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
首先说说乐器吧!对于首次现场聆听交响乐的我来说,一入场,见到许多熟悉与陌生的乐器很是感兴趣。很期待听到它们交汇在一起的效果。
(特地百度了一下交响乐团的乐器,原来交响乐团的乐器是这样分类的。学习了!)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
交响乐团
管、巴松管、低音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法国号、大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小鼓、大鼓、钢片琴、钢琴等
当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时,仔细地寻找,聆听某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我个人觉得整场音乐会中,架子鼓在演奏《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时才出彩。而《菊次郎的夏天》里那段钢琴独奏象一道引线,引出了整个故事的'开始~著名而经典的乐曲《狮子王》《白雪公主》等较多听到小提琴的声音,观后感《音乐会观后感》。《猫和老鼠》中鼓与号子的声音则较为突出。当然,每首乐曲里各种乐器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对于音乐造诣不高的我们只听些浅层次的东西已满足亦。美妙的乐曲都能让我们沉醉其中。
再来就是人物篇啦!
首先就是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记得我读书时,音乐老师就跟我们说指挥家的耳朵是相当厉害的!乐队里几十上百号人和乐器,哪个乐章或乐句出了一点问题他都能听出。当时就对指挥这一行当钦佩不已,这次音乐会有幸目睹了专业指挥家的风采。真开心!话说这位指挥家相当地敬业,有礼,还相当地幽默。知道在合适的时机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与之互动。实属难得!
其次整个乐团的美女众多,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最右边的竖琴和最左边的大提琴。相当地抢眼!它让我想起了香港女星万绮文饰演的大提琴美女接下来出场拉大提琴的果然是位高佻苗条的美女~相当地有气质!演奏竖琴的美女让我想起了某部漫画里的婆摩多。期间我还小关注了下钢琴师和架子鼓手`~
不过,最最可惜的是--现场不允许拍照,真想把眼睛当相机用,拍下美好的瞬间。最后只在中场休息时很不爽地偷拍了一张~~偶们是良民
最后,还有些许困惑~为什么没见演奏中国本土的动画音乐呢?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2
我在大剧院听了一场很棒的亲子音乐响宴,是由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大手牵小手快乐齐步奏”。一进大门,我看到了用气球做成的花、树、人物、音符……,就像是参加了一场令人期待的同乐会,再进入中正厅时,它的设置彷佛让人走进大巨人的 家,里面有好几扇超大的“扇子”,每个人看起来小小的,视野很宽广忍不住我好奇的四处张望。
在第二首柴可夫斯基的芦笛之舞,加入了一些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小音乐家,他们实在很厉害,可以站上舞台参与表演,其中,有几个小居然可以吹奏,既巨大又沉重的法国号,真的很让我敬佩,而且他们表现的十分精彩,我也用力的大声鼓掌。
当音乐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糖果仙子时,有许多漂亮的芭蕾仙子加入表演,她们翩翩起舞,带我们走进音乐的故事,我想,不论是演奏的音乐家或是表演的芭蕾仙子, 还有人偶鸡、兔子、国王……,他们呈现了一场完美的.故事演出,配合音乐的美妙结合,他们一定经过不断的排练,才有今天晚上绝妙的音乐盛会。在现场欣赏表 演,有一种热腾腾的感觉、充满喜悦,也希望大家多参加艺文活动,增广不同的视野。
我最难忘的是──大家跟着音乐表演者一起互动,要我们站起来跟着他们一起跳舞,还演奏小毛驴、蝴蝶蝴蝶真美丽、吹喇叭、大象之歌、造飞机……这些耳熟能详 的曲子,让大家玩得开心极了!最棒的是,我还得到了兔子先生的彩蛋呵!参加音乐会,不仅可以聆听伟大的音乐家流传很久的经典音乐,也可以欣赏到一个团队的 用心和努力成果。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3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到艺术宫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大象音乐会》。这部电影是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联合拍摄的。
这部电影讲的是:有几个研究动物的专家,他们有的能听懂动物说的话,有的能让小狗说人话。其中一个想让大象唱歌,在马戏团里训练一头大象。这个马戏团里有一个坏蛋,他相当马戏团的总经理,就在马戏团表演节目时搞破坏,想让十分精彩的.马戏节目出丑,结果反而使节目十分的滑稽有趣,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喝彩。比如:本来应该表演冰上芭蕾,它却让滑冰场变成了游泳池,让演员一滑就滑到了水里直叫救命,逗得我哈哈大笑。
后来,大象在动物学家的训练下,真的唱歌了。坏蛋的所作所为被会说话的小狗揭穿了,躲进了大炮,聪明的小狗把他当炮弹打了出来。通过艰苦训练的小伙子以自己的精彩表演获得了成功。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一个人只要有信心,不断努力,就会成功。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4
20xx年10月10日,由北京竹乐团举办的《中华竹韵》音乐会在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演出。
《中华竹韵》音乐会有12个节目,分别是《竹翠京城》《苗岭的早晨》《哆、来、咪》《赛马》《穿针引线》《拨弦波尔卡》《云雀》《天鹅》《小开门》《快乐吧,啰嗦》和《美丽的凤尾竹》。
《竹翠京城》的作者叫陈崴,由许多竹制乐器所演奏,音律广泛,甚至超过了钢琴。
《剪羊毛》与《竹翠京城》的风格截然不同,音色由低到高,十分活泼,熟悉而欢快的旋律传入我的耳中,让我感到十分快乐。
《苗岭的早晨》音色时而高时而低,音律由高到低,让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此时天空慢慢地由晴转阴,闷雷滚动。
《哆、来、咪》是用代表Do、Re、Mi、Fa、So、La、Ti音符的安格隆所演奏,音色清脆,但与电影中还有一些差距。
《赛马》中,艺术家的演奏极为投入。只见她快速拉动琴弓,音符不绝流淌。突然,她把琴弓放在大腿上,改用手指弹拨起来,灵活变换,出人意表。
在此之前,我认为普普通通的竹子除了能防止水土流失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用处了;但《中华竹韵》让我发现竹子能做成如此多的'乐器。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既让我们听到了优美的音乐,还让我们对于竹子的功用有了新的认识。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5
又是一年毕业季,欢歌喜语夜相逢。6月16日晚7:30,浙江音乐学院携手舞蹈学院,在音乐厅上演了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或许是由于现场直播,为了照顾不懂德语的观众们,主持人会在每一幕前为大家介绍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华丽优雅的装潢和背景,繁复浓艳的着装和扮相,装点着即将离开校园、褪去最后一层青涩的毕业生面孔。《蝙蝠》的角色分主次,而舞台上的大家不分主次。今夜小约翰·施特劳斯《蝙蝠》的再度创现,不仅是临近毕业的.年轻学生们献给观众们的完整演绎,更是展现自我、承前启后的向新征程的迈进。在演出结束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这场由青年学生们所呈现的《蝙蝠》,已经收获了五十多万的驻足与聆赏。也许在演出的此时此刻,筹措与激情属于舞台,期待的目光属于我;而在闭幕的彼时彼刻,欢乐与热烈属于舞台,沉思的静谧属于我。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6
六月十六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我们文一街小学在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一场完全由学校老师和同学编导和表演的音乐会。
音乐会共有二十个节目,包括合唱、独唱、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钢琴四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纪念拉德斯基元帅而作。那两位同学弹得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松优美,四只小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着,非常默契。“绳采飞扬”花样跳绳表演也非常出色,花样跳绳社团的同学在彩色跳绳之间穿梭着,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心中暗暗佩服。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让我们这些有幸来观赏的同学和家长获得了美的享受。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想参加表演或观看演出的同学没有机会参加。希望我们的下一场音乐会能在一个更大的音乐厅举办,让更多的同学接受音乐的熏陶!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7
开场用钢琴和舞蹈演出引入剧情颇具新意,虽删减了部分对白,但在幕与幕之间通过主持人的介绍,也能够用另一种方式使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欣赏音乐,也让观众能够产生浓郁的兴趣去感受《蝙蝠》独特的喜剧内涵和戏剧魅力。
全学生的.阵容虽稚嫩,却使整部作品呈现出年轻的朝气与活力,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都十分投入,无论是演唱还是表演都将角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8
轻歌剧《蝙蝠》以一段快速的热情活泼的曲调拉开了序幕,上来就是此版演出的点睛之笔,因为它创造性地加入了现代舞的舞台表演。开场在一阵热情似火的音乐后,抒情的忧郁性旋律从演奏者的指缝中缓缓流出,这时一名白衣男子与一名拿着酒瓶的黑衣男子从舞台灰暗的一角踉踉跄跄地映入观众的.眼帘,不禁使人想到:那个黑衣人喝醉了!
随即,音乐又变得欢快起来,舞者在台上作出旋转、倒立等舞姿,在钢琴此起彼伏的伴奏声中,将酒醉之人的神态展现的入木三分。突然,音乐停顿了一秒,黑衣舞者醉倒在地,愉悦的音调再次响起,一群以女性为主的舞者迈着轻快的步伐上场。她们对着黑衣舞者发出讥笑一声,伴随着钢琴的重音与黑衣舞者推搡起来。
在一场齐舞后,音乐的情绪表达愈演愈烈,舞者纷纷将黑衣舞者托起,音乐声戛然而止,夜幕笼罩,不仅预示着序曲的结束,也为后续歌剧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9
今天,组织小记者一行十人连同家长一起赴杭州大剧院聆听了《卧虎藏龙》音乐会,我有幸作为小记者参加。它由《琵琶协奏曲》和《卧虎藏龙协奏曲》组成。谭盾先生的音乐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指挥高键上场了,观众给与他以热烈的掌声,他和乐队一起演奏了《夜宴》中的一段音乐,作为本次音乐会的.序曲。
接着,来自上海的琵琶高手出场了,为我们演奏《琵琶协奏曲》,音乐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忧郁、时而欢快,时而清脆、时而沉稳,真是变化多端。它把我们带到乡间,眼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身边是勤劳而快乐的农夫,他时不时唱起快乐的歌谣。还有涓涓流淌的小溪、觅食的鸡兔、撒着脚丫四处奔跑的孩子、狂吠的看家狗、叽叽喳喳的小鸟突然,天气大变,原来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乌云密布。“轰隆、轰隆”,打雷了,“噼哩啪啦”,闪电了,天空下起倾盆大雨,雨滴如黄豆般大小。慢慢地,雨越来越小,最后成了毛毛雨,再后来,雨停了,天空升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然后,大提琴演奏家易平给我们演奏了《卧虎藏龙协奏曲》,协奏曲分为六个乐章,如: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告别。等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内在的美。
这场音乐会真好听,有机会我要多来享受音乐的熏陶。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0
轻松愉悦的轻歌剧体裁老少皆宜,生动的表演排除了语言的障碍,一对对伴侣摇曳在华美的宫殿里,再现了“蝙蝠博士”的闹剧。恶作剧、骗局、误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笑声中烟消云散,大团圆式结局永远是更具普适性的审美情趣,无与伦比的精致风格和令人兴奋的'华尔兹节奏吸引着观众。
浙音学子所演绎的《蝙蝠》,稚气却不缺活力,尤其是那宴会上众人充满喜剧性的表情以及傲娇的姿态拿捏得很是到位,这次的作品仍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维也纳风格,高潮迭起。演员们要理解歌词,要和乐队、合唱合作,要面对全场和线上观众,这是学生们课堂上无法掌握的宝贵经历,只有在舞台训练中他们才能学到职业演员应具备的全面素养。多么荒唐而美好的一场闹剧,在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中将喜剧因素巧妙地镶嵌其中,搞笑而不落俗套。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1
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大学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音乐会的演出人员包括学校的乐团、合唱团和独奏家等,其中的精彩演出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演出开始时,乐团演奏了一首古典交响乐,给人带来了一种高贵、华丽的感觉。随后,合唱团登场,他们唱出了一首充满神秘和悠扬的歌曲。虽然我不太理解歌词的含义,但是却非常享受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
整场音乐会最为精彩的瞬间要数独奏家的表演了。他用钢琴演奏了一首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十分丰富,让人感到仿佛就融入到了音乐中。独奏家的技巧也非常高超,他用手指轻松地击键,让人惊叹于他的`演奏技巧。
整场音乐会的氛围非常温馨,就像是一个充满爱和和谐的大家庭。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用音乐来传递心灵的感受。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背景,但是当我们在音乐馆里,这些都不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用音乐来表达自己。
观看这场音乐会,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我在这里领悟到了一些道理,既深刻又简单,例如:
1.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音乐可以随时改变人的情绪和心态,它可以带给我们平静、快乐、感慨或是汹涌澎湃的情感。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今天,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痛苦的。但是,正如音乐会所表现的,当我们在一起时,这些故事就连接在一起,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3.我们可以用音乐来宣扬和平、友爱、理解和宽容。当我们用音乐来向人表达我们的情感和观点时,它会传达我们的信息,有助于增加相互理解和尊重。
总之,这场大学音乐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团结。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世界,让自己沉浸在它的美好中。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2
此版《蝙蝠》采用钢琴伴奏,由项静洁、朱雨龙、张帆、占悦、付汝慧五位师生担任艺术指导,虽没有原版管弦乐队的华丽诙谐,但也很好地衬托出演员们不俗的唱功。
在序曲中,此版《蝙蝠》还加入了舞蹈的肢体表达,将主人公子爵埃森斯坦的朋友法尔克医生被称作“蝙蝠医生”的前情呈现出来,在叙事上更加完整。在表演上,声歌学子们用可爱的`诙谐肢体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一个个人物鲜活得呈现在观众面前,华美的咏叹调与合唱的完美配合将舞会的氛围感拉满。
从20xx年的歌剧《魔笛》到20xx年的轻歌剧《蝙蝠》,都带给观众们一次次视听盛宴,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3
《蝙蝠》是三幕轻歌剧,由小约翰·施特劳斯作曲,剧本根据德国作家贝涅狄克的喜剧《监狱》改编而成。
《蝙蝠》序曲已是家喻户晓,大幕拉开就使观众沉醉其中。整场演员大多采用咏叹调演唱,对白较少,这是演出的`一大特点。
演员们功底深厚,几位主演很好的抓住了角色特点,整场演出极具诙谐感。现场为观众贴心的准备了字幕,幕与幕之间有主持人为观众进行剧情讲解,使观众紧跟剧情发展。舞台布景华丽,演员服装贴合剧本,剧情引人入胜,场景富丽堂皇,表演幽默诙谐,可以感受到主创团队的精心设计。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4
今晚有幸在现场观看了由陶维龙老师导演指挥、我院声歌系学生们演唱的音乐会版轻歌剧《蝙蝠》,对于从未现场观看过轻歌剧的我来说,舞台上的一切都令我好奇。
《蝙蝠序曲》伴随着舞蹈系同学们的表演,展现了“蝙蝠医生”法尔克的醉酒佯狂,交代了这场荒诞闹剧的起因,也将我们带入了轻歌剧《蝙蝠》的世界。伴奏音乐不同于原先宏伟的交响乐队版本,而采用纯钢琴伴奏,配合着演员们娴熟的唱腔,别有一番精致的风味。舞台的布景虽不复杂,却简洁小巧。轻歌剧《蝙蝠》,从体裁与内容上来看都充满了滑稽与荒诞感,演员们生动出色的表演,瞬间将我带入了这个可爱的故事中。
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幕中演员们歌词中的伤痛与他们欢乐表情的对比,充满了戏剧感。第二幕中无论是主演还是合唱演员,都全身心投入在这场音乐会中,也深深感染到我。从音乐到调度再到舞台动作,无不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排演一部完整的歌剧,是非常辛苦而困难的,整场歌剧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但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表演,陶老师与同学们付出了大半年努力。
在现场,我看到了他们在舞台上散发的光芒,更看到了他们对待音乐的.真诚。许多微小的细节,细微的笑点,都能够被现场的观众捕捉到,也使观众们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跟着演员笑。我仿佛回到了约翰·施特劳斯所在的那个时代,回到了19世纪的维也纳歌剧院里,我与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狂热地喜爱上了这个属于他们的“流行音乐”!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15
20xx年8月21日15时,由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主办,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承办的《杜宁创作作品音乐会》,在沈阳大学音乐厅成功举行,希望在园丁——《杜宁创作作品音乐会》观后感。
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杜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博士高佳佳,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潘兆和,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汪敏,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孙家胜,及辽宁省手风琴界教师、学会会员和手风琴爱好者300余人到会观摩。
音乐会由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的23位同学演奏杜宁创作的18首手风琴曲目。演出涵盖了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联奏、合奏、为声乐伴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同学们的演奏严谨认真、十分精彩,无论是断奏、连奏,还是音程(双音)、和弦都很准确,较好地表达了乐曲的内涵。
音乐会上所选的曲目有简有繁,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到《无穷动》,听众的热烈掌声诠释了杜宁老师作品的精湛,观后感《希望在园丁——《杜宁创作作品音乐会》观后感》。杜宁老师的作品无论是和声织体、现代和声,还是复调、对位的运用,都堪称独具匠心。由于杜宁老师深厚的演奏、教学功底,使他的`作品颇具实用性。曲目中对轮奏、华彩、颤风箱等手风琴演奏技法的设计美妙绝伦,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臻于完美。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应该归功于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的高级教师金顺善。金顺善师从著名手风琴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手风琴教授李敏老师,现为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她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排练和演出时,无论是速度、力度、触键、颗粒性的把握,还是节奏、音型、音量平衡、音色的对比统一,都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她对学生体贴入微,学生们发自内心地称她“妈妈”,在她精心培养下,学生们多次在国内手风琴赛事上获奖。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还应该感谢汪敏老师。她非常关心小白杨手风琴学校,多次到抚顺讲座、指导,和同学们一起拉琴,甚至连一些同学的名字都叫得出来。
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刘丽老师,在这场音乐会上她担纲主持,她和金顺善老师撰写的“连接词”非常精彩,既介绍了曲目特点、编者的初衷,又解读了手风琴的演奏技法。主持节目中,她的语言流畅,语速准确,形象完美,稳重大方,颇受赞扬。
如果说音乐会不足之处,我感到两人以上演奏的节目中,手风琴音色、音量的平衡稍差些,这和同学们使用的手风琴产地、型号不同有关,统一起来的确有难度。但总体看,不失为一场完美的、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展示。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看到了手风琴演奏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坚信,将会有更多金顺善这样的好园丁,手风琴的希望将灿烂辉煌!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音乐会的观后感06-09
音乐会观后感05-17
音乐会观后感5篇11-25
音乐会的观后感5篇08-06
(荐)音乐会观后感15篇05-24
观看溺水观后感11-02
观看《榜样》观后感08-02
观看榜样观后感06-22
观看平凡英雄的观后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