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更美语文课》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0:01: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君《更美语文课》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君《更美语文课》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君《更美语文课》读后感

  早就听闻王君老师,她践行和倡导名为“青春语文”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很多年轻教师。偶然的机会拜读了她的《更美语文课》,便被她深深吸引,她所倡导的“青春语文”真正体现了整合教学的魅力,大眼光,大智慧,创设出语文教学的大美之境。

  王老师的这部著述探讨的核心话题是“群文教学”。“群文教学”就是以一篇文章或一个主题为基点,纵向或横向拓展,从而形成一个“文章群”而进行教学。

  “群文”的思想与“整合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骨子里都是“联结”的思想。她说,“联结”就是你听到了其他生命的呼唤,你想打开自己,拥抱其他的生命,拥抱这个世界。当你对联结有了渴望。在课堂教学中,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瞻前顾后”,去“前后勾连”。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从来就没有孤独的语言符号,更没有孤独的文本,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总是在呼唤,在应答。语文教师如果眼界开阔,胸怀浩大,那各种语文因素就会如千军万马,被教师排列组合。教材上下,风起云涌;课堂内外,风云际会。语文教学彻底摆脱了小家子气,而拥有了大格局、大气概。群文的追求,体现了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追求。他走向的是九九归一的“和”“合”之大境界。这也是青春语文的精神追求过程: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我”走向“我们”。

  这部著述中,我对王君老师执教的《陋室铭》《爱莲说》群文教学课例印象深刻。这两篇不同作者、不同内容、相对独立的文本,王君老师为什么要将其联结呢?这两篇文章的同类信息是什么呢?王君老师认为,这两篇文章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其实就是周敦颐,刘禹锡的人生选择、生活志趣、精神追求一致。在教学设计中,王君老师整合了教学目标,为此,她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指导朗读,扫清字词障碍。第二课时设计了核心的教学目标: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接下来王君老师整合了探究问题。王君老师将课堂分为两大部分:“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结尾其实还可以独立作为课堂升华的第三部分,“感悟——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教学板块清晰且环环相扣。王君老师为了使训练更加扎实有效,在整合中还设计了对比,诵读,整合中更有生命教育。周敦颐与刘禹锡的人生选择、志趣追求,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王君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打通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他们的心灵通道,做一个志趣高洁的人,情怀高远的人,做一个有志于天下的人,这样的生命教育,潜移默化,了无痕迹。

  群文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者要有宏阔的视野,敏感的心灵,还要有创新的勇气。要有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我”走向“我们”的精神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语文的大千世界培育出更加绚丽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