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育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教育工作总结1
不知不觉间,又一个学期逐渐走到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与孩子们的小班生活将要画上句号。去年哭哭啼啼迈入幼儿园的孩子们即将踏入中班,成为哥哥姐姐。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这学期我们一起生活、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进步”,这是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回顾这一学期,我们竭尽全力,倾注热情,努力完成了所有工作。
生活自理方面,幼儿的发展是在活动中逐步实现的。孩子们作为生活的主人,小班生活活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内容。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生活技能,更让他们体验到自我的价值,获得了自信。
接下来,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活动、游戏以及奖励形式,积极引导孩子们吃完自己的饭菜,确保不留米粒。能力较强的孩子与能力较弱的孩子分别就餐,避免在众多幼儿面前喂饭。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尽心尽力,手把手辅导他们独立用餐。
天气逐渐转暖,孩子们的衣物也开始减少。于是,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脱裤子和鞋子,试着在小便时自行动裤,拉好松紧带后由老师检查。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自己拉裤子,午睡时也能够自己脱下裤子。
现在的小朋友在家中吃水果常常是由父母剥皮喂食,因此在集体生活中面临了一些挑战。为了让孩子们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利用午餐时间吃水果的机会,遵循教育源于生活的原则,通过儿歌、示范与实践,使孩子们迅速掌握了剥水果的技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孩子们在吃苹果、香蕉等有壳水果时,都会主动剥去外皮,并把剥下的皮放到自己的盆里,自信地享用水果,无需老师或阿姨的帮助。
在行为习惯方面,孩子们的习惯在日常生活的熏陶中逐渐形成。因此,建立和坚持教师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十分重要,明确何时何地做什么,怎样做都要形成常规。
在这个学期,孩子们在听信号的反应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不论正在做什么,当听到老师的琴声时,他们会根据音乐的节奏开始整理玩具。当老师的演奏速度减慢时,孩子们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并开始收拾;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孩子们的动作也会加快,整理得井然有序,随后与老师一同拍手。
“满了,满了”这句话几乎成了孩子们的日常用语。当他们去洗手时,看到前面排队的小朋友,后面的孩子会在门口停下,等待轮到自己进洗手间,避免了拥挤现象。而在自选游戏中,以前孩子们常常争抢精致的玩具,现在,当他们看到自己想玩的地方已经被其他小朋友占满时,会耐心地说:“老师,那边满了,我等一下再去。”
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赋予孩子们适度的自由,使他们能够表现得愉悦自在,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孩子们心情愉快的重要保障。
在教育教学方面,春天的脚步逐渐临近,自然界万物复苏,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教育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知识和探索机会。因此,我们与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种植活动。在豆子发芽的.小实验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豆宝宝进行种植,大家各自的选择不同,如黑豆、黄豆、绿豆等,并自豪地称呼它们。
每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将豆宝宝放进纸杯中,生怕弄坏了它们。在给豆宝宝加水时,两个小朋友在旁边认真讨论,一个说:“水放少点就好了!”另一个则坚持:“不行,要放多一点豆宝宝才能喝到!”有几个孩子跑来询问老师:“老师,要放多少水呀?”对此,我们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请每位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法添加水,并观察杯中的水量,大家发现水量各不相同,孩子们很快便会发现,谁家的豆宝宝长得最好,进而产生更多的探索。
在家长工作方面,家长是我们与社会连接的重要窗口,他们关心着孩子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本学期中,我们本着帮助家长消除顾虑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家访,不料这一小小的举动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家访中不仅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办园宗旨、课程安排和教育特色,还强调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与方法,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教育。此外,借助接送孩子的机会,我们与家长探讨教育经验,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保教工作。我们通过每周的反馈表及时向家长通报教育内容,并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同时,根据家长的需求,建立了书面、电话和家访等多种联系途径。
经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孩子们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老师和阿姨的心愿。在今后的保教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关注孩子们的点滴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与他们的每一天都充满欢乐和新鲜感。
幼儿园小班教育工作总结2
从多元智能的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较强,而这些能力又有一个共性,就是容易被个体所处环境的对象所控制与塑造,他们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喜欢想像、设计及随手涂鸦,喜欢看书中的插图,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录影带、幻灯片、游戏等内容。同时,他们又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的肢体语言,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演戏、动手操作等方式。而他们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相对较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力图利用他们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较弱的方面加大刺激的力度,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接受老师的有意识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根据学生在空间和自然观察等智能方面的优势
在课堂中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录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用“中国表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尊是怎样获得的;在第三课用“如此依赖”来展示依赖的危害性;在第四课用“双响炮”中的片断和“残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以及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用“生命的强音”来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录像来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肢体-运作智能的优势
采用“用小品再现知识”的形式进行授课。主要采用两种形式: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识表演出来,并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小组同学的思考,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2、以教师事先设置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续编小品的发展和结局,并把它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智能优势,还为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弱势提供了机会,因为,编小品的过程必然要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使他们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项得以提高。
三、安排座位时按照智能互补的原则来进行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续编故事发展和结局时能够优势互补,尽可能让语言文字智能较强的同学来叙述故事的结局,而让肢体运作智能较强的同学来表演故事的发展,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运用数理智能运用推理的方法来续写,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智能弱项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
四、采用“强强联合”、“弱弱联合”或“单打独斗”的方式迫使某一方面智能较弱的学生必须走上讲台
使他们的潜能开发从不自觉到自觉。在实验中我发现,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虽然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发展,但是,却不利于个体的良性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那些思维较活跃,语言智能较强、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往往是小组讨论中的最活跃的分子,而语言智能较弱,人际关系智能不强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总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我打破了常规的分组方式,根据本班的学生智能情况,采用“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的方式进行分组,而且组分得较小,故意在分组时出现单数,三人一组,而且每次活动的分组情况都不一样,这样一来,几乎没有固定小组,迫使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要和不同的个人取得联系,扩大了学生的交际面,弥补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较弱的情况;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理较强,在强弱的对比明显的情况下,较弱的小组很容易投入到活动中,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原来不爱发表观点的同学一改常态,活跃起来;而能力较强的小组,看到较弱的小组成员的状态也不敢放松,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由于本班人数较多,还不能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智能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分组的结果和预期结果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为了使上述情况能够得以好转,我认为,在每学年初都应该对学生的智能做重新的测量,并且在测量前和学生讲明测量的目的和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测量时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使教师得到真实有效的数字,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较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利用老师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实验的效果,为新的研究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鉴于此,我想在新学期开学时,对学生做一次智能测量,与初一年级的测量做一个对比,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再制定新的实施方案。
【幼儿园小班教育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工作总结11-09
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6-05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02-17
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小班11-30
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12篇06-05
幼儿园第一学期小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3-22
幼儿园小班的工作总结06-29
幼儿园小班工作总结10-25
小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1-19
小班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