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07-18 07:19: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1

  昨天,拉着鲍先生去看了最近非常火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感触非常大。其实我之所以带着鲍先生去看这个电影,一方面是看了宣传片,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吸引我: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做爸爸,我也会犯错误。是啊,我们都是第一次学着做父母,我们也会犯错误,我们该怎么办呢?也许通过这个电影,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另一方面,我觉得鲍先生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并没有很上心,也没有什么方法可言,只是大声地斥责孩子,意图让孩子怕他,但是人格是平等的,哪怕是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通过暴力解决事情的方式,总是会有后遗症的,比如说,孩子会越来越叛逆,等初中叛逆期的时候会更难走进孩子的内心。我觉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但这种方式是最不可取的,但是几经交涉无果后,我看到了这个电影,我想让鲍先生通过电影获得一些教育孩子的启示。

  我记得电影里有一个情节,孩子妈妈一直说孩子笨,说孩子就这样了,他就是这么笨!孩子很难过,但是他的爸爸反驳说,不,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在爸爸的眼里,孩子是最聪明的,不可以用如此锋利的言语去攻击孩子。马飞由于父爱的缺失和暴力的欺负,在学校成为了问题学生,学校主任要求开除马飞,正当马飞的父亲马皓文出狱来看他,父亲跟主任打赌,马飞期末考试能得全校前十,主任才网开一面,让马飞继续留在学校。马飞自己都没有自信,因为从年级倒数第一到年级前十太难了,但是爸爸相信他,并言传身教,在马飞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都通过自己的方式鼓励着他,为他争取,马飞终于立志,要像爸爸一样。这句话一直贯穿着整部影片,最终马飞取得了年级前十,并成为整个学校的骄傲,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着!也是因为爸爸的教诲,使得他在太空中飞船出现故障的`时候,他冒着生命危险出舱修好飞船,才得以回到地球。

  由此可见,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尤其是家里有男孩的家庭,更要重视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有句话是,妈妈决定孩子的性格,爸爸决定孩子的格局。可见,爸爸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有些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孩子才能成长为家长心中优秀的孩子。

  我通过影片,感触最深的就是: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几乎孩子身上任何一个缺点,都在父母身上有所体现。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吾日三省吾身”,把自身修炼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自然影响孩子,潜移默化中,孩子会长成和家长一样的性格。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2

  今天看了《银河补习班》,看完之后,想着要找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一次。

  同样的电影,每个人看之后,感受深浅不同,如果也有一点什么能留心里触动你,可能那一点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不同的。

  我印象很深的地方,依然是邓超饰演的父亲说的关于梦想的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这世界上好玩的工作多了,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你就去想吧。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做这个地球上任何事情。

  这是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要服输,只要你不害怕,没有人能挡住你的`去向。

  他在屋子里写上三个字:一直想。他们父子俩每天抬头就能看到,他告诉儿子永远不要服输。

  我这里只想写自己看电影前后的感受,写体验。也许通过记录这些,还能发现一些什么。

  看电影之前觉得这可能也是一部平常的电影,情绪不好也不坏,还隐约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浪费时间。看完之后,再观察自己,情绪有变化,想着该做点什么才是真正懂了其中的一句话呢,关于他教孩子去感受草地,关于他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作文是好的,都让我想着该怎么马上也试一试。

  孩子放学没来得及放书包,我就带着她的自行车去公园等她了,她荡秋千,大笑,调皮,骑着自行车一遍遍的上坡下坡,我就是观众,我当时想的是电影里小主人公的那一句独白:每天黄昏,我和爸爸在田野里像疯子一样奔跑。

  当观察到前后我的不同之后,我更能明白一点是:也许我们每个人的能量球,一次储存不了太多能量,这里我说的“能量”,也许并不是太合适,可以理解为积极的,愉悦的感受,动力,就像手机电池,需要每天都主动充一充。

  如果我们真能这样理解这件事情,对自己就不会有太多苛责了。

  手机电不足了就去充电,在我们看来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但给我们自己主动补充精神能量这件事,却不能被认为是非常平常又正常的一件事。于是,即使表面不会,也会在心里对自己问,怎么又这样了。没电了就充电,没能量了就补充能量,这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应该去做的事。

  补充的方式很简单,先做好增强体力的事情,比如,运动,冥想,然后每天都做一些给自己鼓励的事情,方式有读书,比如吴军提到为什么要用看名人传记来养性,还有励志电影等,但这里我想说的可能并不是什么方式更重要,而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要重新对待这个原因。

  稳定的能量,是我们为了能射到梦想的箭靶子,“一直想”该怎么拉弓的保证。写到最后也hai发现,电影触动我的是主人公说的那一句:一直想。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3

  人生就像射箭一样,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没有,那么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有独立的思想。

  当我看完《银河补习班》后,心里真的有莫多的感受,它真的很是触动我的心。

  我想像马皓文一样,可以毫不畏惧地直面糟糕透顶的生活。尽管肩上背负着生活的重担,顶着舆论与骂名,但他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许今后的某一段时间里我也会像马皓文一般落魄之时,会像他一般坚强,永不低头言败。

  我想像马飞一样揣怀着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不回头的奔跑着。小马飞刚开始的他叛逆,学习成绩垫底,连妈妈也说他是个笨孩子,小马飞很不自信他也相信了自己就是个笨孩子,他才会说“别教我了,我会把你蠢哭的。”马皓文从不认命,他也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认命,他带马飞去享受自然所赋予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小马飞从小就对航天颇感兴趣……

  阎主任不相信马飞可以考进年级前十,在马皓文的鼓励下,他从年级倒数第一变为倒数第五,再变为最有希望成为全市高考状元的一个人,最后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另人瞩目的宇航员。

  马飞揣怀梦想,这一路上他磕磕绊绊最终胜利。我也有梦想,从初一开始我就矢志不渝的朝市一高的方向努力着,我的成绩虽说是跌宕起伏,但我相信我可以!

  爱?爱是什么?是父子情深!马浩文将足球画成一个地球仪送给小马飞,马飞将他视若珍宝,被小伙伴欺负时也要保护。爱,是儿子受到欺负时父亲让儿子赶紧逃离,而自己却被揍得鼻青脸肿。唉,又是马飞被困在洪水中时,马浩文发了疯般的去寻找去呼唤儿子的姓名。

  但另一种“爱”是,痛骂自己孩子后安抚孩子,“爱”是马浩文终于抓到证据时,满心欢喜的去找儿子时,作为宇航员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名誉与荣耀,去要父亲为了奋斗一生的.事情而放弃时。他自己以为是爱,实则是教育的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将属于自己的桥修好!

  “知识就是力量”证实了这当所有的工程师对于那项工作抓耳挠腮时,马浩文却只运用了初中学过的“连通器原理”就轻轻松松的挣下了八百元。

  这正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许现在会说学习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买菜算数时能用到这吗?可,他是在买菜时用不到,但它可以决定你以后在哪买菜。

  知识是人类通往智慧大门的唯一钥匙,因为活到老学到老。

  教育理念也是重要的,当马飞在作文中写到自己的航天梦和想像时,却被阎主任痛批为零分,并讽刺他是荒谬绝伦。那是陈旧思想的体现,而如今现代则是更须大胆的想象与实践,而不仅仅只是死学,只为高分与升学率。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这样开明的一个社会!

  心存挚爱,怀揣梦想,大步向前!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4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看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猛地一看名字,想着是父母给报了很多和学习有关的补习班呢,谁知道和补习班没有任何关系,故事非常的精彩。值得一看。

  该片故事是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故事中的主人马皓文是桥梁设计师、亚运火炬手,却在人生巅峰的那一天因所设计的桥梁垮塌,被陷害入狱。妻子迅速跟马皓文离婚,带着儿子改嫁了。一别7年,再见时,儿子马飞已是个初中生,因为学习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被教导主任宣布开除学籍。求告无用,情急之下,马皓文跟教导主任打了个赌:到学期末,马飞将考进年级前十名;到毕业时,他会成为这所学校最出色的孩子。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个根本不会赢的赌局。连马飞自己也不相信——因为在过去的7年,他已认同了老师、同学甚至妈妈给他贴的标签——“笨蛋、蠢货、废物”。父子重聚的第一晚,爸爸问了儿子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儿子按照过去大人给他灌输的,不假思索地回答:“清华北大呀。”他的爸爸告诉他:“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他爸爸这话太新鲜了,听着耳生,可也醍醐灌顶,让马飞第一开始思考,学习是为了什么?

  面对儿子疑惑而拧紧的眉头,马皓文只笑了笑。为了提高成绩,马飞打算加班加点,请爸爸帮他补习功课,老师、妈妈要求马飞参加课外补习班。他的爸爸却不按套路出牌。他不给儿子报班,不强制也不监督儿子学习,却自己在烛光下伏案工作,设计图纸。儿子见了,也许是言传身教吧,他的儿子也默默拿起了书本。他的爸爸也没有苦口婆心地劝说,抑或慷慨激昂地动员儿子去拼命学习,而是用实际行动让儿子看到,自己只用一个简单的连通器原理,就可以帮别人解决工程难题,2分钟内赚到800元钱——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赢得尊重的方法。他还鼓励儿子从兴趣出发,为梦想努力。马飞迷上了飞行器,并以这个兴趣为入口,主动学起了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

  影片中我觉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马皓文给他儿子说:“这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时刻,应该均匀地散布在他一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希望学的不止是知识,他必须知道人活着为什么!”

  几年后,马飞果然成为了博喻学校最出色的孩子,教导主任乞求他参加高考,为学校摘取高考状元的荣誉勋章。马飞却淡然拒绝,提前参加了飞行员招考,沿着他的梦想,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从地球,去到了太空。

  影片有一句特别鸡汤的话,学习是射箭,而梦想是靶子,没有靶子拉弓再多次也没有用。我是普通人,没有世界上最好的“银河补习班”,但是我会好好努力学习。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5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是我期待已久的作品。所以看完点映的激动之余,我就斗胆胡诌几句:

  先说说影片的整体气质,一个词形容,就是朴实。剪辑流畅细腻,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在观众的面前缓缓展开。像是和一个多年的老友对坐饮酒,听他把这些年的经历娓娓道来。即使你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但你还是会深陷其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跟着他哭,跟着他笑,为他心疼,为他骄傲。待到故事终了,你再仔细端详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每一根白发,仿佛都在拍着胸脯为这个故事作证。影片用了插叙的手法,穿插剪辑了宇航员马飞目前在太空的困境和儿时和父亲的回忆,把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自我救赎的过程和国家历史长河中的大事件互相交融,让观众有更深的代入感和使命感。

  再说说这部片子的主题之一,教育。作为一个在国内上完初中,经历完残酷的中考,然后在国外一直从高中念到研究生的学子,我觉得我在这个话题上还是蛮有发言权的'。我觉得近年来国内家长对于所谓的“素质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我的孩子要发展多少的兴趣爱好,参加多少高大上的活动和培训,然后与此同时还不能耽误考试成绩。其实不然,正如影片中所表达的,真正的素质教育,是要教会孩子怎样去独立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思考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坚持不认输的朝着这个目标奋斗。我曾就读于一所国外的私立贵族高中,我有很多的同学她们脑袋可能没有国内中学生那么“灵光”,在考试上永远“缺根弦”,但这并不妨碍她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因为她们都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有的热爱舞蹈,想要考入舞蹈学院继续深造;有的喜欢跟孩子相处,想做小学历史老师;有的想要做一名军人,于是每天按照部队的标准要求自己......她们是幸运的,能够确定自己的梦想,然后一直朝其奋斗,那是因为她们的父母和社会没有给她们一个固定的标尺,告诉她们什么样的工作才是“体面”,什么样的成绩才叫“有出息”。反观很多在国外的中国孩子,成绩常年straight A,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一谈及未来的规划或梦想,就只剩下迷惘和惶恐。我看完电影就在想,如果我们的社会也能多一些马皓文,也许我们的孩子就能少一些枷锁和迷茫,多一份自信和勇气。

  最后说说演员,作为一位光荣的狗炒米,我感觉我已经无法摘掉八百米厚的滤镜来客观的评价超哥的演技了,所以我这里来说说白宇,作为小白同学的路好,在刚收到他俩合作的消息的惊喜之余,我更多的其实是震惊。就像小白说的,他显老,超哥显年轻,超哥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小鲜肉不选,偏偏选了比较“显老”的白宇同学来演自己的儿子呢?但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彻底打消了这个疑惑。大马飞这个角色年龄跨度是18—35,除了样貌上的变动之外,还包括了内心世界的层次和变化。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小鲜肉太嫩,8085一代又稍老,只有白宇刚刚好。虽然有些地方还是略显生涩,但整体却不失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17

电影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2-30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19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12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10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07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实用)07-07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必备】06-20

(合集)《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