弥漫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暖春》这部电影是几天前学校统一播放,大家共同观看的。我是一个很少被感动到哭泣的女孩儿,那一次看电影奇迹般地留下了泪水。
影片中绿油油的原野和远山;淳朴的村民;昏暗简陋的泥坯房;孤苦无依的小姑娘;慈祥善良的爷爷,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花的七岁的孤儿,因为不堪忍受养父母的虐待,逃到邻村被一个老爷爷收养的故事。爷爷和她没有血缘关系,当爷爷背着这个饿昏的脏兮兮的小孩子回到家的时候,遭到了儿子儿媳的冷言冷语。是这位爷爷给了她一块儿玉米饼子救活了她。为了能留在爷爷身边,为了打消婶娘(爷爷的儿媳)总想把自己送走的想法,她每天起床后就开始扫院子,给鸡剁菜,到河边放鸭子,和爷爷一起编柳条筐子,用稚嫩的双手捻玉米棒子,即使这样,婶娘还是不让她生活在这个家里。“爷爷,求你别让我走,我会做饭,会洗衣服,我每天就吃一顿饭就行了,求你别让我走,我爹娘、爷爷奶奶都没了——”看到这里,还有谁不流泪呢?
和她比起来,我有爱我的爷爷,姥姥,爸爸妈妈。我有美味的饭菜,不用干她那些苦累的家务活。
我有穿不完的花衣服,漂亮的裙子。而小花因为要洗自己身上穿脏的衣服,不得已换上爷爷的深蓝色的又长又大的衣服而被小村里的小孩们嘲笑。
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小花这样的孩子,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山区,渴望知识、渴望学校,渴望吃饱穿暖,渴望有人疼爱。如果有许多的大人能像电影里的爷爷一样无私无求地去疼去爱那些像小花一样的孩子,我们的世界岂不是充满了爱?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字,也是世界上人人渴望得到的。大家都说母爱是伟大的,可是我却认为影片中爷爷对小花的爱是最伟大的。因为这种爱超越了血缘,超越了物质利益,超越了爱情,它是——人间大爱。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尽管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通,风土人情不同,但心中的爱都是相同的,对于无辜的,幼小的没有依靠又没有生存能力的自然界中的生命的关爱、眷顾都是一样的。
现如今,人人都觉得自己需要爱,总是希望别人多爱自己一点儿,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爱”是相互的。影片中,爷爷默默地爱着小花,小花也用行动无限依恋地爱着爷爷。只要我们用言行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收获“爱”。影片中的小花就是这样做的,最后,如愿以偿地收获了一直厌恶她的婶娘的爱。
爱,就像温暖的春天,一如电影的名字——暖春,她带给人间生命的力量:它让愁苦的人脸上有了笑容;它让走投无路的人看到了希望;它让暴怒的人平息了怒火;它让世间孱弱的生命健康成长。
愿爱永存人间!
暖春观后感8
星期二的晚上,杨老师组织我们班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暖春》。
这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故事片,内容讲的是一个名叫小花的孤儿,离开寄养的.家庭后,又累又饿,晕倒在田野里,被出来干活的农民老爷爷发现并收留了她。开始老爷爷的儿子及儿媳并不接纳她,几次都想借机将她赶走,最后小花用一颗感恩的心及真诚的付出感动了大家,并融入了这个家庭。多年后小花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这个村子当了一名乡村教师,用她所学到的知识来回报这片曾经养育过她的土地。
电影放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哭了,真没想到现在这么发达富足的社会,在那遥远落后的农村,还有像小花这样不屈不挠,勇敢地及命运抗争的女孩子。我们应该学习她那种坚韧、勤奋、刻苦的精神,还有那种真诚、乐观向上、知恩图报的生活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农民爷爷那种扶危济困,宽容大度的博大心胸。学习农家人身上那种宽厚、淳朴、善良的品格。
暖春观后感9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爷爷收养了一个叫小花的孤儿,而他的儿子和媳妇却不愿意接受小花。小花只得和爷爷相依为命。她帮助爷爷做家务,别人对她再不好她也不在乎。媳妇总想把她卖了,最后小花用真情感动了她。
小花她爱自己的爷爷。有一次爷爷的儿子送来了一些鸡块,小花让爷爷吃,爷爷可怜这个孤儿就让小花吃,祖孙二人彼此推让了好久。小花说:“爷爷,你每天都要区田里干活,多辛苦!所以这鸡块应该让爷爷吃。!”这让我想到有时候我还挑食,自己吃东西的时候不顾旁人。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因为和小花比起来我差远了。
影片还讲述了爷爷为使小花能上学,冒着滂沱大雨到山上砍柳条卖钱筹学费。小花放学找不到爷爷也冒雨跑到山上寻找爷爷,当她看见爷爷背着柳条滑倒在地时,忍不住扑到爷爷怀里痛哭起来。这样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我!从此,小花处处节约,甚至还让老师用铅笔批改作业。老师批改过后,就用橡皮擦去还可以再用,可以使爷爷少砍些柳条。这让我想到我有时候作业本没写完就不用了,和小花比起来我多浪费啊!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做法。
电影中的`爷爷是个极有爱心的人,他收养了两个孤儿。小花是一个好学、宽容的人。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暖春观后感10
在春风细雨中,我和姥爷回家了!我仍然记得,那是黑暗的一天,我们的期中成绩揭晓了,成绩很差,全班一片寂静,大家心情很沮丧。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这些对社会还没有贡献的人,却享受到了最好的物质体验。管老师把我留了下来,让我重新写!幸福中小感动,感动中大幸福。
小花,是个七岁的孤儿,在奶奶去世后,不堪忍受寄住人家的殴打跑了出来,带着奶奶留给她的纸风车。一个中年男人捡到了已经饿昏的`小花,拉回村里。村里人都不想收养她,最后还是老汉——爷爷把她领回了家。开始还小惊恐不已的小花最后终于相信眼前的爷爷是善良的,爱她的。爷爷的儿媳正百般求子不得,一时把小花当成了眼中钉,即使小花是那么懂事贴心。她送小花回家被爷爷拦了回来;送人小花怎么也要跟着回来;用眼光威胁小花不能吃东西,最后爷爷不得不和小花另起炉灶;她甚至还为了两个鸡蛋踩碎了小花心爱的纸风筝。可是小小的小花从不记恨她,吃饭还想着她,还为她说的一个偏方放学以后偷偷去逮蚂蚱。当然结局是美好的,小花感动了所有人,并以她的聪明才智取得了学业的成功,最后留在了那里当老师。
电影感人是感人,让人觉得辛酸。但总有点煽情之嫌,尤其是老村长最后当着众人的面道出,原来爷爷的儿子也是爷爷当初捡来的孤儿,而且为了他终身未娶。我觉得这个秘密可以不必道出,因为在影片中观众已经能猜到了;或是不经意让爷爷的儿子知道,或许更多了几分真实和感人,因为老人本来就是不图回报的。还有就是影片结尾太过仓促,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主人公小花只是有些旁白和画面,爷爷一家人和睦的情景有点假假的,好像那种宣传片“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等等等等。总之,题材很感人,但是影片处理手法不够老练。
暖春观后感11
在操场的两座大帐篷中,在坐的同学都泪如雨下,不时用手中的纸巾擦拭着眼泪。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啊,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看一部既感人又励志的电影——《暖春》,同学们是为片中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哭的。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精致的纸风车慌慌张张地跑在乡间小道上,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晕了过去,她被一位善良的老爷爷带到了家中。小女孩醒来后,惊恐地告诉爷爷她叫小花,今年七岁,死了爹娘,纸风车是奶奶给她做的,她遭到了养父母的毒打,才逃了出来。她哭着跪求老爷爷不要送她回去,于是爷爷将她留了下来。可爷爷的儿媳——小花的婶娘一直没生孩子,见来了一个孤儿,十分生气,千方百计想将小花赶走,但被爷爷救了下来。当她从鸡窝拿出两个鸡蛋时,被婶娘误会,并踩坏了她心爱的纸风车。爷爷为供小花上学,不辞辛苦地砍来柳条,夜以继日地编箩筐。当她上学后,每次都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爷爷。一次偶然的`机会,小花听说吃了蚂蚱婶娘就会生弟弟,所以不计前嫌地捉来了十几瓶蚂蚱。婶娘感动哭了,给小花做了一套新衣裳,让小花叫她娘。十四年后,小花考上大学,回到村里教书,来回报这个带给她爱的地方。
我们现在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与爱下茁壮成长。而小花却只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在一个贫困家庭与爷爷的爱下成长。她懂事,她知道爷爷年纪大了,不能再干重活了,因此,她每天帮爷爷干活儿,而且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我们应该向小花学习,学习她那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以及不计前嫌的良好心态。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很多,这部电影不仅讲了一位可怜的小女孩的故事,而且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暖春观后感12
郭老师带我们到楼上的多媒体教室观看电影《暖春》。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情节:在一个偏僻的穷村里,一位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小花,孤立无援。一位爷爷含着眼泪把她带回了家。可是,爷爷家实在太穷了。小花被她的“婶娘”送走了多次,是爷爷多次找到她,以宽厚而温暖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把她培育成人。
影片中片段一:一天,小花放学回家,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小花想起在山上采柳条的爷爷,小花不顾一切的拿起塑料薄膜去找爷爷。小花看见爷爷摔倒在泥泞的.山路上了,她哭了,她哭的是多么伤心呀!为了让爷爷快点醒来,小花一边哭喊着叫“爷爷”一边为爷爷唱歌。在观看电影时我哭了,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泪水一次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影片中片段二:小花从她的铅笔盒里拿出一枝短铅笔,对老师说:“老师,您能用铅笔给我批作业吗?”老师问:“为什么?”小花说:“这样,我用橡皮擦完后还可以再写。”老师问原因,小花没有说别的,只是轻轻地说:“我只想让爷爷少砍几根柳条。”
从这些片段中,我感受到小花的确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也更让我认识到,任何一个人,在接受了父母养育之恩、长辈的关心之情的同时,都应当学会感恩。
只要心中有爱,世间也会变得像春天一样温暖。
暖春观后感13
暖春观后感初一1看完《暖春》后,我十分震撼。主人公小花自小乖巧懂事,洗衣、做饭、扫地样样精通。相比之下我深感惭愧,每天一回到家,我立刻从“小学生”转身变成“小皇帝”,香喷喷饭菜……当小花说:“我什么都会,每天只用给我一顿饭”时,我又深感惭愧,吃饭时,不是觉得这个辣,就是那个咸,挑三拣四。而小花经常给爷爷捶背、讲故事,让久违笑声又在小屋中传出来,我呢,总是惹爸妈生气,不懂得体贴、关心父母。
小花总是以一颗真诚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以宽大胸怀容纳所有人,她从来不仇恨任何一个伤害、欺负她人。而我呢,别人不小心碰我一下,我总是大呼小叫,以牙还牙。小花十分坚强,她自小父母双亡,连唯一疼爱她姐姐也离她而去,她并没有悲观消沉,而是乐观向上,我却不一样,一遇到什么事就掉“金豆豆”。
小花勤奋好学,每次都考班级第一。她也十分节俭,放学时,她轻声对老师说:“老师,您以后改我作业本能用铅笔吗?”老师问:“为什么呢?”“因为铅笔可以擦掉,那样我就可以重复利用本子。”我再一次感到愧疚。我时不时要买一支笔,今天一支,明天一支。
小花还懂得“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花长大,成她们那个村唯一上大学人。当她大学毕业时,她放弃留在城市机会,毅然回到那个孕育她生命和梦想小村庄当起老师。她要以一生精力来报答这所有人,要知道城市生活多么令人神往啊!
看完《暖春》,我感悟到许许多多,我们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包容,要学会体贴,要学会节俭,要学会坚强……让我们心中生命之花灿烂地绽放吧!
暖春观后感14
昨天,妈妈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暖春》。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叫小花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死了,她是一个孤儿,她没有家。有一天,她昏倒在树林里,村长和二狗发现了她,一个和气的'老爷爷领养了她。可他的儿子和媳妇香草却不同意。小花一次次接近他们,终于,他们的内心深深地被感动了,认下小花做女儿。小花终于喊出了她这一生中的第一声“娘”。
看完这部电影,泪水充满了我的面颊。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心中对小花生出了无尽的怜悯。她和我们差不多大,可她却要受这么多苦,因为香草不喜欢她,怕她增加家庭负担,几次想把可怜的小花送走,但没有一次得逞。小花为了继续待在这个这个家中,她每天做饭、喂鸡、放鸭和洗衣服,时而跑到地里帮爷爷干活。小花多能干啊!我们有一些同学扫地还扫不干净呢!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花为了节约作业本,还请老师用铅笔批改作业,可以擦了再用!
小花受了那么多苦,可她的内心却那么善良。香草生不出孩子,听她娘说吃了一百只蚂蚱就可以生出小孩。小花亭了后,每天都去捉蚂蚱。叔叔被感动了,香草也被感动了,一家人终于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看了这部电影,我懂得了什么叫善良;什么叫真诚;什么叫宽容!
暖春观后感15
《暖春》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片子。主要讲一个小姑娘,父母双亡,后来被别人领养。她的后妈后爸经常虐待她,她就逃了出来,逃到另一个村子,被一个好心的老爷爷救回家,老爷爷含辛茹苦地把她培养成了大学生的感人故事。
是爷爷一家给了她温暖。小花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走进了大学,为家里争了光,为村子添了彩。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没想到世界还会有这么一个不幸的小女孩。
电影看过好多天了,可那感人的一幕幕还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片中有一次,小花利用放学的时间去捉蚂蚱,蚂蚱可以治婶娘不生小孩的病,她把一座山周围的蚂蚱都捉光了,她的纯朴感动了婶娘,俩个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人间处处有真情,在这世界上,尤其是农村,像小花这样的孩子还大有人在,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帮助。故事中的小女孩只有7岁,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宽广的胸怀,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简直太不一样了,像我的生活太幸福了,每天好吃好喝,还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比起小花我简直就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我要努力好好地学好每一门功课,长大争取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爱吧!
【暖春观后感】相关文章:
暖春观后感10-09
《暖春》观后感11-15
电影暖春观后感01-09
(精品)《暖春》观后感07-07
【优选】《暖春》观后感09-10
暖春观后感范文06-07
(热)《暖春》观后感12-28
《暖春》观后感(必备)07-17
《暖春》观后感18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