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2-11-19 16:33: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七天假期,我们没有出去旅游,有较多时间。妈妈(她最爱美食)推荐我看《舌尖上的中国》。

  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景观丰富的国家。因为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种景观,所以造就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通过采集、捡拾、挖掘、捕捞,得到了这份自然的馈赠。

  转眼到了夏天,凌晨三点,卓玛和妈妈到云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里寻找松茸(只有在无污染的地方才有)。卓玛突然在松针下找到了一朵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卓玛说:“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采到一朵松茸。”松茸从土里挖出来了以后,必须要用松针盖好,以防止菌丝的损坏,便于让松茸更好地继续生长。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时候松茸的伞盖有没有打开,如果打开了的话,就不珍贵了。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的价格能达到1600元。

  到了冬天,吉林的查干湖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今天的天气很好,收获也很大,捕捞到了满满一网鱼,但是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网里都是大鱼,没有小鱼,那是因为网的口径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鱼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这样就可以保证来年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云南,人们用本地的矿盐腌制火腿;在两湖地区,人们在淤泥里采集莲藕;在海南,人们出海捕捞海鱼,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如果我们对自然保护得越好,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就越多。我觉得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垃圾分类、节约用电、一水多用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央视一部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全社会的追捧和赞誉,总是没能静下来仔细观赏这部传奇纪录片。偶然一天,看见了一本同名的书籍,极大地引起了的我的兴趣。细细品来,还蛮有滋味。

  一直对食物有一种执着,执着地相信食物传递给味蕾的信息会被大脑封存,味道是有记忆能力的。世界上的国家借着其独特的味道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味觉倾向和饮食习惯。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为一种文化和习俗,这便使得我们流连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而中国,坐落于东方的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这里有稀奇的山珍,这里有令人回肠的美食,这里有包含生活五味杂陈的味道。

  不知你有没有察觉过,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嘴里常常提到的关于某种记忆,其实大都来自我们的味觉。食物是带有很深的记忆的。食物于我的记忆,可以说是的儿时记忆,是家的记忆,是亲人的记忆。

  总记得,小时候奶奶会在过年时在饺子里包上各种各样的东西。看着大锅里的饺子煮的咕嘟咕嘟的,由衷地欢喜。妈妈会教我包饺子,现在长大了,就学着给父母包饺子。在儿时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这样,无论我走到哪儿,都会想起父母家人,都会想起那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永远忘不了那个味儿。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代代相承,他们传承给下一代的东西,下一代也会继续传承下去。就像饺子,就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忆,一种食物的记忆。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看上去似乎都很相似,可以用来区分的似乎只有饮食和那弥漫在城市上空的味道了。每个城市,每个种食材,每个味道,其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这许多故事构成了一个友情有味的中国。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种思考,一种脱离食物作为充饥果腹以外的意味。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从古代文人雅士吟诵的美食诗句到现代每每被人们提到的“食文化”,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文字积淀构成了一场永不散席的文化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么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采摘松茸的卓玛、出海打渔的林红旗、年迈的鱼把头,还是挖藕的兄弟俩,亦或是种笋的老包、阿亮,研制火腿的诺邓父子……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干着平凡的事业。但正是这些生活简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一道道人间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形容,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自然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

  国产美食文化纪录片,一部让人欣慰的片子,是一个很好地开始,可惜太短了。

  这部片子珍贵在其严肃纪实的手法,朴素地展示了手工艺人的价值,向观众呈现了全国各地特色文化。

  我国的美食文化名镇四海,源远流长,赞美致辞难以言表。即使在工业革命的袭击下,国人仍旧保持逛集市,对食材的追求精益求精,延承创新了我们的国宝文化。

  正如我所说赞美致辞难以言表,我所等待的纪录片不是歌功颂德的贡品。这部片子真正展现了全国各地的手工艺人,他们平常,踏实,延续着祖辈们的手法,耕耘,制作。这是有力度,有内涵纪录。

  每一集,都有让我惊叹的新发现,或是从来没见过的美食,食材,或是从来不能想象到的制作方式。

  如有不足之处,是篇幅比例上的混乱。每集45分钟居然囊括那么多的内容,相比片子表达中肯的前提下,相对草率,遗憾。比如,每集在一个宏大标题地下,或南或北的采访了很多不同手工艺人,厨师等,略显次序上的混乱。如第三集“转换的灵感”表述了:豆腐,奶酪,酒,酱油。每一种(除奶酪外)都是中国美食的代表作,用一集篇幅囊括,可惜。

  本篇从头到尾几乎只有旁白,有时旁白过多歌功颂德,45分钟很珍贵,在纪实,或赞美中,我选择纪实。

  时不时我很乐意听到手工艺人和旁白的对白,这样延续朴实的纪录手法,更生活化,也更有说服力。

  我期待一个如此高质量的纪录片,每周都有播出,将本片作为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几千几万个无数的篇章描述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非常好的美食节目,当然我也不会放过这本书。我不仅是被,书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从美食中体会到人生百态。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无奇的家常菜往往会成为味觉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当你怀念故乡时,家的味道也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家常》这一个章节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烧肉,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味觉与嗅觉的盛宴,还会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朴的爱。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并不富裕,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他们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就是他们的.家。

  我发现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章节里,有许多内容,其实与红烧肉并没有关系,和总是与食物本身不一样,偷偷在告诉我们什么。比如“五年来,父亲从没有来过上海。”我在这里会感受到,父亲争取每分每秒挣钱,想让紫玉过上更好的生活,表达出了无私的父爱。“五厘米厚的笔记已是第四本,女儿的专业课,妈妈从未缺席过。”妈妈记得如此细致的笔记,代表着他对女儿的期望,也代表着细腻入微的母爱。这样普通的红烧肉,凝聚了一家人的爱,我们家也是如此。

  时间很快过去了,哥哥越来越大,已经不怎么爱说话了,每次回家爸爸妈妈都会准备丰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时,冷漠的哥哥才会找回一点热情,家里也会找回更多的温暖。

  就像书中告诉我们的:“总有一种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

  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昨天晚上实在没时间,仅仅看了一集半,就断网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

  首先,最让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种毛豆腐,我吃过,在数分老师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还有臭鲑鱼和火腿汤我都有吃到诶,就是纪录片里讲的那些美味。

  xx的维度和徽州一样,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样出名啊。x唯一有印象的是纪录片里说的"x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酱鸭",大一那年到x玩,回来给高中班主任带了这种当地特产,也不知道老师觉得口味怎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鸣谢单位,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单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x电视台",我还以为x的某个美食也有介绍,甚至会有万年的贡米的,但是七集看下来都没有看到关于x的美食上场。x、x的面食,东北的泡菜,x的火腿,竹笋,x的松茸,x,x,x的辣食…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x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为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么黏,吃多了容易胀气的,他们怎么会以这个为主食啊!我们只有打麻糍的时候或打年糕的时候会用糯米的。

  这个纪录片确实很赞!尤其是那宣传片的首页,如果没有看到镜头最近的筷子,远看还以为是红色的写意山水画,实则是腊肉的红色纹理,那么富有文化底蕴…

  我知道,我所品尝到的仅仅只限于川菜和徽菜,但是,这一记录片带我领略了中国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留在脑海的不仅仅是那热腾腾的氤氲的美食热气,还有中华文化的底蕴悠长,以及味蕾中对大自然最为无私馈赠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7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说的话就是:“吃饭没呀?”这让外国人惊讶不已,中国人怎么就对吃如此情有独钟?确实,“民以食为天。”从人们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时代,人们吃的东西也是不同。人们说:“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从舌尖上去看中国。

  奶奶——麻烦的粮票时代

  在我奶奶的那个时代,资源紧缺。什么东西都要靠相应得票(比如:粮票、布票、油票……。)才能换取物资,并且要到供应站才能领到。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据奶奶回忆:一次过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应站换些粮食。这时,正值排队高峰,供应站门口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领到了。可这个时间别说是午饭了,就连这年夜饭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而这年夜饭吃的又是什么呢?腌萝卜、腌白菜,几碗稀粥,中间放一个盐罐子,就凑成了一桌“别具一格”的年夜饭。“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饥挨饿了!”说到这儿奶奶发出了感概。

  妈妈——“奢侈”的小康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们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腌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锅清粥也被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所替代。我听妈妈说:到了80年代后期,在“饮食大舞台”上粗粮“退了休”,细粮成了“配角”,人们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晋升“主角”。还有更另类的:什么蛇、鼠、果子狸纷纷出笼……

  我们——饕餮的营养时代

  到了我们这一辈,鲍鱼、鲈鱼等“土豪式”食物已举行了“闭幕式”。人们对养生又多了一重认识,个个都追求起“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来。粗粮重新“上岗”,颇受人们青睐。乳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巅峰!怎么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今天,人们吃着并选择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在21世纪清醒而大步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8

  前几天,我们全家去大西北旅游,那里的饮食习惯和苏州有好大的差异,比如说,每顿都会有白馒头,有老酸奶,还有西北人喜欢吃的酿皮、甜醅……,我这个江南人还真是吃不习惯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吃的东西不一样呢?妈妈告诉我,这就叫做饮食文化。

  回到家,妈妈打开电视机,让我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总共7集的纪录片,我竟然一口气看完了!在厨师们的那双“魔手”上,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已经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仿佛听见了那些美食对我的召唤,真希望电视机里的食物能马上飞到我的面前。

  之后,我的心难以平静。我问过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朋友,他们都说看了之后很饿,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播出这部片子,真的纯粹是让我们了解美食吗?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农民们,也许,他们没有读过书;也许,他们的条件没有我们优越;也许,他们没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们有的是勤劳朴实的面庞,坚韧能干的手和善良乐观的心!其实,播出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扬中国人勤劳而又坚韧的性格,是这些,成就了我们大中国的各色饮食文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谁都会背诵,但是,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我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再看看碗里桌上剩下的米粒,总会十分羞愧。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食,也要感谢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们,我们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让美味不仅留存在舌尖,更要渗透到我们的内心!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很受欢迎,很多朋友都在推荐,作为崇尚中华美食的饕餮,我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看完了整整7集的纪录片。看完后,觉得在感动之余,更耐人寻味。

  感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身在异国他乡,看到祖国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和以前并不知道的美食及其相关的文化习俗,让我倍感亲切。然而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样的是,纪录片并不是以很系统的方式来介绍中国的美食,而是从一个更特殊的角度来介绍——美食与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写,挖藕人站在满是淤泥的池塘边,抱着刚挖上来的藕,充满成就感的微笑;云南边陲藏民冒雨上山挖松茸,及在之后拍卖松茸时充满焦虑的眼神;陕北大叔,骑车三轮车卖黄馍馍时,充满劳动自豪的话语。因此纪录片所写的美食,并非都如艺术品般的精致,而是从食物最本质的功能出发,着重了食物与劳动人民的紧密联系。这部纪录片并不旨在全面地介绍中国的美食,而是想借美食来歌颂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其对食物的淳朴的追求,与当今中国充满食品安全事故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象是一种最终幻想,或者纪录片策划者想借此来唤醒人们心底最根本的良知?看到纪录片又介绍了很多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食物,我又想,策划者可能还想借此来团结全国各民族?

  不管如何,这部纪录片的出发点是美好的,表达方式除了新颖,更重要的是让人感动,那种从最心底处,对诚实劳动的赞美、对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的感恩及人与大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向往与呼唤,看到在纪录片里出现的那些淳朴而善良的人们,我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能感动到更多的人,还原食物及大自然本身所应包含的满足与真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

  这一天,我打开电脑,看了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叫《自然的馈赠》。看完之后,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一开始我怀疑这不会是一部关于一些美食的纪录片,结果却是这样。我对美食不感兴趣,但我完全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因为我看到了美食背后农民的艰辛,那些场景仍然让我难忘。

  影片开头介绍的是山菇,是野生菇的一种,真的很少见。每天早上,一个小女孩和她妈妈都要在凌晨三点起床走山路去找山菇。他们在挖山菇的时候,不要破坏山菇的根部,小心翼翼的把山菇拿出来,然后把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菇重新长出来。小女孩说:“一定要凌晨三点起床去找山绒。现在是雨季,山绒长得比较好。很多人挖,晚了就被别人抢了。”多么简单的语言,多么彪悍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个烤山菇可以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拿起菜单,挥挥手,财大气粗地喊:“给我最贵的。”你有没有想过,美食的背后是早起贪黑的农民的劳动?当你离开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的剩菜,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农民每一滴汗水的结果?

  当你在酒店里挥霍东西的时候,你理解农民找不到蘑菇时的绝望吗?你忽略的剩菜是农民视之为珍宝的食物,你视之为珍宝的金钱让农民视之为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的辛勤汗水更可耻,浪费大自然的馈赠更可耻。别人可能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才会欣赏,但每一个农民看到家乡播出的产品,不仅仅是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不亚于汪曾祺对别人谈论家乡鸭蛋的回应,因为纪录片记录了他们的辛苦,记录了他们不怕苦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美食,也是中国的勤劳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1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听说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很火,但真正让我看下去的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不由决定在异国他乡一饱眼福。

  看完《自然的馈赠》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话:永远心存感激。

  感激家乡。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有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食物供应的包围中长大。高中毕业后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现在工作,离家更远,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里,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风光优美,毒枭可怕。曾经因为来自云南而自卑,曾经不喜欢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乡云南,不应该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争夺GDP。它永远不会因为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而成为经济强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保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电影里卓玛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就不会有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惊讶的表情。“你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好?”你英语说得这么好;你走了这么远.“是的,我来自云南。我离开家乡不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落后,而是我在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轻的时候就想追求挑战和超越,想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遍海外。总有一天,“蔡赟孩子”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卓玛采松茸,林红旗出海打鱼,老鱼头,兄弟们挖藕,老鲍和阿良种竹笋,诺登和他的儿子发展火腿.都是普通人,为了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淳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来形容。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2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是拍给大多数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的纪录片,它表达的是在中国传统美食和人民生活之间温情和朴实的传递。

  就我个人而言是从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在每个地区城镇,最当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难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朴的美味都隐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处只存在短暂时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当地人并且生活在城市中,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那种美味。

  描述养蜂人的那个,养蜂夫妇一年有十一个月在外游荡,为了养家糊口,但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种不需要受人束缚的自由,很佩服。离乡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团聚半个月伴随家乡美食的饱腹和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后,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说中国古老的麦客,也就是割麦人,工业化的进步人工劳动力已日渐消失,一天下来两双手在稻田里的挥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东家吃顿朴实鲜辣的晚饭补充能量。出来一趟十几天四个人赚不上一千。

  就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来说,大多数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么生活品质,豪车名牌,旅游散心,老百姓们没看过什么外国纪录片,看美剧英剧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们看来,这个纪录片有触动到内心,描述的是朴实的美食令当地人感叹对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他们口味的纪录片了。

  对于大多数人就想活着过日子生活温饱的中国社会,希望我们这些不过是念了些书看了点东西肚子里有点文化的会注册豆瓣的人,不要非去钻那个牛角尖。美食纪录片嘛,看着是那么回事就好。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3

  《舌尖上的中国》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后蕴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厨”不仅在节目中学到了许多美食的做法而且还增添了许多(领略了)“语言”(的)魅力。

  瞧,海洋的妈妈正一边看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一边在照着节目炒菜。终于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兴致勃勃的夹了一口,然后带着哭腔说:“妈,菜太咸”。海洋妈拍拍他的肩膀说:“那就让时间冲淡它吧!”多么幽默的妈妈啊!

  说起吃,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不得不说---饺子。它也是我的最爱!

  总听父母说,他们小的时候,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一顿饺子。可是现在的吃货们是何时想吃就何时包煮。我作为现在的中国吃货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妈妈包的小白菜馅的饺子。先说说饺子的形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巧玲珑”。一个个又圆又小的饺子整齐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谓“浓缩的都是精华!”煮好后的饺子更是漂亮,那饺子皮几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绿,轻轻地咬一口,饺子馅的热汤(清香)便溢在(满)嘴里,享受着汤中浓浓的美味!怎么样,有没有垂涎三尺的感觉呢?这就是我家饺子的与众不同。妈妈告诉我,这用来做饺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和面也有讲究,要揉得有劲道,这样包出来的饺子馅鲜皮薄才真正好吃。

  妈妈的饺子常常让我回味无穷,因为我知道饺子不仅味美,还包着对儿女无限的爱!

  每个吃货都有自己最爱的美食和最难忘的故事,那么你是吃货吗?你最喜欢中国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光内容和画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解说词也屡屡打动我,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第二例子: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片尾一段文字: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第三个例子: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第四个例子: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的“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第五个例子: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的“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资料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这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明白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样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采摘松茸的卓玛、出海打渔的林红旗、年迈的鱼把头,还是挖藕的兄弟俩,亦或是种笋的老包、阿亮,研制火腿的诺邓父子……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干着平凡的事业。但正是这些生活简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一道道人间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形容,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自然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1-04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篇07-07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合集15篇)11-05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通用15篇)08-04

中国机长观后感11-17

《中国机长》观后感11-13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08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11

《地球上星星》观后感07-13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