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观后感范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游记观后感范文1
读了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受益匪浅。小说中我最喜爱的人物是孙悟空,他的本领大得很,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善使一支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威力无穷的金箍棒,尤其令人羡慕的是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识别妖魔鬼怪,易如反掌。
在小说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里,孙悟空火眼金睛的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为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白骨精千方百计接近并迷惑唐僧:第一次变作“月貌花容的女儿”,径奔唐僧;第二次变作年满八旬的“老妇人”,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第三次变作一个白发苍髯的'“老公公”,路都走不动了还念经。三般变化,加上花言巧语,哄得唐僧善恶不分赏罚不明,那猪八戒更是神魂颠倒丑态百出,却难瞒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最终“棍起处,打倒妖魔”,“断了灵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观察事物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来的。我们要想拥有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也必须在现实生活这座大熔炉里磨炼自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立于不败之地。
西游记观后感范文2
近日,追看新版《西游记》,虽然有些台词雷人,但是在细节方面,还是颇下功夫的。才看到前几集,将所想到的记录下来:
唐僧在取经团队中是领导,其下有三个员工,悟空是技术精英,八戒是润滑剂,沙和尚是劳模。
在西行的道路上,都是靠三个徒弟和外援神仙解决问题的,唐僧好像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刚开始悟空还骂唐僧是脓包,不会飞也不会法术,但是唐僧为什么能当领导呢?
我分析主要有几个原因:
1、唐僧是取经精神领袖。2、唐僧的外部资源多。
这和职场一样,很多人抱怨事情都是自己的干的`,好像领导什么事情都没干,凭什么当领导啊?
其实不然,领导之所以能当领导,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只要能能带领团队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就是好领导。
所以,如果你是职员,请尊重你的领导。如果你是领导,请尽量放权,做一个悠闲的领导。
西游记观后感范文3
7月1日,是《吴承恩与西游记》开播的日子。为了能够更好地观看这一部3D立体电视剧,我让奶奶买了一副红蓝立体眼镜。
晚上7点,《吴承恩与西游记》开播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吴承恩与西游记》的立体效果到底怎么样。终于,到了立体的时候,我马上戴上了立体眼镜。哇!好逼真呀!孙悟空好像向我走来;刺刀朝我飞了过来,还有很多这样的片段,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屏幕,唯恐有没有看到的内容。
你猜,7月1日晚上,有多少山东人民在观看《吴承恩与西游记》吗?哈哈!告诉你们,山东有一半多的.观众在观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电视上一报道这一条新闻,我就感到十分的惊讶!我怎么都不会想到,《吴承恩与西游记》第一天,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在观看。
《吴承恩与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吴承恩是怎样写《西游记》这一本书的,也写了吴家是怎样跟罗家斗智斗勇。吴承恩和孙悟空这两个角色都是由六小龄童扮演的,除了沙和尚是刘大刚扮演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原班人马。
西游记观后感范文4
今年暑假,电视上又在放《西游记》的动画片,我又跟着看了一遍,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看,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这部动画片讲的是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动画片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刻画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奋不顾身,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刻画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的形象。在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最终圆满的取回了真经。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经历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魔鬼怪多么的阴险狡猾,孙悟空和他的师弟们都一一打败了妖魔,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看完这部动画片,我觉得要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让妈妈把这本书买回来,看看原著。
【西游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观后感11-09
西游记观后感11-03
《西游记》观后感06-10
[收藏]观后感西游记01-17
西游记观后感(15篇)11-27
西游记观后感15篇11-18
西游记观后感精选15篇06-25
西游记初一观后感05-21
《西游记》观后感14篇02-25
《西游记》观后感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