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

时间:2025-01-06 09:11: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乌塔》读后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塔》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乌塔》读后感15篇

《乌塔》读后感1

  我读过最感人的故事是《乌塔》,因为她独立生活的能力深深吸引了我,使我惊叹!

  乌塔十四岁就开始自己一个人环游世界,我现在也十一岁了,一个人连出门都不敢,因为妈妈看我出去了,就会说:“不要出去,不要出去!”我想试试也没有机会。她的旅费也是自己用三年时间干活挣来的,没有向爸爸妈妈要,可是我每天上学都要用零花钱,这些钱都是向爸爸妈妈要的,从没有把钱存下来。在我们中国现在像她这个年龄的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做,整天呆在妈妈怀抱里成长,只能在电视里看看世界,那样不但长不“高”,而且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新鲜、美好。

  从这篇课文中我发现乌塔国家的教育方法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法不一样,德国的教育方法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对中国的大人有个建议,可不可以改进一下中国的教育方法,让我们这些孩子从小也自立、自强。

《乌塔》读后感2

  《乌塔》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小女孩乌塔为了独自游历欧洲,竟为之准备了三年之久,并且在游历的过程中体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如果不是亲口读到和了解到,我绝不会相信。她毕竟才十几岁呀!读完这个故事,我才明白了这是千真万确的。

  其实,我们也要向乌塔学习。在中国,我们孩子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帮助爸妈扫扫地这些基本家务都做不到,更别提一个人游欧洲了!

  坦诚讲,我认为,其实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小就娇惯孩子,让孩子“吃饱喝足,衣食无忧”。可是,这样又有什么用呢?孩子长大,翅膀硬了,总有一天要飞翔的。但是,他们却因缺乏对生活的历练,过多地对父母的依赖,只能在现实社会中挣扎着、呼喊着,但都只是徒劳!相反,只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自理和独立能力,孩子就会飞得更高、更远!

  很多家长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所以,我想说一句,“路,总要自己走的;独立,就是一盏灯,指引着你前进”。

《乌塔》读后感3

  今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里面讲的是一个德国小女孩14岁,名叫乌塔,独自游欧洲,对于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独闯欧洲,我非常佩服乌塔,更佩服乌塔的独立性。可国孩子的独立性和德国孩子的独立性来比,那是无法来比的,因为中国的.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从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和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这句话,我体会到乌塔为了旅游而挣钱,那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是我的话,早就没信心了,乌塔真是太厉害了!

  还从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许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这句话体会到乌塔为了这次旅游,花了许多时间,为了这次旅游,花了许多心血,为了这次旅……

  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是,中午我从学校到奶奶家吃饭,奶奶得把东西全部给我拿到餐桌,我喊:”奶奶!我自己来拿吧!“

  ”没事!“奶奶温柔地说”你玩吧!我来!“

  上学时就几十米远的路,奶奶也要把我送到学校门口才会离开!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砺怎能成长?我们现在需要机会,亲爱的父母长辈们,放心吧!请松开您溺爱的双手,让我们自由地翱翔吧!

《乌塔》读后感4

  今天我们学了新课——《乌塔》。主要内容大约是,“我”在罗马着着人环游欧洲的故事。

  我就得乌塔是个生活经验丰富、自理能力强、热情活泼、做事有计划、做事有主见、有礼貌的小女孩。她自己一个人环游欧洲,再想想我们能吗?我们能做到吗?不能。因为外国的孩子都很坚强,为什么呢?因为外国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们了。而我们的父母在我们从小就一直宠我们,就让我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难道外国的孩子想去哪里就去那里吗?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说文中的`乌塔。乌塔用了三年时间在准备这次旅行,所以她有了充足的准备,就可以独自外出旅行了。

  想外出旅行的孩子必须有经验。文中的乌塔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她不像我们一样到了站就开始疯玩。而是到处寻找当地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险请求帮助。这就是有经验的孩子,万一有危险乌塔就可以拨打警察局号码,请求帮助。

  总之来说,外国的孩子比我们中国的孩子坚强,所以我们要加油!

《乌塔》读后感5

  这些日子,老师带我们讲了一篇课文《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女孩乌塔告诉作者她自己一个人游遍国家,还讲述了自己虽独立,但快乐的原因。读了这篇课文,我也像作者一样深有感触。

  “独立”这个词语,意思就是单独、自己一个人。乌塔才14岁,却早就能自己独立遨游各地,而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天天准备这场旅行,可谓是又独立,有坚强呀!

  独立,可不是一天就会养成的。多半不独立的孩子,都是被家长过于宠溺的孩子。而那些独立的孩子,他们从来不让家长宠溺,还时不时地参加个人活动。我们要当独立的小孩,可以让家长关心你,但不要做家长的“娇气娃”、“小皇帝”。我们可以独立参加一些活动,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独立。

  参加个人夏令营是我最大的梦想。父母为了让我独立起来,决定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如果我有想买的东西,父母直接给我钱去买,他们在门外守着;自己收拾东西,自己穿衣洗漱;自己打理物品独立的培养无处不在。

  独立,是时间,让你做更多你想做的事情;独立,是信念,让你坚定自我,更加勇敢。同学们,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独立的美吧!

《乌塔》读后感6

  读了屋塔这篇课文以后,我不禁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但我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她那么独立能干我们却没有?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在罗马与乌塔相遇,互相认识到互相告别。让我很敬佩,并且深深地表现出独立能干有主见等特点。

  从“我用了三年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能够读出乌塔是有多么能干。从“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到“她很自然的回答”,能够读出她是有多么的独立。从第八段中能够读出乌塔是多么有主见,乌塔的优点很多而这些并不是所有小朋友都具备的。

  独自一人游欧洲,要是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你会被当成离家出走的不良少年而让警察送回家,临别时肯定还有一大堆教训的话。我想有一个周末,我想一个人去图书馆,可妈妈拒绝了:“你太小不能去”。我最终还是没去成。

  乌塔独立,能干。我们有吗?我们有。却被那叫做依靠的泥土覆盖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放开你们那溺爱的双手让我们在属于自我的天空自由翱翔。

《乌塔》读后感7

  读过《乌塔》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是一个细心,大胆的德国女孩,她每到一地都会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不让爸爸妈妈担心,或者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寄一张明信片。她细心,肯学习,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了欧洲旅游。乌塔自主。自强,旅游的费用全部都是有自己打工挣来的,不花爸爸妈妈的一分钱。她的爸爸妈妈放开了手让乌塔去亲自体验生活,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羡慕和敬佩乌塔14岁就能独自游历欧洲。

  乌塔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还准备去希腊。

  在我的暑假里,时间一般都是有爸爸妈妈安排,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老师留的.枯燥的作业上了,不能像乌塔一样去旅游。要么,时间都花在了舞蹈班上去练习舞蹈。我十分希望能独自去游玩,但爸妈能支持吗?当然不能了,所以说我的暑假就去少自由。

  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世界旅游计划,用了三年时间准备,阅读了这些国家的有关资料,自己打工挣钱做旅费。

  我也到过许多地方旅游过,当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旅游的路线当然也是爸爸妈妈安排的,旅费也是从爸爸妈妈的要腰包拿住来的。我在反思自己,也在反思像爸妈一样的中国教育方式。

《乌塔》读后感8

  今天我们老师给我们讲了乌塔这篇课文,学完以后惊讶,因为那里面的乌塔才14岁就要环游欧洲了,而且是个小女孩,太厉害了,我很佩服乌塔。那么我就跟你说说我的感受吧!

  我的感受其实很简单,就是:我觉得乌塔是个很能干的小女孩,而且能独立准备好去欧洲的`东西,而且旅游费是她自己干活挣得,不是向父母要的,所以我们老师给我们说:那里面的乌塔是一个热爱生活、热情大方、独立自主的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说,就是乌塔的爸爸妈妈难道不担心乌塔吗?还有就是乌塔要是被坏人抓住了怎么办,乌塔要是被掏心脏了怎么办,那她的爸爸妈妈岂不是很担心吗?为什么乌塔的爸爸妈妈不跟他一起去呀?是吧!

  我喜欢这一篇课文,我们要学着乌塔的那种独立自主、热爱生活的精神,再见了。

《乌塔》读后感9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乌塔》,从中我可以体会到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首先,乌塔很自立,很勇敢,敢一个人去欧洲旅行,而且她每到一个地方,都先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备遇到危险时能够打电话求救。其次,她旅行所需的费用都是自己利用空闲时间帮别人干活挣来的。

  我们是同龄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可我们一直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父母对我们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连早上还需要爸爸妈妈帮着穿衣服,叠被子,实在是缺少自主独立意识。可乌塔却用三年时间去准备旅行:查当地资料,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打零工挣取旅行费用等等,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而且一个人旅行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危险,可乌塔却做到了,实现了旅行的计划。

  读完这篇课文,我非常惭愧,乌塔用她的自强自立做到了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乌塔》读后感10

  今日,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感想很多。乌塔是德国的一位14岁的小姑娘,她用三年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三年里,她设计好旅游线路,阅读有关书籍,了解每个旅游城市特点,并且她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发宣传单,给人看小孩,自我挣够钱了旅游的钱,然后独自一人游历欧洲。

  跟乌塔比起来,我们中国的孩子可"幸福"多了!父母整天把我们关在家里,不让我们外出,总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出去找同学玩也不放心,一会儿一个电话,弄得我们成了温室里的花草!

  是不是乌塔的.父母不爱她,才忍心让她自我去旅游呢乌塔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是啊!看看自我,此刻别说独自去旅游了,连上超市妈妈都不让我自我去,如果整天这样把我们关在温室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了,给我锻炼的机会,我会更坚强!我们也会成为中国的"乌塔"!

《乌塔》读后感11

  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乌塔她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她独自一人到国外旅游,好勇敢呀!我既羡幕乌塔的经历,又敬佩乌塔的胆量。

  乌塔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并且旅费不花家人一分钱,都是她自我打工辛苦挣来的。乌塔还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一天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请求帮忙,再给家人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却有着截然不一样的生活态度。我今年已经11岁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爸爸妈妈的'帮忙,连过马路都让父母操心,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我们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事情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一次出去玩时都会受到爸爸妈妈的控制。记得有一次春游时,我想一个人去超市买一些好吃的回来,可是妈妈硬说一齐去买东西,因为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

  乌塔很勇敢、独立。我也要向乌塔一样勇敢独立,像她一样不依靠父母。

《乌塔》读后感12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让我觉得十分惊奇。

  一个14岁的小姑娘,竟然自己去了那么多地方,她可真独立啊!那么,现在我就来说说我的故事吧。小时候,我什么都不会,独立能力很差。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妈 妈在洗衣服,累得妈 妈流了很多汗,我心里十分难受,可是又帮不上什么忙,那怎么办呢?只能在一边干着急。那时,我就在心里想,我一定要独立起来,不让妈 妈这么辛苦。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独立起来。逐渐地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洗袜子,有的时候还帮妈 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像擦桌子、搬椅子、刷碗、接水等。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孩子了。妈 妈经常表扬我,说:“宝贝,你真是长大了,能帮爸爸妈 妈做这么多事情了,以前,我都没有注意到了。”爸爸听了,连连点头。我高兴得说:“爸爸妈 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要做得更多,让你们不再那么辛苦。”

  我记得乌塔曾经说过,光从电视上和书本上看到的`总不完美。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快乐,所以,我更要向乌塔学习。

  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要做一个自立的好学生。

《乌塔》读后感13

  让我们展翅飞翔

  中国的教育和外国的教育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呀!对比一下,你一定会吓一跳的!中国的孩子九至二十四个月的时候,开始识字,而外国孩子却已经学会了自己扔尿布了……由此可见,中国人从小就被培养成学习的机器,外国人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当然也不会落下学习。家长过分爱孩子,爱变成了溺爱,把孩子当做一块宝,捧在手心里怕摔碎了,放在嘴里怕含化了。把我们当做小狗一样牵着,当做风筝似的拉着……请各位家长想一想,孩子有过一次独自出过远门的锻炼吗?各位一定都在想,孩子一个人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无稽之谈。孩子什么都不会,去了外面就会受伤之类的吧。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变成一个死读书的机器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呢?想想吧,如果孩子们失去了生活的能力,那他们该怎么办呢?家长们,让我们学会自力更生,让我们像乌塔,想雄鹰一样展翅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14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乌塔》。

  本文讲了主人公乌塔。当时她只有12岁。她独自一个人在欧洲旅行,已经去了法国、瑞典、奥地利、意大利等四国,还要去希腊。为了这次旅行,她准备了3年,做了以下准备工作: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读有关的书籍,为了这次旅行挣钱。

  我认为乌塔的做法很正确。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每个地方都会学到很多知识。这些知识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正像乌塔所说的一样,“从电视上和书本上认识的世界总是不完美的`。”我们中国孩子其实是不快乐的,尤其是独生子女,总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十分溺爱。我们就是平时上街也要手牵着手,好像一放手就会被坏人领走似的。自己出去旅行简直是一种奢望,是我们独身子女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们真希望父母给我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我们自由翱翔。

《乌塔》读后感15

  我曾在我的语文书里学了一课叫《乌塔》,读后,我有了许多感想。

  乌塔是一位金发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用了3年的时间准备,要去欧洲旅游,乌塔又自由又不会让父母担心,我真为她骄傲。换作是我,我要是想出去玩,可没有这么容易了,我要是去公园玩,妈妈就会说:不能下去玩,下面太危险了!快去读书。”而乌塔的愿望就能实现,父母又不会担心。看着乌塔去过许多的地方,她都快要旅游全世界了。真羡慕她啊!

  而且乌塔还是用自己挣的.钱去旅游,而我们都是问爸爸、妈妈要钱去准备。要是我们都有这颗不要依赖父母的心就好了!

  第二天早晨,乌塔向我道别,说晚上要坐火车去波恩。她还认真地告诉我要继续挣钱,以后去中国旅游。”读了这一自然段,我就知道乌塔会继续努力挣钱,她还要来我们中国旅游,她可真的太棒了!

  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我问乌塔:’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不担心吗?’”读到这里,我感觉乌塔很勇敢,而且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做了充足的准备。

  乌塔的努力和准备,让我感到惭愧,我要像她一样,等我11岁的时候,我也要努力挣钱,不问妈妈要钱去实现我的梦想。

【《乌塔》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塔教学反思02-07

乌塔教学反思09-09

《乌塔》教学反思08-23

《乌塔》教学反思10-13

乌塔教学反思10-04

乌塔读书笔记12-28

语文《乌塔》教学反思09-04

《乌塔》读书笔记11-30

《乌塔》读书笔记07-28

乌塔读书笔记10-16