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时间:2024-06-22 15:46:0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热】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热】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

  近几天在电视上观看了19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颇受感动。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极度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一系列的艰难险阻,

  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这个“终于”来之不易。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2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站在珠穆朗玛峰上,相信这种远眺祖国河山的豪迈情怀会更加的浓厚,电影《攀登者》就为我们全景展现了这一过程,看完电影《攀登者》想到了人生,我们的人生只有不断向着山顶努力攀登,才能积累更多的经历和经验,才能高瞻远瞩,指点江山。拿破仑曾经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是这样的豪迈气概和远大理想激励他不断去提高自己军事作战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卓越的军事天才。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我认为,我们既要有不断攀登站在高山之巅的精神。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信念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会激励我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斗志,并且激发出不竭的动力。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可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因此,我们要有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理想不断的激励和提高我们自己的各种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作为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其次要磨砺坚韧意志。每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得到鲜花与掌声之前,也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我们要有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无论身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我们都要学会去磨练顽强的意志,使自己成长的更加坚强和勇敢,在面临各种暴风雨时候能够更加顽强的去战胜各种困难。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3

  电影真实再现了1960、1975年中国登山队勇登珠峰的壮举,电影才开始10分钟就让人泪目,算是第一个小高潮。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又是在祖国70周年华诞上映的献礼片,这部电影的表现可以算是很不错了,就像在映后交流时两位老师说的那样,这部影片就是对祖国最好的祝福。

  稍有不足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两点,一个是配音和演员口型有时候会对不上,有时会让人有些出戏。

  另外一个是感觉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在有限的时间(120多分钟其实不短了)和影片的'剪辑上会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

  很敬佩主创团队们为这部电影做出的努力,在珠穆朗玛3个多月的实地拍摄也为影片加分不少。总体说来,还是很看好这部电影在国庆档的成绩,毕竟演员实力放在哪儿,内容表现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期待一下。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4

  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电影院在国庆节这个档期安排了三部很好的电影。今天我跟朋友一起去看了其中的《攀登者》。本来就是已经一个月没有见的朋友,我们一起去吃饭,吃完饭以后就想找个电影看一下。初步选择是想看《我和我的祖国》,但是好像所有的场次都是被包场的那种,所以就选择了《攀登者》。

  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故事。在1960年中国第1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由于雪崩丢掉了摄影机,所以没有留下相关的视频证据。导致国际的登山协会不承认中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件事情也对当时登上珠峰的三位登山者造成了很大的`遗憾。事隔15年以后,中国登山队重新组建,决定完成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一个勘测任务。只要准确测出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可以改写历史。

  重新组建的这只登山队,前后一共进行了三次登山活动,前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他们登山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风暴、雪崩和危险的风雪天气,而且还要小心冰山中的裂缝。在第1次登山过程中,他们在路中遇到了十级的大风暴。其中有一个队员为了保护女队员,牺牲了自己的一条腿。在第2次登山过程中,那个摄影师为了保护摄影机而牺牲了自己。两次登山结束以后,气象局宣布已经没有很好的天气可以让他们再次登顶,宣布他们撤退。最后又根据新的气象的指导,而登上了顶峰。

  他们在从第2台阶到峰顶的断崖上设置了一个梯子。影片的最后说,这个梯子在此后的30年内帮助了无数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

  在登上峰顶以后,登山队队长拿出了中国国旗,将它插在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备用摄像机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同时中国队也勘测到了珠穆朗玛峰当时的高度,也在世界的历史上画上了一笔。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5

  《攀登者》即将在九月底上映了,但是目前的形式,其实让观众感觉到,《攀登者》并不一定就能引爆国庆节,毕竟还有两个很强大的对手存在。

  对于《攀登者》票房不一定会爆这样的情况,也有观众很想知道,对于吴京来说,如果《攀登者》的票房失利怎么办?而吴京也在线回答了观众的提问,吴京表示:只求问心无愧,这是一个新的题材,我觉得我已经赢了,还是跟《流浪地球》同样的话:我赢了一个过程,一个新的题材,没人做过,这种经历只有少数人有,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吴京看来,结果可能没有那么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吴京的选择是去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在电影的世界中,吴京希望自己能够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在《流浪地球》没有播出的时候,谁能想到这样一部国产电影几乎没有涉猎的科幻大片,最后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呢?电影其实就是一场冒险,而赢得那个人,往往是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这一点上《攀登者》已经赢了中国90%的电影。

  第一件事总要有人做,其实票房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或者是对吴京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其实并没有,单单是《战狼2》《流浪地球》就已经让吴京收获了多少的荣誉,看现如今吴京在线回答观众提问,其实是能够感觉,吴京想为中国电影,拓宽道路,而不是一直走之前的老路,吴京是想要告诉更多的人,电影的天地真的很宽广,中国电影,真的只是触碰到了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努力进步的的空间在,全体电影人需要努力。

  如果《攀登者》票房实力怎么办?吴京或许会被有些观众批判,但是对于吴京取得的成就,谁都没办法否认,其实票房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比较重要,但是对于个人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就像百亿女王白百合,票房很高吧,但是现在的境况又怎样呢?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不断的磨练演技,观众才会认可。

  《攀登者》现如今的境况,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理想,虽然全部的演员都是老戏骨,但是早在一个月之前,《攀登者》还没有上映,豆瓣差评已经是漫天飞舞的一个状态了,不过一切都要等,《攀登者》上映以后,观众说好看,那就不会太难看。

  你们觉得《攀登者》会票房失利吗?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6

  国庆假期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看完后我一直在想着电影中这几个瞬间: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方五洲登山队长为了保住队员曲松林的性命,把摄像机弃掉了的那一瞬间,然后就是那突击队新队长李国梁为了保住摄像机牺牲了的那一瞬间,最后是接近结束的方五洲为了救徐缨同志,为她接下了一块巨大的冰块,最后就是片尾几位登山队员上珠峰的那一瞬间最让人难忘!

  电影主要讲了1960年一些中国登山队员已登上珠峰但没有摄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过珠峰,1975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留下证物。20xx年,杨光又带着新的登山队完成了自己未完成的登顶珠峰的.梦想。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许多:曾经中国因为装备不好,未能保住自己的领土,可是今天,我们中国已经富起来,好起来,强起来了,不再被别人瞧不起了,成为了世界第二强国。曾经有人说过:“山再高,也是在脚下的。”那现在我说:“人再强也是能超越的。”我希望各位同学好好学习,为中国变成第一强国而努力!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7

  1960年5月24日,人类史上中国人首次从喜马拉雅山北坡登上珠峰,令世人震惊,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为家喻户晓的登山勇士,如今这部《攀登者》电影,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登山精神。

  登山精神就是要有勇于攀登、不怕吃苦、胸怀天下,团结合作,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精神。登山精神是让我们更好的去结合实际做好我们要做的事情,实现我们的目标。

  扶贫攻坚好似登山,一座山登完了,还有山需要攀登,人生不到生命的尽头,就要奋斗不止。扶贫攻坚如登山,循径而上,则是在创造扶贫工作的辉煌。然而路途艰险,一路上重峦叠嶂,需要每个人付出代价。扶贫攻坚如同一座山峰,我们要想完美的.成效就要勇于攀登,努力攀登。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登山如此,现在我们的扶贫攻坚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努力了,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努力了,就离我们预想达到的成功更近了一步;只要我们努力了,相信到20xx年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8

  不久前,电影《攀登者》发布了吴京版人物预告。

  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吴京是在腿伤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坚持拍摄,而且频频做出一些相当危险的动作,敬业程度实在令人钦佩。

  果不其然,许多网友都对吴京带伤拍戏的行为表示心疼和赞赏。

  不过吴京本人似乎根本不打算趁机炒作一番,只是简短有力的表示:为国登顶,每一个攀登者的骄傲!

  当然,如今的吴京确实不需要任何的炒作,他的名字,注定会载入中国电影史。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前,吴京包揽了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冠亚军的宝座,且凭借两部电影直接问鼎“百亿影帝”。

  吴京的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票房,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彻底扭转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格局和不良风气。

  在吴京凭借《战狼2》崛起之前,流量艺人可谓是大行其道,凡是能称得上顶级制作班底的国产商业电影,务必会邀请到至少一位的流量艺人来担当主要角色。

  但《战狼2》的空前火爆,不仅让国内观众见识到了实力派演员的魅力,更使得流量艺人不再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的“必需品”。

  紧接着,吴京又以投资人兼主演的身份带来了一部《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开辟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全新纪元,让更多的中国电影人敢于尝试这个之前专属于好莱坞的电影类型。

  而这一次,吴京又将主演一部阵容强大的国庆节献礼影片——《攀登者》。

  该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主要讲述上世纪50年代中国珠峰突击队成员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事迹。

  故事虽然简单,但意义却重大又深远。

  由于当时中国跟尼泊尔在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上存在争执,结果尼泊尔方面抛出一句:贵国都没爬上去过,凭什么分一半?

  正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我国珠峰突击队成员咬紧牙关,攻克重重困难,最终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顶端,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民族使命,家国大义,在这部电影中统统都会有所体现。

  对于吴京而言,他太适合出演这类主旋律影片,毕竟他是国内少有的既具备民族英雄气质又兼备硬汉精神的男演员。

  更何况吴京当前的人气在整个华语影坛都罕有匹敌,让他来担当主演,势必会吸引到无数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再加上章子怡、胡歌以及张译等一线大咖的参演,这部《攀登者》极有可能再次创造票房奇迹。

  其实以吴京现在的影坛地位,他大可以不必如此拼命,但他却为了一部电影的品质带伤拍戏,更能说明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真心希望国内的年轻演员可以向吴京这类实力派演员多多学习,名气再大,流量再高,都不及老百姓的口碑来得重要。

  最后,期待《攀登者》能够票房大卖,同时也向我国珠峰突击队的英雄们致敬!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9

  吴京carry全场,感觉不会点武功没法登山,和章子怡感情戏贯穿整剧,章子怡为吴京梦想登顶而不断奉献牺牲自己,或许是想表达牺牲小爱成就大爱吧(为自己爱人梦想成真,为祖国正名)为了突显井柏然牺牲的'悲壮,特意加了感情戏,感觉比较鸡肋。

  整体演员演技毋庸置疑,剧情整体流畅,夜里遇到强风那里效果不错,看着令人揪心,雪崩效果都挺不错,可惜胡歌角色也比较酱油,陈龙完全沦为了背景板。可惜这几个好演员……

  井柏然快要登顶成功时却牺牲,所以不到最后成功,都要猥琐发育,别浪(周同学感悟)

  胡歌夜里看到女医生冷,把自己睡袋割一半给她,导致自己第二天腿被冻而截肢,个人认为要不是队伍要返回,那胡歌就可能成为队伍前进的阻碍,女医生既然来登顶,应该接受专项训练,不那么娇弱,所以在特定场合,要先把自己顾好再顾别人,不然很可能拖累别人

  张译因第一次成功登顶而弄丢照相机一直自责,迫切想弥补过错,为祖国贡献,太过偏激,从而间接导致井柏然的死亡

  井柏然在吴京受伤后,奋然自荐做队长登山,为祖国贡献固然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考虑到他经验不足等因素,果然他牺牲了,所以做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要综合考虑实际因素

  最后要感谢历史前辈们为祖国强大所做出的一切努力牺牲,让中国测量出了珠峰新高度!我为中国自豪!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0

  国庆假期,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攀登者》主要讲述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可是,队长方五州因为救人,把相机丢了,没能拍到照片,因此,西方国家就说:没有照片,怎么能证明登上了珠峰。就因为这句话,让我们国家被耻辱、嘲笑了整整15年。终于,在1975年,国家决定,同志次组建登山队,经过多次的训练,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峰。终于迎来了攀登珠峰最好的窗口期,中国登山队终于成功登顶。

  在登山的过程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在李国梁的带领下,登山队再登珠峰北坡的第二台阶时,他被一个氧气瓶打中了脑袋,滚下了山,因为,他们的腰上都寄有线,便会把其他人也带了下去,可就在要落下悬崖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同志拿出镐子,将镐子打进了雪地里,其他同志没有落下山,但是,李国梁却吊悬在悬崖边上了,一个同志要他把手给他,李国梁同志却把相机给了他,把自己的`线割掉了,最后,相机保住了,李国梁同志却坠落山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到这句话:“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是啊!攀登着为了国家的领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登上珠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1

  国庆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他们经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而此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点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砺前行!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2

  距离《攀登者》要上映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目前这部电影的预售票房已经有5786万,高居国庆档电影的首位。好的演员好的团队用心拍出的好的作品,也本该有个好收获。

  电影的预告片也是陆续放出。最新国际版的预告片,比前几个预告片都要燃。作品中首次将电影中的”冲突“情节放出。这使得这部原本充斥着”危险“”挑战极限“的有着爱国情怀的登山类题材的电影,有了更多的吸引人去看的理由。

  《点将》版的预告,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平。只是简单地通过点将的方式引出(介绍)了片中的主演,同时非常简单潦草地告诉观众,电影讲述的是登山队伍攀登珠峰北坡的故事。登珠峰北坡,很危险,能登上去再活着回来,在当时,非常不容易。

  如果只有这一则预告,没有吴京的金招牌,片子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强大的。

  直到《最强联盟》人物特辑发布,”吴京品质“才从抽象变明确。演员在拍摄登山镜头的敬业,团结,自我挑战,的的确确让人有了一丝期待。在拍摄团队研究镜头要怎么拍的时候,吴京一句”不用研究了,直接来“干脆利落行动力十足。也更是一种对拍摄的最直白的负责:我直接演,演到镜头后的导演觉得满意为止。

  曾经业内和他合作过的人曾经说过,吴京是典型的对别人要求不严,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别人拍摄危险镜头的时候,最好可以替身上。但是他拍摄危险镜头的时候,却是一定要自己上。他是一个在拍摄的时候,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的演员。

  虽然很多登山的镜头并不是实地拍摄,但是吴京却感慨说,拍的时候,竟然是比在实地拍都疼。这也让很多登山的镜头在视觉上有一种惊险刺激但又特别过瘾的感觉。

  在登山训练营中的不少片段,也满足了人们对登山的猎奇心理。攀登训练时,井柏然手上,当镜头转向他的手的时候,你很难想象这是那个细皮嫩肉时尚又精致的帅气演员。在他旁边的人表示心疼的时候,他却抱着工作人员说”没事”。这时候,出现了字幕“有多疼只有井宝自己知道”。可不,好好的手上的肉生生地被绳子刮掉,那要多疼?

  别的不好说,和吴京这样的演员搭档拍戏,娇气是不可能有的。

  比较让人感叹的一点是,这部电影在宣传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突出吴京在作品中的核心地位。而是通过多部的剪辑,反复表示,登山是一个集体行动。大概,越是到了吴京这种地位和境界,越是会刻意的避免在宣传时以自己为中心吧。

  憋气训练的小花絮是难得的轻松一刻。吴京趴在水盆中不出来,张译在旁边开玩笑说(再不出来要)“叫救护车”。

  张译光着脚登山,露在外面的双脚明显已经冻得通红,他却在拍完戏的时候,却自己总结说,下次演得好一点,就不用冻那么久了。

  好演员的敬业和素养,真是让人叹服。

  在剪辑的最后,出现了一句最有意义的话“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它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对于拍摄这部作品的工作人员来讲,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对于观众来说,可以从大荧幕上见证这件事,也是一件值得让观众骄傲的事。因为我们的国内,我们国家自己的好的演员,把静默于历史中的有意义的事情,最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出来。

  英雄,该被铭记,而不该无名。

  另外几则预告,包括人物预告,依据是比较平的风格。直到今天,电影的国际版预告发布,作品才算是肯拿出看家本领放了大招。

  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方五洲,在第一次登上珠峰遇到雪崩的时候,把手中的摄影机掉了。也是因为此,西方不承认中国人曾经登上过珠峰。

  也是因为此,曲松林(张译饰)指责他的鼻子说”你凭什么把我的摄影机丢掉“。因为,方五洲曾经丢掉的并不是一台单纯的摄影机,而是中国人曾经踏上过珠峰的.铁证。

  这时候的方五洲对着曲松林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杀了我吗?

  登山有多不易,丢了摄影机有多不能被原谅,可见一斑。

  再次登峰的登山队,面对的不仅是登峰时的各种艰难和不易,还有恶劣到冲顶行动要被叫停的天气。登山队员们会喊”我快坚持不住了“,吴京也会执着的坚持”继续前进“。

  在登山过程中,惊险场面频出有人跌落悬崖,也有吴京在白雪茫茫的山峰上纵身一跃生死未卜的惊魂一幕。

  预告片把以往观众所不知道的登山队员中的小故事讲了出来,也把登珠峰这种极限运动中的危险,刺激,自我挑战决不放弃发挥到了极致。是一部会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最后又会热泪盈眶的电影吧。

  吴京在接受采访时,也首次回应了这个题材类型的电影,可能会票房不佳的外界的质疑。吴京说,对他来说,他尝试了一个新的类型的电影,本身他就赢了,这也是他最大的财富。

  听到了他这番话的观众也表示,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不怕失败敢于尝试的做法,才让他这么成功吧。

  以往的国庆节选电影,是看这个还是看那个的问题。而今年的国庆节,大概是先看哪个,再看哪个的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国庆节的三部大片,你会先看哪一部呢?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3

  国庆假期将至,国庆档电影也已经蓄势待发,9月23日,国庆档电影种子选手之一,由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等人主演的剧情冒险电影《攀登者》举行了国庆上映前的全球首场放映,就此,《攀登者》的首轮口碑出炉。

  《攀登者》这部电影首先在演员阵容上是毫无疑问全明星阵容,吴京、胡歌、章子怡、成龙、井柏然、张译等等,都是实力大咖,就凭这些演员阵容,这部电影就已经吸引了很多观众忍不住要去看了。

  根据9月23日有幸参与《攀登者》全球首映的各位观影者的反馈来看,目前大家都对《攀登者》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首映礼上,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现场还给大家透露拍电影的一些台前幕后,那就关于胡歌拍这部电影时的一些小插曲。

  据董事长任仲伦透露,在拍摄《攀登者》期间胡歌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很多粉丝应该也都知道,那就是在胡歌拍这部戏期间胡歌的妈妈去世了。在电影中有一段胡歌饰演的杨光在病床上和队医讲的话,在胡歌妈妈过世后,胡歌主动要求重拍这段戏,胡歌将这部分情感投入到了角色和情节演绎中。

  虽然听起来这个小插曲让大家为胡歌感到心疼,但也直接反应出了胡歌对演员演艺事业的执着,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先不管电影中胡歌的表现如何,就胡歌的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所有观众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还没看电影已经被他的行为所感动。

  《攀登者》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感动和泪点的`电影,由于观影人都签有保密协议,并不能对大家透露太多的剧情,但是目前都用了“热泪盈眶”、“年度最佳”、“震撼感动”等词来表达了观影之后的感受,可见这部电影的质量已经很稳了。

  20xx国庆档总共有三部电影是大家最关注的,除了吴京和胡歌的这部《攀登者》之外,一部是由黄渤、张译、葛优等人主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另一个是由张涵予、欧豪、杜江等人主演的《中国机长》,也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都不容小觑。

  至于到底哪部电影将会成为20xx年国庆档电影中的黑马,哪部电影将会夺得票房冠军,现在还不敢提前下定论,大家只能坐等国庆假期见分晓。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4

  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5

  距离10月1日还剩十天左右,准备在国庆档上映的三部大片《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也都分别开始了各自的宣传。每一部影片都是大咖云集,每一部影片都让人期待不已,这个时候比较艰难的就是观众们了,究竟是该选择哪一部好呢?

  这三部影片中,关注度最高的应该要属由吴京领衔主演的《攀登者》了,中国电影票房第一人带领着中国十几位实力派演员征战珠峰,这个看点就已经足够吸引无数的影迷去期待了。最近,《攀登者》中的主演们也是到处在宣传着自己的新片,也都分享了一些各自在拍摄时候的趣事。主演之一的王景春最近就透露,自己与《攀登者》中的另一位主演井柏然之间特别的缘分。

  说到井柏然,年轻一些的朋友们应该都认识,是当前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演技派小生之一。出演了不少影视剧作品,《捉妖记》、《后来的我们》等等,很多作品都是叫好又叫座。而王景春大家可能就会有些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是看过他的作品,但叫出来名字,要知道人家可是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哦!

  那么王景春与井柏然究竟有着怎样的缘分呢?这个缘分还要说到十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女孩冲冲冲》,这是二人的第一次合作,二人在剧中饰演的是同学。然后二人的第二次合作就要追溯到20xx年的电影版《盗墓笔记》了,二人在电影中,井柏然饰演的是闷油瓶,王景春饰演的则是吴三省。

  熟悉《盗墓笔记》原著的都知道,闷油瓶的'真实年龄是比较大的,但是现实中,还是跟另一位男主吴邪称兄道弟,算是平辈吧!吴邪要叫吴三省三叔,虽然闷油瓶不会这么叫,不过吴三省要比闷油瓶长得老已经成为了大家认定的事实。

  所以,王景春与井柏然算是从同学辈经过了八年之后变成了现在的叔侄辈,这个落差还真的有点大呀!这次《攀登者》已经是二人的第三次合作了,目前二人饰演的身份还没有公布出来,所以这次在《攀登者》中二人又会是什么样的辈分还不得而知。

  其实生活中的王景春也确实比井柏然要大个16岁,叫叔的话,确实有点过了,叫声老大哥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落差,主要还是以前饰演过同学这个经历给闹的。这样说来,既然有这样一位实力派的老大哥,井宝可要多跟老大哥取取经,请教请教如何成为一名影帝。毕竟像影帝这样的殊荣,是对于一个演员演技方面最大的认可。井宝未来可期哦!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05-08

《攀登者》观后感05-23

《攀登者》观后感11-09

攀登者观后感11-28

【荐】《攀登者》观后感07-19

最新攀登者观后感12-06

攀登者观后感5篇07-05

攀登者观后感15篇12-01

攀登者观后感(15篇)01-31

电影观后感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