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哪吒》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哪吒》观后感1
冒着小雨来到电影院买了票进入影厅,我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因为我要看到我心念已久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本该是灵珠转世的哪吒,因出了点事故变成了魔丸转世,因为从小受到村民的排斥,所以从他的性格调皮捣蛋,经常捉弄村民,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灵珠转世的敖丙,对身世并不清楚的情况下,他阴差阳错的与敖丙成为了朋友,转眼间哪吒到人间三年了,也代表他要受天雷了,但是他和敖丙却战胜了命运,将魂魄留了下来。
走出电影院的我百感交集,心里的五味杂陈瞬间被打翻,我们虽然是看片人,但其实也是片中人。
我们的“李靖”似的父亲,虽然对我们百般严厉,但他总是会默默的替你承担着一切,哪怕为你遭受“天雷”,他也心甘情愿。母亲她是多么的伟大,无论我们是什么样子,他都不会嫌弃我们;“太乙真人”老师。老师一直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虽然我们之间会有小冲突,但是老师总会在我们出现危险、困难的时候保护我们,像哪吒和敖丙快撑不住天雷时。太乙真人拼了命的冲上去。并不理会天雷
用“莲花”保住他们魂魄;“敖丙”朋友,他们可以不顾一切的帮你,可以因为你与全世界为敌……
让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人的偏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何人都无法翻越。”这是电影中申公豹说的'一句话。原本可以成为“12金仙”的他。勤劳修炼,可是就因为它是妖族便不可以成为“十二金仙”是啊这种偏见无处不在,社会上、学校里公司里,人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不足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从而忽视别人的努力,这样的偏见,真的无处不在。还有哪吒说的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在生活里,许有许多被命运打倒在地的人们,这些人们身边都有“李靖夫妇”,“乙太真人”“敖丙”,但是他们都没有成为“哪吒”,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命无法改变的命。电影导演饺子,他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哪吒”。他曾被别人看为啃老族,靠着父母的退休金生活,但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哪吒之魔童降世》就问世了,这部电影刷新了所有人对他的看法。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坚强的女孩儿渭梅女。她在三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腿,父母又狠心的抛弃了他,他本来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要结束了,没想到上天又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宝鸡市的福利院收养。零八年,他代表宝鸡市参加残运动会,获得了三枚金奖。
人人都可以成为哪吒,只是缺乏成为哪吒的勇气。
《哪吒》观后感2
漫长的瘟疫让这个寒假像一口望不到底的枯井,好无聊啊!
幸好妈妈买了一部投影机,它就像枯井里的一片嫩芽,让我在暗无天日的井底感受到了一种奇迹般的生机。
就在这几天,我又看了一遍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部电影非常精彩,我百看不厌。尤其是太乙真人,他是哪吒的师父,萌萌的',超级搞笑。特别是他那句话:“我虽然有点婴儿肥,但还是抵不住我逼人的帅气!”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还有故事的主角哪吒,他有不同寻常的出生,他在他妈妈肚子里呆了三年,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而不是电影里说的魔童。他明明就是打妖怪的,为什么被大人们称为妖怪呢?好冤啊!看来啊,真正的英雄,得到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还可能有人们的误会和冤枉。
爸爸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感谢哪吒,给这口枯井似的寒假注入了一股活水。
《哪吒》观后感3
剧情挺好的,出发点很好~偏见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但现代人应该懂得提升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每个人或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该归类想象。命是自己的,想活成什么样子,与别人无关。不能因为个别人赌气而变成自己并不想成为的模样。父母的身教>言传。生孩子除了生理使然,也应该为这个生命富有充足的责任。自己都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的时候,就还是慎重决定要孩子吧。事无好坏,诠释在人。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改变不了的。父母不要把所有的梦想和期望都加注在孩子的身上,那样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孩子是一张白纸,请给他随风飞舞的`权利,不要由父母把正反面涂的没有任何余地。不要让孩子去选“更爱谁”,难道作为大人的我们需要靠“小红花”活着吗?难道不应该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比他、彼此关爱的嘛?尽可能少的告诉孩子“柠檬是酸的不好吃”、“树怎么可能是黑(或其他不是绿)的”、“离狗远一点儿会咬人”,“大人的事小孩少管”之类的话。多给他们自己去体会事物、对事物发表看法的权利。更不要对孩子说:“我每天这么辛苦上班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上班辛苦是因为你当初的努力换来的结果,对待工作的态度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觉得辛苦)、“你不好好学习的话,之后就没饭吃”之类的话~这些道理,我们从小听到大,可我们不也成为了父母曾经的样子了嘛?或许告诉孩子:“你要不要摸一摸这只小狗?”、“这个水果叫做榴莲,你要不要尝尝它的味道?”、“我们一起读书好不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就像妈妈最近也要参加工作单位的老师一样,我们一起加油好不好?”、“姥姥和奶奶同样都很爱你,只是奶奶年纪大了,更应该保护好她和爷爷的身体健康对不对?(随便举例而已)”~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我的父母没有给我理论上比较好的原生家庭,但我在努力的活着,希望可以越来越宽容的对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所有存在!
《哪吒》观后感4
暑假火遍全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魔丸转世的哪吒逆天改命的故事。那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冲劲一度让多少人震撼,那带有黑眼圈可爱又倔强的小哪吒形象,也刻在观众的心头。可影片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却是哪吒的父母。
哪吒阴差阳错被托生为混世大魔王,顽皮捣蛋的他成了百姓们口中的“妖怪”。但是哪吒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一直没有放弃他。在哪吒刚出生时,太乙恐他将来为祸苍生想要杀了他,“别伤害我的孩子!”殷夫人紧抱哪吒声嘶力竭哭喊出来的这句话是我的第一个泪点。那情景,不知有多少人感同身受。为了不让哪吒出门捣乱,李靖夫妇将他关在府内,一关就是三年;为了替哪吒积善行德,李靖夫妇斩妖除魔,护佑陈塘关百姓平安。
元始天尊后来下了个天劫咒,李靖为此不惜在自己身上设下符咒,在天雷来临时将天雷引到自己身上。面对小云云的质问:“哪吒是你什么人?”李靖抬起头,认真地说:
“他是我儿。”
“他是我儿”这简单的四个字又一次戳中了我的泪点,四个字,说来简单,实则父爱如山,重若千钧,感人肺腑,让我瞬间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应该尝试用心去感受那份深沉的爱。
反观自己:进入叛逆期的我,面对父母每日重复的责怪,我不但置之不理,反而怒目相对。青春期的我们心过于浮躁,思想渐渐“脱轨”;当“更年期遇上叛逆期”,大多数父母会急切地想将孩子的心拉回来,不惜打骂,也少有孩子能够理解,就像哪吒一般桀骜不驯。董卿在央视“主持人大赛”点评时所说的,“我觉得这是让人心酸的一种内心渴望呀,就是真的.不要让我们的关系近在咫尺,却是咫尺天涯。”可我们有几个知道,这“咫尺”的背后,尽是无价的亲情。
让我们将心比心架起沟通的桥梁,保持与父母的咫尺关系。当我们面对父母批评时,不妨默念李靖那句经典台词——“他是我儿!”打心里牢记“他是我爸(她是我妈)”,这样,我们也更能理解牢记父母的舐犊情深。
感谢遇见这部电影,它是亲情教育的最好读本,我们迟迟不能理解的亲情,不应是成长的羁绊,而是“托莲重生”的翅膀——因为亲情无价,父母恩重!
《哪吒》观后感5
角色上:同样双主角,转生属性,一阴一阳,一水一火,性格一冷一热。
鸣人父亲将九尾封印在胎儿时的鸣人身上,魔丸进入胎儿时期的哪吒体内。出生都因为身怀怪物被周围人忌惮,排挤,对自己的身世不清楚,性格孤僻没有朋友,爱搞恶作剧,能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和母爱,有自来也和太乙真人作为师傅学习技能,天赋强瞬间学会多重影分身和高阶变身术,控制不住九尾/魔丸而失去理智暴走,有大和用木遁和太乙真人用乾坤圈抑制,父亲为自己献上生命,两人都为了保护村子而战。
佐助敖丙家族被边缘化,肩上背负着全族复兴的希望,佐助有须佐能乎护体,敖丙有万龙甲,大蛇丸传授力量申公豹当老师,都怀有算盘。和鸣人/哪吒成为朋友,相爱相杀最终和解,并最后联手使用六道阴阳之力/混元之力,并都为三人合作。
场景上:鸣人通过卷轴连接妙木山,哪吒通过千里江山图进入仙境。佩恩上空的地爆天星和敖丙空中冰层,战斗完后村子留下大坑。
《哪吒》观后感6
我是在电影票房过4亿的时候,在手机上看的。虽然没有在电影院观影的感觉好,但故事本身已经足够令人惊喜。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几度欢笑。我想说一说这里面的两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最终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走向。
哪吒出生就已经是一个魔,或者注定会成为魔。命运天注定,所以原始天尊决定在哪吒三岁时,将他杀死。所以哪吒的人生其实只有三年。那如何度过这短暂又宝贵的三年?这时他的父母考虑的问题。
当哪吒一岁的时候,在他生活的环境里,人们因为他的出身,都已经认定哪吒将来会是一个魔王,危害苍生。大家都尽可能的避开他。并且公开讨伐一个不谙世事,对生活怀有美好愿景的一个神童。
人们相信命运天注定,一颗魔丸投身哪吒体内。这不止是陈塘关百姓的价值观,也是生活在你我周围千千万万的人的价值观。就连西楚霸王在战败之后,叹息:天要亡我!这是天命,天命不可违!
假若哪吒的父母也这样认为,那哪吒的命运就是上天主宰。但是哪吒幸运,遇到了一对好父母。好父母不给孩子下评断。他们没有一味指责孩子,偷偷跑出去闯祸,也没有被责罚。
哪吒父母知道孩子的生命只有三年,短暂三年,爹娘想尽一切办法,让小哪吒快乐。哪吒这熊孩子在外面到处闯祸,可父母并没有责罚他。当然小哪吒闯祸是事出有因。所有的熊孩子,起初都是好孩子,可是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接纳,没有被正确引导。他们只能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用自己不知道是非对错的方式和别人发生连接。
哪吒的父母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哪吒没有朋友。当他第一次跟敖丙在海边踢毽子的时候,他哭了。不知是哪吒,相信很多看的观众也哭了。哪吒第一次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友善,于是,他们成了朋友。
敖丙的成长环境,跟哪吒完全不同。他的成长里没有玩耍,没有玩伴,没有父母的陪玩,只能一味的苦练技能。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他肩负着振兴龙族的伟大使命。影片中的敖丙,没有哪吒看起来活泼、轻松,总是一副愁眉苦脸。
这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是为了家族兴旺发达。他有家族捆绑的大石头,哪有哪吒活地潇洒自在?哪吒的'父母关心孩子快乐成长,敖丙的父母关心的是家族兴旺。敖丙就好像生活中的大多数孩子,为了实现父母没有完成的梦想,却不敢有半点怨言,因为父母为你倾其所有。
所以,你只有负重前行。没有人愿意生来是为了完成别人的梦想,哪怕这个人是父母。
影片的最后,哪吒的命运由他自己改写。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里始终有自信。
敖丙在随后关键时刻,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内心,也许他并没有实现父母的梦想,但是他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时哪吒留给世人的名言。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哪吒》观后感7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混元珠,元始天尊把它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要造福人类,而魔丸则会祸害人间。太乙真人受元始天尊之命,要把灵珠投到李靖之子——哪吒的身上,但是却被坏人申公豹调包,最终哪吒在出生之时被魔丸附身。哪吒一出生,就如同行走的火球一般,幸亏被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套住,就像被打了镇定剂一样,哪吒终于安静下来。但魔丸始终是要被天雷摧毁的,因此,三年后,天雷会如约而至,到时,摧毁魔丸。
哪吒生性顽劣,到处惹是生非,老百姓对他很有成见。大家要李靖大人把哪吒关起来,不准他出来。可是,聪明机灵的哪吒总能想办法偷偷溜出来。
因为哪吒力大无比,又爱搞恶作剧,所以大家都视哪吒为妖怪,这可气坏了哪吒。为了证明自己,哪吒就大战海夜叉,最后借助龙太子敖丙,海夜叉认输。
哪吒和敖丙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可是事后,敖丙却得知他们本是天生的死敌。原来,申公豹把调包过来的灵珠投在敖丙的身上,为的就是让敖丙毁灭魔丸,好得道成仙。可是,敖丙又怎么下得去手?但,同时敖丙又身负龙族的重任。敖丙和哪吒大战几百回合后,敖丙败下阵来,哪吒却选择手下留情,饶了敖丙。此时天雷来临,眼看魔丸附身的哪吒就要命悬一线,敖丙前来搭救,魔丸和灵珠合为一体的力量,暂且抵制住了天雷。此时太乙真人也前来助阵,三人的`力量合在一起,最终,没有保住哪吒和敖丙的真身,却保住他二人的魂魄。
结局也算圆满。
电影看完了,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哪吒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是啊!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是天注定,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争取。就像哪吒一样,如果他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就是祸害人间的魔丸,那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反抗。正是因为他不信命,不认命,所以他一直在与命运做抗争,尝试着斩妖除魔,最后又对抗天雷,到死都在努力抵抗。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一种“不信命、不认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偏见,让事情往自己期望的样子发展,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哪吒》观后感8
朋友们,你们印象中的哪吒是什么样子的呢?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身绕混天绫、脖套乾坤圈,莲花化身,一身正气,带着从小就深深刻在脑子里的哪吒形象,我带着孩子和朋友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因为儿子很喜欢哪吒,天天在家看《哪吒闹海》,嘴巴里唱着“我们的英雄——小哪吒”,老实说,我是抱着看“儿童动画片”的心态来电影院的,但是一下子就被她深深的吸引了,这里的哪吒完全颠覆了我们儿时的印象!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国漫制作,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国漫一直在进步!完整的剧情、深刻的意义、壮观的特效、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燃的地方看的冒烟,悲的时刻泪流满面!这是我看过的目前最好的国漫,一点不比好莱坞动画差!谁说我们做不出好的电影,好的动画!我也坚信,我们的动画制作会越来越好!下面就让我向大家隆重推荐这部电影。(如有剧透,不好意思,实在是忍不住与您分享。)
影片一开始就是阴差阳错,哪吒成了魔丸转世,而三太子则是灵珠转世。刚一看到哪吒的形象,我用了一个词:丑出天际,而看到三太子敖丙时我用的时“盛世美颜,”电影院观众一起喊出的“啊”、“哇”也验证了我们的审美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你就会觉得哪吒正是要呼应“混世魔王”的形象,你会觉得他是丑萌丑萌的,而且越来越可爱。剧中的配角们也很出彩,太乙真人和申公豹贡献了不少笑料。
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善恶对错不在乎身,而在乎于心。背负原罪的`出身,命中注定的死期,可是,哪吒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终逆天改命!这其中离不开哪吒坚定的信念,而我更从中看到了温情,看到了爱,哪吒的父母和师傅都是很善良的人,对哪吒充满了爱,明知他是魔丸转世依然没有放弃他,所以,他内心是很善良的,他最后也是被父亲深深的爱而感动,战胜了魔性。而且,父母和师傅都有正确的教育观,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下,哪吒才树立了坚定的信念,最终保护了亲人,守住了陈塘关。
说得再多,不如您去电影院亲自感受一下,感受一下这部国漫巨制,相信我,不会让您失望!忘了给您说,电影最后还有3个彩蛋哦!
《哪吒》观后感9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申公豹。
这是看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哪吒本可以成为灵珠转世的神童,却由于有心人陷害成为了人人避之不及,人人唾弃的魔童,后来经过努力改变了世人对他的成见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乍一看讲的是哪吒那种不认命不妥协的坚定精神,可故事处处都是围绕世人对他的偏见所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细细分析,其实这件事情的源头也是因为偏见,因为元始天尊忽视作为豹子转世的申公豹所付出的努力,申公豹心生不满才会报复。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人们心中的偏见。就像申公豹所说的:“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我想,这是他从心底所发出的`悲叹。他降生到这个世上,本就是一只豹子,这怪得了他吗?这难道是他所选择的吗?这是他的错吗?都不是。
偏见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它有的时候是透明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藏起来,瞅准时机,狠狠的在心里扎一刀;有的时候它是藏在人的身上,体现在人的表情上、语言上和行为中;有的时候,它存在于人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每个人。
“干什么啊,别碰我!”“这么重要的事你能做到?”“这是你做的吗?你能做到吗?”“你还能做这个?”这些言语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可是现在罗列起来,你能感受到这里面藏着的恶意吗?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说的人觉得没什么,听的人呢?
人心中的偏见,是一个消除器,它可以消除一个人所有的努力;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它压的人喘不过来气;人心中的偏见,是一种催化剂,它慢慢地催着人走向失败。所以我们要放下偏见,不要把这种可怕的东西带给身边每一个人。
《哪吒》观后感10
高热度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于7月26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近日影片发布终极预告,呈现出哪吒“坚守自我、打破成见”的倔强成长经历:“生而为魔”却不断与命运抗争,“非黑即白”的正反派概念。同时,片方发布一款终极海报,展现出哪吒、敖丙两大主角亦敌亦友的人物关系。自点映以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直备受关注。影片多次登上微博、豆瓣、知乎等多平台热搜,引发观众广泛讨论;导演田晓鹏、演员姚晨发文给予影片好评,表示“绝对不容错过”!距离影片上映还有一天时间,截至目前,影片豆瓣评分8·8、淘票票评分9·6、猫眼评分9·7,口碑位居同期电影前列。
取材神话大胆改编哪吒再一个就是蠢萌的结界兽,分明是仿照金沙遗址的面具设计的,十分可爱。我最近也在想人应该怎么处理和命运的关系。有的'人是纯粹命定的命运,有的人是自己创造的命运。太乙真人说不认命就是哪吒,我不晓得人应该是认命还是不认命,但有一点我很肯定的是一个追求进步求上进愿意动脑子思考愿意动手做事的人相信日子也不会过得很差吧,所以葛优瘫的生活状态是有一丢丢无耻的,放弃自身无论有没有的天赋用一种沉沦的态度面对生活大概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吧。
《哪吒》观后感11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哪吒和父母拼尽性命去拯救陈塘关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前作上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现代流行的元素,让其内容更让广大群众接受,它虽是一部动画当更吸引了一大堆成年观众。他既打破了常见,还兼顾着有隐喻的现实。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世俗丑陋的一面,比起真相更多人会去听信道听途说,然后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人。而哪吒面对俗世如此,他还是那个在我们童年记忆中的'那个敢于与命运做出抵抗的哪吒正如海报上写的:不信,所谓命中注定。这部电影中令人开怀大笑的地方很多,让观众喜泪参半。故事一开始哪吒就以魔丸降世,因为他的魔性很大所以只有三年寿命,他在三年内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经历,他的经历好似孙悟空逃出八卦炉的那一刻令人唏嘘最终他说出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让人泪流三尺。
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有的人,一些人他们经常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让自己的一生错过了很多,我们就应该想想哪吒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像哪吒的导演在创作这部动画的路上:被他人嘲笑,资金不足但他也像哪吒一样“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终创作了这部动画。
《哪吒》观后感12
还记得那个化着“烟熏妆”,表面羁傲不逊,内心渴望认同的小孩儿吗?他叫哪吒,他有着英雄的心。
哪吒本应是灵珠投胎,却阴阳差错成了魔丸降世,天性顽劣的他总是溜出家门去街上大闹一场,陈塘关的人都视他为“混世大魔王”,一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陈塘关的人把哪吒当怪物看,但在李大人和殷夫人心中,他们的吒儿和所有人一样,他就是个孩子,是个爱踢毽子,聪明勇敢,爱憎分明的孩子。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哪吒刚出生时,殷夫人不顾一切地从太乙真人手中抢过哪吒把他抱在怀里不让别人碰他,纵使哪吒将她的手咬出血也不撒手。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想起五岁时的冬天,那天很冷,路面上结了冰,我吵着要去冰面上走,穿着高跟靴的妈妈无奈之下小心翼翼地牵着我自己却不慎摔倒在冰面上起不来。后来爸爸赶来扶起了妈妈,他正要骂我,而妈妈却让他别说。父母的`爱永远是伟大的,无私的,是拼尽所有去保护孩子的。
父母的爱是最长久的陪伴,朋友的关怀是最温暖的微笑。哪吒是孤独的,渴望理解的,敖丙又何尝不是呢?昔日二人夕阳下踢毽子的身影是友谊最美的写照。
哪吒生辰宴当天,敖丙被李靖识破身份,露出了龙角,被陈塘关的人指指点点,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之下他走上了邪路,要冰压陈塘关。哪吒不顾一切地保护陈塘关时,敖丙说:“你本就是魔丸,认命吧。”哪吒答:“认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算!”
天上下雨了,那是龙在哭。天劫到底是来了,敖丙展开万龙甲与哪吒一起承担。“白白搭上一条人命,你傻不傻?“不傻谁和你做朋友!”太乙真人说过:“人是否能改变命运,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
不认命,不应只是哪吒的命,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电影看完了,我却迟迟回不过神来,因为我知道,小英雄哪吒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哪吒》观后感13
爱是信任、是正义、是责任、是期望。正如《我是哪吒》这部影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哪吒父母对他的爱,有哪吒对父母的爱,有将军李靖对老百姓的爱,还有师傅对徒弟的爱,皆如莲花般圣洁。
《我是哪吒》这部电影讲述了勇敢的哪吒制伏了邪恶龙王三太子,为民除害,保护陈塘关老百姓的感人故事。影片中从哪吒热心帮助大家,虽然有时候会制造出一些麻烦,但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孩子;从哪吒独身一人勇闯龙宫,救回了被夜叉部下抓走的无辜小孩,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且富有正义感的孩子;从哪吒长途跋涉、不畏艰险拜太乙真人为师,并刻苦学习本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孩子。哪吒年龄与我相仿,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令人称赞的事情,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让我由衷的佩服,并暗下决心向他学习。
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场面让我特别感动,哪吒闯祸被父亲李靖关禁闭,当他想偷溜出去时,恰巧听到了父母的对话,父亲气他不思进取,老惹麻烦,母亲却耐心的说:“睡莲以前只是长在水底的淤泥里,待以时日却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此时透过小哪吒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感动。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如同一株生长在淤泥中的睡莲,有了妈妈的水源,爸爸的营养,必将长成一株美丽的莲花。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无可比拟的!
《哪吒》观后感14
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还是有些话想说的。
第一,哪吒这个人物的形象,来自于封神演义,却又有不同,封神演义中是跋扈,无法无天,魔童中是傲娇,儿童般地恶作剧,相比之下魔童中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小孩子的人物设定。
第二,龙族的'阵营,封神演义中是正式的天庭正神,应该还算是善良守序阵营。但到了魔童里,却黑化了,成了邪恶的一方,虽然镇压着妖魔,但是也变成了魔。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要把传统文化里的神兽,黑成魔兽,导演的叛逆?
第三,我以为哪吒在天劫中,会抄起火尖枪,蹬上风火轮,舞动混天绫,彻底放开乾坤圈,爆出完全体,释放全部实力,冲着天劫把天给捅个窟窿,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生命不息,反抗不止!没想到只是被动防守,有些失望!
整个电影,画质细腻,配着三D来看,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大情节场面宏大,令人震撼,体验很不错。用方言,是因为不是正剧,想要增加些趣味吗?
《哪吒》观后感15
今天去看了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哦不,我不刷朋友圈好久了,是刷爆公众号的《哪吒》。在这之前依然没去看影评避免被剧透,这篇观后感也会尽量去避免剧透。
先说下看完的大体感受,应当是相当惊艳和要吹爆了。打破了成见的故事,顶级的特效和市场趋向的价值观,直接造就了今年暑期档的黑马,甚至成为20xx最佳电影也不为过。
所谓打破成见,大概有几种意思。其一是国人对国漫的成见,懂的人应该都懂,这里暂不细说;其二是对于哪吒的成见,对于善恶、正邪的成见,所谓对错,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这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世俗的成见反而让我想起了《从前有座灵剑山》里的智教(貌似跑题了,这里安利一下);还有就是对于故事本身的`成见,电影里展示的是颠覆了我们认知的《哪吒》,他不再是《哪吒闹海》、《哪吒传奇》里我们熟知的剥皮抽筋、自刎赎身的哪吒,你要问我他成了啥模样,大概就是个熊孩子吧。
《哪吒》作为一部国漫,中国文化输出必不可少。首先它是我们熟知的神话故事里的神仙,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有他三头六臂的身影。而且整个故事也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脱不了干系,其中要说一个法宝——山河社稷图,真的是经费在燃烧,里面的特效看得我下巴都快掉出来了,当下也只有动画,才能满足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里又让我想起了神笔马良。电影里还展示了一个我们儿时的玩具——毽子,这让我想起了导演的名字——饺子,饺子之前叫饺克力,饺子+巧克力,中西结合,而他现在改名叫饺子了。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故事的结尾有点经不起推敲,剧情、人物形象也有刻意迎合观众的嫌疑,还有就是大杂烩的画风,从无厘头搞笑到现实主义再到热血中二。不过瑕不掩瑜,作为一部商业片它是成功的,制作的精良和恰到好处的收场甚至让人期待一个能与漫威比肩的封神宇宙崛起。
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再到《哪吒》,我看到的是一次次的进步,从画面到故事,再到电影制作水准。每一部都有闪光灯和不足,希望后来者都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给我更多的惊喜,给国漫更大的骄傲,在业界竖起一道高峰。
【《哪吒》观后感】相关文章:
哪吒闹海说课稿11-15
哪吒观后感15篇11-04
《哪吒——魔童降世》观后感06-26
《哪吒—魔童降世》观后感04-28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03-22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1-05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0-30
[精品]《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07-07
(精)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